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短笛》、《搖籃曲》、《游擊隊歌》、《森吉德瑪》、《晚會》等。 1、《牧童短笛》 《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賀綠汀先生創作於1934年的一首鋼琴曲。該曲是音樂界第一首具有鮮明、成熟的中國風格的鋼琴曲,刻畫了完全不同於西方風格的中國田園音畫。 曲將西方的復調寫法和中國的民族風格相結合,將歐洲音樂理論與中國音樂傳統相結合,呈現出獨具一格的中國風格特徵,為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翻開了新的一頁,是中國近代鋼琴音樂創作上一個具有創造性的範例。 2、《搖籃曲》 作於1934年,原為鋼琴獨奏曲。樂曲採用三段體結構。第一段以優美動聽、真摯純樸的曲調,描繪母親在嬰兒的搖籃邊,輕輕地吟唱搖籃曲,輕拍著心愛的孩子入睡的情景,給你以溫暖之感。 第二段彷彿描寫母親因為想到孩子未來的生活情景而心潮澎湃、激動的心情。表現了母愛的偉大!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現,把嬰兒平靜地進入夢鄉的意境描繪得十分形象。獲得二等獎。後來作者曾把它改編為大提琴獨奏曲。 3、《游擊隊歌》 《游擊隊歌》是上海樂團合唱的歌曲、賀綠汀作詞及編曲,是電影《鐵道游擊隊》的主題曲。 1993年6月5日,該歌曲獲得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優秀曲目。 歌詞: 我們都是神槍手, 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那密密的樹林裡,到處都安排同志們的宿營地,在那高高的山崗上,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 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我們生長在這裡,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無論誰要強佔去,我們就和他拼到底! 哪怕日本強盜兇,我們的兄弟打起仗來真英勇,哪怕敵人槍炮狠,找不到我們人和影。 不分窮,不分富,四萬萬同胞齊武裝,不論黨,不論派,大家都來抵抗。 我們越打越堅強,日本的強盜自己走向滅亡,看最後勝利日,世界和平現曙光! 4、《森吉德瑪》 《森吉德瑪》是一首蒙古族短調民歌,流行於內蒙伊克昭盟鄂爾多斯部落聚居的地方。它透過一系列生動的比喻,描繪了森吉德瑪的美貌,也突出了青年對姑娘堅貞不渝的愛情。 歌詞: 從那弦子的一端生出美妙的樂曲嗬,從你的內心裡傾吐出溫存細語嗬,想起了你的聰明智慧,啊,森吉德瑪縱然提著黃金的水桶,何處尋覓。真叫人痛苦,森吉德瑪。 生的比那東海的水還要清澈嗬,如果能在人世上獲得再生,啊,森吉德瑪但願我們能在一起自由生活。啊,真叫人痛苦,森吉德瑪。 生的比那碧海的水還要清秀嗬,想起了你的聰明才智。啊,森吉德瑪就是從青春盼到衰老也毫不怨尤。啊,真叫人痛苦,森吉德瑪。 生的比那潺潺流水還要清秀嗬,想起了你的聰明靈巧。啊,森吉德瑪今生不能相聚來世也要同歡。啊,真叫人痛苦,森吉德瑪。 5、《晚會》 原名《鬧新年》,是賀綠汀在1934年創作的一首鋼琴曲,1940年改編為管絃樂曲,並透過電臺對蘇聯播出,深獲好評。1943年作者在延安對樂曲作了修改。 1949年作者把自己的六首作品編成一部管絃樂組曲,《晚會》為其中一首。樂曲如標題所示,描繪了人們歡天喜地舉行晚會慶祝勝利的情景。 全曲共分為六段,後三段是前三段的反覆。在第三段中,作者巧妙地運用了中國民間鑼鼓的節奏,使歡樂的情緒達到高潮。 來源:——賀綠汀
《牧童短笛》、《搖籃曲》、《游擊隊歌》、《森吉德瑪》、《晚會》等。 1、《牧童短笛》 《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賀綠汀先生創作於1934年的一首鋼琴曲。該曲是音樂界第一首具有鮮明、成熟的中國風格的鋼琴曲,刻畫了完全不同於西方風格的中國田園音畫。 曲將西方的復調寫法和中國的民族風格相結合,將歐洲音樂理論與中國音樂傳統相結合,呈現出獨具一格的中國風格特徵,為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翻開了新的一頁,是中國近代鋼琴音樂創作上一個具有創造性的範例。 2、《搖籃曲》 作於1934年,原為鋼琴獨奏曲。樂曲採用三段體結構。第一段以優美動聽、真摯純樸的曲調,描繪母親在嬰兒的搖籃邊,輕輕地吟唱搖籃曲,輕拍著心愛的孩子入睡的情景,給你以溫暖之感。 第二段彷彿描寫母親因為想到孩子未來的生活情景而心潮澎湃、激動的心情。表現了母愛的偉大!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現,把嬰兒平靜地進入夢鄉的意境描繪得十分形象。獲得二等獎。後來作者曾把它改編為大提琴獨奏曲。 3、《游擊隊歌》 《游擊隊歌》是上海樂團合唱的歌曲、賀綠汀作詞及編曲,是電影《鐵道游擊隊》的主題曲。 1993年6月5日,該歌曲獲得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優秀曲目。 歌詞: 我們都是神槍手, 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那密密的樹林裡,到處都安排同志們的宿營地,在那高高的山崗上,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 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我們生長在這裡,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無論誰要強佔去,我們就和他拼到底! 哪怕日本強盜兇,我們的兄弟打起仗來真英勇,哪怕敵人槍炮狠,找不到我們人和影。 不分窮,不分富,四萬萬同胞齊武裝,不論黨,不論派,大家都來抵抗。 我們越打越堅強,日本的強盜自己走向滅亡,看最後勝利日,世界和平現曙光! 4、《森吉德瑪》 《森吉德瑪》是一首蒙古族短調民歌,流行於內蒙伊克昭盟鄂爾多斯部落聚居的地方。它透過一系列生動的比喻,描繪了森吉德瑪的美貌,也突出了青年對姑娘堅貞不渝的愛情。 歌詞: 從那弦子的一端生出美妙的樂曲嗬,從你的內心裡傾吐出溫存細語嗬,想起了你的聰明智慧,啊,森吉德瑪縱然提著黃金的水桶,何處尋覓。真叫人痛苦,森吉德瑪。 生的比那東海的水還要清澈嗬,如果能在人世上獲得再生,啊,森吉德瑪但願我們能在一起自由生活。啊,真叫人痛苦,森吉德瑪。 生的比那碧海的水還要清秀嗬,想起了你的聰明才智。啊,森吉德瑪就是從青春盼到衰老也毫不怨尤。啊,真叫人痛苦,森吉德瑪。 生的比那潺潺流水還要清秀嗬,想起了你的聰明靈巧。啊,森吉德瑪今生不能相聚來世也要同歡。啊,真叫人痛苦,森吉德瑪。 5、《晚會》 原名《鬧新年》,是賀綠汀在1934年創作的一首鋼琴曲,1940年改編為管絃樂曲,並透過電臺對蘇聯播出,深獲好評。1943年作者在延安對樂曲作了修改。 1949年作者把自己的六首作品編成一部管絃樂組曲,《晚會》為其中一首。樂曲如標題所示,描繪了人們歡天喜地舉行晚會慶祝勝利的情景。 全曲共分為六段,後三段是前三段的反覆。在第三段中,作者巧妙地運用了中國民間鑼鼓的節奏,使歡樂的情緒達到高潮。 來源:——賀綠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