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每天堅持聽多長時間最合適?
5
回覆列表
  • 1 # 艾米麗少兒英語

    磨耳朵,對於孩子們的英語學習到底有沒有用呢?答案是有用,但是你的方法必須正確!

    很多家長會對磨耳朵有一種誤區,認為摩爾多就是給孩子買一堆英語聽力材料,或者在手機下載一個app,從而下載各種英語聽力材料當做背景音樂迴圈播放,無論孩子是剛剛起床,在睡覺,還是在玩耍。只要把英語聽力給他放著,那就是磨耳朵。

    事實上,這樣的磨耳朵毫無任何作用,不但不能學好英語,甚至會干擾孩子母語的學習。

    那什麼才是正確的磨耳朵呢?

    當然是有意識的才是磨耳朵。什麼是有意識的聽呢?

    就自然拼讀材料《蒲公英英語自然拼讀王》而言,當孩子們看到圖案上是一隻小恐龍的時候,那麼材料會讀alligator,並且反覆的重複這一段歌詞,a is for alligator。那麼孩子邊看圖書邊聽聽力的時候,這時候他就知道,原來alligator就是隻恐龍啊。

    再比如,孩子在看《小豬佩奇》動畫片時,動畫片中的場景會形成一些互動,那麼孩子就知道原來這樣的場景叫做rain,原來那樣的場景叫做sunny。這樣才能將場景和詞彙聯絡起來,孩子也才能學到有意義的詞彙。

    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場景和故事情節的話,孩子只能聽到一堆雜亂的資訊,也就只能吸收無效的訊號,而不能,學到任何語言,也不能形成聽音辨音的能力,也不能形成將來的語言輸出能力。

    所以磨耳朵是可以增強孩子的英語能力,對孩子的英語啟蒙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要用正確的方法,也就是要有意義地輸入,而不是隨便聽一組材料或者歌曲,認為這就是磨耳朵啦!

  • 2 # 壯志小子飛

    有用,不過基礎太薄弱的話,作用非常有限。不過都想到英語磨耳朵了,為什麼不看無字幕動畫片呢,那個是確實能學到一些表達方式的,也能寓教於樂。

  • 3 # 昊媽筆記

    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我最早接觸“磨耳朵”概念是從安妮鮮花寫的《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這是我購買的第一本英語啟蒙的指導書。剛開始讀的時候,其實是有點暈的,因為她反覆強調辨音能力,韻律,語音等。可是作為一個對兒童英語沒有過研究的新手媽媽, 這些專業的詞彙,我搞不懂啊。那會對孩子的英語啟蒙還沒太上心,所以,對她所說的“磨耳朵”也沒有深入的瞭解。但是,我真的有給孩子磨耳朵,那時候我家孩子已經有1歲多,快2歲了吧。(記不太清楚了)至於說,效果,後面我再詳說。

    安妮鮮花給中國孩子制定的英語啟蒙路線圖是這樣的:

    0歲開始磨耳朵:

    透過兒歌,童謠,動畫,音訊,磨聽力辨音能力,並且培養韻律節奏感;透過影片,音訊和繪本,磨聽力理解能力。

    100個小時的練習,讓孩子的聽力上臺階。

    情境對應品繪本

    用中文輔助讀圖找細節,建立並鞏固“英語=好玩”的概念;

    用單詞,短句和圖片進行情境對應;

    進行朗讀或者聽音訊。

    100個小時的練習,讓孩子從排斥英語到喜歡英語。

    自然拼讀練閱讀:

    學習自然拼讀讀法技能,開始分級閱讀;

    完成“流利閱讀-擴大詞彙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形成英語思維方式”的跨越。

    100小時的練習,讓孩子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從上面的線路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安妮鮮花是主張從0歲就開始給孩子磨耳朵的。我家孩子出生的時候,我根本就沒想過這些事情。

    安妮鮮花認為:磨耳朵可以鍛鍊聽力辨音能力,也可以鍛鍊聽力理解能力。

    她提倡的磨耳朵是英語語音輸入的總稱。是一件很系統的事情,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做法。

    同時,安妮鮮花也提到,不同的素材對磨耳朵的效果也不同: 比如兒歌童謠,重點在韻律節奏和聽力辨音,而動畫片和繪本因為有情境對應,所以重點培養聽力理解能力,同時自然而然地獲得聽力辨音能力。

