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今寶藏
-
2 # 如琢文玩
文化部《博物館管理辦法》中關於博物館設立的具體規定有以下三條
第九條 申請設立博物館,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固定的館址,設定專用的展廳(室)、庫房和文物保護技術場所,展廳(室)面積與展覽規模相適應,展覽環境適宜對公眾開放;
(二)具有必要的辦館資金和保障博物館執行的經費;
(三)具有與辦館宗旨相符合、一定數量和成系統的藏品及必要的研究資料;
(四)具有與辦館宗旨相符合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
(五)具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和消防設施;
(六)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十條 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博物館設立的稽核工作。
博物館名稱一般不得冠以“中國”、“中華”、“國家”等字樣(簡稱“中國”等字樣);特殊情況確需冠以“中國”等字樣的,應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會同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稽核同意。
非國有博物館的名稱不得冠以“中國”等字樣。
第十一條 申請設立博物館,應當由館址所在地市(縣)級文物行政部門初審後,向省級文物行政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博物館設立申請書;
(二)館舍所有權或使用權證明;
(五)陳列展覽大綱;
(六)擬任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況及身份證明;
(七)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的證明材料。
申請設立非國有博物館的,應同時提交博物館章程草案。章程草案應當包括下列主要事項: (一)辦館宗旨及藏品收藏標準;
(二)博物館理事會、董事會或其他形式決策機構的產生辦法、人員構成、任期、議事規則等;
(三)出資人不要求取得經濟回報的約定;
(四)博物館終止時的藏品處置方式;
(五)章程修改程式。
這樣看來,建立自己的博物館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能夠有能力有實力有興趣幹成這件事的人,必然是這一行業有著足夠的熱情。將自己私人所藏展覽給更多的人看,結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享受分享的樂趣。所以,為什麼不呢`
-
3 # 喜茗堂
有些古玩收藏家都想籌建自己的博物館,這個想法很不錯,值得讚揚!可是,做夢很容易,做實事很難。要知道,這個問題是不是簡單想想就可以解決的。
<一>要有一套收藏理論和識真辯假的知識。
有些自稱的古玩收藏家,僅憑自己的愛好和對古玩的理解,胡亂收集很多民間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藝術品,又不知分門別類。只要是古玩,古董,舊貨,老貨能看上眼就一律收藏,總認為自己看上的都是寶貝。並且幻想其中有很多希世珍寶。固執己見,又不求甚解。
<二>要有代表性的經典收藏品,鎮館之寶。
一些地方本來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傳承,其中不乏經典的收藏品。如果用來宣傳當地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傳承,建立博物館未嘗不可。問題是鎮館之寶的選擇上應該著重權衡一下,如果把握不當,把普通當珍貴,把糟粕當精華,不但會失去博物館的吸引力,歷史文化內涵,而且會勞民傷財,誤導民眾。
<三>要有明確的監管環節。
要防止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想借辦博物館的機會,利用國家政策的空子,達到自己非法獲取利益目的。現在,有一部分人,不學無術,投機取巧,把一些“新,假,破"的東西當國寶。如果有博物館作依託,他們會利用博物館,建立一套完整的(或者地下的)製假賣假體系,吹噓一套欺世盜名的藏品理論。更有甚者,還會利用博物館的公信力,吸引一些不明真相的收藏愛好者來購買他們的“新,假,破”藏品,以此來獲取巨大的非法利益。這是必須要有相關監管部門警惕和嚴格監督的!否則,好事變壞事,文化變惡化!
<四>博物館的選址。
博物館作為一個文化產業,應該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離中心城區太遠了,也是不可取的。現在土地,房屋價格都很高很貴,開發中心城區博物館用地更是難上加難。本來博物館就很難盈利,土地成本高的中心地帶,是博物館不可承受之重。
<五>博物館的資金維繫和藏品收儲。
實際上,私人建立博物館還不只以上幾個簡單的問題,真正要建好私人博物館,還有方方面面複雜的人和事。要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當然,理想很簡單,現實很骨感。努力吧,有希望一定能夠成功!
