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兒童有自殺傾向,心理問題嚴重,什麼導致的?
7
回覆列表
  • 1 # 瘋狂少年愛生活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注意到現在的的孩子是說不得,罵不得,更打不得,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或老師數落幾句,孩子的表現常常讓大人不敢想象,有離家出走的,甚至有跳樓自殺的。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長起不到好的榜樣

    現在社會進步了,生活條件好了,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不像以前家裡至少也姊妹三四個,幾乎沒有獨生子女的。現在家長多是年輕家長,自身就存在著較大的攀比心理,別人的孩子有什麼自己孩子也要有什麼,自己受苦沒有關係,絕對不能讓孩子受苦,受委屈;甚至認為能欺負他人,也不能讓孩子受欺負,就是一味地寵愛,溺愛,不懂得什麼才是真正地愛;再加上很多的孩子父母要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給了老人,老人也沒有什麼文化知識,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就是一味地寵愛,生怕孩子受了委屈,很多情況下,即便是孩子無理取鬧,做錯了事情,老人或者孩子的父母也不會嚴加管教,只會感覺沒有什麼,孩子還小,反正就是溺愛,寵愛,孩子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認為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就是愛孩子,導致孩子無法無天,不懂禮貌,只會任性,自私,受不了一點委屈,要是突然間受到委屈就會受不了,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當然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庭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不尊重孩子,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也會導致孩子性格古怪,倔強。

    二、學校教育的不完整性和教師的無奈

    現在的孩子說不得,打不得,除了家長的失責之外,就是學校教育的不完整性導致的,在學校多是以成績來評論孩子的,只要孩子成績好,就認為孩子什麼都好,忽視對孩子的思想禮儀教育,再加上現在的孩子確實難管,教育法又規定不能體罰孩子,讓很多教師誤解,不敢對孩子嚴厲教育,生怕給自己找來不必要的麻煩,讓很多孩子有恃無恐,感覺教師也不敢把自己怎麼樣,所以在學校也是肆無忌憚的,有的孩子根本不把任課教師放在眼裡;學校只重視智力開發,忽視思想道德教育還有對學生的挫折教育,導致很多孩子受不了一點委屈,脾氣都比較暴躁,任性,稍有不如意,就讓家長和老師無法忍受的事情。

    三、孩子玩手機接觸的不良資訊過多

    現在的孩子成為這樣,感覺與社會的整體環境也是分不開的,現在對正能量的宣傳還是有欠缺的,對一些負面的宣傳做不到嚴加控制,加上現在的資訊如此發達,很多孩子都玩遊戲,玩手機,可接觸的資訊中多數是不良資訊,孩子的分辨能力本來就差,可模仿能力特別強,就會模仿這些不良的資訊;還有就是過於保護孩子了,忽視了對教師的保護,發生的很多不想看到的事情,就是教師批評處罰學生,本來學生犯錯了,理應進行懲戒教育,可不允許,要保護孩子的心靈,家長也比較溺愛孩子,就處處找教師的麻煩,導致成為在社會上教師沒有一點的尊嚴和地位,尤其的農村的一些教師,家長的素質更有待提高。

    孩子沒有錯,錯的是家長,是家長的寵愛,溺愛,讓孩子不懂得禮義廉恥,不懂得感恩回報,導致性格倔強,心靈脆弱,極易地走極端,所以提高家長素質和社會的整體風氣也許會改變這一切。

  • 2 # 劉敏育兒

    其實打罵還是傳統教育的缺失,經常打罵會失去權威,也會造成孩子的逆反。任何事情都過猶不及。

    應該反思,為什麼要打罵孩子?其實多數都是因為很多外在因素。比如上一天班就很累,結果孩子總調皮,勢必會再孩子身上出氣。

    在我們成長的年代,我們的父母不知道如何表達愛。而在我們成為父母的這個時代,有太多的教育方式,只是我們依然忽視了『情感』,很多朋友會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的孩子怎麼怎麼樣嗎?我會告訴他們孩子是人,是個有思想有感情的獨立個體。

    第一步要與孩子建立關係(依戀關係),第二步要和孩子“談情說愛”,這兩步在0-3歲完成,這就是起跑線,三歲以後和孩子建立邊界,樹立規則,這個時候會發現前兩步完成的越好,第三步越容易。反之是很難實現的。

