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一杯老酒
-
2 # 83年的馬爹利
魏忠賢就是一個白手套,不明所以的人以為他是大奸臣,讀歷史要細心的讀,而且要符合和整個歷史發展的規律,明朝的衰敗,從政策以及人口結構出現重大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帝王的用人之道出現了重大問題,性格的缺陷
-
3 # 天晴愛睡覺
當最後一根稻草放下,大象轟然倒塌,但大象不是被一根稻草壓死的!
明朝的滅亡,責任不在魏忠賢,也不在崇禎,而在於前幾位挖坑的皇帝:
豹房皇帝——正德,這老鐵一天天的帶頭髮展娛樂專案,不搞國政,各種胡鬧,最後落水而死。
在崇禎手上垮臺是因為崇禎太操切,過於急躁極端,根本不懂得尋找平衡,只會死幹蠻幹,用人不信,多疑猜忌!
-
4 # 使用者9884099716905
因為崇禎剛愎自用,只想中興大明,要中興只能用溫火,不能太急,恩與威要並用,對李自成用威,對明室大臣,如袁崇煥要用恩,共同為朝庭渡過難關,魏忠賢為幾代老臣,深知宮內外實情,可崇禎把魏忠賢薩除了,這是他走向亡國的第一步。依崇禎的制國方略,一切都順理成章了。
-
5 # 萬仞山275
奸臣善權謀,明君實昏庸,魏忠賢是奸臣但並不無能,他只是權謀惹人恨,崇禎表面是明君搞改革,但實際情況最後搞得兩頭不討好,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自己反倒沒了威信,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最後反倒是眾叛親離了,歸根到底其實還是能力不行!
-
6 # 在春天路等春天
一輛自行車,第一年老大騎,第二年老二騎,老二騎了沒多久,車胎爆了,不能怪老二車技不好或者不愛惜,實際有可能是因為老二接手的時候,車胎已經勞損老化,並且有可能是因為老大使用的時候不夠愛惜,沒做養護,已經形成了嚴重的內傷,脆弱得經不起任何顛簸和外力衝擊,哪怕一個尖石子,老二再怎麼小心也難以避免爆胎。
大明好比這輛自行車,閹黨好比這個老大,崇禎好比這個老二,接手的時候,大明其實基本上氣數已盡,崇禎再賢明也無力迴天。加上李自成和滿人,內憂外患,這輛破車就徹底廢了。
-
7 # 偉煒27
東林黨極左,閹黨極右,崇禎騎牆,優柔寡斷,剛愎自用,半瓶子本事。所以說都不是正經幹事的人。大明亡也是理所應當。
-
8 # 張德健43283641
你這句話說真的有點說錯了。崇禎皇帝不能算是一代明君。甚至可以說是昏君。雖然勤政但治國無方,用人多疑,臨陣換帥,頻繁的發生。明史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話,君視臣盜寇,臣視君仇雎,這豈能不亡呢?
-
9 # 驚醒了一下
天啟比崇禎強很多。天啟從小就是按照職業皇帝的樣本來培養的,崇禎即位是個意外。所以天啟學的是帝王之術,是朝堂平衡之術,是玩弄人心的把戲,崇禎學的是“半部論語騙天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君子治國?別逗了。儒家治國的精髓,是把下面的人都變成君子,而不是皇帝自己成為君子。崇禎一開始對皇帝這個職業的理解就是錯誤的。
他最大的錯誤,是失去的朝堂的平衡。當朝堂是平衡或相對平衡時,皇帝就是最重要的砝碼,一言九鼎。當朝局嚴重失衡時,皇帝只能把自己的全部身家壓上去,還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還要被大臣罵。這就是失去平衡的惡果。
崇禎同時沒有一雙能看透人性的慧眼,用的都是表面正人君子,一肚子男盜女娼的東林黨人,怎能不滅亡?
-
10 # 科密以腦殘自居
崇幀殺掉魏忠賢就是一個錯誤的選擇,魏忠賢掌握著明朝命脈,百份90官員都與他掛鉤,剩下的百份10的命運都掌握在他手上,而魏忠賢雖然壞,但是沒有奪權的想法,天啟的時候,宰相在家裡說句話,皇帝都知道,依靠的就是魏忠賢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大明王朝亡於內憂外患和天災人禍,當李自成兵臨城下的時候,按當時的處境,不管是遷都南京還是和李自成平分天下,都可以保住大明江山不倒。但當崇禎著急群臣商討對策的時候,眾臣都一言不發,讓崇禎深感書生誤國的絕望。
其實李自成造反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奪取大明江山,即便是兵臨北京城下,也只是求封個西北王,並給退兵費100萬白銀即可,但文武百官竟沒有一個能站出來為他分憂解難。崇禎一籌莫展之時,他身邊的太監曹化淳對他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此語如晴天霹靂,於是崇禎在亡國前傳諭收葬忠賢骸首。
崇禎皇帝一生最大的兩個錯誤,一個是處死了袁崇煥,另一個就是剷除了魏忠賢閹黨,以致於落到了外敵無人御,內亂不能除的境地。魏忠賢雖然攬權貪婪,但是懂得也有辦法刮出財閥大地主們的錢來補貼財政,如江南財團。魏忠賢當政期間,邊防不缺錢,也沒什麼人造反,還是有能力的,魏忠賢的維穩工作紮實有力,值得肯定。
怎麼說呢,魏忠賢也不是史書上記載的無惡不作大家都知道,明朝是在崇禎手上滅亡的,而崇禎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幹掉魏忠賢,魏忠賢都死了,為什麼明朝還會滅亡?明朝只亡亡於流寇,歸根結底,亡於東林黨。你可以查查,天啟皇帝在的時候,有名的民變只有一次,就是蘇州的那一次,五人墓碑記記載的就是那件事。而崇禎帝后期,那都不叫民變了,直接是造反,有名的人太多了,張獻忠,李自成,高迎祥,是什麼闖王,闖將,闖塌天,無奇不有。這時就要問了,為什麼天啟帝在世時魏忠賢亂政那麼厲害人民卻不造反,而崇禎後期卻那麼多人造反,要知道,天啟帝是愛木工,不理朝政,而崇禎卻是不貪財,不好色,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衣服上還打的補丁。所以說,看歷史不僅要看書,還要用大腦去想。魏忠賢貪不貪?貪!!!