2018年10月23日
(圖片為網路載圖)
-
4 # 風雲說收藏
你好謝謝邀請。要說古玩收藏家都想籌建博物館,也不盡然。事實上是真正實事求是的收藏家,他們會覺得自己收藏的古玩並不都是值得拿出來展出的好寶貝,因為很多收藏家手裡的真品並不足以支撐一個博物館的展品所需,而普通的古玩也不能引起人們參觀的興趣,所以真正的收藏家很少會去辦博物館。
這些年各地的大小私人博物館多少都帶有功利性質的,一些是為了得到國家資金扶持而掛羊頭賣狗肉,由一些有門路的門外漢胡亂弄一些亂七八糟的展品搞博物館以套取資金。另外熱衷於辦博物館的就是收藏了一大堆“國寶”的“收藏家”,這些人一般都比較膨脹,喜歡到處展示自己的假貨,辦個博物館提高自己在收藏圈的發言權,害了不少不懂行的人。
一般真正玩收藏的比較敝帚自珍,行事較為低調,有好東西也喜歡在自己的小圈子內交流,不喜歡搞得盡人皆知。只有名望到了一定的程度,手裡收藏的古玩珍品達到一定的數量,才會在政府和行業的建議和推舉下,開辦自己的博物館。而這樣的正規博物館,所有藏品都會被建檔,被文物部門記錄在案,藏品在不屬於個人。所以,開辦這樣的博物館需要收藏者的高風亮節,不是每個收藏家都願意失去對藏品的擁有權的,到目前為止,真正的收藏人中,也只有馬未都一個人站出來開辦了博物館,也只有他才真正具備開辦博物館的資格。
所以,前一段時間各地“收藏家”一窩蜂的建立博物館,並不是一個好現象,因為這些建博物館的人,目的並不純,展出的東西也大多為仿品,沽名釣譽的成份居多。而真正追求真品和潛心研究的收藏家並不熱衷於開辦博物館,因為在他們的眼裡,真正值得展出古玩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多。
-
5 # 平生緣
收藏家籌建自己的博物館是現階段比較熱門的事。
很多有實力的收藏家經過多年的努力收藏了眾多藝術品,多苦於無地方陳設,也無法真正分享收藏的快樂。
目前籌建建自己博物館的藏家分幾類:
一類,有經濟實體,有經濟能力,在中國大開發大建設的這三十年收藏到不少好的東西,建一座博物館既是企業文化的體現,也可做評估資產的一部分。更可以此成為企業、城市文化名片。
二類,眾籌的聯合建館,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些團體強強聯合,整合各自優勢建立博物館。成為共同的對外名片。提升在圈內地位及話語權。
三類,民藏個體,術業有專攻的,對某類藝術品有專業研究,建立自己的博物館,此類相對規模小,但很專業。集中了同類藝術品中很多精品。
不管那類籌建的博物館都是每個收藏家的夢想,讓自己的收藏品有個好的歸宿,讓打包的、儲存在庫房、地下室的藝術品可以對外展示,自己也一目瞭然的自我欣賞。
這是一個收藏階段的最好總結。
建立規範的博物館,這也是當前國家發展文化強國,建立文化自信所支援和倡導的。對規範的博物館也有一定的補助和獎勵。
《博物館事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中,對民辦博物館的扶持成為重要內容,提出“未來十年,民辦博物館的發展環境將得到進一步的最佳化,民辦博物館佔全國博物館比例逐步達到20%,湧現出一批專業化程度高、社會影響力強的優秀民辦博物館”。
有些地方政府將從稅費減免、金融支援、人才培養、服務保障等六方面給予民辦博物館以扶持,為民營博物館的發展提供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政策和人才空間,民營博物館的前景很值得期待。
因此,民營博物館應多向“享受博物館”靠攏。首先,政府對民營博物館多一些場地和資金支援,將民營博物館也當做公共文化的重要構成,使之無論在硬體還是軟體上,都能得到快速發展。
敬請關注【古瓷精舍】互學共進家園
-
6 # 自然壺韻
有些自稱的古玩收藏家,僅憑自己的愛好和對古玩的理解,胡亂收集很多民間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藝術品,又不知分門別類。只要是古玩,古董,舊貨,老貨能看上眼就一律收藏,總認為自己看上的都是寶貝。並且幻想其中有很多希世珍寶。固執己見,又不求甚解。
一些地方本來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傳承,其中不乏經典的收藏品。如果用來宣傳當地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傳承,建立博物館未嘗不可。問題是鎮館之寶的選擇上應該著重權衡一下,如果把握不當,把普通當珍貴,把糟粕當精華,不但會失去博物館的吸引力,歷史文化內涵,而且會勞民傷財,誤導民眾。
要防止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想借辦博物館的機會,利用國家政策的空子,達到自己非法獲取利益目的。現在,有一部分人,不學無術,投機取巧,把一些“新,假,破"的東西當國寶。如果有博物館作依託,他們會利用博物館,建立一套完整的(或者地下的)製假賣假體系,吹噓一套欺世盜名的藏品理論。更有甚者,還會利用博物館的公信力,吸引一些不明真相的收藏愛好者來購買他們的“新,假,破”藏品,以此來獲取巨大的非法利益。這是必須要有相關監管部門警惕和嚴格監督的!否則,好事變壞事,文化變惡化!
