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海拾遺錄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安史之亂爆發前,唐玄宗為了應對帝國東北部契丹和奚等外族,帝國西北部吐蕃,党項等外族入侵,在天寶元年設定十位節度使,除了河東鎮治所位於太原,處於內地外,其餘各鎮都處於西北和東北邊疆戰事頻發之地。在這些藩鎮,唐朝集結了重兵,特別是安祿山麾下的河東、幽州和平盧三鎮,擁有十八萬大軍,佔據唐朝精兵三成以上。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唐朝中原腹地和江淮以南地區武備鬆弛,大唐防務外重內輕,這種內外不均的形勢終於釀成了安史之亂。為了平定安史之亂,唐玄宗和唐肅宗不得不臨時在中原地帶和江淮地帶新設了大量藩鎮。在公元763年平定叛亂之後,這些新設的藩鎮並未被撤銷,反而長期存在下來。從數量看,根據史料記載,唐朝藩鎮最多達五十個,一般保持在四十五個左右,出現了“天下盡裂於藩鎮”的局面。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不僅僅是安史之亂的後遺症(主要集中表現在河朔諸藩鎮),更是唐代宗及其以後面臨的新政治形勢和軍事形勢所決定的。

    安史舊部見風使舵歸降大唐,造就河朔藩鎮實質性割據的局面

    在安史之亂後期,特別是史朝義殺死其父史思明自立之後,唐廷為了早日結束河北戰事,決意對除了逆首史朝義之外的參與叛亂的人員予以赦免。唐代宗即位之初,就明確表示“逆賊史朝義已下,有能投降者,當超予封賞”,東都洛陽收復後又下詔:“東都河北應受賊脅從署偽官並偽出身,悉原其罪,一切不問”。甚至還對投降的原安史舊部李寶臣、李懷仙、薛嵩、田承嗣等人,各授以節度使,使得他們得以恢復元氣,繼續發展勢力,而唐廷在西北地區吐蕃等外族入侵和內部權力鬥爭的影響下,無力繼續剷除安史舊將在河北地區的政治軍事影響,由此造就了河朔魏博,盧龍,成德等藩鎮的實質性割據局面。

    西北地區吐蕃趁虛入侵,西北諸藩鎮非但不能裁撤,反而需要繼續囤積重兵

    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等藩鎮奉命東進參與平定安史之亂,造成邊防空虛,吐蕃、党項等外族勢力趁機入侵進逼長安。在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十月,吐蕃甚至兵臨長安城下,唐代宗被迫出逃避難,吐蕃佔據長安十五日,期間還擁立廣武王李承宏為帝,差點顛覆大唐政權。唐廷不得不在京西北地區常年集結大量軍隊,甚至每年還需要從中原地帶調集數萬防秋兵備戰,為此,西北地區的藩鎮兵力常年保持在二十萬以上,還不時需要增加。

    內外均衡的戰略需要迫使唐廷扶持中原地區藩鎮做大

    唐朝藩鎮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型:河朔割據型、西北御邊型、中原型和東南賦稅型。前兩類就不再贅述,東南賦稅型藩鎮向來被朝廷牢牢掌控,是朝廷賴以立命的重地,兵力薄弱,不具備割據的現實條件。在邊疆重兵無法裁撤(河朔藩鎮為了自身考慮也起到了打擊契丹勢力的作用),如果內地的藩鎮盡數裁撤,兵力空虛,又會使得唐朝內外軍事佈局失衡,很有可能重演安史之亂的悲劇。為此,中原型藩鎮囤積重兵恰好可以解決這一失衡難題。事實上,中原型藩鎮居腹心之地,具有控扼河朔、屏障關中、溝通江淮的重要戰略地位。中原型藩鎮還是唐廷對河朔藩鎮用兵的主力軍,為了確保長安的戰略安全,大力扶持中原型藩鎮乃是現實選擇。

    總的來看,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又得以享國一百五十餘年,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以藩鎮制衡藩鎮的策略,在各個藩鎮之間保持微妙的均衡。也是就是所謂的“弱唐者,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也就是說藩鎮並立使得大唐衰弱,但是,唐朝衰弱卻能夠持續很久而沒有滅亡,主要在於各藩鎮共同作用維繫它。這種微妙的戰略制衡,一直堅持到唐末黃巢起義打破了藩鎮之間的平衡,唐朝也因此走向了滅亡的境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戴金佛有什麼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