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璟潤法務趙豔清
-
2 # 困不成眠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在多數人的眼裡,“頭戴烏紗帽,身穿盤領袍,腰掛玉帶,足蹬皁靴”,這就是封建時代官僚階級的標配。
因此,古代官員佩戴的烏紗帽,它自然是寓意著其與眾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自夏開啟了“家天下”以來,歷代統治者為了加強封建專制、君主專制,都喜用服飾來對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進行劃分,藉助允許統治階級使用某些服飾,而禁止被統治階級使用某些服飾,繼而加強被統治階級的服從心態。如西周,朝廷不允許百姓帶冠冕,所謂“士冠,庶人巾”;西漢,朝廷不允許商人穿絲質的衣服,也不允許百姓穿有顏色的衣服(西漢末年,允許百姓穿青綠色的衣服);唐代,朝廷不允許百姓穿黃、紫色的衣服。
而烏紗帽亦是如此,在明代,只有官僚階級才能佩戴烏紗帽,《明史》載:“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自洪武三年,烏紗帽是為官僚階級的專利,普通百姓不得佩戴烏紗帽,只能是佩戴四方平定巾(《明史》載:“洪武三年,庶人初戴四帶巾,改四方平定巾”)。自此,終明一朝,若是見有人頭戴烏紗帽,那必是官僚無疑。
當然,之所以說在明代,而非是古代,那是因為“烏紗帽”除了在明代外,其餘朝代皆不是官僚專屬的服飾,而是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能佩戴的一種帽子。
烏紗帽,所謂“烏紗帽”,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由黑色的紗織品製作而成的帽子,它最早出現在東晉成帝時期的文獻記載中,當時在東晉皇宮中做事的僕人都會帶戴一種用黑紗做的抽邊半透明的帽子,謂之“烏紗帽”。不過此“烏紗帽”非彼烏紗帽,它並非是後世,我們所熟知的那種烏紗帽。
我們熟知的烏紗帽,是由南朝劉宋時期的劉宋宗室建安王劉休仁所創,《宋書卷三十》載:“司徒建安王休仁統軍赭圻,制烏紗帽,反抽帽裙”,建安王劉休仁於赭圻(今安徽繁昌西)領軍時,或許是無聊,在某一日,他突發奇想,將一塊黑色的紗布,四邊抽紮起,製作出了一頂帽子,而這就是我們後來所熟知的最初的“烏紗帽”。後來,因這種帽子材料便宜、製作簡單,且也十分帥氣,所以很快就在民間流行了開來,這時上至達官顯貴,下到黎民百姓,他們都喜歡戴這種式樣的帽子。
隋代,烏紗帽逐漸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標配,據《通典》所載:“隋文帝開皇初,嘗著烏紗帽,自朝貴以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開皇初年,因隋文帝喜愛戴烏紗帽,所以滿朝文武開始也喜愛上了烏紗帽這種式樣的帽子,此後,隨著上層統治階級開始流行這種帽子,民間自然也就是跟風而行,隨之流行開來。當然,因天子百官士庶皆戴烏紗帽,所以就造成上下層不分,而隋文帝並未想過要禁止百姓使用烏紗帽。
由此,為免失朝廷的威儀,隋文帝在不禁止烏紗帽使用的前提下,定下規矩,以烏紗帽上玉飾的多少來顯示官職大小:一品能用九塊玉,二品能用八塊玉,三品能用七塊玉,四品能用六塊玉,五品能用五塊玉,六品以下以及百姓的烏紗帽則不能用玉塊裝飾。
到了唐代,唐初,烏紗帽曾短暫地被唐高祖所限制,只允許皇帝以及皇太子使用。但是,到了武德九年(626年)十一月,隨著唐太宗李世民下詔:“自今以後,天子服烏紗帽,百宮士庶皆同服之”,烏紗帽就不再限制,依舊允許民間戴烏紗帽,唐白居易在《感舊紗帽》一詩中曾寫道:“昔君烏紗帽,贈我白頭翁”,此時的烏紗帽都可以用作親朋好友之間的饋贈。
同時,這時無論是何種人,只要喜歡,他或她就能戴上烏紗帽,就連娼妓亦可以,如白居易在《同諸客嘲雪中馬上妓》一詩中,就寫道一位“銀篦穩篸烏羅帽,花襜宜乘叱撥駒”,頭戴烏紗帽的歌妓。
