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老師上課只講學校發的書,讓家長統一買的練習冊不讓孩子帶學校說有領導查,每天作業不跟孩子說只發群裡,每天把答案發群裡,讓我們看孩子寫和批改然後再上傳,有些錯題還要家長抄題目給孩子訂正,然後發給老師,而且還有一次考試有幾道題孩子明明錯的老師沒看出來給打對的,現在教育這樣子家長真是敢怒不敢言
-
1 # 捷徑英語一減負的曙光
-
2 # 清風斜陽
前幾天遇到了一個學生家長,問我孩子學習怎麼樣?她的孩子成績尚可,就是不愛學習。我就是隨口一說“學習不太努力!”
沒想到今天,遇到我同學,她告訴我,那個家長很生氣,雖然她也知道孩子不愛學習,但是我不應該那樣說。
聽同學說完,我都無語了!
知道不愛學習,還要問我!我說了實話,又不愛聽!究竟要聽我說什麼呢?
上班以來,這麼多年來,很少與學生家長接觸。因為在學校,我盡全力管好學生,在家那就是家長的事情!而且,有很多事情家長也是解決不了,告訴他們無非徒增煩惱!
如果哪句話說錯了,又是頭疼的事!
不是老師怎麼回事,而是這個社會究竟要老師怎麼做?
記得,學校有兩個門,一個南門一個北門。家長反應,北門到放學時,機動車較多,隱患太大。於是,學校封了北門,都走南門,但是有的學生又會跑遠道,於是,有些家長又反應要開北門。然後又開了。不久,發現有校外人員跳北門,又封了!就是這個北門三年多來,開了關,關了開,都是怨聲載道!
疫情期間,要求上網課。要求老師保證質量,有反應的,有告狀的,還有孩子跳樓的自殺的,又要求老師不要逼迫,學生願意學就學,不願意學就不學!開學再講,但是事實,即使開學了估計短時間內也講不完!講完了,效果也不能太好!我想到時又是筆誅口伐!
老師,現在已經無所適從,無論怎麼做都是錯的!
但是,請相信老師,他們初心一定為了孩子好!
-
3 # 走走道瘋le
行行出狀元,也行行出敗類!
本人就是一名培訓機構的主課教師,其實說句心裡話,以這個身份來回答問題,是自招黑的,目前社會上無論對於老師還是醫生,基本上上來一通批評,曾經我也寫過相關文章,評論不少,罵的也有。不過,想明白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網路社會言論自由嘛,我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別人當然也有權利擁有自己的意見。
目前我開辦了機構6年,教學經歷8年,前前後後也輔導了許多學生(至於多少我也算不清了),聽得學校老師的風言風語也不在少數。
我的理解原因有兩點:
一、社會、家長對於教師的不尊重和不理解,長期下去,教師逐漸喪失了熱血和激情。
舉個例子,外行人總是認為教師工資高,假期多,能圈錢。
這點真的很讓一些處於一線,兢兢業業的普通老師寒心。教師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工作彈性和壓力,就個人認識的學校女教師中,有4個流過產,壓力你自己品。
二,也的確存在這種敗類,但希望不要以偏概全。
還是前頭所說,行行出狀元,也行行出敗類。
說說本人親身經歷:
一次中午在一家小麵館吃麵,聽到後桌4個大老爺們談論哪個女老師。。。(內容過於激情,不詳解,)品頭論足說了好幾個,最後聽說就是附近一所高中的老師。
老師或者教育者有這樣的臭狗屎,也是不幸
哎,個人還是感覺在教育機構當老師比較nice。我不需要太多尊重,也沒有太多非論,你愛跟我學,你就繳費,我會盡力做好我的本職。你不愛跟我學,或者我不愛教,那就再見。
-
4 # 一束光穿過一扇窗
最近經常看到類似的問題,現在的老師怎麼了?現在的孩子怎麼了?現在的家長怎麼了……,這些問題只能說明一個問題,老師變了,大家都變了!究竟變得怎麼樣了,這是我們應該探討的問題!我認為,這種改變是較之以前老師與家長,家長與孩子,孩子與老師之間關係的改變。時代在進步,人類文明在發展,這是自然發展規律,“改變”本無可厚非。但是,看如今老師與家長衝突不斷,家長與孩子戰火連綿,孩子與老師正面交戰。這種種情況下,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和孩子,都倍感心寒,無一例外的受到傷害。這無疑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的悲哀!
