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加油林姐

    “婚姻”是所有人都會遇到的人生難題,有的人比較幸運一下子就有了正確的人和美好的婚姻,而有些人卻苦苦掙扎最後不得不妥協,屈於現實。現在的社會00後已經開始大秀恩愛,所以掙扎在婚姻邊緣的基本是我們這些90後,而面對我們的婚姻大事其實往往更著急的不是我們自己,而是我們那操碎了心的父母。

    在中國,從古至今都有父母為兒女婚姻操心的傳統,男人尚可,女人一旦到了25歲這個關卡還沒結婚或是找物件,父母就開始使出各種手段來促成我們的婚事,每次過年的時候適齡青年們打招呼的話可能就是:“你你媽逼你結婚了嗎?”而當你找到男朋友或女朋友時也一定得帶給父母把關。同意的理由千篇一律不同意的理由卻是五花八門,身高、經濟、距離、父母因素、外貌甚至性格等等。父母能夠插手我們的婚姻理由無非是為我們好、他們是過來人、我們太年輕不懂事等等......

    可是父母到底應不應該干涉子女的婚姻呢?下面請聽我說兩個故事,各位看官自行判度。

    我親戚家的一個姑姑是家裡最小的女兒,上面還有兩個哥哥,他們家裡家教甚嚴,對兩個叔叔從來都是軍事化管理,可是對於這個姑姑卻是百般疼愛,無盡的寵著。這個姑姑從小不愛學習,家裡也不強求她,長輩覺得女孩子嘛遲早是要嫁人的,趁現在沒嫁人自己開心就好。所以這個姑姑早早的就出了社會,在家人的幫助下找了一份打醬油的工作,這個時候她才十八歲,正是花一般的年紀。因為長得漂亮又活潑,所以當時一起打工的有好幾個男生追求她,可是姑姑都看不上,知道有一天姑姑認識了隔壁工廠裡的一個男生。那個男生長得很英俊,用姑姑的話說好像劉德華,俊男靚女之間的火花總是很容易的就擦出來,所以他們很快的墜入了愛河。

    過年的時候,姑姑把男生帶給她父母看,沒想到一向疼愛女兒的母親卻堅決的反對,說是姑姑從小沒吃過苦,這個孩子家裡條件太差,男孩子自己又不求上進在一個小工廠就安逸的混著也不學點手藝什麼的,姑姑大哭大鬧甚至絕食反抗家裡也不同意。他們把姑姑關在家裡不給她出去無論姑姑怎麼哀求,那是家裡第一次把用在哥哥們身上的嚴格用在姑姑身上。

    沒怎麼受過委屈的姑姑慢慢的妥協了,就這樣和那個男生斷了聯絡。後來姑姑空窗了幾年,不知道是因為沒放下男生還是因為失去了戀愛的勁頭,再後來姑姑到了二十歲的時候,她的父母開始為她尋覓合適的物件了,他們很快相中了一個小夥子,是隔壁二爺家的外甥,前兩年城裡面的,經濟條件很好,比姑姑大三歲,正是適合婚假的時候,姑姑的父母覺得很是般配,便託人從中說媒。後來雙方父母都覺得不錯便讓兩人接觸接觸,姑姑說看他長得蠻好嘴巴也很甜會討女孩子歡心也就同意了,後來兩人就這樣結了婚,雙方都覺得皆大歡喜。

    婚後姑姑過得也還算舒心,畢竟她的性格也不是屬包子的很少有人能欺負欺負到她,加上嫁過去不到兩個月就有了身孕然後生了個男孩,公公婆婆也不是無理取鬧之人,老公雖然掙錢不多但是比較浪漫所以日子也算是湊合。當姑姑以為她的生活就這樣的時候,沒想到那個姑父出軌被姑姑給抓著了,姑姑氣急了,孩子才五歲離婚也不是忍也忍不了。更過分的是小三還登堂入室的找上門,這時姑姑才知道他們已經勾勾搭搭的有五年了,就是在姑姑和姑父結婚後的第二年姑姑懷孕的那段時間。這下子姑姑忍不了了,若是初犯還好說,可是這麼久了的確讓人噁心,姑姑鬧過吵過甚至還自殺過,姑父也說他只是玩玩,還是會把重心放在家裡,可是姑姑看著眼前的這個男人直覺噁心,最後還是離了婚,孩子跟著男方。

