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好蘭州

    最大的危害就會慢慢害怕與人交際,越是習慣一個人,越害怕不熟悉的人闖入自己的生活。我覺得人還是要學會和人相處呢,不要太閉塞自己,不然會失去和你接觸的技能。本來現在年輕人普遍都有社交恐懼症,再如果這樣孤僻,就更不敢走出去了。

  • 2 # 花生連HSL的樹洞

    問題本身是長期孤僻會導致什麼心理?

    我更好奇的是,你為什麼要長期不與他人交際,習慣孤僻?

    沒有人喜歡孤獨,即便是喜歡獨處,熱愛獨立的人,也不希望自己是孤獨的。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在重要的感受上有人分享,被人理解。

    你會選擇不與人交往,斷絕與外界的聯絡,我的判斷是,你在現實生活中受挫太多,且得不到理解和接納。所以為了保護自己,選擇了逃避,斷絕關係,意味著斷絕痛苦和傷害,但同時也斷絕了被溫柔照亮的可能。

    你缺的是理解你內心的人,所以去找這樣的人就好了,不必把不理解不接納你的人看的很重要。

    要知道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說不定有跟你一樣困擾的人,他們也在等待你這樣的同類,帶來寬慰和理解。

  • 3 # 鐵園

    這要分年令段,五十歲前要廣泛結觸社會人群,這是生活的需要,只要你是正常人,要養家餬口,不可能不接觸社會,應對周邊各類人群世故,增才添智,完成人子人父的責任,離了社會人群,行不通,不通則死。待到五十天命之年,有了一定人生閱歷,經濟實力沉墊,根據自身性情偏好,人生取向,可以選擇不接觸對自己造成干擾傷害的人群,包括親屬,圖個清淨。獨處可以淨化心靈,排除生活中對你造成的負面傷害,悟道超然,明辨事非。子曰:五十而知天命!自己到底是何類人性?五十歲要搞明白,方可知進退,明存亡。

  • 4 # 代家女

    我好像就是你所說的這種人,我不喜歡與人交往,但是別人跟我說話我還是很樂意的,只是不會主動的去找別人聊天,出去買東西還是逛街,我都是一個人去,在家裡也是一個人,我覺得很享受,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好,

  • 5 # 桃子的小站

    若是一個人的生活有高質量的精神寄託不會有太多的危害。但自身容易因缺乏和人交往思維變得具有侷限性,較難適應集體生活。缺少煙火氣。

  • 6 # 夢醒花真

    首先是與社會脫軌,精神方面會越來越孤獨,甚至會抑鬱成疾!不與人交往而且是長期的,無法想象接下來會不會自殘,自毀前程!社會是一個大家庭,需要你的維護,我的呵護,就如我們的小家一樣。需要人人愛護,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次疫情看到了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強大。護好小家,再維護好社會這個大家庭,你會越來越美麗,心情也會愉悅的嘿嘿嘿……[害羞][害羞][玫瑰][玫瑰][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 7 # 掠過叢林的風

    人是不可能脫離社會獨存的。

    一個長期孤僻不與人交往的人,相當於斬斷了與世間的一切聯絡通道,也就難以獲取來自社會的關於經濟、資訊、人力等一系列的生存資科。生存便會成問題。

    但是一個之所以會形成長期不與人交際、孤僻的心理,主要還是心裡出現了問題。而這種情況的形成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還是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形成了與人溝通的障礙。

  • 8 # 忙忙忙果

    這個問題是替別人問還是替自己問的呢?如果替別人問,請不用操心,多看看他平時狀態,如果他自得其樂,那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如果他這種行為不是自己願意的,那很可能是患上抑鬱症或者自閉症。如果你是替自己問的,那就思考一下,是不是正在焦慮不安,害怕自己與社會脫軌?如果有這種情緒,說明你是被動處於這種狀態的,要積極去改變它。試著自己主動走出去

  • 9 # 惜緣木求魚2020

    這是一個很強大的人才能做到的,會有那些危害?我覺得就沒有危害,為什麼這樣說!能成受一個人的孤僻?試問有幾人能做到?活在自己的空間的人是最快樂的,自由自在

  • 10 # 楊花榆莢

    只要不辜負恢弘的世界和豐富生命,每個的生活方式各有不同,貝多芬,史鐵生因逃脫不了命運,因為聾殘自閉,但心是飛翔的,自己折了一隻船把自己渡了過去,那船叫“寫作號,音樂號”,一個人社交的程度與自己內心的虛實成正比,心虛者,用社交彌補,心實者有孔也不入。這叫窮的狀態,富著過!

  • 11 # 高小白

    先說結論,長期孤獨會造成心理與生理雙重危害。

    作為社會性動物,高質量的人際交往、高頻的社互動動,能夠讓我們的身心都更加健康。相反,長期孤獨則會悄悄地剝奪我們的幸福快樂。

    1.長期孤獨的危害

    1.1 認知情緒等心理痛苦

    最直接的,長期孤獨會讓我們的情緒處於一種持續低落的狀態,彷彿生活是一潭死水,沒有任何波動,感受不到任何興奮快樂等積極情緒。

    同時,長期孤獨對心理的影響,還包括睡眠障礙、抑鬱症、焦慮症、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會出現自傷與自殺的傾向和行為。

    說白了,長期孤獨可能會讓我們心情不好,睡不好覺,做不好事情…… 負面情緒不斷積累,就可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 自傷,自殺。

    1.2 生理危害

    如果說,長期孤獨對心理的影響較為明顯,那麼它對我們生理的影響可謂是特別隱祕的。

    雖然隱祕,但孤獨對我們身體健康的破壞力卻是驚人的 —— 長期孤獨會影響心腦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甚至是免疫系統。我們知道,這些身體系統是保證自身健康的重要基石,一旦被破壞,造成系統紊亂,那麼我們的身體將會面臨巨大的風險。

    例如,心理學研究曾經發現,孤獨的人免疫力更低,面對同樣的流感病毒,更容易感冒!

    你也許聽說過日本那邊“孤獨死”現象很普遍。實際上,孤獨所造成的死亡數量是肥胖症的 2 倍,其所帶來的危害和每天吸1包煙幾乎沒有差別!