    拒絕打罵,提升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情商,把打罵換一種愛的方式。

  • 3 # 牧心之家

    我想大多數父母還是不願意打罵孩子的,但是孩子有時候的行為表現令父母感到非常沮喪失望。父母感覺到不胖揍一頓孩子,孩子記不住教訓或者不會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但現在很多家庭教育又向家長們傳遞了一種信念:孩子打不得。這讓本就容易陷入沮喪心情的父母左右為難,內心的矛盾和衝突越來越大,到底該不該打成了心中的疑問。

    但作為一個心理工作者,可以負責地告訴家長們,我們都不贊成用打罵孩子的方式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但這裡有幾點需要引起家長的注意,才能避開“打還是不打”這樣無謂的爭執與討論。那就是家長首先要明白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和孩子都只是個人,我們都會有情緒。

    具體來說,

    第一、當孩子有不當行為時,家長會產生情緒,如何幫助自己梳理情緒而不是向孩子發洩情緒很重要。因為很多家長打孩子時他們自以為是在教訓孩子,實則是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第二、尋求替代方法來幫助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與錯誤,並幫助其在錯誤中成長。可能是透過學習新技能,或者是透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或者是增強孩子的同理心。這要因問題本身的性質來決定。

    這裡我特別補充一點,家長要允許自己有情緒,特別是負面情緒襲來時,家長學習用正確的方式來處理。記住“生氣不等於發脾氣”,生氣是可以表達出來的。

    在面對情緒時,做到對自己和孩子都要“準其為人”,意思是指:

    還原自己和孩子一個真實的生活

    接納自己和孩子的任何情緒狀態

    容許自己和孩子將不愉快的情緒表達出來

    既然要給孩子還原一個真實的生活狀態,那麼我們家長首先就應該做一個真實的家長。讓孩子感受到、知道你的“生氣、憤怒、不愉快、失望”,把這些訊號傳遞給孩子,讓孩子知道家長現在所處的真實狀態,這也是家長自我真實狀態的體現。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家長需要非常注意的是:

    向孩子發出負面情緒訊號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向孩子發洩情緒,更不是將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情緒出氣在孩子身上。任何一種情緒發洩都只會破壞孩子安全感建立。

    家長對孩子感到生氣,想冒火,通常都是因為孩子犯下了錯誤,但是家長需要記住幾個處理自己憤怒以及孩子錯誤時的原則:

    1)給自己和孩子一些時間,給彼此一個空間來冷靜

    2)對事不對人

    3)接納負面情緒,但不接納不良行為

    4)孩子的錯誤要一個一個的解決,

    只說今天,眼前的錯誤,

    切忌一口氣從小說到大,說出一連串的錯誤,翻舊賬,這些只會在孩子的耳朵裡留下一片忙音,而家長則得到更多的憤怒。

    如何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憤怒,又能協助孩子改正錯誤呢?

    首先,盛怒之下的媽媽一定要大聲、清楚地描述出孩子剛才的不當行為:

    (“你答應過我只看一集動畫片,現在你卻看了三集,而且地上全是你玩過的玩具沒有收拾!”)

    然後,告訴孩子你看到他這樣的行為非常生氣。

    (“你這樣的行為真的讓我非常生氣”)

    最後,一定要告訴孩子,他/她要怎麼做會讓你不再那麼生氣。

    (“我現在要回自己的房間,如果你能立即關上電視,收拾好地上所所有的玩具,再來找我真誠的道歉,我會試著原諒你!”)

    如果你在整個過程中,能將這幾個步驟裡的內容全部表達出來,你的憤怒將順著你的呼吸一掃而光。這個過程中,既讓孩子明白媽媽為什麼這麼生氣,是自己的哪些行為讓媽媽感到生氣,同時也指導了孩子如何改正錯誤。

  • 4 # 王生先先

    理論太多,太複雜。直接告訴你。自己不捨得打,好、真好。放在哪讓別人打,然後再四處討說法。古老的文明讓假慈愛說成了缺點。

  • 5 # 馬到成功教育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注意到現在的的孩子是說不得,罵不得,更打不得,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或老師數落幾句,孩子的表現常常讓大人不敢想象,有離家出走的,甚至有跳樓自殺的。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長起不到好的榜樣