    離婚後的姑姑年紀也不小了,再想找條件好一點的男人也找不到了,畢竟現實對女人就是這麼殘忍。離婚一年後有人給姑姑介紹了一個同樣離了婚的男人,沒車沒房還帶著一個孩子,但是他對姑姑很好。姑姑雖然對他不來電,但還是湊合著嫁了,姑姑說這輩子就這樣吧。每當姑姑過得不順心的時候,把所有的錯全都怪到了她父母的頭上,說是如果當初不阻攔她和她初戀在一起,她現在就不會過這樣的日子,他們自以為看人很厲害,最後不是給她介紹了這麼一個貨色?

    而姑姑的父母也覺得有愧於姑姑,所以面對姑姑的指責也不還口,就這樣姑姑至今還怪著她的父母,很少回孃家。

    還有一個和我媽媽玩的很好的阿姨,是家裡老三,上面有哥哥姐姐下面弟弟妹妹,夾在中間的她自小沒什麼話語權。因為家裡的孩子比較多,而她的性格一向溫和懂事,所以父母也很少操她的心。到了她該上學的年紀時,正好她的弟弟出生了,上面的哥哥姐姐已經開始工作,父母也忙,妹妹還小,所以帶弟弟的任務便交到了她的頭上,父母說等弟弟稍微大一點再去上學吧,懂事的阿姨也就同意了。後來等弟弟大點的時候,阿姨的年紀也大了,她不好意思和那些比自己小几歲的人一起上課,便不樂意去學校,父母也就隨她去了,所以迄今為止這個阿姨一個字也不認識。

    阿姨就這樣慢慢的長大,聽話懂事,因為孩子太多,所以父母放在她身上的注意力也不多,本以為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長到二十幾歲然後在父母的安排下結婚生子,誰知道阿姨在她花一樣的年歲裡認識了隔壁村的一個小夥子。這個小夥子臉長得挺帥就是個子不太高,可是他能言善辯而且很會玩,一向懂事聽話的阿姨被他的花言巧語迷了心便和他談起了戀愛。

    後來阿姨的父母知道了此事,畢竟村子不大長舌婦又多,所以阿姨的事也沒瞞過他人。阿姨的父母問阿姨確定選擇這個男人嗎?被愛情迷了眼的阿姨生平第一次勇敢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說非他不嫁。阿姨的父母勸她再好好考慮一下,可是阿姨固執的認為這個男人哪裡都好,如果失去了就找不到更好的了,阿姨的父母只嘆了一句女大不中留便也同意了。

    我想你們也猜到了,阿姨肯定要為自己的魯莽付出代價的,婚後的姨夫立馬就現了原形,好吃懶做,嗜賭成性,阿姨剛開始會因為這些和他吵,他便打阿姨還不給阿姨和別人說,而阿姨的婆婆精明狡猾,偏向兒子也不會為阿姨說一句話。阿姨有苦難言,好在後來懷孕了,他們家裡態度才有所緩和,阿姨生了個兒子,婆婆也不幫忙帶,老公也不是體貼的人,外表溫順的阿姨其實也有顆倔強的心,覺得路是自己選的咬著牙也要走下去,根本沒想過離婚,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熬著等兒子長大。本以為孩子長大後會心疼做母親的,結果阿姨的兒子長期在這種家庭中生活,看到母親懦弱的模樣只覺得煩躁,壓根不心疼她,而是配合他爸一起欺負阿姨,我們這些局外人都覺得心寒。

    如今的阿姨因為不識字,所以掙得得錢全都交到她老公手裡留給兒子買房子娶媳婦,自己平日裡省吃儉用幾年才買一件衣服,可是她丈夫卻拿著這些錢在外揮霍,賭博、抽菸、喝酒,和他兒子一起享受。

    去年我看到阿姨的時候她比往常更瘦了,瘦的只剩下骨頭,眼窩深陷,顴骨突出,看著著實讓人心疼,估計是因為兒子要娶媳婦了所以比以前更拼了吧。

    兩個家庭一個父母嚴格干涉,一個父母隨孩子自己,可是卻都造成了我們這些局外人眼中的悲劇,那麼為人父母的到底該不該干涉自己子女的婚姻問題呢?若是干涉的話,度又在哪裡呢?