但是魏忠賢貪還是辦事的,萬曆朝張居正時工商業得以迅猛發展,所謂資本主義萌芽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魏忠賢上臺的一項政策就是收工商稅,而且是大力收工商稅,為什麼要收?因為國家沒錢,當時遼東後金那一幫子鬧騰的正歡實(事實上也沒怎麼消停過)邊防和軍隊是要錢的,魏忠賢通過大力征收工商稅使得邊防的錢得以著落,而且天啟的時候國庫的錢還是逐步增加的。而魏忠賢倒臺後,東林黨上臺了。
什麼是東林黨?就是江南士大夫,而江南就是工商業高度發達的地方,東林黨為了自己的利益,不讓皇帝收工商稅,每當皇帝說沒錢要徵稅的時候,他們就會說“朝廷焉能與民爭利”之類的話,舉一個例子:天啟帝的時候江南光茶稅一項就有20萬兩進賬,而崇禎帝的時候連十萬兩都收不上來。那麼不徵工商稅打仗的錢哪裡來?這一筆稅就算在農民的頭上了,而且東林黨還取消了礦稅。所謂煤老闆不交稅,資本家不交稅,每年守著一畝三分地的苦哈哈卻是連年加稅,而且東林黨一幫子還取消了各地的驛館,使得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其中就有一個叫李自成的人。所以你看為什麼天啟帝蘇州發生民變,而陝西那裡的窮苦之地卻沒有,因為蘇州那邊的人有很多資本家,魏忠賢的政策已經觸犯了他們的利益,而且你看五人墓碑記裡面有幾個人就是商人。
陝西那邊,魏忠賢沒有加那些農民的稅。有飯吃誰去造反?有人可能會說,崇禎那是遇到了小冰河時期。哪朝哪代沒有災難?為什麼天啟帝的時候沒人反,到了崇禎帝的時候造反的人那麼多?好,就算是退一萬步說,都小冰河時期了,農業大幅度減產,為什麼朝廷還是往農民頭上加稅,而不收資本家的稅?光種地要收稅,開礦不交稅?做生意不交稅?有人說東林黨清廉啊,從不妥協啊,為國盡忠啊什麼的,東林黨真的清廉?清朝入關的時候錢謙益家的錢連滿人都為之瞠目,為國盡忠?當時楊昌嗣說攘外必先安內,先和後金談判,盡全力把流寇剿滅了再說,然後就一幫子東林黨人說什麼天朝安能屈服於蠻夷之類的話,明朝不是東林黨弄沒的是誰?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時候,崇禎帝撞鐘,文武百官無一覲見的,而唯一一個陪在崇禎帝身邊的人,就是我當今我們瞧不起的太監!!!
李自成攻下北京後,發現這些明朝文官一個個都富得流油,他們為什麼不願意捐錢?因為天下是朱家的,而錢是我的。他們覺得亡的是朱家的天下,與我何干?借這個場景,我只想說明明朝的一個現狀,即君臣的同“朝”異夢!同朝的君臣尚且如此,那君民之間呢?更甚,兩者就像生活在霄壤之別的兩個世界中。當權者不曉人間疾苦,而百姓亦“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其實非不知,是不想知也,因為改哪個朝換哪個代在漢族百姓眼裡沒有區別。要知道漢人反抗滿清政權是因為被強迫“割辮子”,而不是因為滿族入關。所以在當時明朝平民眼裡,高高在上的近百萬朱家人和關外的幾十萬異族人沒有什麼區別,都是那“少數人”。
崇禎死前說過,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這句話說的非常對,當年明月都說過,崇禎時候的大臣有兩種,一種是混蛋,一種是王八蛋,魏忠賢在的時候關寧防線得以組建,孫承宗,袁崇煥,滿桂,祖大壽委以重用,魏忠賢死後,孫承宗被罷,袁崇煥被殺。有人說魏忠賢爭過孫承宗,但不管怎麼說,魏忠賢活著的時候孫承宗下去了還能起來,魏忠賢死後,好,下去就起不來了。所謂耳聽是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