當然,為了區分官員的品級,太宗還是將烏紗帽分為多種樣式,其中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等重要機構的五品以上的官員,出行時可佩戴“重戴” ,即在襆頭之上再加戴垂紗帽,而垂紗帽也分席帽、裁帽兩等,最高等的席帽為尚書左右僕射、內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宰相佩戴,即帽簷周圍垂吊一圈長薄紗;剩餘的較低級別的官員則可戴裁帽,即在帽簷的前半周掛有長薄紗的帽子。
到了宋代,文武百官所用的烏紗帽的樣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且在使用上也有了較為嚴格的規定。首先,太祖時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群臣在上早朝時,出現交頭接耳這種有失朝儀的事情,所以他就對烏紗帽進行改革,《宋史》載:“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他在原有烏紗帽的基礎上,在兩邊加上長翹,這長翹是由薄鐵片或竹篾做成的長一尺以上的骨架,這樣,佩戴的官員只要在交頭接耳,帽子兩邊的軟翅就會互相碰撞,忽悠忽悠的顫動,而此時,皇上居高臨下,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其次,原本朝廷只是規定官員能帶的烏紗帽,卻並沒有硬性規定官員一定要帶烏紗帽,只要他想戴就戴,不想戴就不戴。但是,到了淳化年間,隨著宋太宗下詔:“命公卿皆服之(裁帽)”,自此在宋朝上至宰相,下到吏目,無論其願意不願意,他都必須要戴上烏紗帽。
而之所以宋太祖要硬性規定官員必須帶烏紗帽,其最初是為了體恤群臣,當時北宋東京汴梁常年風沙彌漫,有時生活在這裡的人若不以物掩面,根本就出不了面。因此,太宗為體恤臣子,讓他們可以更加安心地替朝廷辦差,遂就硬性規定官員必須要戴上烏紗帽,也就是之前唐代給予五品以上較低官員所佩戴的帽簷的前半周掛有長薄紗的裁帽。
元代時,因元代統治者為北方少數民族,再加上他們並不重視漢族的禮儀,所以此時對於“烏紗帽”,元廷並未禁止民間使用,是聽之任之,只要你想戴,你就戴。
到了明代,隨著漢人重新掌權,而朱元璋又熱衷於恢復漢人“冠冕”制度,及加強君主專制,因此“烏紗帽”順其自然的就被朱元璋定為了官員專屬的帽子。洪武三年,朱元璋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自此烏紗帽正式成為官員的標配。
當然,明代的烏紗帽,完全唐宋的烏紗帽。首先,它的樣式被規範:“以藤絲或麻編成帽胎,塗上漆後,外裹黑紗”,其以藤絲或麻為材料,並塗以漆,待漆膠硬之後,帽固定成形,再外裹黑紗,同時其形制與唐宋的烏紗帽相仿,前有半圓的頂,後腦部分有後山高起,兩旁有展角。
而對於烏紗帽的品級之分,《明史》載:“凡職官,一品、二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彩繡,帽頂、帽珠用玉;三品至五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帽頂用金,帽珠除玉外,隨所用;六品至九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帽頂用銀,帽珠瑪瑙、水晶、香木”,明代,一品、二品官員的烏紗帽,其帽頂、帽珠可用玉裝飾;三品至五品官員,其帽頂用金裝飾,帽珠除玉外,皆可用;六品至九品,帽頂只能用銀裝飾,而帽珠則只能用瑪瑙、水晶,或香木裝飾。
此外,需注意的是,明代的官帽可不只有烏紗帽,它只是明代官員上班常戴的官帽。在這之外,還有樑冠、襆頭等官帽,其中樑冠是文武百官在國家重大祭祀典禮,及正月初一進朝賀年、冬至、皇帝生日、聖旨開讀,進呈奏表等重大節日,所戴的官帽;襆頭是文武百官在重大的朝廷集會、奏事、謝恩時所戴的。
-
3 # 適應性練習
如今烏紗帽已經成為了官位的代名詞,你經常會在影視劇中聽到這樣的臺詞,“做官好,
做官妙,做官頭戴著烏紗帽!”事實上烏紗帽原來只是民間一種常見的帽子,和現在的鴨舌帽一樣,隨處可見。那它是怎麼成為官位別稱的呢?