今天我們拋開家長與孩子的問題,只說現在的老師變得怎麼了?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膽小了。怕擔責任,怕丟工作,怕聲名盡毀……
2、圓滑了。不再旗幟鮮明的批評誰了,遇事兒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了,不再和任何人起衝突了……
3、迷茫了。不知道聽誰的了,不知道該幹啥。教育局要給學生減負,學校領導要成績;家長要求好好管孩子,但是,不能體罰,不能責罰,另外還要當好保姆……
4、勢利了。不再以清貧為傲了,變得現實了。假期裡做家教、送外賣、發廣告,放下了矜持,一家溫飽最重要!
總之,老師是變了,但無論怎麼變,我相信,老師教書育人的初心不會變。只是在社會大環境的逼迫下,老師做事更謹慎了,更現實了!本人拙見,僅供參考!歡迎留言關注
【我是一束光,願與您共勉!】
-
5 # 日月空曌HX
你家孩子遲到了,罰站可以嗎?你家孩子在學校打架,老師可以批評他嗎?你家孩子拿別人家孩子的東西,老師可以用戒尺打他手心嗎?你家孩子把手機帶到學校,上課都玩,老師可以沒收嗎?
-
6 # 一葉知秋6629
提高工作能力,這是前題。誰家孩子到學校是來挨訓斥,責罵,甚至捱打的?
師生關係是教與學的關係。
如果教育方法得心應手還用動粗嗎?
-
7 # 帝企鵝69
1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學校父母應該要賦予老師一定的懲罰權。老師的職責不就是“教書、育人”嗎?
2 老師也不要把自己當作職業,不要認為家長是“事業”。
-
8 # 休閒生活720
現在的教育制度讓老師非常的疲憊,已經沒有了教育的熱情。
教學需要痕跡,教育管控過程,老師需要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進行教學,否則就是有問題,就不對,需要糾正,甚至被批評。
教育部門的過度管控讓老師無所適從,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害怕做錯了,受到批評。
教育部門的標準化,也是扼殺老師激情的重要原因。比如教材的標準化,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的標準化。學生的教育是一個個性化的,現在進行標準化、制式化的教育會抹殺老師的教育熱情,會扼殺教師的教育激情。
當然,這樣的結果也會造成一些教師混日子,應付工作,沒有心思管理學生。
最後,老師的評價制度也不合適,不是讓學生,或者家長評價老師,而是讓學校評價老師,這樣老師就按照學校的要求工作。
教育是一個多方面的問題,家長也是需要付出大多的時間來培養自己的孩子,而不能把希望寄託在老師身上。
-
9 # 皮格馬利翁和你一起
現在的孩子壓力大,同時家長的壓力也很大。基於此,國家提倡給孩子減負,增加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我覺得孩子的興趣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減負只是一個開始,我們要相信老師,相信教育目的。
-
10 # 二木老師教數學
現在各地都在教育改革。提倡素質教育,提倡給學生減壓。這樣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學生在校的時間縮短了,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就多了,很多硬性的規定讓學校也不敢輕易的給學生增加負擔。
還有一個我認為的原因就是現在溝通交流的方式多了,原本需要學生去主動記錄的東西都變成了在群裡收發。無形中增加了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的時間,家長需要分配給孩子的精力也就相對來說多了很多。
還有一個可能也就是老師們在這種情況下變得越來越簡化工作了吧。但是也依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好老師在一直堅持做到更好。
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教育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結果一定會是好的。加油
-