    2.長期孤獨的原因

    2.1 人際因素

    在絕對大多數情況下,長期孤獨並非“天生的”,更多的是由於後天因素造成的,特別是在人際交往中受到他人的拒絕與排斥。

    例如,當你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時,可能是大學,也可能是第一份工作…… 如果遭受到了他人的拒絕或者排斥,那麼就會產生心痛(Social Pain),這種心痛和身體受傷造成的疼痛類似,即激活了相同的大腦區域。

    遭受心痛後,你就可能在下次與人互動過程中變得異常焦慮 —— 害怕再次被他人拒絕、被他人排斥。所以,就會出現社交退縮的現象。久而久之,就會陷入長期孤獨的漩渦。

    2.2 科技因素

    如今,電子科技高度發達,儼然已經成為了資訊化時代,很多日常的社交,都搬到了網路中,看似方便的背後,卻給我們的人際關係帶來了巨大沖擊。

    心理學研究表明,雖然我們可以在網路上和無數人保持聯絡,但這種是屬於“弱關係”的社交,不僅不會降低孤獨,反而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孤獨。相反,當每週可以進行豐富的線下社交時,人們才會感受到更少的孤獨,同時也會更加幸福快樂。

    總而言之,孤獨似乎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流行病”!

    3.如何衝出孤獨的壁壘?

    長期孤獨會給我們帶來十分嚴重的危害,在一個看似無法避免孤獨的時代,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來讓自己衝出孤獨的壁壘呢?

    3.1 避免過度悲觀

    當遭受他人拒絕或者排斥後,心痛會帶來社交退縮,因為我們害怕再次被拒絕。此時,就要儘可能避免這種過度悲觀的想法,避免被一次經歷打敗。

    你可以嘗試這樣做:想象與他人友好社交。例如,在參加聚會前,想象有些人會很熱情,而且不會拒絕你,反而很喜歡和你聊天。最後,你們還約定下次一起參加聚會。

    雖然是想象,但這樣做的好處便是,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自信心,進而能夠展開行動,在實踐中彌補自信。

    3.2 展開行動

    你可以先從以前的好朋友、熟人開始,與他們重新建立聯絡。

    然後,爭取每週聯絡一位好友,聊聊過往、聊聊近況。拉近彼此距離的同時,你也慢慢感受到,自己並非孤獨一人,而是可以被很多人看見的。

    有人說,孤獨讓人食無味、視無色。如果你也正在經歷孤獨,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對你有一些幫助。祝福你~

  • 12 # 一樹一樹的花開

    當一個人長期不與他人交際,習慣了孤僻的心理,會有哪些危害?

    一個人長期不與他人交際,相當於把自己的內心禁錮起來了,長期這樣,對自己的身心都將造成很大的傷害。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有社交恐懼症。

    長期不和他人交際,不瞭解交往的法則,不知道應該說什麼,辦個事也辦不好,時間長了,就不敢也不願與人交往了。

    我有一次因為工作到一個村子裡面去,經過一家關著門的農戶家,村支書指著這戶人家告訴我說,他們家人很奇怪,整天待在自己家裡鎖著門不出來,我很好奇:作為一個農民難道不用出來種地嗎?村支書說這戶人家的大人和孩子出來種地的時候也是低著頭誰都不理,幹完活後就又待在家裡。

    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你長期不與人交流,慢慢地就會得社交恐懼症,變成別人眼中的異類,也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二是處理問題的能力變差。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多聽聽別人的看法會拓寬自己的思路,也有利於鍛鍊處理問題的能力。如果長期不和別人交往,會侷限自己的思維,遇事一根筋,憑感覺,往往顧此失彼,或遇到事情束手無策,或把事情搞砸。

    三是會拉低智商。

    長期不與人交往,遇到挫折時往往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鑽牛角尖,做事老出錯,越是這樣越生氣,惡性迴圈,最後連自己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變笨了。

    四是會讓語言功能退化。

    長期不與人交往,語言這一塊得不到鍛鍊,功能就會退化,不能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無法與人正常地交流。

    綜上所述,一個人長期不與他人交往,不僅會性格孤僻,還會摧垮自信,對身心健康極為不利。因此,做人要心胸開闊,開朗樂觀自信,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 13 # 環境與心境

    你好,首先我覺得,他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漸弱,會讓他大腦某些功能不可逆的退化,其次他思維能力有限,因為不和人交流,他就不可能產生複雜的思維模式,它通常只有在彼此交流之間碰撞而產生新的腦回路,再者他簡單的生活方式沒有變化,沒有新意每天都是固定程式般,經年累月的形成肌肉記憶,就更糟,閉著眼都能到目的地,這樣的大腦遲早要廢,請相信我,因為我深有體會,婆婆就是這種懶思維的人,她做的一些農婦的事,從幾十年前怎麼開始的通用了這些年不會更新換代,直到去城裡帶大孫子,各種不適應,大腦已經早退化了的學習能力,她用不了!幾年最痛苦的煎熬,無形中加速了她腦子的更加退化!做事已經離老年痴呆不遠了,但因為她一輩子喜歡玩陰謀算計,這塊功能儲存甚好,現在她再退化,都不會忘了怎麼暗處陰你一把!也不會忘記太婆怎麼讓她不爽的!都過去40多年了!但她卻不會記得她傷我們兩媳婦的事,當然也不希望我們記得那些事![淚奔][酷拽]人體的祕密我覺得太神奇了!