早在東晉時期就規定,凡是在首都城當官做事的人,都戴一種用黑紗做的帽子,人稱“烏紗帽”。後來這種帽子在民間也流傳開來,成為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隋唐時,無論是皇帝大臣還是平民百姓都戴烏紗帽。
等到了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之後,為防止上朝時大臣們交頭接耳,就下詔書改變了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自此只要腦袋一動,這對翅膀就忽悠忽悠的顫動,皇帝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宋太祖還規定在烏紗帽上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別官位的高低。
明朝時期,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後規定:凡是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還要繫上腰帶。從此,烏紗帽,老百姓自然不能再戴了。到了清代,官員的烏紗帽被換成紅纓帽,但至今人們仍習慣於將烏紗帽作為官員的標誌,丟掉烏紗帽也就意味著被削職為平民百姓。
-
4 # 楨木詩歌散文
烏紗帽原是民間常見的一種便帽,官員頭戴烏紗帽起源於東晉,但作為正式“官服”的一個組成部分,卻始於隋朝,興盛於唐朝,到宋朝時加上了雙翅,明朝以後,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做官為宦的代名詞。 早在東晉成帝時,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宮中做事的人,均戴一種用黑紗做的帽子,人稱“烏紗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時,這種帽子在民間也流傳開來。於是,“烏紗帽”遂成為民間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 隋唐時,天子百官士庶都戴烏紗帽。但為適應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隋朝用烏紗帽上的玉飾多少顯示官職大小:一品有九塊,二品有八塊,三品有七塊,四品有六塊,五品有五塊,六品以下就不準裝飾玉塊了。 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為防止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詔書改變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這樣只要腦袋一動,軟翅就忽悠忽悠顫動,皇上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並在烏紗帽上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別官位的高低。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於洪武三年作出規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也可戴烏紗帽。從此,“烏紗帽”遂成為官員的一種特有標誌。 到了清代,官員的烏紗帽被換成紅纓帽,但至今人們仍習慣地將“烏紗帽”作為官員的標誌,“丟掉烏紗帽”就意味著削職為民了。 據說來自南朝劉宋王休仁的點子。王休仁創制烏紗帽,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原因,純粹是趕時髦,想做頂和別人不一樣的帽子來戴戴。他將一塊黑色的紗布,四邊抽紮起,中國第一頂烏紗帽於焉誕生。 王休仁戴著自制的小帽在街上走的時候,果引起人們的興趣與討論。由於材料便宜,製作簡單,式樣大方,所以後來有不少人仿製著戴。隋朝的楊堅,也是這種烏紗小帽的愛用者。不過因為楊堅是個皇帝,戴起來意義不同,上行下效的結果,朝廷、民間頓時「黑成一片」,萬頭鑽動,有如黑海。 明朝時候,烏紗帽的命運有了關鍵性突破。由於官員們特別愛戴烏紗帽,朝廷遂正式將它列為王公百官上朝及處理公務的必要配備。並對規範其製作的樣子為:以藤絲或麻編成帽胎,塗上漆後,外裹黑紗。呈前高後低式,兩側各插一翅。 烏紗帽成為官帽之後,老百姓自然不能再戴了。 烏紗帽是古代帽的一種。早期中國,並沒有「帽」這樣的稱呼,《儀禮》稱「帽」為「頭衣」或「元服」。(元,首也)至於「烏紗帽」一稱,則在隋唐時出現,《通典》有云:「隋文帝(楊堅)開皇初,嘗著烏紗帽,自朝貴以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楊堅酷愛烏紗帽,由此得證) 王休仁,究竟是不是烏紗帽的原創者呢?好長一段時間,他的確獨領風騷。但上世紀七○年代馬王堆漢墓開挖後,他便退居老二了!原因是考古人員居然在馬王堆三號墓,找到一頂狀似泳帽的烏紗帽 烏紗帽始於南京 烏紗帽原來只是民間常戴的一種便帽,定為“官帽”則始於明朝洪武年間。 