博物館作為一個文化產業,應該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離中心城區太遠了,也是不可取的。現在土地,房屋價格都很高很貴,開發中心城區博物館用地更是難上加難。本來博物館就很難盈利,土地成本高的中心地帶,是博物館不可承受之重。
實際上,私人建立博物館還不只以上幾個簡單的問題,真正要建好私人博物館,還有方方面面複雜的人和事。要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當然,理想很簡單,現實很骨感。努力吧,有希望一定能夠成功!
-
7 # 渭水徐公
2018年“博物館熱”的背後,藏著不容忽視的危機。當危機降臨時,這些以個人名義建立起來的小型博物館,恐怕將面臨十不存一的命運。畢竟這世間萬物,都逃不過興衰起落的自然規律。
在最近的幾十年裡,博物館的數量一路激增,從建國初期的幾百個,一路增長到了如今的數千個博物館。然而有一個殘酷的事實,擺在了我們面前:很多博物館的展品,同質化的程度非常高。當博物館熱漸漸消退時,那些體量不夠大,品牌不夠響亮,沒有撥款援助,也沒能透過文創產品創收的中小型博物館,他們能否繼續生存下去呢?
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小型博物館將會面臨什麼樣的結局?其實,當下的一些小型博物館,已經面臨著衰退的困局。
我去山東淄博的齊都文化城參觀的時候,這裡的中型博物館齊文化博物院、臨淄足球博物館這兩家,仍然在對外開放,而且還有不少的旅客。但附近的十七個小型博物館組成的聚落,基本上已經全線崩潰,紛紛關門大吉了。根據當地工作人員的反饋,這些博物館究竟什麼時候會再度開放,這仍然是個未知數。
而這十七個小型博物館,幾乎全是以個人名義成立的民間博物館。當博物館聚落無人問津時,附近的全體博物館泥沙俱下,無一例外地受到了影響。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好看的中小型博物館,到底是啥樣的?》。在這篇文章裡,我明確了一個概念:如果小型的博物館,想要更好地生存下去的話,必須要有獨特,而且無可替代的元素。這樣才能有訪客慕名前來,他們也能夠將文化傳承的目標,更好地貫徹下去。
而上文提到的那些小型博物館,無疑便死於“同質化”。
這些博物館的展品,大都集中在玉石、書畫以及錢幣等類物品。如果坐上車往西走,找到同樣位於淄博市的桓臺博物館,你就能在這家大博物館的展廳裡,發現這些同類型的展品——就算不是一模一樣,也是大同小異。桓臺博物館的交通更為便利,恐怕很少有人會捨近求遠,特意到齊都文化城來看展。
除了嚴重同質化之外,私人博物館的規模比較小,可能還會面臨一個新的問題:如果收藏家的博物館裡,只有自己的藏品出現,而且展品長期不進行調整的話,恐怕觀眾很快便會厭倦。哪怕是最鐵桿的真愛粉,也未必會再次來訪,如果希望吸引更多的觀眾,就一定要以展品調陳、上新的方式,來為觀眾不停地帶來新鮮感。除此之外,也要時時刻刻與其他博物館,聯合舉辦一些臨時展覽。唯有源源不斷的新鮮感,才能確保觀眾紛至沓來,併為博物館帶來潛在的收益。
人氣即收益,別小瞧展覽之外的其他收益——宜家是賣家裝產品的地方。但宜家餐廳的年收入,普遍在10-20億美金之間。而很多國內的博物館,卻完全忽略了輔助設施的收益,這無疑是非常可惜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傳承文化則是千年大計。這需要長期的規劃,穩定的現金流,乃至於幾代人的持續努力。這些生於建館熱潮的民間博物館,恐怕只有其中的一少部分,才能經得起時空的考驗,併成為最終的勝出者。
-
8 # xzc西域客
很多收藏家手裡的真品並不足以支撐一個博物館的展品所需,而普通的古玩也不能引起人們參觀的興趣,所以真正的收藏家很少會去辦博物館。
回覆列表
九十年代,籌建博物館需要三千件,郵票、錢幣、票證小件的器物,大件的另記。稽核批准比較難,現在不同了,要求大量發展,審批簡單,首先先是場地,早幾年很多是租來的場地,現在很難維持,有些關門了。據我所知、現在很多人申請的,多數是縣,村民,有場地,但是多數是民俗文化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