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劇透歷史
-
2 # 一輩子的偽君子
現在流行為歷史人物的翻案,更多的是因為資訊的快速傳播,往往都是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價值觀不同,立場不同,評價自然也不同,更何況很多時候我們所知道的歷史知識是受著文化影響的,脫離了歷史,主觀性遠遠大於客觀性。
如今流行“翻案”現象的原因有四。
歷史與文化中華歷史中,很多歷史人物受文化的影響,現今很多人會把歷史人物的歷史形象和文化形象混為一談,過分地誇大某人,過分地貶低某人,比如曹操與諸葛亮,諸葛亮是被半神化的,而曹操被半妖化。這倆人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身上被賦予鮮明的的色彩,非黑即白。可歷史上曹操和諸葛亮都是正面>>負面,糾正錯誤的歷史認知是必然。
知識的傳播開始趨向專業化現今資訊的傳播可謂洶湧波濤,一浪接著一浪,以前,只求有知識,現在則要求“專業”,我們的歷史知識一開始很多都是十分簡化的,大家看過歷史課本就知道了,而從戲曲、影視、小說等得知的歷史知識很多是無中生有,比如“草船借箭”“華容道義釋曹操”等等都是YY出來的,沒有歷史考證,錯誤的歷史知識導致錯誤歷史認知,倘若有歷史人物蒙冤,自然要洗白。
價值觀與思想價值觀的多向化與思想的開放,是“翻案”事件的源頭,話說“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歷史也是如此,很多人物是備受爭議的,比如秦始皇嬴政,有人定義其為“暴君”,有人定義為“明帝”,他的功勳與罪惡呈倆個極端,這該怎麼評判呢?依我看,罪即罪,功即功,不能以功抵過,來判斷他是個“好人”,還是個“壞人”,比如我救了一個人,再去殺一個人,是不是我就不用坐牢了?我就沒有罪了?我既算不得“好人”也算不得“壞人”了?肯定正確的做法,否定錯誤的行為,這才是關鍵,不能直接靠一倆事件來否定整個人,可社會上這種以一事論整個人的色彩十分濃重,從牢裡出來的人幾乎都是被否定的了。
專業人士的風趣化與獨特觀念相信大家看過《百家講壇》就知道,很多學者他們開始以一種風趣的口吻來傳播歷史知識,雖然這樣免不了脫離歷史的客觀性,不過總比錯誤的歷史認知要強,畢竟專業的歷史因為其專業化,很少有人能聽得進去。觀念的獨特也吸引了不少人,有了獨特的觀念,當然也希望有人認同自己的觀念,百家爭鳴的相象,千年再現。其實以前也存在“翻案”現象,但大都是雷聲小,雨點更小,極少人關注。如今社會的發展導致了雷聲大,雨點未知的“翻案”現象,我們拭目以待吧。
-
3 # 李十一
總的來說,譁眾取寵。
不僅好的說的壞的,壞的也被說成好的。
試想一下,汪精衛有漢奸之實,雖年輕時有所異彩,然不足已補其過。評說汪精衛賣國之論老生常談,放大汪年輕時事蹟引得眾人注目,如此流量有了,收益有了,還管你是不是好人壞人。
又好比諸葛亮,時下有心之徒都在想諸葛亮為何不敢取後主代之,也是因為不這麼說沒人看啊,一直說諸葛亮如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沒流量啊,因此只能汙賢以自得啊。
以賢者不肖,以不肖著賢,譁眾取寵而已。今此論盛,實不足一哂。
回覆列表
近幾年流行的“翻案風”,呈現泥沙俱下的趨勢,各中情況複雜,須本著實際情況就事論事,不宜一概而論。 除了專業的專家學者、閱歷較多的歷史愛好者,我們大多數人接觸的歷史知識主體還是從學校裡學來的,這些教材大多以概括性的語言文字、小篇幅地總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是被動式的結論接受,並非讀者站在充足的歷史素材上客觀自主的分析,並不能具體反映歷史人物的複雜性、歷史事件的全面性。下面來舉幾個例子來做具體說明: 例一:受《三國演義》這本經典小說影響,曹操的形象在民間街談巷議中一直被定格在奸臣、巨壞的恥辱柱上。但我們混過社會的80後、90後成熟起來回過頭想想,如果不是曹操穩定北方局勢,會有多少人陷於戰亂、流離失所得不到和平的環境,“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千古名句不也直觀表達著曹操感嘆百姓疾苦的痛惜之情嗎! 例二:清末洋務名臣李鴻章也是一個形象頗為複雜的人物。作為清政府重臣,李鴻章和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等民族知識分子痛心國家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的沉淪,積極“師夷長技以制夷”創辦民族工業,造就了清政府“同光中興”的迴光返照,在這一層面上來說他們都是想救國的,無論是高高在上的慈禧、光緒,還是起於草莽的洪秀全、孫中山,我們可以講他們思想受歷史時代侷限,但哪有人會不想國家富強嗎?至於李鴻章在《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上留下罵名,不僅是國家喪權辱國,對其本人也是大節有虧罵名留身,自然不該在這點上為其開脫。 例三: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一直以來被解讀成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愛國農民起義運動,似乎它的失敗是中國失去了一個救國的良機。但我們仔細閱讀各類相關史料,南京城裡的太平天國統治高層,腐化享樂、專制統治的程度與清政府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天國不顧正常人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強行割裂家庭,實行男女分管的專制管理。同時排斥讀書的知識分子參與政權建設,專門擄掠裹挾男童進行軍事訓練充當後備兵源。這樣一個知識落後、等級專制的政權對廣大百姓會是一個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