早在東晉成帝時,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宮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種用黑紗做的帽子,人稱“烏紗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時,這種帽子又在民間流傳開來。於是,“烏紗帽”便成為民間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 明代開國皇帝朱洪武定都南京後,於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作出決定:凡文武百官上朝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等,也可戴烏紗帽。從此,“烏紗帽”遂成為官員的一種特有標誌。由此看來,“烏紗帽”作為官帽,距今也僅有600多年的歷史。 可是到了清代,“烏紗帽”又被換成“紅纓帽”,烏紗帽便不再作為官員的標誌。但時至今日,人們仍舊習慣地將“烏紗帽”作為官員的標誌。如“丟官”,依然被說成“丟掉烏紗帽”。 東晉成帝咸和九年時,成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戴一種黑紗製成的帽子,叫“烏紗帽”。 後來,南朝宋明帝時,有一位叫王休仁的,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邊扎邊的帽子,亦稱做“烏紗帽”。這種帽子很快在民間流行起來。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無論貧富,都戴這種式樣的帽子,只不過顏色不同而已。當時,帽子的形狀也不固定,有的捲成荷葉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還伸出兩個黑紗“耳朵”。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這說明唐朝時候,烏紗帽仍然是作為“常服”的帽子。 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並作為官員的代稱,則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問津了 烏紗帽的產生時間有幾種說法,有人說是唐朝,有人說是宋朝。其實,烏紗帽是古代一種官帽,首先產生於東晉,那時烏紗帽並非官員特有,它不分貴賤,官民皆可戴,到了唐代,才定為官帽。《唐書·與服制》記載:“烏紗帽者,視朝及宴見賓客之服也。”也就是說,烏紗帽在官員們上朝和宴請賓客時戴,平時在家不必戴,頗類似於今天的某些行業著裝。 最早的紗帽並非全是黑色,晉朝時的高筒紗帽,貴族們是用白紗製作,品職低下的官員才用黑紗。到了明朝,朝廷官員才全部都戴烏紗帽。據史載,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規定:凡文武官員入朝,都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今天舞臺上的傳統戲劇,尤其是京戲,演員們穿的多是明裝,通過看戲我們可以見到明朝官員們戴烏紗帽的樣子。 烏紗帽起初是用藤編織,以草莖為裡,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裡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隻帽翅,這兩隻帽翅從宋初開始逐漸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隻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到了清朝,烏紗帽雖然不再用,可是“烏紗帽”仍成了人們口頭上稱呼官員的代名詞了
-
5 # 歷史小知
烏紗帽寓意或者說代指官位。烏紗帽有這個含義不得不提到朱元璋。
朱元璋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口號推翻元朝建立又一個漢家王朝——明朝。
但是中原百姓被蒙元統治近百年,漢家衣服已近失傳,百姓盡服胡服。
於是朱元璋就通過法令的形式來讓百姓重新穿上漢服。即歷史所說的“詔復衣冠如唐制”。
但在頒佈衣冠法令的同時,又對不同等級的人佩戴的樣式做了嚴格的規定。
其中就包括,將烏紗帽定位官帽。令讀書人戴四方平定巾等。
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洪武三年,令士人戴四方平定巾。說句題外話“綠帽子”元朝規定妓女等戴戴女頭巾,到明朝則進一步擴充套件到了妓女的男性成員。由此戴綠帽子有了新的含義。
-
6 # 別山居士
烏紗帽作為官帽在明規定的。唐代是布帽,漢是束髮,帽的作用是將長頭髮裹著,因為古人不剃髮的。宋代在帽兩邊安上翅是宋太宗避免大臣交頭接耳,私下商量、議論。
-
7 # 檀箜
用烏紗製作的官帽,簡稱烏紗帽。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大臣們議事時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便演變出兩個翅的烏紗帽。這樣隔開間距,誰在下面有小動作,皇帝居高臨下一目瞭然。
-
8 # 老和尚來了
烏紗帽(black gauze cap),古代官吏戴的一種帽子。