11 # 絲雨潤春風
題主你好,現在的老師是怎麼啦?現在的老師變了,學生變了,家長也變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變了,總之一切都變了。
現在老師上課只講學校的書,讓家長統一買的練習冊不讓帶學校,每天作業不跟孩子說,只發群裡,每天把答案發群裡,讓我們看孩子寫、批改再上傳,有些錯題還要家長抄題目給孩子訂正,然後發給老師,而且還有一次考試有幾道題孩子明明錯的老師給打對了,家長敢怒不敢言。
作為一名老師應該都知道,學生只學會了課堂知識,不通過練習,是達不到效果的,但是上面又不允許有過多的作業,只能留著回家做,也是為了鞏固知識,初衷是為了孩子。購買練習題的時候,老師應該也會和家長說:自願原則。如果學生把練習冊拿到學校,被上級發現,輕者挨批,檢討,重則丟飯碗。再次、作業發群裡,不是告訴孩子,發答案自行訂正。即使把作業告訴孩子也不見得每個孩子都會記作業。我相信每個學校老師都會讓孩子準備一個本,取名為:記事本。學生用來記錄當天作業,和老師交代的事情。但是即使這樣,每天還會家長或學生會問,老師今天的作業是什麼,或者那一項作業是什麼。老師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盯著手機吧,所以直接發群裡省事。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在石家莊這邊很多老師,是把作業發到一個軟體上,每個學生會有賬號,可以及時檢視作業。
2.時間有限,課堂上沒有時間處理。
前面我們已經談到,教育時間的壓縮,每天的時間只夠老師講解課本知識,沒有太多時間留給老師講別的,老師也想帶著孩子過一遍,但是沒有時間,只能留在課後。
3.家長超錯題讓孩子訂正。
教育局說:不許考試,不許排名。
學校領導:要考試,要看孩子的成績。
家長:老師你要把孩子教好,對孩子負債。
一面喊著素質教育、減負,一面喊著要成績,老師應該聽誰的,老師自己都蒙圈了。考試測驗成績不好了,領導會說,孩子成績不好了,家長會說,怎麼辦,既不得罪領導,還能糊弄家長,有一個好辦法:瞎判。既讓要成績的領導滿意了,也讓家長高興了,兩全其美,老師:我也是被逼無奈。建議之一:家長少一些抱怨,因為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與其在那抱怨,不如想一想如何解決問題。大局勢你已經改變不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私立學校越來越火的原因之一。建議之二:配合學校老師,老師交代的,安排的,按照要求完成,老師不會坑你孩子,也不會坑他自己,家長所要做的就是積極主動配合老師,多溝通,多詢問,多配合。建議之三:孩子畢竟是自己的,不要想著什麼都依靠老師,負責人的家長從不挑老師的毛病,而是找自己的原因,不負責任的家長,專挑老師的毛病。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教育上多上心一些,比什麼都強。結束語: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教育改革一直在進行,大局勢你已經無法改變,不如想想怎麼改變自己,改變對待孩子教育的方式,那才是正事。
-
12 # 涓涓叮
真同情你,同情你的孩子,遇到這樣的事情,難怪你要找個地方發洩發洩情緒,找尋找尋安慰啦。
不滿歸不滿,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總不能任由事情那麼發展下去,影響自己的心情,影響孩子的學習。
那怎麼辦才好呢?給你提幾個建議:
一、先靜下心來,情緒激動不利於解決問題。詢問一下其他家長,好好了解一下,其他的家長怎麼說,像你遇到的情況其他家長有沒有遇到。如果有,商量一下怎麼樣做才能改變這種情況。
二、建議不要直接跟老師產生衝突,有些事情老師那樣做可能有他們的道理。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老師的不是,那樣不利於你的孩子成長。
你這麼想一下,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會有不足。如果老師也在你孩子的面前議論你的不足,那樣你的孩子是不是就有可能有那樣的表情:老師真討厭,說我媽媽的壞話,或者我媽媽一點都不好,居然是那樣的人。久而久之,孩子容易養成偏激,不尊重師長的行為。
