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來54

    1、首先要學好漢語拼音,因為每個漢字都可以用漢語拼音標準準確發音,而漢語拼音的數目是很少,所以必須把這些基本的聲母韻母的音發準確了。

    2、多和普通話準的人交流,並讓他們隨時發現問題,隨時指出,並當場改正。做到這兩點最多一個月就普通話發音就基本沒有問題了。

    3.要想學好普通話,首要的是每天堅持說,這一點非常重要,同時在說的時候注意發現自己的問題。發現自己的方言問題後,需要找到正確的訓練方法,這可以請教老師,從而有針對性的加以訓練。

    4.每天注意聽一些普通話標準的人的發音,包括聽廣播和身邊普通話說的好的同學。

    總之,普通話學習也是語言學習,只有持之以恆,方能見效。一般只要堅持3—5個月,都會收到一定的效果,有的人還會進步很大。祝願你能練好普通話!

    如何說好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口語表達能力一直以來就是我們個人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在這個方面,我們必須認真的對待,並且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努力提高,力爭能夠做到能夠用最簡潔、最流利的普通話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來。這裡面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語言組織能力,另一個是普通話水平。在這個專題中,我們就如何說好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做一個深入的交流,大家可以積極地參加評論。下面是轉述一位積極投稿的網友的感受,僅做拋磚引玉之用。

    作為一個華人,我們每個人都夢想著能說一口標準伶俐的普通話。每當看新聞的時候,總是非常佩服那些播音員,能夠靈活自如、準確無誤地播報每一條新聞。而每當觀看訪談類節目或者綜藝類節目的時候,又特別欣賞那些節目主持人,他們往往都擁有一套絕佳的口才,能夠滔滔不絕地來面對觀眾朋友們。

    其實,別看有些人說話如此的標準,如此的嫻熟,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經常說,經常練。我認為這是說好普通話唯一的訣竅。由於一直以來對這方面比較關注,我才得知原來新聞播音員每次在進行波音之前都要進行半個小時的適應性訓練,以幫助他們能夠進入到流利播音的狀態。我也瞭解到,那些專業的相聲演員,在學相聲時有一門必修科目,那就是練嘴皮子,念繞口令,只有經過千遍萬遍反覆快速練習之後,才能進入到其他相關課程的訓練當中。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唯有勤加練習才能說好流利的普通話。那麼,自己如何練習呢。我是這麼做的,我給自己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天早上堅持早讀。為了能夠很好的堅持這個習慣,我還特意給這個早讀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脫口而出”。所以,這三年半的時間以來,我每天早上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脫口而出,一直以來從不間斷。早讀讀什麼,為了能夠跟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結合起來,我選擇了許多部經典名著。一個字一個字,一句話一句話,從頭到尾快節奏地有聲朗讀。此外,平時也進行一些繞口令的練習。

    在堅持早讀,全面提高普通話能力的同時,我還特意針對區域性進行了一系列強化訓練。

    首先,要找準問題所在:

    在準備練習改正之前心裡一定要明確自己說話的問題所在。比如,我自己很清楚自己說話時存在的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習慣說錯字。應該說,我這個人如果認真的去說普通話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是能夠說得比較標準的。但是,我卻存在一個問題。由於我是一個南方人,在老家的時候特別是在家裡,大家相互交流都是用的地方方言。而我們的方言往往都是平舌音,根本沒有翹舌音之說。因此,在說普通話的時候,自己對一個字的發音往往潛意識裡是發的是平舌音。所以,一旦話說起來,有時候沒有經過大腦過濾的時候,就會突然蹦出來一個平舌音的字。印象當中,以前出現這種錯誤的機率還是非常高的。我簡單的把它概括為說“錯”字。我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說話節奏比較慢。記得以前說話的時候,總是有幾個同學給我提出來,你說話怎麼這麼慢慢悠悠的,還挺有意思的。其實,這哪叫挺有意思的,這可是一種說話的缺陷,對我來說必須及早克服。我的第三個問題是我後來慢慢有意識地注意練習說普通話後才發現的。那就是“了”這個音比其他音要困難。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發這個音的時候明顯感覺到舌頭有點吃力,所以這也造成了說話不流利。

    接下來就是對症下藥:

    針對說“錯”字的問題。我仔細的去發現我說錯話的規律。最後,我發現我用普通話說“睡、生產、種、出、重”這幾個字時出錯的機率相當高。這幾個字都是典型的翹舌音。而我總是習慣於讀出平舌音來。所以,我特地給它們一一記了下來。並且有意識的把他們連成串掛在嘴邊,反覆練習。就這樣硬生生把這個習慣給糾正了過來。為了練就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我還有意識地把自己早讀中讀到的一些感覺發音有點兒困難的詞和語句摘錄下來,以備平時的強化訓練,具體如下:“日本從上層建築、存在著、廣州曾召開、軍事著作、加速製造、戰役力量、蘇軍儲備各種作戰物資、並在敵縱深廣泛開展特種作戰、軍工生產也明顯增長、接觸政策、遭受嚴重損失、蘇軍在這次戰鬥中、自然、因為在無形資產的組成要素中、他以一己之心推論天下、自然能與大多數華人同悲同喜、要麼你不適應這座城市的遊戲規則和生存法則、也許更多機會和榮譽正在等待著他、沒日沒夜地印刷傳單、還是地雷戰”。

    針對說話慢的問題。我也有意識的說話速度,培養自己潛意識裡說話的速度。並且儘量讓自己跟一些說話快的人在一起接觸。及時迴避一些說話節奏慢的人的干擾。

    針對說話時的唇音、齒音、舌音進行強化訓練。我自己感覺這三個音當中唯獨齒音發得還算流利,其他兩個音說起來都不怎麼流利,甚至還感覺到有點兒笨嘴皮子。針對唇音,我選擇了以下幾組詞語每天晚上進行練習:發“爸、爸、爸……(快速九個)”、“苗(mia)、苗、苗……(快速九個)”。針對舌音,每天堅持練習:“戰役力量”、“啊波次的餓佛哥……”、“羅……(九個)”、“了……”、“劉……”、“李……”。還有一個特殊的就是:“一、一、一……(九個)”。

    就這樣,形成每天早晚練習的習慣以後,把說話當成一種任務來完成,不斷髮現、不斷思考、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想總有一天,我們的普通話一定能夠達到參加辯論賽、主持節目或者是當相聲演員的水平。

    在口型技巧方面,經過長時間的探索,我發現說話之前說話的時候,口型最好保持在準備發“了”字這個狀態上。下顎往下放,挪出一定的空間準備發音。

    當然,這還算是初級階段的練習呢,如果感覺這個練習得差不多了,可以進行中級修煉。主要的變化就是在朗讀的基礎上逐漸演變為誦讀,或者是脫稿描述,反正其實質就是脫稿,以及練習語言組織能力。

    參考資料

    新浪部落格: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87ac00100cnw1.html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鯽魚有怎樣的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