    所以,安妮鮮花提出的“磨耳朵”真不是像我們一樣隨便找些兒歌,童謠給孩子心不在焉地聽聽。即便是給0歲孩子聽的童謠,兒歌,她在執行地時候,都是有選擇和有規劃的。我那時給我家孩子磨的時候,也就是淺顯地隨便聽聽。當然,既然“磨耳朵”是一個總稱,我家兒子那會也叫磨,只是磨的效果就只能是“呵呵”了。

    對於磨耳朵,我現在覺得:一定要看孩子所處的年齡階段和慎重選擇給孩子聽的內容。

    如果按照安妮鮮花所設計的,從0歲開始起步,給孩子聽兒歌,童謠,我覺得是可行的。想想我們也經常給孩子唱母語的童謠,我覺得這道理是一樣的。但是,有一點,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那就是“重複”。等到孩子2歲多, 你會發現,孩子能唱出來的,絕對是那些他以前聽了非常非常多遍的兒歌,童謠。

    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家庭又是強勢的母語輸入,還是這樣用童謠,兒歌給孩子磨耳朵的話,效果不會太明顯。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 其實聽多了, 也不一定會說。我們回想下我們教孩子說母語的時候,需要指著東西告訴他,這是XX。這裡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對他說的東西,孩子是能能理解的, 可以形成自己的概念。

    到了孩子學說話的階段, 對於孩子的磨耳朵,我非常認可蓋老師的提的概念“可理解性輸入”的原則。她認為:任何不可理解的輸入都是無效輸入。

    我想很多的家庭都和我們家一樣, 家庭浸潤並不是那麼深, 主要是依靠原版繪本,分級讀物,英文歌謠來給孩子磨耳朵。當然,也有很多家庭用動畫。但是,我一直是對剛剛接觸英語啟蒙的幼兒用動畫來磨耳朵是持非常保守意見的。我曾經在《讓孩子的大腦自由》看到這樣一段話:

    腦科學家梅迪納研究發現:讓嬰幼兒看語言學習方面的DVD,對孩子的語言習得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會減少孩子的詞彙量。而與寶寶交談時所使用的詞彙數量和豐富程度,才會實實在在影響到孩子的詞彙量和智商。孩子更容易在面對面的人際溝通時掌握詞彙。

    當然,如果孩子的英語水平已經上了一個臺階, 能聽懂動畫說的, 那是可行的。

    對於提供給孩子的分級讀物,原版繪本,童謠,一定要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想想我們給2歲前的孩子讀繪本的時候,都是選擇和孩子生活聯絡非常緊密的讀物。英語也是同樣的道理。

    並且,我發現在非深度浸潤家庭中,對於孩子的英語啟蒙讀物,要稍低於孩子母語認知,理解的能力。比如,3歲能讀懂的中文繪本,也許孩子要到3歲多或者4歲才能用英語讀懂。據我觀察身邊朋友的孩子, 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雖然我在家主要是用分級讀物,童謠,繪本來給孩子進行英語的輸入。但是,我不得不承認的是,家庭的浸潤才是最為見效的。

    透過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從周圍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開始,幫助孩子積累詞彙,練習聽說能力,幼兒學得快得多。因為和孩子的生活關聯性越強,就越容易理解,孩子就越容易輸出。這個,我在我家孩子身上也是看到效果的。

    雖然大家都在強調“可理解性地輸入”磨耳朵,這點確實是很重要。但是,我們也得重視跟孩子在實際生活中講英語,這是孩子學習後運用不可替代的途徑,也是非常重要的啟蒙途徑。在家人英語能力不太夠的條件下,沒法深度浸潤,也不能完全不跟孩子說英語。儘量努力堅持吧。畢竟,我們學習語言是用來交流的。

  • 4 # 堅強不過是逞強罷了

    以前我也覺得經常給孩子聽英文就叫磨耳朵了,之前也給孩子放過一段時間的英文,後來才知道,如果只是單純的聽英文是一點用都沒有的,所謂的磨耳朵也要求有長期有效的輸入,既可理解性的輸入。比如你拿個蘋果給他,要告訴他這個apple ,拿個桔子給他告訴他是orange,大街上看到公交車告訴他是bus,最一開始的 指讀英語對孩子很有效果的。現在線上英語課程也很多,課程設定的也都很有趣,我家是從今年8月份開始學的,現在一些簡單的英語句子都可以說了。

