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青河190094200
-
2 # 瀘州養蜂的李美揚
意蜂,四個人,兩百箱
哈哈,我能說我養蜂經驗的第三年,只學會了搖蜜嗎?專業搖機手第一年在最後一個蜜源出來幫忙,算是正式入門,當時老爸還有個徒弟,所以我只幫忙搖蜜,做飯,撿撿蠟,第二年,額,懷孕了,本來想回家養胎休息了,但是覺得出來養蜂到處跑也不算太累,空氣還好,就也只是幫著搖蜜,做做飯,做點輕鬆的活兒,第三年也就是現在,額,帶乳娃娃,我就在旁邊看著他們忙了!沒有挑過一次蜂箱,哈哈,估計挑不起!好在養蜂出門在外都會幾個蜂場互相幫助轉場上下車!
我覺得養蜂還是有很多因素的,技術,運氣,蜜源,天氣等等都有關!
-
3 # 三農博士
博士老家有很多養殖蜜蜂的鄉親,蜜蜂養殖是一個典型靠天吃飯的行業!下面由博士給大家聊聊蜜蜂養殖的問題!
蜜蜂養殖最大的難題就是天氣,天氣不好一切都是枉然。同樣蜜蜂養殖也是個技術活,博士見過很多鄉親盲目養殖一年到頭顆粒無收,倒賠老本的情況!
農民朋友想要靠養殖蜜蜂賺錢需要注意下面幾點:
1. 如果是定點養殖的話必須有自己的蜜源且要保證不同時節的花開花落。蜜蜂需要採集花粉釀造花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蜜蜂難為無粉之蜜!
2.如果是移動放蜂的話就需要注意養殖規模,最少也要保證百箱以上。規模過小利潤方面會大打折扣,還不如打工賺得多!
3.最好有自己的蜂蜜銷售渠道。中國目前蜂蜜銷售非常混亂,造假、摻假現象頻發。如果有自己的固定客源蜂蜜銷售的利潤是非常樂觀的!賣給二道販子的話利潤相對會很低!
4.蜜蜂養殖需要很高的技術要求,往往投入的精力和回報不成正比。博士建議可以先養兩三箱蜜蜂練練技術,不要第一次養殖就投入過高。養蜂需要耐心和天分!
-
4 # 蜜果仁
我是專業養殖蜜蜂的,說到蜜蜂好不好養殖,對我這種有經驗的人來說是肯定的很好養的。不過呢,養殖蜜蜂經常被蟄倒是不爭的事實,想必在座的各位養蜂人都心知肚明。
接下來主要介紹一下蜜蜂養殖的關鍵工作,讓各位新手瞭解一下。
1.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除了取蜜要注意蜂王防止飛失。一般南方都是每年清明節前後這段時間經常需要取蜜,養多了會比較忙,當然,有收穫忙一點也是理所當然的,你說呢?
2.春天是蜜蜂主要繁殖期,很容易分蜂,在出現王臺時(3-4月份),想分蜂就提前人工分蜂,不想分蜂就除掉王臺。除此以外,秋天的9—10月份也是很容易分蜂的。
3.除了分蜂跟取蜜,剩下的就是平時的防蟲檢查等工作,在沒有蜜源的時候很容易有巢蟲,需要清理蜂箱裡面乾淨防止,要保證蜂多餘脾就不會有巢蟲。在發現有蜜蜂幼蟲不封蓋爛子的時候,需要用一些藥物進行噴灑治療。
4.別忘了在冬天蜜源缺少的時候給蜜蜂補充一些蜂糧,不一定要喂白糖,一般的低質量蜂蜜也可以喂的,至少這種蜂蜜不可以銷售坑人。其實有些人是一年四季轉場採蜜,這樣就不用喂,只是比較麻煩需要全國各地跑,需要運輸車。
最後再說一下在檢查蜂群裡面的時候,不可以驚動蜂王,小心蜂王防逃造成無王蜂群就耽誤繁殖速度。
-
5 # 海南村民小鄭
你好!蜜蜂養殖也是需要一定得技術。那蜜蜂養殖是需要什麼技術呢!
