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王子的青蛙

    孩子怎麼變得大方,那麼我們就從怎麼懂得分享開始吧。怎麼才能懂得分享呢?我覺得應該從我們自身做起。

    分享是社會的合作基礎,懂得分享的人,才有人願意幫助他。也許這樣的人並不怎麼優秀,但是他會有很多優秀的人幫助他提升自己,相反,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只會招人厭惡。

    之前,我在文獻中看到這樣一則故事:“幾十年前在一個平凡的南韓家庭裡,有3個兒子。有一天親戚送來了兩筐桃子,一筐是剛成熟的,另一筐是已經完全熟透的。母親吧3個兒子都叫過來,問他們選擇什麼樣的吃法才能不浪費一個桃子?大兒子回答:先吃熟透的。母親說:等你吃完這些,另一筐也開始腐爛了。母親顯然不滿意大兒子意見。二兒子回答:先吃剛好熟的。母親說:這樣熟透的就浪費了。三兒子回答:我們可以把桃子混起來,然後分給鄰居一些,讓他們幫我們吃,就不會浪費了。母親聽了滿意的點點頭:不錯是個好辦法,那麼就按你說的去做。”五十年後,那個選擇把桃子分給鄰居的孩子以絕對優勢當選為聯合國秘書長。他就是潘文基。

    分享是一種崇高的人生價值觀,既豐盛了自己,也滋潤了別人。分享快樂,快樂就加倍,分享痛苦,痛苦就減輕。讓孩子學會分享,就從我們父母自身做起,可以將工作經驗拿來跟同事分享,也可以將特產拿來跟鄰居分享。這些都是要告訴孩子怎麼做人、做事,孩子會從你的一言一行中學會怎麼分享。

  • 2 # 雪落冬塵靜

    父母的言傳身教.後期的胸懷領略.生話的磨難歷練.才能煅煉出孩子的大略胸懷.目光遠大.不斤斤計較.大大方方的孩子.

  • 3 # 兒科醫生趙繼明

    要想讓孩子變得大方,這個一定要看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

    1、首先是教育問題。

    孩子大不大方看的是家長的教育。有些家長對孩子從小就教育在學校在外面和小朋友們玩的時候,一定要大方一些,有好吃的東西,有好玩的東西一定要學會分享,不能以自我為中心,這樣會喪失很多小朋友的。

    2、其次父母要做好表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行為深深的影響著孩子,父母對於事情的態度,孩子都會看著學著,所以,家長平時也一定要大方一些,在一些小事是不能斤斤計較,還有遇到一些事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

    3、最後父母要與孩子更好地交流。

    家長要與孩子多溝通,才能瞭解到孩子的想法,以及發現問題後能夠讓孩子及時改正,能夠告訴孩子大方的好處以及不懂得分享的壞處,要讓孩子不論在哪裡都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和行為。

    最後想和大家說的是,家長一定要做好表率,及時的教育孩子,發現問題並糾正,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大大方方的習慣,這在他將來的成長道路上也會少遇很多瓶頸的!

  • 4 # 山居吟者

    大方,說的是胸懷!心胸開闊,胸懷寬廣,就大方!

    那麼,孩子怎麼才能有胸懷呢?

    胸懷要從小引導,從幾個月就要開始咯

    第一,見識的多,從小就能到處走走看看,不管是菜市場,超市,農村,城市,遊樂園,還是祖國山河大地,高山湖泊,雪山高原,都要走走看看

    第二,見識多了,自然就見人多,孩子會觀察父母怎麼跟人打交道,見的人多了就膽氣足,不害怕陌生人,不畏懼陌生環境,這樣孩子自然性格就渾然天成,開朗,開心,歡樂,愛笑

    第三,見人多了就就跟人打招呼或者接觸的多,自然會跟人玩兒,玩兒的多了,又加上見識廣,所以自然會分享,因為,不分享沒有人喜歡跟他玩兒,孩子也知道,所以,能跟大家玩起來就必須會分享,會分享自然就大方了!

    經常說要長見識,不是二十多歲進入社會才需要做的,從嬰幼兒就要開始了!不要以為孩子啥都不記得,他心裡頭有!

    (分享一下,我家大兒子,今年4月,進藏路上)

  • 5 # 廣西阿古

    想讓孩子做個大方的人首先要教他會感恩,畢竟不懂感恩的人你說他大方估計是無人相信的,所以要從小抓起,作為孩子的父母更要做到示範,因為小孩都是有樣學樣,從小就要告訴他借了別人的東西一定要還,別人幫過自己日後一定要報答別人,比如說隔壁家的叔叔阿姨給了你的孩子一個蘋果,你就要教小孩子說聲:謝謝叔叔阿姨,要一直這樣教育孩子,孩子慢慢長大,懂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長大了就變成一個講道理,不野蠻,大方的人了,(當然機率上是)也有個別的。