  • 5 # 貓蛋兒狗蛋兒

    有用,但前提最好是,可理解性的輸入(可百度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比如說聞一下:take a smell或者說sniff,動作和英語輸入是同時的,才會發揮最大效果,如果僅僅是純英文音素的輸入,說一點用沒有太絕對,作用很微小,寶貝可能對英語的音素phoneme有一點意識,但對於語言的認知和掌握意義不大

  • 6 # 南國有嘉樹

    有用肯定是有用。但怎麼讓有用變得更有用,還需要進階的學習。

    接觸“磨耳朵”的概念是從《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開始的。

    先說說我家豆豆正式英語啟蒙前的經歷。

    豆豆一歲半的的時候其實嘗試過一次英語啟蒙,當時我買來汪培珽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認真讀了一通,滿懷著憧憬買來了I can read 的小狗biscuit系列。現在想來失敗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我的口語不行,讀起英文繪本很吃力,而且孩子又沒有聽音訊讀書的習慣;二是,對於零基礎幼兒,這套書的吸引力沒有達到理想情況;三是,緣於後來讀到一種理論,說孩子學好第二語言與開始的早晚無關,於是我如釋重負,乾脆放棄了英語啟蒙的計劃。

    沉寂了幾個月後,在豆豆的兩週歲生日馬上來臨時,我偶然讀到一篇文章,裡面介紹了安妮鮮花的《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並且文章作者用書中的方法成功開啟了孩子的英語啟蒙之門,他5歲的孩子不僅可能大量輸出,還學會了獨立閱讀。可以說這篇文章讓我熱血沸騰,馬上買回了《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挑燈夜讀,結果我更熱血沸騰了,因為書裡的理論讓我耳目一新,它恰恰在說:幼兒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期在七歲前。關於英語啟蒙的觀點眾說紛紜,有專家的觀點,有民間的觀點,有醫學實驗結論,也有理論推理。醫學實驗和腦科學研究大都傾向於外語學習的最佳期在七歲前,而且兒童學兩三門語言和學一門語言同樣容易。

    安妮鮮花的《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是豆豆英語啟蒙的轉折,讓我重新考慮了另一種方式----透過韻律感強的兒歌、童謠來啟蒙語感 。也就是所謂磨耳朵。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豆豆會不自主地跟著影片、音訊唱上幾段(大部分含糊不清或跟不上),我倆對那些節奏和旋律已經爛熟於心,我嘗試和他一起唱,在車上以及午睡後躺在床上,找到了像學中文童謠一樣的默契。每天保證一個小時的磨耳朵時間,孩子漸入佳境,我也如釋重負。我堅信幼兒期是不可錯過的時機,因為這件事對孩子的意義重大,我也要求自己必須想方設法去做到。

    三歲前磨耳朵,培養辨音能力。三歲後英文動畫,建立情景連結。中間要找準時機引入英文原版繪本閱讀。動畫和原版書閱讀都是為了讓孩子將英文和情景對接。最長效的學習手段還是閱讀,這涉及到以後讀、寫能力的培養。

    豆豆兩歲開始磨耳朵,持續了幾個月,後來轉軌到原版有聲書。現在五歲,聽力詞彙非常豐富,輕鬆和外教展開話題。親身經歷告訴我,把磨耳朵作為英語啟蒙的第一步,是非常有效的。

    初期磨耳朵可以不求甚解反覆聽,讓孩子的大腦儲備語音,同時培養韻律感。有了語音儲備後,可以結合動畫和兒歌繪本把語音的含義落實。這樣孩子就積累了初步的聽力詞彙,為聽分級繪本做好準備。

