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茶舍表妹

    為什麼紅樓夢不能有一個好的結局?

    一、《紅樓夢》的主線自始至終離不開一個情字,愛情,親情,友情,戀情,痴情等等,家國情愁,夢裡夢外,無不都是情感的流露。

    二、人世間一旦和情字沾邊,恐怕難有好的結局,因為情是美味,更是殺手,不吃會餓著,吃了會消化不良。

    三、有句名言,“所有的選擇都是一種遺憾”,這句話包含了極其深刻的哲思,情更是如此,有情就會有傷害,愛之深恨之切就是這個道理。

    四、人是很複雜的多面性動物,在情上的不確定性,往往自己也把控不了,所以情的生態環境很難滿足人的慾望。

    五、這也符合自然規律,人生從生到死,一起一落,從有到無,誰都逃不過的結局,情隨人動自然就會從有到空了。

    六、所以說,《紅樓夢》不能有個好的結局,恰恰是客觀反映了人類社會的現實,恰恰是一面鏡子,讓世人更理性更清醒。

  • 2 # 好物大戶

    因為《紅樓夢》未在曹雪芹生前最終完稿。續寫部分未能完全按曹寫作思路完成。

    但是按照薛寶釵的判詞“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說明賈寶玉和薛寶釵雖然最終結婚但是並無愛情可言。“金簪雪裡埋”,美麗的釵簪被拋棄在冰冷的雪中,暗示最終賈寶玉出家後,薛寶釵只能孤寂守著日益破敗的賈家,最後不免悲劇結局。

  • 3 # 國風1974

    你好,我是國風

    這個問題問得好有意思!那麼你為什麼不給維納斯女神裝上一對完美的胳膊?你以為這個世界沒有人試著為他裝嗎?其實已經有無數的人給維納斯女神裝上了胳膊,但是包括他自己在內所有的人都覺得他裝的胳膊不對勁,無論就得胳膊擺出什麼樣的姿勢,表現多麼婀娜的手勢。裝上胳膊的維納斯總會失去了它原有的氣質!

    所以你這個提問基本上是等於毀了一大名著!還是不要做這種妄想了

  • 4 # 使用者4876087807407

    《紅樓夢》是腐朽,黑暗,封建,落後社會的真實寫照及濃縮,由四大家族的興衰演繹而成,悲慘的結局是必然的。

    它體現了善惡因果報應的結局。

    它反映了家族盛極而衰的必然。

    它反映了社會腐敗黑暗的結果。

    它反映了人情冷暖的嗟嘆世故。

  • 5 # 三勺

    《紅樓夢》不是沒有一個好的結局,而是真實的反映了人性歷史的全貌。它是一部人生必讀的一部人性體現之寶典。更是一部讓人們瞭解社會,瞭解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的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

    《紅樓夢》之所以能成為經典,並影響了幾代人適合他的細膩真實反映人性社會的一些倫理道德,一些爾虞我詐一些,勾心鬥角,奴顏卑膝達官貴人市井小民的一些深刻描寫所分不開的他從不同家庭不同人際關係的各個側面反映出了人性心底的一些不同本性。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了形形色色的人們在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生活當中的具體反應。

    《紅樓夢》不僅是一部歷史明珠,更是一個人生社會學的一個寶典。《紅樓夢》當中結尾對每個人最終命運的描寫也是從各個側面反映出了人世間那種無形的因果關係。同時也從不同的側面告誡著人們行善積德,相信因果。人生苦短,風雨飄搖。附近人摔。任何時代,任何環境當中都是涇渭分明的因果關係。

  • 6 # 溪花浦牧魚

    《紅樓夢》如果以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尾收場,一則悖離了歷史的發展規律,二則會成為另一副空間架構,三則肯定不由曹公所為,其思想性和藝術性定然大打折扣,當然也不會給後來的一代又一代的“紅學家”提供飯碗了。

  • 7 # 建平249504053劉建平

    紅樓夢是描寫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曹雪芹在小說開端就預設了故事的結局,就是所謂的千紅一窟,萬豔同輩,十二金釵的命運已經在叛詞中,提前告知讀者,所以故事必須按照叛詞展開,絳珠草是向神瑛侍者還淚的,頑石是渡劫的,賈家抄家是必然結果,小說的主人公賈寶玉和曹雪芹的遭遇是十分相像的,小說多少有點像自傳,曹家也敗落了,曹雪芹也經歷過家庭變故,賈家的衰敗,即有社會原因,又有歷史原因,賈家的不作為,賈妃的失寵和早亡,朝廷內部的爭鬥,賈家的站對,賈雨村的落井下石,等等多種原因,使得故事的結局不會向好的方面發展,最終是樹倒猢猻散,落了個茫茫大地真乾淨。