  • 14 # 遠者致航

    長期習慣了不與他人交際,內心孤僻。首先肯定得是這樣一個人是不值得大家效仿的。我講一個身邊的故事:

    我和他是鄰居從小都生活在農村,小時候並沒有發現他有什麼不同尋常的地方。直到開始上學以後他的性格發生了轉變,從來不跟任何人過多的講話,總是喜歡獨來獨往。他家裡人由於父母都是農村的平時也比較忙,家裡條件也不好,並沒有引起重視。

    漸漸的到了初中,成績也差沒有考上高中於是輟學了。那時候他家裡相對以前要富裕一些了,就給他專門買了抬電腦在家裡玩,心想讓他學點東西,沒想到他就此愛上了電腦,迷戀起了遊戲。

    父母看著自己的孩子天天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就讓親朋幫他找了一個工作讓他去打工去磨練一下,去了不到2個月就跑回來了,問他為什麼?他說不願意上班,適應不了那樣的生活。每當有人碰到他時跟他打招呼,他卻一言不發,也不知道在想什麼(我也不好多問)。

    就這樣在家一待就是6年,眼看成人了,到了成婚的年齡,父母又張羅著給他相親。一個又一個,一波接一波。又過去幾年,這時候相親成功了,順理成章的辦起了婚宴。沒想到的是那女人自己跑到外面去了,不給他一起了,這讓他原本就孤獨的內心更加悲催。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渡過那些孤獨的夜晚……

    總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孤僻只會讓我們得生活變得越來越糟糕,如果不適當加以引導最終只會讓人變成難以想象的後果,結局肯定是悲催的。所以我們要有一顆積極熾熱的內心,是我們能夠在生活中游刃有餘。

  • 15 # 其生雜談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先來談一下與人交往的好處。

    與人交際,能夠發現別人的長處,能夠取長補短,只有不斷地積累好的經驗,才能夠不斷進步,才能錦上添花,才能成大事。

    與人交際,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雪中送炭,別人會記住你的好,當你有困難的時候,別人也會幫助你,你的路就會越走越寬。

    相反,不與人交際,就學不到別人的好的經驗,好的思想。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沒幫助,當自己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孤立無援。

    孤僻,就是不合群,不擅長和別人打交道。一個人長期不與他人交際,會形成一種心理障礙,內向,自卑,膽小不自信。會產生抑鬱。

    人的資訊量是很重要的,資訊就是價值,擁有無限發達的資訊,就是擁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一個人的人緣有多廣,資訊就有多廣。一個人長期不與他人交際,會造成資訊閉塞。

    “生時靠人帶,死時靠人拜"。人緣對現代人而言,是成功的關鍵。一個人長期不與他人交際,又哪裡來的人緣。

    一個人要生存,要發展,與人交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與人交際,才能將自己融入到社會群體當中,與時俱進。

  • 16 #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抑鬱症,它是一個現象,而這種現象的構成,有它過去的來龍去脈,是在我們的人體結構和情緒上面表現出來的。

    人類是由幾部分構成的,第一個,是你的肉體,你的肉體底下有你的細胞、經絡,有蛋白質的執行,還有核酸等等。

     

    另外,是一個人的思想。你是什麼樣的教育體系出來的人,你就會擁有什麼樣的思維模式,你的思維模式在外界這些環境當中進行反饋之後,形成什麼樣的觀念,形成什麼樣的概念,形成什麼樣的記憶。這些記憶和你的思維模式形成相續了之後,它就會形成你人生觀、世界觀,包括種種對於世界探索和認識的方式和方法,這是你的思維體系。

     

    還有人的情感體系,情感體系是人的思維體系所沒有辦法去觸及的。你可以意識到自己不開心,但是你的這種思維,是沒有辦法在不開心的情緒裡面,去將情緒分離的。這個是兩種東西:一個像是鐵絲,人的思維像是自行車鏈條一樣;人的體驗和情感,那種波動像水一樣的東西。情感和體驗的波動可以推動人的思維,但是人的思維反過來想去把體驗和情感徹底地扭轉過來,是不可能的,否則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自殺的人了。人都應該想開啊,人都應該通過自己的理性思維去分析自己的情感,把它按部就班地處理好啊,把負面的情緒去除掉,把正面的情緒調動起來,他為什麼做不到呢?

     

    因為人還有第四個體系,就是人的靈性體系。人的靈性體系,是超越於前三個體系——肉體、思維和情感體系而存在的。它在這前三個體系裡面,但是它又同時被人的思維、情感和身體所約束所埋葬了。所以說,只有我們自己能夠覺醒到我們的靈性體系的時候,你才可能在靈性體系的高度上面,去舒緩你的情感體系。

     

    情感體系的形成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的。人的情感,人的心靈自我認知……現在我給你們糾正一個觀點,你們的自我不是你們的意識,你們的自我是你內心裡面的願望。“我想幹什麼”,是因為“我”才會有“想”,明白嗎?“想”是你的意識,“我”是內心的願望。如果我們在內在找不到這個心靈裡面的自我,我們就會錯把“想”,把意識的“想”當成我們自己。所以你會經常覺得,“哎呀,我怎麼會冒出這個念頭,我怎麼會冒出那個念頭,每天胡思亂想的,一會兒想這個,一會兒想那個,好像是我想的吧,但是我確實沒有想,但是我又不能不說想的這個是我自己。”所以人們永遠分不清楚,到底是“我”在想,還是“思想”在想,還是“意識”在想,這就是因為人類不知道,真正的自我,是你的內心願望,而不是你的意識頭腦,是你的內心願望,導致了你頭腦的分析。

     

    比如說,你現在在聽我說話呢,剛才剛進門的時候,你在等一個非常重要的電話,這個電話可能會決定你生命的未來。現在你把電話留到門口了,你張起耳朵在等那個電話的聲音。我在跟你說話的時候,你知道我在說話,你當然知道,但是我說什麼你是聽不到的。是你沒看到我在說話嗎?你看到了;是你沒聽到我在說話嗎?你聽到了,可是你內心裡面卻什麼都沒有聽到。為什麼呢?因為你內心裡面在聽門口那個電話的聲音呢。

     

    也就是說,你的願望,決定了你眼耳鼻舌身意的結果。我們說是“我想我想”,這個“我”指的是內心的意願,就是我的願望。這個“我”是怎麼構成的呢?這個“我”由兩部分構成:一個體驗,一個認知。

     

    嬰兒出生之後,在十幾分鍾之內,嬰兒的神識,就是我們說的自我,還沒有形成,對於他的身體,他是沒有反應的,他哭啊,鬧啊,是一種本能的生理的自發的舉動,並不是他有意的。這個時候你用針扎他,他是沒反應的,他是沒有痛覺的。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那幾分鐘,他是沒有痛覺的。為什麼呢?這個時候,人的內心裡面的自我,跟六根還沒有完全接觸得上,等他慢慢地在形成的過程當中,他開始熟悉他的手的時候,熟悉他的眼睛的時候,他會四處看,這些都是無意識的。他四處看的時候,他並不是看到什麼,他什麼都沒有看到,只是他在熟悉他的眼睛。當我們和他說話的時候,他會下意識地看,下意識地笑,全部是下意識,全部都不是主動意識的。

