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與演變大致分為3期:
①第1期運河。運河的萌芽時期。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開鑿邗溝,以通江淮。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從今河南省原陽縣北引黃河南下,注入今鄭州市以東的圃田澤)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水溝通起來。
②第2期運河。主要指隋代的運河系統。以東部洛陽為中心,於大業元年(605)開鑿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並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三年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連同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形成多枝形運河系統。
到隋煬帝(楊廣)時,據說煬帝為了到揚州看瓊花,也為了南糧北運,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000多公里。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築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七段:北京到通州區稱通惠河,長82公里;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臺兒莊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臺兒莊到淮陰稱中運河,長186公里;淮陰到瓜洲稱裡運河,長約180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揚州是裡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藉漕運之利,富甲江南,為中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
隋朝時分為四段: (1)永濟渠 (2)通濟渠 (3)邗溝 (4)江南河
③第3期運河。主要指元、明、清階段。元代開鑿的重點段一是山東境內泗水至衛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公元十八年(1281)開濟州河,從任城(濟寧市)至須城(東平縣)安山,長75公里;公元二十六年(1289)開會通河,從安山西南開渠,由壽張西北至臨清,長125公里;公元二十九年(1292)開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諸水入大都城,東出至通州入白河,長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運河全線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大都,成為今京杭運河的前身。
元朝時全程可分為七段:
(1)通惠河;(2)北運河;(3)南運河;(4)魯運河;(5)中運河;(6)裡運河;(7)江南運河。
明、清兩代維持元運河的基礎,明時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廢的山東境內河段,從明中葉到清前期,在山東微山湖的夏鎮(今微山縣)至清江浦(今淮陰)間,進行了黃運分離的開泇口運河、通濟新河、中河等運河工程,並在江淮之間開挖月河,進行了湖漕分離的工程。
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
目前,京杭運河的通航里程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為877千米,主要分佈在黃河以南的山東、江蘇和浙江三省。
杭州大運河同上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和浙江六省市,全長一千七百六十四公里,比蘇伊士運河長十倍,比巴拿馬運河長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開鑿的運河.
終點,入錢塘江。
京杭大運河流經北京、通州、天津、杭州、鎮江、清江、揚州、臺兒莊、臨清、蘇州、嘉興、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濟寧、德州、滄州18個市區。
通州古詩云:一支塔影認通州。燃燈塔矗立在大運河的北端,是京門通州的標誌性建築。天津北運河和南運河在天津會師,又在這裡被海河一齊送入渤海。據記載,漕運發達時期,從天津到通州的北運河上每年要承載2萬艘運糧的漕船,官兵12萬人次,連同商船共3萬艘。水道的開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發展成了遠近聞名的“天津衛”。
鎮江、揚州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聊城湖、河水面積占城區的1/3,被稱為“中國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裡非常少見,這其中就有京杭大運河的功勞。
蘇州 “蘇湖熟,天下足”。運河的開通,使蘇州水多糧豐。目前京杭大運河蘇杭段有客運航線往返。 淮安大運河的入淮口,運河東岸古鎮碼頭下便是《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的故居。
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與演變大致分為3期:
①第1期運河。運河的萌芽時期。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開鑿邗溝,以通江淮。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從今河南省原陽縣北引黃河南下,注入今鄭州市以東的圃田澤)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水溝通起來。
②第2期運河。主要指隋代的運河系統。以東部洛陽為中心,於大業元年(605)開鑿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並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三年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連同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形成多枝形運河系統。
到隋煬帝(楊廣)時,據說煬帝為了到揚州看瓊花,也為了南糧北運,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000多公里。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築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七段:北京到通州區稱通惠河,長82公里;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臺兒莊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臺兒莊到淮陰稱中運河,長186公里;淮陰到瓜洲稱裡運河,長約180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揚州是裡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藉漕運之利,富甲江南,為中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
隋朝時分為四段: (1)永濟渠 (2)通濟渠 (3)邗溝 (4)江南河
③第3期運河。主要指元、明、清階段。元代開鑿的重點段一是山東境內泗水至衛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公元十八年(1281)開濟州河,從任城(濟寧市)至須城(東平縣)安山,長75公里;公元二十六年(1289)開會通河,從安山西南開渠,由壽張西北至臨清,長125公里;公元二十九年(1292)開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諸水入大都城,東出至通州入白河,長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運河全線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大都,成為今京杭運河的前身。
元朝時全程可分為七段:
(1)通惠河;(2)北運河;(3)南運河;(4)魯運河;(5)中運河;(6)裡運河;(7)江南運河。
明、清兩代維持元運河的基礎,明時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廢的山東境內河段,從明中葉到清前期,在山東微山湖的夏鎮(今微山縣)至清江浦(今淮陰)間,進行了黃運分離的開泇口運河、通濟新河、中河等運河工程,並在江淮之間開挖月河,進行了湖漕分離的工程。
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
目前,京杭運河的通航里程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為877千米,主要分佈在黃河以南的山東、江蘇和浙江三省。
杭州大運河同上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和浙江六省市,全長一千七百六十四公里,比蘇伊士運河長十倍,比巴拿馬運河長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開鑿的運河.
終點,入錢塘江。
京杭大運河流經北京、通州、天津、杭州、鎮江、清江、揚州、臺兒莊、臨清、蘇州、嘉興、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濟寧、德州、滄州18個市區。
通州古詩云:一支塔影認通州。燃燈塔矗立在大運河的北端,是京門通州的標誌性建築。天津北運河和南運河在天津會師,又在這裡被海河一齊送入渤海。據記載,漕運發達時期,從天津到通州的北運河上每年要承載2萬艘運糧的漕船,官兵12萬人次,連同商船共3萬艘。水道的開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發展成了遠近聞名的“天津衛”。
鎮江、揚州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聊城湖、河水面積占城區的1/3,被稱為“中國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裡非常少見,這其中就有京杭大運河的功勞。
蘇州 “蘇湖熟,天下足”。運河的開通,使蘇州水多糧豐。目前京杭大運河蘇杭段有客運航線往返。 淮安大運河的入淮口,運河東岸古鎮碼頭下便是《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