  • 8 # 綠竹蔓蔓

    第一,曹公在寫此書時,已經家道中落,每個作者的作品多多少少都會與自身有一些聯絡,曹公在對映自己的家族存亡史。

    第二:千紅一哭,萬豔同悲,賈家的興亡史,正好認證了這些養在深閨的小姐們的結局,就如每個朝代的更替,後宮妃嬪的謝幕。

    第三:南柯一夢,如寶玉遊太虛幻境,所看到見到不過都是虛幻一場,終究要散去的。告訴賈家百年富貴,不過黃粱夢醒一場都是要成空的,預示著悲劇的結局。

  • 9 # 竹林舞劍

    本就是一場夢,結局好壞也沒有什麼糾結的。世間的事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再一個奢侈人生本來就沒有什麼好結果。也起到了勸導世人的效果。

  • 10 # 潘望文學

    《紅樓夢》之所以沒有一個好結局,首先是因為《紅樓夢》是一本家族悲劇史。其次是因為《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先生本就是一位不幸之人。郁達夫曾有句名言,他說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而且,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其曾祖父曹璽任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的保姆;其祖父任御史也深受康熙的寵信。直到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虧空活罪被抄家,所以曹家從此衰敗。為此,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於是,他潛心研究詩書、中醫、金石等,並憑藉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晚年的他舉家食粥,過著一貧如洗的艱苦生活。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曹雪芹的幼子夭亡,他因過於憂傷和悲痛,於是臥病不起,最終逝世。雖然《紅樓夢》的後四十回是高鶚續寫,但卻並非曹雪芹的本意,因為曹雪芹的悲劇奠定了《紅樓夢》註定是以悲劇為結局。所以,不論如何,《紅樓夢》都不能有一個好結局。

  • 11 # 瀟湘竹說球

    《紅樓夢》第五回“遊環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是這部小說最重要的一回。怎麼說它重要,都不過分。

    在這一回中,賈寶玉在秦可卿臥室中睡覺時,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個叫作太虛幻境的地方。他看到很多抽屜,裡面有很多冊子,上面有畫、有詩。後來他還聽到了很多曲子。

    作者已把小說最重要的人物的悲劇命運通過畫、詩、曲的方式,提前揭示出來了。

    如果你想知道《紅樓夢》中每一個人的命運,你就要不斷回到第五回來看。因為那些畫、詩、曲已經放在那裡,你會去印證。

    比如晴雯,她是作者最疼愛的一個悲劇角色,是《紅樓夢》在沒有寫完的情況下就有了結局的一個人物,“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她生病熬夜幫寶玉縫補貴重衣服的場景,令人非常感動。她和寶玉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卻被當做“狐狸精”,趕出去了,病死在外頭。

    比如迎春,她的命運也非常悲慘,判詞中說她“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她嫁給了孫紹祖後,天天遭受家暴,最後被折磨而死。

    再比如妙玉,判詞中說她“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她非常有潔癖,是一位高冷的美人,劉姥姥喝過一口茶的杯子,她嫌髒,就直接丟掉不要了。就這樣愛乾淨的出家的美人,卻被壞人玷汙。

    在這一回中,小說已很清楚地說明最終結局將是一個大悲劇,那就是“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那就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 12 # 三味翁童

    《紅樓夢》的主線自始自終離不開一個“情”字,愛情,親情,友情,戀情,痴情等等,家國情愁,夢裡夢外,無不都是情的流露。

    人世間一旦和情字沾邊,恐怕難有好的結局,因為情是美味,更是殺手,不吃會餓著,吃了會消化不良。

    有句名言,“所有的選擇都是一種遺憾”,這句話包含了極其深刻的哲思,情更是如此,有情就會有傷害,愛之深恨之切就是這個道理。

    人是個很複雜的多面性動物,在情上的不確定性,往往自己也把控不了,所以情的生態環境很難滿足人的慾望。

    這也符合自然規律,人生從生到死,一起一落,從有到無,誰都逃不過的結局,情隨人動自然就會從有到空了。

    所以說世上最不靠譜的就是情,最殘酷的還是情,最難有好結局的更是情。

    所以說,《紅樓夢》不能有個好的結局,恰恰是客觀反映了人類社會的現實,恰恰是一面鏡子,讓世人更理性更清醒。

    一己之見,重在參與!