  • 2 # 7788看電影

    古時候的婚姻電劇裡經常有這樣的橋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對現在來說顯然是很不適用的。

    現在提倡的是一夫一妻,婚姻自由,因此父母是沒有權利決定子女的婚姻的,每個人都有婚姻自主權,他人無權干涉。父母干涉過多,結局也不一定是好的,自己的感情還是要自己來把握。

    舉個奇葩的例子:我朋友的一親戚,男的,談了物件,女方父母家裡是辦廠的,女方嫌男方窮,私下給自己女兒介紹了個有錢的男孩子,女的也沒反對。分手前女的已經懷孕了,現在小孩也生下來了,就她老公不知道,這顆定時炸彈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出來。

  • 3 # 葉志良8

    父母有權力決定孩子的婚姻,但父母不應該干涉孩子的婚姻,應該讓他自由戀愛,找真心相愛的人,這樣的婚姻才會長久!

  • 4 # 顏值男孩暗戀你

    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每個人都不同性格

    父母對子女生活擇偶婚姻干涉是種什麼行為,我們應該怎麼處理?

      人的一生最重要是夫妻愛情,接下來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親情,從小父母為子女心都碎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真是有理,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他們可以沒有任何回報的付出,只希望子女能得到幸福,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父母從小對子女的管教已經成為了習慣。

      從小穿什麼衣服父母在管,吃什麼飯父母在管,住什麼樣的房子父母在安排,走路的姿勢父母在管,吃飯的習慣父母在管,說什麼樣的話父母還要教,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比任何人都要大。

       從我們剛出生就跟著父母,父母的生活習慣我們學到了,父母的為人處事我們學到了,父母對他的父母怎麼做的我們也學到了,就算父母的三觀在我們身上也有著很多的體現,跟著父母生活久了已經養成了習慣,父母的話也成了聽從的習慣,等我們開始到13歲青春期後開始了叛逆,這時期父母的話子女很難聽進去了,也有了自己的小九九,儘管父母說的在對,子女也不聽按自己的意思做了不少的錯事,20後青春期過後我們會有自己獨立的處理能力,分清楚對錯好壞是非了,我們走出了家庭自己過日子,生活習慣也改變著,但父母對我們的掛念還沒有停下,不停的來照顧著我們,就算是我們要找物件了父母也要幫我們把關,在父母心理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吃苦,這種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可凡是都有它的兩面性,在這個自由戀愛的社會,父母管著子女的擇偶是對還是錯呢,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有的子女是願意聽從父母的安排的,因為從小父母給予子女的安全感是沒有任何人代替的了的,父母不會給子女虧吃的,這是一部分人的想法。

       有的子女只會把父母的話當成一種建議,因為他有自己的獨立分析能力,父母的話做參考,決定權在自己。

       也有這樣的可能子女長大後,已經有了獨立的能力,可父母還是管子女的擇偶等事情,這樣的父母是一種對子女的操控,這種操控是把自身意志強加給子女的表現是不對的。

        操控和愛是不一樣的,愛是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做事情,操控是父母的意識逼迫等手段強行讓子女這麼做的表現。

       那我們如何看待並解決這樣問題呢。

       對待擇偶這件事上多與父母溝通,沒獨立的子女要多聽從父母的意見,找出個最好的適合自己的人,獨立自主的子女可以不聽父母的自由尋找自己的愛情。

       世界萬物就這麼神奇,父母子女之間就是互相的,父母從小培養的孩子越沒有獨立能力父母才越管,反過來說,越從小就獨立的孩子父母就從來不管的,也許這就是一種規律吧。

      