     

    而他的主動意識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是內心對六根反覆地經驗。“哎,這個手可以抬起來,這個脖子可以扭動,眼睛可以看到光”——經驗。內心裡面的認知,對於肉體的這種反應有了經驗,經驗的積累形成了習慣,習慣又反過來調動他心底裡面的認知,慢慢地跟意根接觸上,才會有了語言的能力。“哦,爸爸,媽媽”,這種語言的能力是從什麼時候來的呢?人內心裡面,對於身體五官和六根的熟悉和經驗的積累,最終導致了對於意根的積累,對於頭腦的反應。然後內心認知和頭腦的意識分別,一旦要是熟悉了,結合起來之後,才會有了語言的能力,“哦,聽到這句話叫爸爸,聽到這句話叫媽媽,媽媽指的是這個人,爸爸指的是那個人”,這個時候,我們內心的自我就已經有了初步的體驗了。為什麼呢?當我們認識到有爸爸,有媽媽的時候,“爸爸抱”,“哦,這個身體被爸爸抱起來了”,有一個認知爸爸和認知身體的認知,這個認知隨著我們對於六根和外界的熟悉,經驗的積累,形成了概念——“爸爸就是這個男人,媽媽就是這個女人,這個身體就是我自己”。這個時候,內心的這個“自我”就形成了。

     

    有我們內心所認知的身體,有我們內心所認知的外境,有我們內心所認知的父母,有我們內心所認知的世界,就必定有一個認知世界的“我”存在,這個“我”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名字,只是一些心靈認知對於六根感受的體驗。所以說,我們內心裡面的,無論你的七情六慾和愛恨情仇,最根本的體驗只有兩種——安全或者恐懼。安全就是愛,被媽媽抱著就很開心;離開媽媽了,這種安全感缺失了,它就會變成恐懼,恐懼我就會哭。所以人的內心情感,只有這兩種:一種是愛,一種是恐懼,愛的背後是安全,恐懼的背後是失去。

     

    好了,一切抑鬱症患者孩子的根本的源頭就在這個地方:他因為愛的缺失,安全感的缺失,而導致了他的心靈意識的迴避。心靈意識一旦要是去迴避了這種害怕失去後的恐懼,它就會形成自閉症,不願意跟外界交流。跟外界交流就有可能失去,所以我就自己主動地、自願地,切斷了跟外界交流的意願。內心裡面沒有跟外界交流的企圖了之後,人的意識就會自動地、本能地去迴避外界,人就會變得可能是哪個地方發育不全了。是不是注意力不集中了?或者是不願意跟外界接觸了?或者是智力上受影響了?這些都是一樣,內心裡面缺失了愛,缺失了安全感。

     

    所有的心理學,最根本的原因,追究到它的頭,就是內心裡面的這個自我,在形成的過程當中,安全感的缺失,愛受到了創傷。比如說父母的離異啊、吵架啊;比如說平常耳聞目睹家裡面的這種不幸啊、貧困啊;比如說長大了之後看到自己在社會上沒有價值啊,看不到未來希望啊,被社會上一些不平等的現象所對待啊……導致他內心缺失的時候,內心自我願望本能的迴避,會導致意根,導致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的其他的五根的作用形成了缺陷。這就是這些抑鬱症啊,狂躁症啊,種種這些包括有自虐、自殺傾向的孩子的根本原因——心靈自我的缺失感。心靈自我應該是建立在愛和安全之上而成長起來的,但是在成長過程當中,如果缺乏了安全,缺乏了愛的給予,那麼恐懼就會蔓延,恐懼代替了愛,他就會自我保護,自我保護的結果就是自閉、抑鬱、狂躁或者破壞性的舉動,就是這麼個原因。

     

    當孩子長成了成年人之後,我們的意識形成了重重的鎧甲,知道了這個是對的,那個是錯的;知道了這個是法律,這個是合法的,那個是非法的;知道這個是成功的,那個是失敗的。我們將這種“知道”當成了我們自己,我們就會本能地忽視了我們內心久遠以來缺失的那種愛。你可能覺得自己,“我很健康啊,我很正常啊,我很安全,我現在有錢、有工作、有住房,很安全啊。”那麼有錢、有工作、有住房有身份的人很多,他們那些人為什麼會自殺呢?是因為內心裡面被遺忘的那個體驗,它並沒有消失掉,它只是被你的意識遺忘了。

     

    可是,你的意識是被它推動著的,是被你的心靈意願的體驗推動著的。當你的意識思維、邏輯思維、知識體系執行到一段時間,不能再充實了,我們成年人了,思維已經定型的時候,內心裡面被你長久忽視的那種很深的情感的體驗,情緒的感受,和認知過程當中形成的,對於世界的最初的那種認知覺受,它就會反映出來。你小時候什麼樣的性格,這個時候就會變本加厲地爆發出來。小時候缺乏愛的人,到了中年之後,往往會離婚啊,會出軌啊,或者會自殺啊,或者會跟社會上格格不入。為什麼呢?他缺乏安全感。他沒有安全感了之後,他即便長成成人,他的內心依舊是孱弱無力的,依舊是一個被拋棄在黑暗當中的嬰兒。這個是人沒有辦法面對的,因為他找不到。

     

    現在的科技對於人類的認知,現在的心理學也好,包括精神病學也好,對於人體體系的研究,都是很表淺的。我剛跟你講的這一點,人類真正的自我,人類的一切心理疾病的源頭,不在意識,在我們的內心體驗和感受當中。內心體驗和感受以我們心靈的認知存在,而這種認知是我們先天就有的。這種認知就是我們講的靈魂、人的神識、靈識。靈魂它會帶有前世輪迴的印記,這種印記是什麼?就是人的習氣、習性。

     