  • 13 # 一抹紫色的芬芳

    紅樓夢不能有一個好的結局,這得從曹雪芹老先生所經歷的顛當人生談起,他根據自己家族的榮辱衰退,用盡畢生心血打造寫出了中國非常經典的古典文學鉅作《紅樓夢》,這部鉅作,因裡面描述的人物眾多,對社會現狀描寫的細緻入微,被後來稱為十九世紀的百科全書。

    曹雪芹老先生的家庭背景是官僚世家,有百年的基業,可謂也是官家之後顯赫一時,在清朝《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有記載。曹雪芹名沾,字表夢阮,雪芹是其號,祖籍在遼陽,先世原本是漢族,明末加入滿洲籍,曾經是正白旗包衣人,機緣湊巧,因他的祖先立下了赫赫戰功,逐漸的他的先輩家族成了名望家族。

    曹家有頭有臉的先輩做了朝中各種官職,曹家之前都是戎馬時代,到了爺爺輩曹寅這一代最輝煌時候,曹寅是康熙的發小,母親是康熙的乳母,那時已經是江寧織造,曹雪芹正是生在這樣一個時候,他家人丁已經不興旺的時候,他的童年及學識,他的家庭成就的文化底蘊,所經歷的生活才讓他有了寫作《紅樓夢》的題材。

    曹雪芹度過了十幾個春秋之後,由於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政治鬥爭牽連,曹家遭受了一系列的打擊打壓,以各種罪名,把曹家做官的長輩革職,入獄,查抄家產,對於家庭的屢屢變故,記憶猶新,在經歷了大起大落,家族由榮華富貴之期的鼎盛時代到沒落,由富足大戶到家族衰落,嚐盡了苦辣酸甜,那時曹雪芹的心智已經成熟,對皇宮文化及當時的社會形態,社會文化,人民的底層生活,形成了創作《紅樓夢》的思維,把自己經歷過的生活,變故,及後來的潦倒落魄,以一本神奇的傳世之作,寫出了不朽的神話,所以《紅樓夢》裡的每個人物,整本書描述的情節,都沒有一個好的結局,也是他自己一生悲歡興衰的寫照!

  • 14 # 孤竹國人1

    《紅樓夢》不可能有好的結局。因作者寫的是封建社會從強盛到腐朽最後消亡的歷史。一部《紅樓夢》百年封建史,它揭露了封建大家庭因驕奢淫逸,揮金如土,過著朱門酒肉臭的腐朽生活,這樣的豪門貴族必然從強勝走向衰亡。這是必然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紅樓夢》的結局,高度地展現了作者的創作意圖,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 15 # 尼古拉斯憶心

    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一部《紅樓夢》讀下來,對裡面那些才華橫溢的奇女子既佩服又感嘆,感覺裡面的女孩子,不管是貴族的小姐,還是平民丫頭,好像就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一般。那麼有沒有一個結局還算好的女子呢?如果有,那又是誰呢?

    不過兩年,便也要"綠葉成蔭子滿枝"了。再過幾日,這杏樹子落枝空,再幾年,岫煙未免烏髮如銀,紅顏似槁了。"由此可見,岫煙的結局也逃不過悲哀二字。 在我們能夠看到的,結局最好的應該是小紅,她本來是賈寶玉院子裡的丫鬟,因長期得不到重用,便抓住機會轉投了王熙鳳。在大觀園中和賈芸初遇便一見鍾情,並通過遺失手帕和賈芸私定終身,最終在賈府被抄家之前,和賈芸結為夫妻。她沒有聽從別人的安排,而是大膽地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自己的歸宿,這樣的結局,和眾多女子比起來自然是比較好的。而且小紅自身很有遠見,在被秋紋碧痕等大丫鬟排斥時,小丫鬟墜兒都替她打抱不平,而她卻說:“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兩三年之後就各幹各的了,誰也管不了誰,這是連襲人晴雯等大丫鬟,甚至很多主子小姐都不會有的見地。 所以,小紅能在千紅一悲的大背景下,擁有一個不錯的結局,這和她本身的眼光和魄力是分不開的。而對於《紅樓夢》的眾多女子,你認為誰的結局最好呢?

  • 16 # 雙溪小築

    萬事萬物有因就有果,有開端就會有結局。《紅樓夢》從拉開序幕,就註定會是一個悲劇式的結局,唯有悲劇的結局,才能夠顯示出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

    《紅樓夢》,本來就是一個“夢”,是曹雪芹所編織的一個開篇華美、過程曲折、結局淒涼的夢。在這個五光十色的夢裡,有人看到了哲學,有人看到了佛老,有人看到了詩詞,有人看到了書畫,有人看到了權謀,有人看到了情愛,有人看到了富貴貧窮,有人看到了一部大百科全書。

    無論你看到了什麼,這個夢本來就是曹雪芹自身經歷的真實寫照也是對封建社會的揭露,更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揭示