首先要學會育王。育王是可以育王換王,也就是育新王出來把老王換掉。育王分蜂:學會了育王就可以育王分蜂了,可以把強群一分為二,一分為三。所以會育王是非常重要的還得需要了解你當地的蜜源粉源,何時花開,何時花謝心裡要有數。只要能掌握這個,基本算成功了。這是一位養蜂的老師父對我說的。
還要了解蜜蜂的生活習性,平時注意蜜蜂的天敵等等
-
6 # 幸福的小金
養蜜蜂是有市場前景的,不過需要你悉心培養,現在真蜂蜜的價格大概在120-150每斤左右,據朋友介紹,每年蜂蜜可以收好幾次,多搞點還是有賺頭的,不過千萬不要賣假蜂蜜,這是對人對己都不利的事。建議養殖之前要好好學習一下相關方面的知識,免得吃虧。
-
7 # 八零後大叔愛上晨跑
建議大家多養蜜蜂。霍金先生都說了如果蜜蜂在地球上滅絕了。人類將在四年內自然消滅。大家想一想蜜蜂對人類是多麼的重要。
-
8 # 四川廣元養蜂人家
作為一名養蜂愛好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1.養蜂也是一種愛好,蜂毒對預防風溼,血栓有不錯的效果。
2.可以吃真蜂蜜,還不要錢!很有成就感。
3.養蜂惠友,認識一幫蜂友。
-
9 # 大別山鷹
中國過去有三寶,即“蠶吐絲,蜂釀蜜,樹結油",由此可見養蜂過去在中國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如今,人們為了健康生活需要,對蜂產品需求越來越多,如蜂蜜、蜂王漿和蜂花粉等,特別是蜂蜜有百草藥之稱,有清熱潤燥解毒的作用,被人們廣泛食用。養蜂是個苦差事,為了蜂源要四處奔波趕花,在飼養過程中,更是要勤於觀察蜂群動向,適時取蜜、割臘、分箱、收集蜂王漿和花粉,還要防止野蜂和蟲類對蜂群的侵害。與此同時夏天要防曬、防水和降溫,冬天要保暖、添食,總之事無鉅細,毫無鬆懈之時。儘管如此,由於經濟價值和產量極高,養蜂還是一個極具發展的行業。
-
10 # 動畫成
看你這個提問,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養蜂蜜好不好,誰養誰知道,一句話為了生活。本人是實實在在的農村人,家裡也有養蜜蜂,沒什麼好不好,都是為了生活,希望自己多收入一些,當然蜂蜜的營養價值是真實的。下邊我就自己養蜜蜂取蜂蜜的基本原則給大家說一下。
一、基礎設施,蜜蜂和人一樣,都必須有一個家,然而蜜蜂沒有我們那樣的力量,所以需要我們給它們一個安穩的家,當然野生的除外,這裡我們主要說家養,在我們那裡,蜜蜂的家主要分兩種,一個我們俗稱棒棒槽,就是用一個圓木頭,而且要比較大的木頭,長度大約一米二左右,直徑最好在五十釐米以上,從中間劃開,然後把中間掏空。另一種就是用木板做成正方形箱子的樣子,寬度五六十,高度三四十的樣子,主要就是這兩種,但是就保溫效果,還是棒棒槽的好,箱式的更適合沒有發樹木的地方,操作方便。這就是蜜蜂的家。
二、分家,蜜蜂是怎麼發展壯大,數量怎麼變多,蜜蜂內部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分工明確,責任到只,它們生下來就註定了自己的工作,主要分工峰和蜂王,蜂王的工作就是生育,壯大家族,而工峰就是保證食物供應,即蜂蜜,所以他們的制度就決定了只能有一個老大,即蜂王。到了夏天,尤其是天特別熱的時候,由於蜂王的貢獻,一個家的蜜蜂數量越來越多,在加上天氣的原因,槽和箱的內部熱量太多,蜜蜂會出現打架鬥毆事件,在這時候就會出現幫派,領導著通常比較大,估計是形式需要,就會出現兩個蜂王,局勢發展迅速,勢力弱的一方就會帶著自己的老大出走,出去以後一般會選擇附近的大樹,懸崖,暫時棲身,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拿峰兜慢慢的把它弄到峰兜裡,弄的時候要慢,因為峰王在最中間,只有把蜂王弄到兜裡,其他的蜜蜂才會跟過來,所以我們一般在峰兜上抹了蜂蜜,我們叫收峰,就這樣,蜜蜂就完成了一次分家,一箱變成兩箱,一個夏天一箱峰最多峰三次,但新分家的一半不會在分,當然有時候沒看見,分家的那一部分就跑沒有了。這就是蜜蜂的成長壯大。
三、保暖,取蜜和餵養,蜜蜂分家後,我們收回來一般放到棒棒槽裡,然後用牛屎密封所有開口處,只留一個出入口,其他地方全部糊死,保證蜜蜂能很快的出入。保證峰王的安全。取蜜,到了取蜜的時候大家都希望多取點,畢竟一年才能取一次,但是千萬不能這樣做,要給蜜蜂流出過冬的食物,要不然就會餓死,即使留了蜂蜜也要定期檢查,如果不夠吃,就需要人家新增峰蜜,或者用白糖煮開餵養,確保不會餓死。冬天注意保暖,放在外邊的最好是沒用被被子,棉衣,等有利於保暖的,人工干預保暖,要不然會被凍死,還要實時主要大馬蜂抓蜜蜂吃。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你能不能大概瞭解,而且現在的土蜂蜜價格還是很低,一年根本收入不了多少錢,還要被蜜蜂蟄人,所以說好不好養不太好回答,如果要養,就一定要用心、用心、用心。
回覆列表
對於我家來說蜜蜂好養,因為婆家三代養蜂,對養好蜜蜂有非常豐富的經驗,養蜜蜂會了不難,難了不會,掌握好蜜蜂的習性就好養,平常讓蜜蜂吃飽喝足,俗話說得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把蜜蜂群勢喂壯,等花期來了就會豐收,高產,養蜂也得不斷的學習新技術,向高手學習,同樣的花期有的人掙的不少,有的人沒有動搖蜜機,這是為什麼呢?要自己總結經驗教訓,得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技術,才能在花開的時候不至於望花興嘆。
養蜂要幹就把他幹到極致,要不怕吃苦,鑽研技術,養蜂比別的養殖業又好一點就是,有忙有閒,不像其它養豬養鴨,養兔子,一天不喂就亂套了,養蜂還不汙染環境,還可以給農民的農作物授粉,提高作物的產量,一舉三得何不為。
養蜂人掙不掙錢,還得有好天氣,不能旱,不能澇,不能有沙塵暴,正採花的時候不能有冷空氣,也得天時地利人和。
選蜜蜂品種也重要,有中蜂,有意蜂,意蜂還分漿蜂和糖蜂,漿蜂產蜂王漿量高,產蜂蜜差一些,糖蜂也就是東北黑蜜蜂,產蜂蜜特別多,各有所長,你周圍如果小蜜源多,蜂王漿價格高,可以選擇養漿王,如果王漿銷路小,大花期多,就養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