    比如說你今生很喜歡吃甜食,哎呀,吃了一輩子,一聽到甜東西你就會流口水,見到甜的就不要命。等你死後,你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都處於停頓狀態的時候,你的內心體驗和覺受,他們不會隨著你的肉體死亡而死亡,他們只是像是脫了層衣服一樣的,他們還會繼續他下一個過程。而下一個過程,就會帶著你今生內心的體驗和慾望、感受走,然後你轉生成下一個人的時候,你先天可能對糖就會非常喜歡,愛得不得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世界上會有很多天才兒童,為什麼有的孩子他其他方面都不行,但是他畫畫,那一出手就是“大家”;有的人先天對音樂很敏感,小小年紀就會彈鋼琴;有的人卻是數學天才,對數學非常敏感。那是他過去輪迴當中,那些烙印在他心靈願望之上的過去的記憶,過去的習氣。

     

    所以,如果我們在研究治癒抑鬱症,包括治癒這些抑鬱症孩子的過程當中,如果不能夠把路找對,那你給他講多少道理沒有用處的。如果道理能治病的話,世界上沒有病人了。咱們現在不是談到靈魂這個層面了嗎?在靈魂這個層面往下走,就跟佛法有關係了。因為佛法開示的是,人的靈魂怎麼來的?他是如何形成的?人的靈魂的過去是什麼?包括靈魂之上還有什麼?包括靈魂他要去什麼世界?在佛教裡面不是講十方三世嗎?過去現在未來,十方,四面八方,各個宇宙,就像立體空間,叫十方三世宇宙空間。十方三世宇宙空間,它是怎麼形成的?我剛才講了人有靈魂,靈魂不是我們的意識,而是我們內在的心願。你說的感受,感受是體驗的波動,沒有體驗你不會有感受的。你被火燒了一下,那個是體驗,然後以後見著火的話你會恐懼,那個是感受,明白吧,感受是體驗的波動。我們人是有感情,有感受,感受深處是人的體驗,體驗深處是能夠體驗的認知,這種認知,是一種靈覺,不是人的意識。

     

    我給你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現在咱們在說話,你聽得很認真,你全神貫注,什麼事情都沒有想。因為在前兩個小時,吃飯的時候,你口很渴,喝了大量的水,這會兒你突然內急了,哎,突然間想上廁所了。你在聽我說話,全神貫注,你的意識全部放在我身上。我問你,當你感覺到內急,想上廁所的這一瞬間,是誰告訴你的?你沒有意識到你要上廁所啊,你的大腦一直在聽我說話呢!你怎麼知道自己現在馬上很迫切地要上廁所?是誰告訴你的?誰提醒你的?誰知道你要上廁所?告訴你啊,這個是你心靈裡面那個認知。祂是在我們身心深處,是不受我們意識的左右的。知道你內急想上廁所的,是你身心深處的,你的身心整個世界是建立於祂之上的,那個叫——覺知,在佛教裡面把祂稱為阿賴耶識。祂只是一個觀察者,祂本身是無善無惡,無生無滅的。

     

    在那個清醒的覺知的基礎之上,形成了覺知對自己的認識——“我是存在的”。有了存在之後,就有了當下,存在就是當下,就是存在感,就像虛空一樣的東西,當下。有了當下,就有了當下的過去和未來,這個就是時間。存在感的分別形成了空間的波動,波動的空間,就形成了現在、過去和未來,就有了時間。時間帶動空間,空間相續於時間,就形成了不同空間的層層層層的疊加。在我們心靈的體驗上面,就是人的覺受。有了覺知,覺知對於覺知的認識,形成了存在,對於存在的分別,形成了覺受。這個覺受是什麼呢?就是大樂、喜悅、寬恕和溫暖。

     

    這種覺受形成的時間長了之後,會有覺受的波動,就會形成了三界上層的空間。這個空間,我們把它稱為無色界。那個裡面的生命是沒有形態的,沒有形象的,全部是光一樣的存在。當心靈的這種覺知,在光裡面被光所牽引、波動、交織的時間長了之後,會形成了光中間不同的光影,這種光影我們把它稱為空間,覺知在空間裡面折射出來,就成了認識空間的知覺,“知覺乃眾生”。這就開始了有個體意識的生命,也就開始形成了想陰,我們的“想”,你內在裡面知道今天想幹什麼,我想要幹什麼,那個“想”,就是由那個地方開始的。

     

    但是你現在內心裡面的那個“想”,距離那個地方還很遙遠很遙遠,為什麼呢?他經過了層層層層不同的空間,不同的心識體驗,不同的心識經驗,經驗將覺知凝固成為了……當覺知認識了空間裡面的光明的時候,就一定有一個認識光明的知覺存在,這個知覺被束縛在所認知的空間當中,被所認知的光明所牽引的時候,對光明形成了定識:“這個光是明的,那個光是暗的;這個是好的,那個是不好的”,就形成了善與惡,形成了得與失。得與失的體驗凝固了體驗光明的覺受的時候,覺受就會形成了體驗最初期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對於事物形態的凝聚感。

     

    我們原本看到這個空間,它是非常廣袤的,當我們看到空間有一塊地方很亮,另外地方沒有這麼亮的時候,我們的目光被光亮的那塊兒所吸引的時候,這個叫凝視。這個凝聚就會使你自然地忽視掉其他的地方,就像我們很專注地看到一個東西的時候,其他地方的景象,你雖然在看,但是你看不到,是一個道理。那麼,當我們內心裡面這種身心深處的覺知,被所覺知的世界所吸引的時候,這種吸引將覺知凝固成為知覺,知覺又被所知覺的景象,所牽引所凝固了之後,就形成了人的“想”。這個“想”是怎麼表現的呢?這個“想”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是一種非常細膩,非常微妙的覺受。

     

