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子遲到了
-
2 # 土木工程系
西湖三傑之一:張煌言,以文人典戎行,堅持抗清二十餘年,康熙三年被殺,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為其修墓立碑。張煌言臨刑前作詩一首以明志: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慚將赤手分三席,敢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死前仍然是故國衣冠(這時清朝入關已經二十年了,第一個皇帝順治都死了,而旁邊百姓早已經是長袍馬褂大辮子了,百姓看到無不潸然淚下),然後坐而受戮(我不給你跪著),遙望鳳凰山,說了一句:大好河山,竟淪於羶腥!然後慷慨就義,大義凜然!
堅持抗清20年的愛國主義詩人
張蒼水(1620~1664),名煌言,號蒼水,浙江鄞縣人。明末清初詩人,軍事家,抗清民族英雄。曾官至南明兵部尚書,與岳飛、于謙並稱“西湖三傑”。其詩作裡以傳聞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的“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躬逢太后婚”最為知名。
張蒼水為人勇敢正直,能文能武,立志報國濟民。1645年,清兵大舉南下,連破揚州、南京,抓住南明弘光帝將其殺害。張蒼水與他人組成數千人的隊伍,擁立魯王朱以海前往都城,暫時管理國家事務。張蒼水還親自到台州迎接魯王。
清軍征討南部的大將軍貝勒博洛乘虛突破了錢塘江。魯王在石浦守將張名振的保護下,自台州出海到達舟山。張蒼水隨即趕回鄞縣故里,與家人訣別,然後追隨魯王一行來到舟山。
清軍蘇松提督吳勝兆想要在蘇州反叛清軍來恢復國土,起事前聯絡了張名振讓他給予支援。不料在崇明島外遇到罕見的大風暴而大敗,被清軍俘獲,多數人寧死不屈。張蒼水在路過黃岩時,被追趕上的清兵圍起來射殺,但張蒼水憑藉著超強的應變能力與同伴成功突圍,在浙東招兵買馬,在上虞縣平岡寨屯田據守,深得民眾擁護。
1648年,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投降清軍,清兵佔領福建,南明隆武帝被殺。第二年,魯王正式在舟山開朝建廟。1651年張蒼水的父親去世,清浙江提督田雄乘機致書招降,被堅決拒絕。
清軍分路進攻舟山。張名振、張蒼水等人奉魯王入海出兵應戰吳淞,牽制清軍主力。清軍圍城十日,城中火炮全都沒了,之後便迎來了每條街、每一戶的爭奪戰。張蒼水的母親和家室等數十口都自焚而死。此次戰爭,舟山軍民死難者總達一萬八千餘人。
張名振、張蒼水保護魯王暫避廈門,依附鄭成功軍,聯合抗清。鄭成功讓他們入住金門島,按月供給豬肉、大米等物資,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張蒼水見狀,曾對鄭成功說:“你始終為唐王效力,真是忠義的好臣子!”鄭成功也回答說:“你始終為魯王效忠,與我又有什麼不同?”他們雖各自效力的主公不同,兩人的友誼卻很牢固深厚。
1652年冬,張蒼水秘密回到吳淞、天台,聯絡各地抗清鬥爭力量。第二年春,張名振、張蒼水帶兵進入長江。12月,崇明清兵一萬人,乘水面結冰越過長江前來進攻。張名振、張蒼水親自領兵左右衝擊,殺傷清軍很多人。
1654年1月,張名振、張蒼水等人率海船數百艘,再進長江,攻瓜州、儀徵,直到燕子磯(南京城外)。4月,見上游動靜全無,便率水師東下,進攻崇明。
第二年,張名振、張蒼水合兵三次攻入長江,抵達燕子磯,但因兵力單弱,無功而返。於是他們便和鄭成功先收復了舟山。張名振穿著喪服入城,尋找母親的屍體,此情感動三軍。
這年末,張名振意外死亡。在將士的推舉擁戴下,張蒼水成為原魯監國系統軍隊的主要領袖,繼續同鄭成功聯合作戰。
1658年,南明永曆帝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張蒼水為兵部左侍郎。同年清軍進犯雲貴,鄭成功、張蒼水進軍浙江,攻打下樂清、寧海等地,但遭遇颱風,損失鉅艦一百餘艘,淹死的戰士有八千多人,因此被迫撤回廈門。
來年5月,鄭成功、張蒼水再次進軍長江,當月便拿下了瓜州、鎮江,6月到達南京。7月,蕪湖投降書送來,鄭成功命張蒼水帶兵控制上游,防備江楚援兵。張蒼水審度形勢,分兵出擊,一舉收復太平、寧國等四府三州三十二縣。一時江南震動,清順治帝甚至準備親征江南。
鄭成功誤認為大局已定,中了清兩江總督郎廷佐的緩兵之計。1660年6月,清軍騎兵突擊,攻打鄭成功的軍隊。第二天黎明,清軍傾城出擊。鄭成功只得撤走鎮江等地駐軍,從長江出海。
張蒼水決定進軍鄱陽湖,號召江楚人民進行抗清鬥爭。8月船到銅陵,被清軍的援軍打敗。張蒼水燒燬船隻上岸,率餘部數百人突圍而出。
此時張蒼水身染瘧疾,幾乎不能行走,但仍不顧病痛,奮力疾行。他們歷盡千難萬險,兵敗後繞道潛行兩千餘里,九死一生,終於到達浙東海濱。永曆帝得到訊息後,在敕書中表示安撫慰問,並封他為兵部尚書的職位。
1662年,鄭成功在臺灣建立鄭氏政權。5月鄭成功突然病逝,張蒼水轉移戰地於寧海一帶。清軍浙江總督趙廷臣乘他們處境艱難,再次寫信勸其投降。張蒼水不為所動,並回信拒絕。
1663年,魯王朱以海在金門病逝,張蒼水悲痛欲絕。眼見抗清鬥爭大勢已去,於是將人馬全部解散,本人則登上南田島附近一個荒僻小島隱居。趙廷臣從投降的將士那裡得到他的藏身之處,便派遣兵丁連夜趕去。天色還沒有亮的時候,清兵出其不意闖入小島,將張蒼水等人擒獲。
張蒼水被俘後,斷然拒絕清政府的招降,第二年被清軍殺害於杭州。當他被押赴刑場時,大義凜然,面無懼色,抬頭看見吳山,嘆息說:“大好河山就要落入賊人之手!”死之前,寫下《絕命詩》一首:“我年適五九,偏逢九月七。大廈已不支,成仁萬事畢。”
臨刑時,他“坐而受刃”,拒絕跪著受辱。其墓地在杭州西湖畔。
在抗擊清兵二十年的戰鬥生涯中,張蒼水出生入死,轉戰萬里,三渡閩江,四入長江,戰功顯赫。他被俘後,不為官祿引誘,誓不招降,並寫下壯志凌雲、慷慨激昂、浩氣長存的愛國詩以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