    在後來的學習過程中,我發現出現在故事中的很多單詞都因為早期磨耳朵早已儲備在孩子的大腦裡。

    所以,獲得語音儲存、韻律感就是磨耳朵的意義。自然輸入、符合幼兒天性,是磨耳朵適用於低齡兒童的顯著優勢。

    如果你的孩子還沒上幼兒園,非常推薦從磨耳朵開始英語啟蒙。如果已經讀幼兒園,推薦從簡單分級繪本(帶音訊)開始啟蒙。

    至於每天磨耳朵的時間,單純聽音訊最少半小時吧。最好有時間就給孩子聽,比如在家啊。在路上。都可以把兒歌當背景音樂給孩子播。

    磨耳朵我只建議兒歌,因為趣味性強。

  • 7 # 愛思媽媽

    磨耳朵對幼兒英語啟蒙有用。

    我家二寶從出生開始,聽的兒歌有一半都是英語兒歌,看小豬佩琪、天線寶寶都是英語版的。她會說話後,我發現她有時候會蹦出一些單詞來,我並不知道她是否瞭解那些單詞的含義,但是她說的我聽懂了。現在二寶不到兩歲,已經可以用英語從1數到10,還會說一些其他的簡單的英文單詞,唱一些英文的兒歌。因為我們在家裡都不用英語交流,二寶所有的這些英語知識都是從英語兒歌和動畫片裡學來的,我覺得磨耳朵還是很有效果的。

  • 8 # 孩寶小鎮親子閱讀
    作者 | 小媛老師

    非常有用。作為老師,我最喜歡和班上的孩子們一起做的一件事就是唱童謠(nursery rhyme)。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有的孩子不愛寫字,有的孩子不愛讀書,但只要一說“今天的故事有童謠”,小朋友就一下來了興致,眼睛都睜的大大的!

    小朋友為什麼這麼愛童謠呢?這是因為很多孩子從小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童謠書,唱的第一首歌也是童謠兒歌。很多美國爸媽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給孩子買大量的Nursery Rhyme書,因為早有教育專家研究過:經常和孩子誦童謠、唱兒歌,對培養孩子早起的語言敏感度大有裨益。

    Reference:Nursery Rhyme Activities by Vanessa Levin

    就像我們小時候都背的《三字經》,唱的《小星星》一樣,童謠不管是讀起來,還是唱起來都朗朗上口,小朋友一下子就能記住。記得上課時有一段時間,每次孩子在做美術時,我都會給孩子小聲放一些童謠歌當背景音,沒想到過了幾天,全班的小朋友都能一起哼唱起來:“baa baa black sheep, have you any wool?"

    後來我自己想:為什麼孩子學的這麼快呢?我想是因為童謠給孩子提供了一個英語語言的環境,而且這個環境的創造是無意識的,就像很多美國小學推崇的語言沉浸式教學一樣,孩子在目標語言的環境中,聽得多了,自然就能Get到很多的語言點。再加上孩子天生愛歌唱,所以在童謠的環境中,孩子毫無壓力,整個的學習過程都十分愉快。

    所以,常有家長給我留言:”我的孩子英語零基礎,是不是先做分級閱讀?還是要先學自然拼讀?” 家長的“心急”我特別理解,但沒有語言的地基,怎麼能建造語言學習的摩天大樓呢?所以,我通常給出的第一建議就是英語零基礎的孩子,先從誦童謠、唱童謠開始。

    語言啟蒙

    每年一開學,PreK(美國學前班)的老師會跟我小抱怨:“班上孩子的詞彙量怎麼相差那麼多?有的孩子已經掌握了大量的高頻詞,有的孩子卻還停留在字母階段”。老師心裡也明白,這是因為孩子學齡前在家的英語啟蒙進度不同呀!

    那麼,從小讓孩子聽Nursery Rhyme,對孩子的詞彙積累就十分有益了。

    比如這首美國孩子都會唱的“Row Your Boat”, 裡面豐富的詞彙:Boat, down, stream, dream,都是英文讀物中反覆出現的高頻詞。孩子在一邊唱童謠,一邊就把這些單詞給學到了。

    除了高頻詞,Nursery Rhyme裡還富含日常口語中不怎麼常見的詞彙,這些詞彙對於閱讀理解十分重要。有一次上課說到"fetch"這個詞,很多小朋友一臉茫然,而坐在角落裡的Jack眼睛一亮:"Oh I know, fetch a pail of water",不知不覺Jack就要唱起來了,原來他想到小時候學的那首“Jack and Jill”,而這首歌的歌詞也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裡。

    我喜歡上課時和學生唱童謠,因為課上久了,小朋友會累。這時,如果跟孩子們說:“現在大家一起站起來,我們來唱歌”。大家的精神勁就會特別足。我喜歡跟孩子們一邊唱童謠,一邊做動作,比如在唱這首“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唱到“小星星”的時候,大家會把手舉起來,左右搖擺來做響指。

    所以,有教育專家提到:從小讓孩子唱nursery rhyme, 可以培養他的Fine Motor Skill,精細運動能力。精細運動能力指的是手眼小肌肉的協調能力,比如當我們跟著歌曲做動作時,小朋友就在鍛鍊自己的手部、腿部動作和音樂旋律的協調力。

    同樣對於小寶寶,當他們在牙牙學語,跟著爸爸媽媽ba ba ba讀童謠的時候,鍛鍊的是自己的舌頭和嘴部筋肉的協調力,這些都是精細運動能力的範疇。

    童謠配童書,誰先誰後?