    我跟你舉一個例子。當你看到一個小孩兒很可愛的時候,你再回想起來他的時候,你的內心會有甜蜜感,“哎,這孩子真可愛啊。”當你看到一個孩子受傷了,哎呀,手截肢了,或者什麼地方點燃了,被弄破了,你看到他的時候,除了焦慮以外,內心裡面還有那種很酸楚的,很遺憾的地方,就那個地方。他在你感受和體驗極深的,那種很微細、很微妙的覺受當中。那種覺受,就是我們“想”的基礎,為什麼會想呢?因為我們有想的東西,有東西讓我們想,我們才會去想。讓我們想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心靈深處對於世界,對於宇宙,對於存在的,非常細膩,非常細膩的覺受感。這種覺受,隨著所覺受的境界,越來越粗重,越來越粗淺,就跟我們不願意覺受的東西,形成了對比。這就是明亮和黑暗,希望和恐懼,神靈或魔鬼,生存或死亡,這個就是輪迴。

     

    當我們開始被“想”,被我們的覺受,凝聚成為覺受的境界的時候,就已經跟我們境界所固守的……我們肯定都喜歡光明的境界,喜歡善良的境界,喜歡安全的境界,不喜歡恐懼的境界,不喜歡黑暗的境界,不喜歡被仇視的境界。善良跟仇恨對立起來,光明與黑暗對立起來,存在和消失對立起來,得到與失去對立起來,神靈和魔鬼對立起來,這個就是“想”的境界,就開始形成了。或者說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包括我們生命靈魂的過去,包括我們靈魂的未來,全部建立於一個“想”之上,這個“想”就是我們心靈深處,對於存在的體驗。

     

    好了,這個時候,靈魂一旦形成了之後,靈魂是不受自己控制的,為什麼呢?因為靈魂的形成是我們心靈認知的覺受。你認知的覺受,對覺受的越執著,這個覺受牽引你的認知就越強烈。你越執著什麼,當你身體死了之後,你今生所執著的那些心靈的體驗啊,覺受啊,它會牽引你的心靈想的,心願的認知,去追隨它下一個對境。我跟你舉個例子。就好像是你走路時間長了,腿很酸困,想坐下來,坐了一會兒之後,那個椅子不讓你坐了,讓你站起來,你還會習慣性地再去尋找下一個椅子坐下來。對了,就是這種慣性,這種慣性我們把它稱為業力,稱為習氣,這個就是人的靈魂,可以在六道不同的空間當中去輪迴的根本原因。

     

    我剛才跟你講了這麼多的關於靈魂,目的是什麼呢?目的就是作為一個心理學的研究者,包括做一些抑鬱症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治癒者,我告訴你怎麼去治癒這些孩子,怎麼去開啟一個人靈魂深處的光明。要讓孩子在內心裡面體驗到安全,要讓孩子在內心裡面體驗到溫暖,同時要讓孩子在他的身心深處看到希望,就這三條。怎麼樣看到希望?找出他的長處來,哪怕這個孩子一無是處,真的很糟糕,你也要誇他面板好,個子高,跑得快,睡得好。誇獎可以激發一個人覺受深處的安全感,誇獎、讚譽可以驅散人情緒深處的恐懼感。

     

    怎麼樣能讓孩子能夠體驗到愛呢?多承認他,多肯定他,多說“我愛你”,多去擁抱他。“愛”這個東西不講道理的,哪怕他真的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你一樣愛他。“愛”這個東西是沒有理性的,同樣的,抑鬱症患者的這種表現,它也是沒有道理可講的。他家庭環境很好啊,他長得很漂亮啊,他衣食無憂啊,他就抑鬱了,沒辦法,沒道理可講啊,怎麼辦呢?去用種種方法開啟他靈魂深處,他曾經有過的,那種對於溫暖的體驗,對光明的記憶。光明在人世間表現出來是什麼呢?寬恕,接納,純潔。

     

    當一個人在內心的體驗當中,感覺到越來越多的別人的愛,別人的肯定,他就會變得很自信。當一個人在心靈體驗當中感受到別人的寬恕、接納、溫暖,他會越來越安全。當一個人安全了之後,負面的情緒消散了,他的一切症狀就跟著消散了,他也不知道咋回事兒,不講道理的。抑鬱症、精神疾病就是不講道理的東西。他完全是人的心靈認知,被所認知的對境,要麼是被希望和光明牽著走,要麼是被黑暗和恐懼牽著走。被黑暗和恐懼牽著走,那就是抑鬱症、焦慮症,隨時準備自殺或殺人的孩子;被人的光明和安全牽著走,那就是健康的,對社會有益的,知書達理的,非常穩定的,非常開心和快樂的孩子。所以,我剛跟你講,人的心靈體驗,心靈感受只有這兩種,一種是愛,一種是恐懼,愛的背後是安全,恐懼的背後是失去。

     

    那麼怎麼樣去教育孩子呢?他們又不是你的孩子,你又不可能天天跟他在一起,怎麼辦呢?誇獎。沒有別的辦法,只有這一個辦法——誇獎。第二個,時刻要讓孩子在心靈的體驗當中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無條件的愛,是沒有條件的,就哪怕你是抑鬱症,哪怕你是殘疾,我也愛你,沒有任何條件地愛,對於你永遠是無條件的支援。這兩種可以大大地緩解抑鬱症,抑鬱症不是靠棍棒可以教育好的。

     

    當抑鬱症的人活到成年之後,他們內心裡面是非常黑暗,非常孤獨,非常孱弱,非常單薄的,這個階段的抑鬱症怎麼去做呢?面對整個社會,那些白領,那些中產階級,包括那些富豪的抑鬱症,怎麼去做呢?有兩種方法,第一個,讓他們內心看到希望。一個人沒有希望的時候,心靈的體驗就好像是進入到黑暗的曠野一樣,就是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幹什麼都無所謂,幹什麼都索然無味,幹什麼都是麻木的,都是被動的,沒有自己的任何一點興趣愛好,也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理由了,這個就是抑鬱症的開始了。很多人想自殺就是因為這樣,這個世界不需要我,我在這個世界上活著是個負累,我是個沒用的人,等等。讓他們內心裡面看到希望,看到自己的價值,不僅僅是看到自己的責任,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對這個社會,對這個世界是有用的人,他們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人真正的價值不是你有多少錢,真正有用的人,是對別人的存在有所幫助的人,是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那個叫有用的人。

     

