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村老師看教育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其實王者榮耀中的李白並沒有篡改歷史人物。歷史上的李白不僅是位才華橫溢,被世人尊稱為“詩仙”的浪漫主義詩人,他還是位劍術高超的劍客。只不過他的詩歌成就太過出眾,掩蓋了他高超的劍術,然而這一點世人卻很少知道罷了。

    據相關史料記載,李白五歲才開始讀書,十歲精通五經,十五歲便能吟詩作賦。當時社會上很多名流對其才華大肆誇獎讚賞,也正是這一年,李白受到了唐朝尚武之風和道家思想的影響,讓他萌生了一個浪跡天涯的俠客夢。為了實現這一夢想,李白專門來到山東拜當時人們公認的唐朝第一劍聖––裴旻為師。對於這一點李白曾在《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中表明瞭自己到山東學劍:“顧餘不及仕,學劍來山東”,而唐代裴敬的《翰林學士李公墓碑》也證明了李白師從裴旻。 李白學有所成後,便開始實施他仗劍天涯的遊俠夢。

    李白學成以後先後遊歷了巴陵、揚州、蘇州、杭州、洛陽、太原、華山……幾乎遊歷了大半個唐朝疆域。如果沒有超群的劍術,沒有一技之能自保,在那一時代,個人的人身安全很難得以保障。他曾在《俠客行》中不僅透露出了自己對古時俠客的仰慕(“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同時也向世人暗示了自己的經歷。

    對“劍”的情懷,李白是情有獨鍾的,這在他的詩歌當中就有體現,其詩中“劍”字出現的頻率頗高。如:“按劍清八極,歸酣歌大風”、“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飛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一個對劍如此情有獨鍾的人,又怎能弱了劍術。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白除了有一個劍聖師傅,他還有一個殺手徒弟——武諤。李白曾在《贈武十七諤》的序言中寫到:門人武諤,深於義者也,質本沉悍……從中就可看出兩人的關係。武諤原本是名殺手,不是文人,那麼他拜李白為師難道是為了學詩?顯然不是,答案卻出人意料——學習劍術,從這也可以看出李白是位劍術了得的劍客。

    受唐代尚武之風的影響,唐代文人大多都有俠客夢。楊炯在《從軍行》中寫到“寧為百夫長,勝過一書生”、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亦寫到“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李白生活在這樣一個崇尚武風的環境中,能夠成為一名劍術超群的劍客亦不足為奇。

  • 2 # 萬卷縱橫眼欲枯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作為“俠客”的李白

    在中國歷史上,“任俠”精神在戰國時期開始發揚,兩漢也曾經一度流行。而在唐代社會,特別是初唐和盛唐時期,任俠成為了一種時尚,無論是皇室宗親、公卿大臣,還是貴族子弟、文人墨客,許多人都有過任俠的經歷。

    任俠在詩人中更是盛行。陳子昂“馳俠使氣,至年十七八未知書。”(盧藏用《陳子昂別傳》)韋應物“尚俠,……豪縱不羈。”(《唐才子傳》)王維在《少年行》裡寫道:“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孟浩然在《涼州詞》裡也說:“坐看今夜關山月,思殺邊城遊俠兒。”此外,高適、李頎、崔顥、杜甫等人的詩中,也都有對遊俠生活的描繪。

    可以說,任俠在唐朝社會,是一種非同凡響的行為,是一種帶著英雄色彩的光榮行為。

    作為一個足以引領時代的時尚達人,“詩仙”李白又怎會落在別人的後面。況且,滿懷浪漫情懷的李白天生就是一個俠客。任俠,是李白平生的重要追求之一。

    任俠行為,李白是他認真去做的。他“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與韓荊州書》)他自稱青年時曾“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贈從兄襄陽少府皓》),“少任俠,手刃數人”(《魏顥《李翰林集序》)。李白常帶刀劍,大約也懂一些劍術,親手殺人可能有點誇張,但和後世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相比,是很有俠士風範的。

    李白離開蜀地後,“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上安州裴長史書》)輕財好施,正是古代俠客的行為。

    重交情,講義氣,也是任俠精神的體現。李白曾和友人吳指南同遊楚地,結果吳指南死在了洞庭,李白像死了親人一樣伏屍大哭。過了幾年以後,他又親自前來尋找吳指南的屍骨,“裹骨徒步,負之而趨,寢興攜持,無輟身手……”(《上安州裴長史書》)直到把朋友的屍骨安葬在鄂城才罷休。他這樣的行為,和現代武俠小說中所描寫的俠客行徑是多麼相似。

    李白在《贈崔侍御》一詩裡寫道:“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可見他和崔宗之的結交,最初也是因為任俠。他和許多朋友都是因任俠而投契,直到安史之亂期間,他還結交著任俠者。在《贈武十七諤》的序言裡,他說:“門人武諤,深於義者也。質本沉悍,慕要離之風,潛釣川海,不數數於世間事。聞中原作難,西來訪餘。餘愛子伯禽在魯,許將冒胡兵以致之,酒酣感激,援筆而贈。”這個武諤,是李白青年時的任俠朋友,在安史之亂的兵荒馬亂中,願意冒著危險,從戰火中護送李白的愛子,可見二人情誼之深,也可見他們的俠義精神。

    任俠不僅是李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他詩歌的重要內容。最有名的就是這首《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這首詩熱烈地歌頌了侯嬴和朱亥這樣的俠客,讚揚他們排憂解難、不圖名利、尚義氣、重承諾的高尚人格。

    李白熱烈嚮往古代俠者的非同凡響的生活,侯嬴、朱亥這樣的“千秋二壯士”,就是他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再比如這首《結襪子》中的高漸離和專諸,也同樣如此:

    燕南壯士吳門豪,築中置鉛魚隱刀。

    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

    李白的任俠詩中,也體現了唐代任俠生活的另一面——縱酒狎妓。比如這首《少年行》: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縱酒狎妓,是唐代士大夫的普遍行為。李白嗜酒,盡人皆知。而俠與酒,也就像魚和水一樣密不可分。清代張潮說:“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沒有俠就不能顯出酒之烈,沒有酒就不能顯出俠之豪。酒助長了俠情,幾杯烈酒下肚,豪情萬丈,正是“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就如同金庸的小說,如果沒了酒,令狐沖、蕭峰們的氣概怕也要減色不少。

    李白的生活,又怎能缺了俠和酒,酒入俠腸,才有了這一首首優美的詩篇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拼音的《唐詩3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