    曾有剛第一年當老師的同事問我:你在教童謠時,是先帶著學生們唱歌,還是先讀這本童謠書?因為,美國的童謠都有紙質的書相配套,而且這些Nursery Rhyme的書通常都是硬殼書,以防小寶寶們一不小心就把書給“啃”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在教學中一直不斷地總結和思考。我曾經試著先教唱歌,可是等學生們都學會了唱歌,再拿出書來時,我發現:一大半的孩子這時都沒有了閱讀的興趣。他們覺得歌都會唱了,再讀書就有點“多此一舉”。

    可是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他們的閱讀才剛剛起步,以興趣培養為主。所以我建議這個階段的小朋友還是先來聽歌曲磨耳朵,等到孩子已經能跟著歌曲唱起來時,再拿出書,小朋友會很開心:哇,原來還有這樣的一本書,自己試著一讀,竟然每個字都認識,孩子的閱讀自信會大大增加。因為在孩子的英語啟蒙期,興趣和自信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

    童謠怎麼教?

    與童謠相關的教學活動真是一籮筐,美國老師主要側重在詞彙、韻律、閱讀和理解這四個方面。

    01、詞彙

    在介紹一首童謠時,老師會把這首童謠的海報列印下來,圖文並茂一下子可以抓住孩子們的注意。比如這首“Humpty Dumpty”中,老師會先和小朋友們一起討論下文字中的視覺詞(sight words)、字母的大小寫。尤其是句子的首字母要大寫,這些概念都可以在這個時候教給小朋友。

    早期的的詞彙積累包括兩個方面:視覺詞和高頻詞。視覺詞是那些不符合發音規律的詞,而高頻詞就是出現頻率很高的單詞。

    所以借用童謠還是個積累高頻詞的好方法。在讀完很流行的《Diddle Diddle》後,美國老師會帶著學生來把故事中的重點詞彙做成單詞字卡,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鞏固。

    這讓我想到了很多家長的困惑:要不要從小讓孩子背單詞?我覺得:要是一定要的!但絕不是毫無準備的拿出幾個單詞讓孩子來背,單詞學習要在一定的語境(比如童謠、繪本)中來進行。

    02、韻律

    說到語言啟蒙,不得不提一個詞: Phonological Awareness 語音意識,在自己成為老師之前,我上的教學方法課程,常常會提到這個概念。語音還能有意識?當時的我也是雲裡霧裡。

    後來隨著教學經驗的豐富,我才發現“語音意識”的威力,它可以讓一個孩子從不會讀書,到懂得字母與發音間的關係,再到試著自己把單詞拼讀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閱讀者。

    “語音意識”的培養分為六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大量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磨耳朵,第二個階段就是接下來要談的”Rhyme 韻律“。

    童謠與普通故事書的最大不同在於句子間的押韻,包括押前韻和後韻。在這首童謠《Pat a cake》中,cake和bake,can和man都有著相同的後韻,所以小朋友讀起來朗朗上口。

    為了幫助孩子練習押韻,我喜歡帶著學生們做“押韻擦擦樂”的小遊戲。怎麼玩呢?首先,我會在小白板上畫一些物體圖片:如cloud, tree, sun, bird, kite, flower, star,然後小朋友誰可以找到一個和圖片上的物體相押韻的單詞(比如agree和tree押韻),誰就可以把這個物體擦掉。因為每個小朋友都希望可以擦掉一個圖片,所以他們玩的十分起勁。

    03、理解

    班上的小朋友們在讀了幾遍nursery rhyme後,幾乎就能背起來了,這時我就要看看學生們是不是都理解了故事的內容。考察學生理解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讓學生將故事的內容情節排序,這也是做故事複述的重要一步。