    所以,治療抑鬱症,一定要去激發這些人內心深處的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感。“哦,我是有用的人,我是有價值的人,我是可以給別人帶來幫助的人,我是可以去建設社會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樣的話,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感,同時會帶來什麼呢?自我責任感。我應該怎麼去做,我應該去負擔起這個責任來。慢慢地,他的各種負面情緒,就會被他的這種責任和價值感所摧毀、摧滅,他就會變得很正常了。

     

    還有第二種方法,第二種方法是什麼呢?就是對於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一定思維能力和文化的人,去給他們介紹真理,讓他們去理解生命,讓他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到生命的實相,讓他們重新有一個選擇自己生命的機會。當一個人,受過教育的人,看到了究竟的法義,他會用理性去思維,會在裡面去尋找漏洞,會仔細地去分析,在分析的過程當中,他會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當他審視完之後,知道這個真理,確確實實是真理的時候,他的生命就等於是第二次投胎一樣,他就可以選擇自己生命的未來了,他可能會成為一個修行者。

     

    一個修行者是不存在抑鬱這一說的,因為修行者的生命,修行者的靈魂,修行者的身口意,是屬於神靈的。你不屬於你自己,你的虔誠心不是全部供養給了真理嗎?你不是要用你的身口意去供養釋迦牟尼佛嗎?所以你已經不屬於自己了,你的身口意不屬於自己了,哪有你去抑鬱的資格呢?你沒有這個資糧了。我抑鬱是因為我不想幹什麼,或者是我認為我幹什麼沒有意義,或者是我認為我的存在就是廢物,就是垃圾,或者是我認為我的存在就是一種痛苦,可是你的這種存在都已經供養給佛了,供養給神靈了,供養給真理了,哪有你去自暴自棄的資本呢?沒有了。當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和整個的心靈願望全部投向真理的時候,這個人可以從根本上治癒精神體系裡面的黑暗,也就不會有抑鬱症的存在了。

     

    第二種方法是最徹底最根本的。

     

    所以我跟你講這麼多,回頭你去分析下,理解下,看看我說得對不對。對於孩子的教育,它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因為人心靈體驗的形成,心理的狀態是由心靈體驗積累而形成的,它應該慢慢地往前推,往它的根本推的過程,這個過程當中就是——無條件地愛、寬恕、讚美、支援。你做什麼都是對的,你今天摔了一跤,“哎呀,這個姿勢真帥。”今天砸了個碗,“哎呀,砸得真好!哎呀,你幫了爸爸一個忙,這個碗我一直想扔,捨不得扔,你今天砸了,好,獎勵你。”

     

     

    抑鬱症患者,通常有一個通病,不是很愛關心別人,我連我自己都不想活了,我憑啥去關心你啊?我自己活得還很痛苦呢,我哪有那個精力去關心別人呢?當一個人的心思不在自己身上的時候,當一個人的心思放在別人身上的時候,他的恐懼感會大大減少,只有這一個方法——去做公益,你去照顧老人,去街道上拉個繩子維護治安,還是去撿垃圾,都行。

     

    讓他天天去做公益,大家起來一塊兒去做公益,每天想的、講的都是怎麼樣去為別人好,怎麼樣去對這個社會好,怎麼樣能夠去更大程度地為社會付出,他內心裡面的壓抑感、恐懼感、不安全感就會大大減少。內心裡面的自我焦慮減少了之後,內心裡面的安全感就會增加;內心裡面的陰冷減少了之後,內心裡面溫暖就會增加;內心裡面負面的情緒、否定的觀念減少了之後,內心裡面積極的、向上的一面就會增加。內心積極了,人的觀念就會跟著改變,他就能看到希望了。你也許沒有錢,你也許真的是一個生活很困難的人,但是你最起碼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你是一個可以為別人帶來幸福的人,那麼你為別人帶來的這種幸福,它就是你的價值啊。

     

    所以,對待抑鬱症的人,想過來尋求幫助的人,最核心的,也是唯一的一點——去做公益,永不停止去做公益。全身心考慮別人的人,一定是被神所看護的人,一定是被神所加持或保佑的人。他的內外,他所到之處都是有光明的,都是有神靈看護的,這種人才是真正的神靈。

     

    治療抑鬱症患者的方法,不需要那麼多高大上的理由,不需要那麼多的理論,不需要什麼佛教的標籤,不需要什麼神靈的佑護、加持,不需要。就是一個詞——公益。想治病嗎?想抑鬱症好嗎?——做公益。你也許看不到意義,但是你必須得要去做,要學會給予,要學會付出,要學會奉獻,要學會檢討自己,這是抑鬱症患者治癒的第一步——學會奉獻、學會給予、學會檢討自己。下一步才是我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價值的肯定。

     

    公益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路,不論你靜坐也好,還是做什麼,公益是一個核心的東西。一個內心裡面不知道為別人付出的人,不知道奉獻自己的人,他的抑鬱症永遠好不了,你的靜坐僅僅是讓你躁狂的情緒安撫了,它的根還在。根是什麼呢?對自我的愛護。一個長期做公益的人,一個內心真的把自己能夠奉獻出去的人,他即使不禪定,即使不靜坐,也依舊可以起到抑鬱症康復的作用。

     

    我們就是為了做一個為社會付出的人,對別人的存在有幫助的人,我們不求自己的獲得,我們只是力求讓別人過得好,讓這個社會更加地和諧穩定,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的安全和乾淨。一天你拒絕,兩天你拒絕,你覺得索然無味,形成的時間長了之後,因為不是你一個人在做,它會形成一個氛圍。這個氛圍是什麼呢?人們都很和善,人們內心裡面都是願意付出的,當你的情緒被這種情緒所感染了之後,你會發覺到自己內心深處那種陰冷的、自私的體驗。“哦,看來是我不對,我應該像他們一樣付出。”這種念頭,這種心靈的體驗轉變了,你過去的那種生不如死的念頭就轉變了——“哦,原來我不是為著自己活著,我的存在可以為了社會,為國家,為我們這個民族”——說大一點。哪怕帶來非常微小,但是有利的、向上的因素,這就足夠了。

     