烏紗帽原是民間常見的一種便帽,官員頭戴烏紗帽起源於東晉,但作為正式官服的一個組成部分,卻始於隋朝,興盛於唐朝,到宋朝時加上了“雙翅”,明朝以後,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做官為宦的代名詞。
經由古代繪畫以及戲曲表演,人們形成了深深的印象:頭戴烏紗帽,身穿盤領袍,腰掛玉帶,足蹬皁靴,便是中國古代官員的經典風貌
儘管烏紗帽被指定作為官帽開始於明代,也結束於明代,因為清朝統治者入關以後就廢除了以前的冕服制度,官員的烏紗帽也換成了紅纓帽,但它卻在中中國人的語言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直到21世紀,人們提到烏紗帽,還會將其與官員聯絡在一起,當官了叫做“戴了烏紗帽”,革職的叫做“摘掉烏紗帽”
回覆列表
烏紗帽”的含義可說是路人皆知,“戴上了烏紗帽”、“丟了烏紗帽”這類表達在今天仍然得到經常性的應用。
經由古代繪畫以及戲曲表演,人們形成了深深的印象:頭戴烏紗帽,身穿盤領袍,腰掛玉帶,足蹬皁靴,便是中國古代官員的經典風貌。不過,這一套服飾在歷史上其實有個鮮明的起點,那就是北朝後期。在秦漢魏晉,在南朝,甚至在北朝前期,都絕對看不到類似的男服樣式。
Q版大明衣冠圖| 擷芳主人繪
對於發生在北朝的這一次重要的服飾變革,唐宋學者們都心裡明鏡兒似的知根底。如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指出:“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蹀躞帶,皆胡服也。窄袖利於馳射,短衣、長靿皆便於涉草。”朱熹也在《朱子語類》中明確道:“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領衫、靴、鞋之屬。先王冠服,掃地盡矣。中國衣冠之亂,自晉五胡,後來遂相承襲,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
朱子提到的“上領衫”、“上領服”,就是“盤領袍”的前身,在北齊時代最初出現的時候,這種上衣確實是“窄袖”的“短衣”,一如沈括所指出,其形制處處都是為了便於騎馬、射箭、在草原上跋涉而設計。這種上衣最特殊之處便在其領式,唐宋時稱為“上領”,明代則稱為“團領”、“盤領”或“圓領”,是將領口挖裁成緊繞脖頸的圓形,鈕釦的結釦處在兩肩頭。如此的形式顯然是為了防止風沙從領口灌入,另外,一旦天氣轉熱,解開肩頭的鈕釦,將一對“上領”外翻,便形成敞開的“翻領”,猶如今日西裝的翻領,這樣一來,就可以散熱透汗了——因此它也是中國服飾傳統中唯一有翻領的衣式。也是在上領袍、衫上,為了騎馬的方便,而開創性地引入了可能是從波斯傳來的“開衩”。鈕釦、開衩這些在秦漢服飾中從不曾有的元素,從此將逐漸變幻為中國傳統服裝上閃閃生光的亮點,而其最初出現在上領袍、衫上,都是為了服務於馬背輕馳的便利。
紮在上領袍腰間的皮帶是一種形制特殊的“蹀躞帶”,在帶身上嵌有一個個金屬銙環,其中裝綴細長皮帶,叫做“蹀躞”——這些垂帶上均設有多個帶扣,可以把佩刀、箭囊以及各種隨身所需的小物件一一掛在上面,恰恰是適合遊牧生活的一種攜物方式。入唐以後,農業社會的定居生活方式成為常態,人們無需在腰帶上攜掛日常物件了,銙環便逐漸化身成華貴的飾牌,演變出文學中經常提到的“玉帶”。至於長靿靴,則顯然是“皁羅靴”的源頭。
在北朝後期,還出現了一種新型的頭飾“襆頭”。按《隋書•禮儀志》的觀點,襆頭倒是來源於“漢衣冠”——前身是東漢以來的幅巾,即方頭巾。(不過,孫機先生認為,襆頭是由鮮卑帽改進而成,因此仍然是“胡服”的一種。)在北周武帝的時代,幅巾被加以改造,在巾的四角縫綴上繫帶,同時發明了一種非常漂亮的結系方式,將一對巾帶結在腦後,另一對巾帶反系向前,於頭頂的髻前綰結,因此也叫做“折上巾”。發明襆頭的目的,同樣是“便武事者也”(《新唐書•車服志》),用輕質的絹羅將頭髮束緊,頭頂上輕便利落,自然無礙馳射。不過,大致在隋唐之間,為了追求造型的美觀,襆頭之內被加上硬質襯冠。自唐至宋,巾角也轉換成花樣翻新的帽翅,同時改用硬挺的漆紗當做面料,最終形成“烏紗帽”。
《韓熙載夜宴圖》裡的襆頭造型
總之,襆頭、上領袍、蹀躞帶、長靿靴,本是一套完整的騎馬服,是戰服,或者說,是一套完整的騎兵軍服。隋、唐都是以馬上得天下,其上層社會由剽悍的軍功貴族構成,於是,這一群體日常所穿的服裝便在國家政治中心自動確立為一種服裝標準。早在南北朝時代,上層社會的“常服”便發生了南北的分野,南朝男性貴族仍然保持上襦下裙的衣式,而“北朝則雜以戎夷之制”,並且“雖謁見君上,出入省寺,若非元正大會,一切任用”。隋唐兩朝沿襲了北朝時代的作風,雖然非常認真、嚴謹地以“復禮”的精神制定了全套的繁複的儀服制度,可惜在馬背上跑野了性子的健兒們沒一個能習慣長裙、高履、危冠之類——你能指望艾森豪威爾天天穿裙子四處走嗎?所以,除了“元正大會”一類的莊嚴場合,平常還是照穿方便利索的戰服。唐家天子就帶頭不認真尊行古禮,“其常服,赤、黃袍衫,折上頭巾,九環帶,六合靴,皆起自(北)魏(北)周,便於戎事。自貞觀以後,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舊唐書•輿服志》)李淵、李世民這兩位天生的戰士,都是以巾、袍、帶、靴完整配套的戰服作為常裝——整個上層社會也都是如此。
日久相沿,這一套輕捷剽悍的服裝竟逐漸演變成寬緩華貴、雍容溫雅的宋、明官服。直到清代強行確立一套新體系的“胡服”,“烏紗帽、圓領袍、腰帶、皁靴”才成為“前朝職官公服”(清人葉夢珠《閱世編》)而匯入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