  • 6 # 家有寶寶樂趣多

    主要靠大人的言傳身教吧,

    每次帶孩子出去讓孩子主動接觸人,

    給予別人幫助,

    首先自己要懂得分享,

    孩子慢慢就會了

  • 7 # 星晴閱讀

    3歲左右是孩子分享的敏感期,這期間如果孩子不願意與小朋友分享玩具,家長不要強迫孩子進行分享,超過3歲後,家長就可以慢慢引導孩子學會分享了,具體方法如下:

    一是透過閱讀讓孩子學會分享。我家寶寶開始也不愛分享,直到有一天我買了本繪本《分享很快樂》跟她一起讀,書中小猴子開始不愛分享,猴子爸爸給製作的咕嚕嚕車它不想讓任何一個動物朋友坐,後來它開著咕嚕嚕車下坡時沒剎住,車被摔得零件到處都是,小猴子急得大哭,小動物朋友紛紛前來幫忙,幫它修好了車。小猴子讓大家都坐上了自己的咕嚕嚕車,還把自己吃的餅乾和大家一起分享,最後小猴子說了句:“分享很快樂!”寶寶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句話,當她不願意分享時,我就跟她講這個繪本或者重複這句話,她就會主動分享起來。

    二是父母或長輩可以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會分享。比如當我們從超市裡買來水果時,我們習慣性地會清洗乾淨然後放在果盤裡讓家裡人一起吃,這時我們也可以優先拿起兩個蘋果,先遞給爺爺和奶奶,然後再讓孩子拿起兩個蘋果依次送給爸爸和媽媽,這樣示範後,孩子自然就會學會跟別人分享。如果家中有兩個寶寶,也可以讓較大的寶寶在小寶寶面前跟別的孩子一起分享玩具或食物,小寶寶就會自然而然變得樂於分享。

    三是家長需要提醒孩子做好分享前的準備。比如,如果孩子的朋友或者親戚家的孩子要來家裡做客,家長需要提前提醒孩子把不願分享的玩具藏起來,如果決定好跟大家分享的玩具等客人來了就不要再拿在手裡不放,但是可以選擇和大家一起玩,這樣做可以避免客人來了,孩子因為不願意分享玩具而發生爭吵,如果孩子分享的玩具被客人不小心弄壞了,他也會因為提前做出分享決定而不會當面向客人索賠而帶來不必要的尷尬。

  • 8 # 滴逃逃

    多帶他出去走走,多看看世界,多與別人接觸。適當地將一些問題交給他獨立處理。可以鼓勵他多閱讀,學會獨立思考。多參與集體活動,在集體中得到自我價值的肯定。學習一些才藝,讓他自信起來。告訴他,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出醜的過程,不要因為害怕出醜而不去展現自己。

  • 9 # 社會生活博覽

    怎麼讓孩子變得大方?

    答:首先要讓孩子學會分享,慢慢改變自私行為,之後,便會逐漸大方起來。

    可以說,現大大多數的孩子都比較自私,不管什麼事物,都是獨佔行為強。孩子形成這種自私心理,就是“佔有慾”,這其實和從小感受的家庭教育有關。比如,有的家長去買東西,買回來看見孩子說“寶寶,我給你買好吃的了”,這看似平常的一句話,殊不知其中“給你買”的這個概念,一旦形成,那麼,在孩子看來“這個東西”就是自己的了,只能自己擁有,於是時間一長,就養成了獨佔的行為。

    那麼,怎麼破除孩子的獨佔行為,讓他變大方呢?家長至少要從這幾點做起,從而讓孩子的心裡容下“你我他”:

    1、生活中處處“分享”

    分享不是口號,而應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比如,給孩子講一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和孩子一起分析為什麼孔融自己不吃最大的?從而讓孩子瞭解到分享的內涵,並與實際行動聯絡起來。平時家長要學會剋制自己的情感,杜絕對孩子的溺愛。比如,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平時,要和大人一起打掃家裡,要照顧爺爺奶奶……

    2、不要嚴格區分私有物

    平時,不要嚴格區分私有物嚴格區分家人的私有物品,嚴格區分孩子的日用品,不允許別人使用,還有的父母自己就不願與別人分享合作,這些做法都可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強化孩子對“我”概念的理解。認為“我”的東西只能由孩子自己來支配,不願與別人分享,慢慢養成了獨佔的行為。

    3、家長以身作則

    作為家長,平時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爸爸媽媽既要各自承擔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又要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平時,自己要孝順父母和長輩,關愛家裡每個人的需求。而不要把孝敬老人,變成了孝敬孩子。

    4、培養人分享的行為

    家長要從小就要培養孩子與別人分享的行為,鼓勵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孩子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其他小朋友,家長要及時給予語言上的表揚。另外,吃東西時可讓孩子把吃的拿給爺爺、奶奶,大家一起分著吃,把大的分給別人,小的留給自己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隔夜茶對身體到底有沒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