    抑鬱症真的不難治,就看這個人的心,是為別人的,還是為自己的。

  • 17 # UIzzang圖文館

    影響性格形成的原因和條件世界上沒有兩張完全相同的葉子。的確,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東西,包括人都是這樣,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人是有性格的動物,任何人都不希望成為別人的影子,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男人和女人之分,那將是多麼的可怕啊。人的性格都是在時間和空間中形成的,也就是人所處的社會環境,一段特定的環境造就的人是不一樣的。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形成了人們各種各樣的性格,而性格總的分為外向型、內向型和中性型,這裡面又交織著順從和叛逆。我們從天真無邪的兒童,一步步成長為充滿夢想的少年,又變成意氣風發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後到老年。人生是漫長而又短暫的,但是人真正形成性格的時間是在兒童到青年這段時間,人們說十八歲成年是很有道理的,人到這個年齡基本上都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些都是以前的生活環境所積累和提煉出來的,加註在一個的身上就形成了一個人的性格,而一個人的性格會影響到其一生的發展,一直到死,比如中的是個膽小有錢的人,但是也不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死的一幕是這樣的——嚴監生臨終之際,伸著兩個指頭就是不肯斷氣,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媽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勸,但都沒有說中,最後還是趙氏走上前道:“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燈盞裡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直到趙氏挑掉一根燈草,他方才點點頭,嚥了氣。一個對自己都如此吝嗇的人,能夠看出他對別人是怎麼樣的苛刻,可能他小時候受過很大的磨難,受過很大的苦,最後也就知道有錢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道理,就養成了斂財的習慣,但是又因為胸襟和氣度太小,形成這樣的怪胎,這樣的人不僅僅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我們生活的周圍也有。愛,是形成一個人性格的最終因素,誰給的愛?是父母、朋友、親戚的愛,還是其他人的愛?愛的多少?沒有父母愛的少年兒童會形成孤僻古怪的性格,現代社會是離婚率越來越頻繁的社會,父母的愛是其他人很難給予的,少年兒童會去尋找這種愛,可能對某個人會有所依戀,是希望從這個人身上得到這樣的愛,如果能夠在一個人身上能夠得到長久的這樣的愛,那這樣的少年兒童的性格發育應該是正常的。但是父母的愛也不能夠多了,多了就是溺愛,給了少年兒童一種心志發育不完全的家庭生活環境。父母的愛是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這個度的把握是很重要的,不要因為要孩子對自己保持高度的服從性,身為父母必須與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就可能形成孩子內向的性格。朋友的愛是友情,親人的愛是關愛,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朋友,說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充分的的說明了朋友的重要性,我們不能夠選擇親人。其他人的愛是比較少一點,可能是憐惜,是一種安慰,但是這些也是必比可少的。試想一下,如果人類社會沒有了愛,那將是一片黑暗,人們也只不過是行屍走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一種溝通,這也是以愛為前提的,人最開始溝通的是母親,雖然說,但是母親的愛如水,那是包容和理解,但是有些父母不鼓勵子女去結交朋友,或參加任何課餘活動,他們認為這類活動會使兒女"分心",對正常的學習失去興趣,所以在踏入社會之前,青少年的生活圈子只限於學校及家裡。在缺乏與人溝通的環境裡成長的兒童,對於一般社交技巧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的,他在剛踏入社會做事時,無意之中得罪了一些人,而這些人對他所表現出來的反感,使他從此不敢再嘗試與別人溝通,同時完全退縮入自己的個人世界。鯀治水是堵,大禹治水是疏通和引導,猶如人體的氣脈不通,只有疏通和引導才行,不能長久的淤積,這樣的話對身體不好,少年兒童在成長中也是一樣,需要及時的溝通,父母的溝通,老師的溝通,以及朋友和其他人的溝通都是很重要的。在一個人的成長中,可能會有叛逆的心理,這也絕對會影響到性格的形成,這個也對其以後的發展很重要。習慣是一個人性格的外在體現,習慣來源於一個人對自己生活的環境的一種適應度,也是對自己的要求如何的具體體現,真正要了解一個人的話,就可以看看這個人的習慣怎麼樣,這些習慣是好還是壞?這些習慣的自我約束力強不強?有相同習慣的人能夠互相吸引,能夠成為朋友。不得不承認,我們受到父母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在很多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能夠看到父母的影子,因為父母在一個人的心中是很難取代的,我們一生有很多時間都要面對父母,我們和父母是朋友關係近一點?還是敵人的關係近一點?我們複製了父母的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對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堅持還是反對?這些都能夠影響到我們性格的形成,我的一位老師說她小時候被她的父親打過,現在她自己在教育自己的兒子的時候會打他,她說父母有暴力傾向的話,後代幾乎都會有暴力傾向。有高度辨別能夠的人才能夠從周圍紛繁的環境中提取正確的東西,來形成自己性格的一部分,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是比較難的,少年又喜歡崇拜偶像,但是有太多的人只看見了偶像表面的光鮮,沒有看到別人背後的努力。另外,啟蒙老師對孩子的性格影響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孩子這時是出去對父母外的一個人的依戀,啟蒙老師可能會影響到這個孩子以後的學習和其他很多方面,這些最後都是形成性格的很重要的因素。我們每一個人絕對都記得住自己的啟蒙老師,啟蒙老師的很多習慣對自己以後的性格形成和影響意義深遠,因為學習的最初是一種模仿,只不過從模仿父母哥姐拓展到模仿老師和同學,朋友漸漸多了起來,習慣養成了,性格也就慢慢形成了。雖然一個人的性格形成是在兒童到青年時段,但是一場重大的和不經意的事情都可能對一個人的性格有影響,那可能是當時自己所不能夠接受的事情,也可能是別人輕輕的一句話就讓我們醍醐灌頂,我們會在矛盾中掙扎,然後可能走向另外一條與原來完全不同的路,或者更加堅定地走向自己原來的路。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和性格內向的人在一起覺得很悶,和性格外向的人在一起覺得開心,和性格絕對中性的人在一起覺得這人沒有脾氣。對應這個社會,人的性格是多樣性的,但是我們在愛這個前提下,要不斷的擴充套件自己的Sunny和胸襟,所謂,我想這個才是真正要學到的吧!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逆境和順境,只有善於利用這些來鍛造自己的性格,追求人格的完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小到大,母親對你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