三、老師不讓孩子帶購買的學習資料,是因為教育部門是有規定的,目的是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
例如,現在國家教育部規定,一、二年級的學生,老師是不能佈置家庭作業的,佈置了就是加重了孩子的學習負擔。但是,矛盾的是,學校對老師的教學效果,也就是學生的成績是有要求的,有一些老師覺得,要提高成績就得多做練習,故而私底下讓家長給孩子買練習冊,大概是想讓孩子留在家裡做,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鞏固。
以上幾點建議,希望可以讓你的心情好一點,多一點精力照顧好孩子。
-
13 # 阿丁的難題
現在的社會、教育局等,對老師的要求限制太多了,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搞得很多老師都規規矩矩,不出錯就萬事大吉,比如老師的懲戒權,現在明令禁止老師對學生進行體罰,學生上課不聽講、睡覺、打鬧、不交作業,老師是沒有懲戒權的,說不得也打不得,有些學生自尊心強,老師嚴厲批評幾句就想不開的,看看新聞就知道有多少了,打學生更是不行,哪怕戒尺打手打屁股,都是不行的,一些家長要胡攪蠻纏的。這個時候,老師應該怎麼做?你想要老師怎麼做?不讓老師管教學生,那就家長自己來,你自己打,自己去教育你家孩子。
再比如說教輔資料,如果老師要求家長去買統一的教輔資料,這個也是不允許的,有人舉報老師從中撈油水,有人舉報老師佈置作業太多沒有給學生減負,那怎麼辦呢?家長自己決定買不買,作業家長去批改。
我們這個社會總喜歡把老師稱作“靈魂工程師”,很高大上,可老師的工資呢?跟“靈魂工程師”相匹配嗎?人類的靈魂這麼不值錢?
老師不是神仙,老師也不是萬能的,老師需要懲戒權,需要把教鞭還給老師。
我們在問現在的老師怎麼了的時候?也該反思現在的教育環境和家長是怎麼了?
-
14 # 東北散人
現在的老師膽子小了,根本不敢嚴格對待學生啊,怕家長告,怕丟工作。這兩天看新聞說有人舉報老師說老師不應該有錢買得起車買得起房,這事直刺老師的內心。其實在不少人的觀念裡邊老師就應該是清貧的 ,比較可怕的是,很多人都覺得這句話沒毛病。老師這個工作其實是非常勞累的。國家推行的是按勞分配製度。勞動量這麼大,還給一點工資也不合理。那些覺得老師每天就是上兩節課得吧得吧說幾句,就能輕輕鬆鬆休息的人,應該來學校親身上兩節課,看看是不是真的這樣。
老師中敗類當然也有,但是不能因為一部分敗類,就把整個老師的全體都擴了進去。
所以老師怎麼了?老師只能每天上課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完成學校的各項教學任務,面對學生要有Sunny一樣的溫暖,春風一樣的和煦。學生違紀,學生搗亂也不會動手,也不會動口。
老師現在都是佛系老師。
這其實並不是一句好話。
我們是被逼的。
-
15 # 做最好的自己369
現在的網友都太牛13了,樣樣能,個個行,不知道鍵盤能不能消滅一下特朗普的氣焰——何必跟小老師過不去呢!?
現在的老師還有新人入行嗎?不限制專業、不必有教師資格證……尊師重教,呵呵!!教師地位,呵呵呵!!
題主,你子孫後代個個當老師!!
該校一男孩從5歲學起,上小學一年級時,本著試試的態度參加了2017年第十四屆"外研杯″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大賽″。參賽後才發現在阜新市同齡人組中無對手,直接進市決賽,然後進省決賽取得優秀獎。第二年,2018年,上小學二年級的他顯得比上一次成熟了一些,和上次情況類似,也是作為阜新市唯一進遼寧省賽的代表參賽,在這次比賽中他取得了進京參加全國總決賽的資格,在他幼小的生命史上記錄下光輝的一頁。成為百萬兒童中的嬌嬌者。
他和該校的其它學員一樣,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單詞完全自學力,這是其它學自然拼讀的學生所難做到的。比如這場疫情就顯出了特有的優勢,即不上網課也能做到停課不停學。
該校釆用的教學方法與眾不同,例如英語原子彈的概念就是該校提出來的。所謂英語原子彈就是在速成音標的前提下歸納字母的發音規律,讓規律的記憶成白給。讓難記住的規律不再是學也記不住的"書″。從而不再是像傳統的那樣只用手槍。而是一會就會一大片。英語自然也就不難了,目前雖還是星星之火,但它是學生未來從根本上減負的一絲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