       

  • 5 # 梧桐兮兮雨

    父母決定子女的婚姻,換句話說就是包辦婚姻,我認為這種事情大多發生在以父母輩為分界線的那些陳舊年代。在曾經那些貧窮艱難保守的歲月裡,父母是有很大的權利替子女決定其婚姻大事的。

    說實話,那時的婚姻愛情很少,無奈更多。

    比如,我老公的母親,也就是我的婆婆。當時家裡兄妹八個,她是老大,她當時也讀書,成績優異,還考上了大學,但她父親堅決不要她再繼續上學。一來家裡窮,她又是大姐,下面弟妹一堆,二來她不過是個女孩子,讀書再多也是別家的人,最後她父親就做主給她許了一戶家裡田地比較多的人家。

    但她過得很不好,丈夫賭博成癮,好賭成性,而且嗜酒如命,面對好逸惡勞的丈夫,她只能看在孩子的面上把苦水往肚子裡吞。她從未怪過父母,只怪自己命不好,終於等到孩子上了大學,她才提出協議離婚。

    那天我去幼兒園接孩子放學,聽一位阿姨述說道,那時候她也是父母包辦的婚姻,當時看物件的標準之一就是,人得長得高大壯,這樣才有力氣下地幹活。可後來才發現他也是一個酒鬼,喝醉以後經常對她拳腳相向,也就是我們如今說的家庭暴力,但那個年代,兒女成群了,誰會開先河說離婚呢?於是一直默默的忍受著折磨直到現如今……說著說著,阿姨眼裡噙滿了淚水。

    雖然上述都是包辦婚姻失敗的案例,但幸福的還是有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正在一天天落下帷幕,現在的我們是幸福且幸運的,享受著自由戀愛的快樂,也會忍受著遇人不淑帶來的悲痛。如果說曾經的不幸是源於父母,源於當時的各種原因造成的,那新時代的你,就該自己為你選擇的婚姻買單了吧!

  • 6 # 乘風破浪笑看人生

    按理來說,是沒有這個決定權的,子女長大成人,父母給予了生命,但人生的方向還得子女自己把握,包括婚姻,父母可以教育引導正確的婚姻觀,至於決定權還在於子女,畢竟關係子女一輩子的幸福!

  • 7 # 手機使用者77683558136

    應該。政府不是決定我們的生育權嗎?不準生時要搞計劃生育,牽牛扒房,人口少了,鼓勵二胎,要求多生。更何生我養我的父母吧?

  • 8 # 靠山4

    在舊時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是可以為兒女的婚姻作主的。

    共和國建國以來已經70年了,此類父母包辦婚姻,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兒女的婚姻早該有自己作主,華人有句老話“苦憐天下父女心”。

    作為當父母的時時關心,愛護著自己的兒女。

    對兒女婚姻大事提出一些適當意見,父母是過來人,見多識廣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社會閱歷,供兒女參考,我想還是應該的。

  • 9 # 夢裡失蹤千百次

    父母沒有決策權,只能給出參考意見,你的婚姻你自己做主。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擅作主張,導致兒女不幸的婚姻。但是也有很多不聽父母勸阻,一意孤行而導致不幸婚姻的,也不勝列舉。

    很多父母對兒女的婚姻抱有一種強勢的態度,總把兒女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而不是平等對待,更沒有平等對話,尤其涉及到兒女一生幸福的婚姻,父母便會覺得自己責無旁貸,指手畫腳,橫加干涉。

    他們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去幹涉你的終身大事。他們覺得自己經歷多一些,感覺比子女懂得更多,看得透徹。

    但是,婚姻這件事,還需子女自己做決定。因為愛與不愛,愛到什麼程度,適不適合,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這一點誰也沒有比自己更清楚的。而且,人生百味、酸甜苦辣,還需自己去嘗。所以,必須自己做決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個月寶寶互動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