    上面的排序卡片,可以幫助孩子提煉故事中的主要資訊、並把這些資訊按照邏輯結構排列出來。當小朋友把卡片擺好,我就試著讓孩子們從第一個卡片開始,把童謠故事用自己的話講出來,這樣從輸入到理解,再到輸出,小朋友的知識在一遍遍地內化和鞏固。

    看來,童謠不只是跟著讀一讀,唱一唱,可以教出的花樣居然還有這麼多!更重要的是,小朋友對於”童謠“有著與生俱來的親切感,是英語啟蒙的最佳開啟方式。

  • 9 # 阿吉媽媽說英語

    你好,我是阿吉媽媽,專注兒童英語啟蒙。

    英語磨耳朵如果是當背景音樂放著,那麼我們無論是吃飯休息還是學習,她只充當著我們周圍環境的一部分,長時間聽著會讓孩子對英語產生一個初步的印象:說話的速度和漢語差不多,這些音和漢語的音不同等等,但也僅限於這些淺表的印象。

    如果把磨耳朵作為聽力的一種輸入方式,那麼它是有著深遠的意義的。

    下面介紹一下磨耳朵的具體方法。

    我們進行英語啟蒙其實是想讓孩子達到聽力先行,輔助閱讀,最後實現自主閱讀分級讀物這個目標的。那麼我們把這個大目標進行拆解,它的第一步就是聲音的輸入。這裡的輸入指的就是磨耳朵和配合其他材料的輸入過程。孩子一歲以前對語音的辨識度很高,能輕鬆的分辨阿拉伯文西語以及法語中的個別詞彙,所以在這個時候對寶寶進行聽力的輸入很有必要。

    這時候我們就要涉及到一個話題,就是材料的選擇,我們回首漢語的學習,到今天仍舊記得可能就是: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前看大戲,這首歌對不對?英語也同理,作為語言有著相似的規律。我們為孩子首選的是兒歌,因為兒歌的特點就是朗朗上口,結尾押韻,符合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

    這裡我特別推薦super simple song。這套歌謠的特點是有很多與我們漢語傳統兒歌相似的旋律,爸爸媽媽也不會覺得陌生,即使英語不好的家長也有信心唱給孩子聽。配套資源既有音訊又有影片,家長可以先給孩子放音訊,然後自己學習影片,當孩子聽到能哼唱的時候,孩子一起動起來做遊戲。以super simple song其中的一首歌舉例,《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這個歌曲中涉及到很多動物的叫聲,還有其他的特殊音效,寶寶聽的時候肯定會激發他的興趣,這個時候我們家長一起和他用表演的方式把音訊用舞臺劇的形式呈現出來,會加深孩子的印象,用身體動作和手勢也會讓他明白一些農場動物的英文單詞。結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們把這個資料放置一段時間,通常是1個星期之後,在重新播放出來,這樣孩子的記憶就會比較深。

    每天聽多少,磨耳朵初期家長要堅持在固定時段播放,孩子習慣後可以完全由孩子決定。

  • 10 # 御爸教育筆記

    學英語的都知道,學習語言需要大量的輸入,一直說聽力先行,無論是用二語習得法,還是用外語學習法,語言的積累都是靠輸入,對於現在啟蒙比較早的幼童,也有研究表明,0-7歲前的聽力輸入效率是高於閱讀效率的!類比孩子們的母語學習也是同樣,我們只有大量暴露在能聽到這門語言的環境中,和家長交流越多,聽到的語言元素越多,也才能積累更多輸出更多。

    在英語教育這麼些年,分享過很多英語啟蒙的心得,記錄了很多家長雞娃的經驗,也分享過很多好的英語學習資源,今天做一個整理。今天的分享整理前前後後花了小半個月的時間,篩選出我自己覺得不錯,家長反饋比較好的英語聽力資源,當然啦,市面上遠不止這些材料,我們不可能一一去聽,可以從瞎編的分享中,選擇符合自己娃情況的作為聽力練習材料。

    下面將有易到難,把資源分成歌謠、繪本、分級讀物進行分享。

    01 歌謠:

    Super Simple Song

    時長:2-4分鐘

    很多家長都熟知的SSS,是Super Simple Songs的縮寫,是早期低幼英語啟蒙使用率最高的平臺之一。從他們的官網(http://supersimplelearning.com )是一個專門為孩子提供英語啟蒙資源的網站。大量兒歌相對簡單,還配有影片和worksheet。

    一直說磨耳朵一定要可理解輸入,sss就是非常好得貫徹這一點,音樂和影片結合,能夠讓孩子理解語言的意義,如果家長再雞血一點,配合worksheet鞏固,可能一些拼讀也能完成,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唱歌開心最要緊,小孩子能夠會唱開口就很好。雖然我自己之前沒有用過,但是的確屬於兒歌中上手好評讀第一名的資源!