    現在社會進步了,生活條件好了,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不像以前家裡至少也姊妹三四個,幾乎沒有獨生子女的。現在家長多是年輕家長,自身就存在著較大的攀比心理,別人的孩子有什麼自己孩子也要有什麼,自己受苦沒有關係,絕對不能讓孩子受苦,受委屈;甚至認為能欺負他人,也不能讓孩子受欺負,就是一味地寵愛,溺愛,不懂得什麼才是真正地愛;再加上很多的孩子父母要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給了老人,老人也沒有什麼文化知識,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就是一味地寵愛,生怕孩子受了委屈,很多情況下,即便是孩子無理取鬧,做錯了事情,老人或者孩子的父母也不會嚴加管教,只會感覺沒有什麼,孩子還小,反正就是溺愛,寵愛,孩子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認為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就是愛孩子,導致孩子無法無天,不懂禮貌,只會任性,自私,受不了一點委屈,要是突然間受到委屈就會受不了,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當然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庭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不尊重孩子,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也會導致孩子性格古怪,倔強。

    二、學校教育的不完整性和教師的無奈

    現在的孩子說不得,打不得,除了家長的失責之外,就是學校教育的不完整性導致的,在學校多是以成績來評論孩子的,只要孩子成績好,就認為孩子什麼都好,忽視對孩子的思想禮儀教育,再加上現在的孩子確實難管,教育法又規定不能體罰孩子,讓很多教師誤解,不敢對孩子嚴厲教育,生怕給自己找來不必要的麻煩,讓很多孩子有恃無恐,感覺教師也不敢把自己怎麼樣,所以在學校也是肆無忌憚的,有的孩子根本不把任課教師放在眼裡;學校只重視智力開發,忽視思想道德教育還有對學生的挫折教育,導致很多孩子受不了一點委屈,脾氣都比較暴躁,任性,稍有不如意,就讓家長和老師無法忍受的事情。

    三、孩子玩手機接觸的不良資訊過多

    現在的孩子成為這樣,感覺與社會的整體環境也是分不開的,現在對正能量的宣傳還是有欠缺的,對一些負面的宣傳做不到嚴加控制,加上現在的資訊如此發達,很多孩子都玩遊戲,玩手機,可接觸的資訊中多數是不良資訊,孩子的分辨能力本來就差,可模仿能力特別強,就會模仿這些不良的資訊;還有就是過於保護孩子了,忽視了對教師的保護,發生的很多不想看到的事情,就是教師批評處罰學生,本來學生犯錯了,理應進行懲戒教育,可不允許,要保護孩子的心靈,家長也比較溺愛孩子,就處處找教師的麻煩,導致成為在社會上教師沒有一點的尊嚴和地位,尤其的農村的一些教師,家長的素質更有待提高。

    孩子沒有錯,錯的是家長,是家長的寵愛,溺愛,讓孩子不懂得禮義廉恥,不懂得感恩回報,導致性格倔強,心靈脆弱,極易地走極端,所以提高家長素質和社會的整體風氣也許會改變這一切。

  • 6 # 使用者6633016866629

    社會進步了,人類文明瞭,所以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打孩子是違法,罵孩子是粗暴,真正好的教育是不打不罵孩子。

  • 7 # 彼得潘的夏天

    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是真的體罰。那時候每學期要交一筆借讀費,而且老師也看不起外地來的學生,也看不起家長。

    一般用鋼尺打手心太小兒科了她們一般讓我們扎馬步,有時候手上還放書、扇耳光、讓我們趴在教室後面寫作業,走到後面的時候用高跟鞋踩你,從教室前面踹到後面……體罰完叫家長,連著家長一起再罵一頓。回到家,父母再打一頓。

    那時候小,也沒覺得自己委屈,認為真的是自己應該受到這些懲罰,甚至覺得,自己惹得老師這麼生氣太不應該了,很羞愧。

    再加上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家都越來越寵孩子,捨不得他們受一點點委屈。稍微有點不對,立刻炸毛。

    我個人覺得,可以適度懲罰學生。

    懲罰,是保護孩子未來安全的成長。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 8 # 平平凡凡3266

    打孩子,關鍵是誰打,為什麼打……心情不好,隨意暴力歐打孩子……張某幾十個孩子都被打了,對個別從房前打到房後……

  • 9 # 老生實話

    專家們煽風點火,說管理會形成心理陰影;媒體跟風炒作,對管教學生零容忍;家長多是些獨生子女,自己本沒有規矩還護犢子。教育主管部門缺乏擔當,一味的明哲保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後應該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