    Wee Sing

    時長:2-5分鐘

    Wee Sing的每一個字母都代表一個寓意:

    Wholesome 身心健康

    Education 富於教益

    Entertaining 趣味橫生

    Songs 歌曲童謠

    Interactive 親子互動

    Nourishe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茁長成長

    Guarantees Learning and fun 寓教於樂

    從這七個單詞中,理解這套歌謠的用意——有趣、互動、陪伴孩子快樂成長。wee sing裡的歌曲,可以反覆聽、反覆唱、反覆跳。不要只是為了學英語、為了啟蒙,把這件事作為我們人生中一個美好的過程,本身,我們陪伴著孩子學習成長也就是人生過程中一件最開心的事情。

    02 繪本:

    廖彩杏書單

    這個書單我分享了多次,廖彩杏是一個英語老師,有一對雙胞胎。她很強調有聲書的功效,“廖彩杏書單”一共130本繪本,全部都有請專業的老師來錄製音訊。她的書單還被做成了一個繪本聽讀52周學習計劃,根據書目的難易度以及型別條件來設定這130本書的聆聽順序。

    書單難度低,媽媽不用太費腦細胞。書單有音訊、有計劃表,媽媽用的順手,孩子也學的進去,效果還挺好。核心思想:透過有聲書從磨耳朵開始,透過不斷重複讓孩子對陌生內容逐漸熟悉直到完全掌握。

    有興趣的家長可以聽一下我分享過的音訊影片,全套的資料免費分享。

    百度搜索:御爸筆記

    03 分級讀物

    分級更像課本,有體系,但是文學性和繪本相比還是缺乏的,對於很多家庭而言,分級是非常現成的材料,不需要自己去大浪淘沙買非常貴的原版繪本。當然,分級閱讀可能在低級別注重孩子慢慢學會閱讀,learn to read;隨著級別的不斷升高,材料內容會非常豐富,轉變為從閱讀中學習,read to learn。

    以下幾套分級的音訊以及pdf,應該是比較全的了,但是其實分級很多,選一套適合孩子的即可。家長自身英語能力欠缺的情況可以選擇點讀筆配合使用,陪伴孩子讀書可以實時互動反饋又不錯的效果。

    牛津樹 :知名度最高的分級讀物,這套書最強的特點就是故事主線明確,幾個主角的故事有趣好玩,容易讓孩子有追著看動畫片的感覺。且知識點重複性高,同個級別的要點複習既反覆出現,又會有所不同,既不會讓孩子不覺得無聊,也鞏固了核心知識點。

    蘭登 :這套分級讀物,無論從畫面和故事性都是最好的,堪稱有趣有料,內容具有趣味性的同時兼顧了文學性。但是拿分級讀物的標準來看的話,難度偏高,而且分級體系不夠科學嚴謹,會出現跨度過大,孩子跟不上的情況,更適合語言學習能力強的孩子。

    紅火箭 :針對完全零基礎的孩子和父母的,它的作者是海尼曼的編寫者,所以特別清楚英語閱讀過程中的難點,級別設定跨度很低,一共有15級。基本上算是,家長只要勤快一點,帶著孩子一起堅持學,都能一點一點“夠一夠”來學習英語。

    RAZ :與牛津樹齊名的讀物。RAZ國內沒有原版的,只有學而思引進改編的《ABCtime美國小學同步閱讀》。適合零基礎的孩子,分級非常細緻,分了29級,從aa級開始,一直到Z1、Z2,從認識字母、到單詞、再到句子,然後是不同時態,不同句式,循序漸進。

    我是御爸,專注英語教育領域。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因材施教,尤其是孩子的英語教育。家長可以做的是陪伴孩子成長,我可以做的是免費幫孩子做針對性的學習規劃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有啟發,我想邀請你幫我3個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焦炭的原料是什麼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