    一、曹雪芹如”過山車“般的曲折人生

    曹雪芹出生於清朝一個官宦家族。他的曾祖母做過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的御前侍衛和伴讀,後來外放江寧織造,還做過兩淮巡鹽監察御史,受到康熙的寵信。曹家在當時不說是一等一的權貴,也算是炙手可熱的當紅家族所以曹雪芹在青少年時期,可是過著榮華富貴的富三代生活,堪比紅樓夢裡的“男一號”賈寶玉。

    曹雪芹出生之時,就如同賈寶玉一樣,嘴裡含著金鑰匙出生,錦衣紈絝、風流自在的富貴家庭生活,讓他在14歲之前就沒有受到一絲毫委屈。這和紅樓夢裡的賈寶玉的情況如出一轍。所以曹雪芹對於豪門權貴家族的生活狀況完全熟悉:本就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有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雍正六年,曹家被查出鉅額虧空,獲罪被抄家,被皇帝下旨抄家。那一年曹雪芹年僅14歲,年齡和賈寶玉相似。從他父親往上細數,也不過三代的榮昌。

    雖然被一捋到底,但還好,罪不至於滿門抄斬,性命算是得以保全。被抄家之後曹雪芹跟隨家族遷往北京西郊。曹氏家族,從此敗落、一蹶不振。

    乾隆二十七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除夕,因貧病無醫而逝,一代文學巨匠曹雪芹,就這樣離開這個令他曾經歡喜卻又痛苦的人世。

    【小結】

    從天堂般的富貴生活一下子跌落到社會最低層,曹雪芹感受到了人生的無常、世態的炎涼,這也促使曹雪芹對於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

    由貧入富易,由奢入貧難。貧窮家庭早就飽受苦難的磨鍊,對於世事早有經驗和心理準備。而由奢靡的生活一下跌落貧苦的境況,絕大多數人是無法忍受這種巨大的現實跌宕和心理落差。家族突然間的遭遇,令曹雪芹內心痛苦不堪、無法忍受。

    對於曹雪芹來說,14歲被抄家之前,他一直生活在美妙、虛幻的夢中,14歲之後,現實的苦難一直在深深的刺痛著他。雖然他也會留戀著早年夢中的美好生活,但是現實的情況雖然痛苦,卻讓他更加的清醒。正是這種清醒,才能讓他產生創作的衝動與靈感

    而他自身悲劇式的家族經歷,全部都融入到《紅樓夢》這部作品當中:人如其人,事如其事,境似其境,因果皆同。

    二、清朝社會現實

    《紅樓夢》不但是曹雪芹對自己家族和人生經歷的真實寫照,同樣是對於清前期社會現實的真實刻畫。

    清康熙帝自八歲登基,前後有鰲拜、明珠、索額圖等權臣功高蓋主,均是先重用而後遭棄,上演著興衰榮辱、升落更迭的歷史故事。雍正帝即位之後,為了重振朝綱,大肆整飭吏治,對於敵對勢力、腐敗官員下手毫不留情,全部給予嚴肅處理。

    這期間,基於利益集團的政治鬥爭,又有無數官宦家族遭遇象曹雪芹家族一樣的命運。

    其中的納蘭明珠家族,與曹雪芹和曹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納蘭明珠是康熙朝重臣。明珠的兒子納蘭性德,當年曾經與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同為康熙皇帝御前侍衛,深得皇帝寵信。他們之間並且關係非同一般,還經常有詩文往來。一位在皇帝身邊負責護駕,同時與文化界聯絡來往、籠絡士人;一位奉旨赴南京任江寧織造,替皇帝選拔人才。二人都負有重要的任務和使命,二家的關係也非同一般。

    明珠與大多數封建官吏一樣,由於權勢漸重,也重蹈把持朝政,背公營私、貪財納賄覆輒,後來被御史參劾,遭撤職抄家的處分。他的府邸家園被另一個佞臣鉅貪和珅看中,據為已有。納蘭性德因為早逝,不曾象曹雪芹那樣經歷被抄家的鉅變,但是他家庭的經歷,卻被曹雪芹看得明白清楚。

    到了雍正帝時期,曹家被告挪用資財,出現虧空被撤職查抄,其織造之職被另一個叫隋赫德的貪官接替。

    【小結】

    這些家族的事業好景不長,似乎也鬼使神差地預示著“水滿則溢,月圓必虧、盛宴必散”的規律。

    這一情況也並不僅限於納蘭和曹氏家族。而是一般事物的發展規律,更是封建王朝中的普遍現象。這也正是他們家族史的社會意義所在。

    他們兩個家族之間的相似之處的確太多,曹雪芹也對明珠家族的變故清楚明白,再加上個人的親歷和體驗,極大的豐富了他的藝術創作源泉,使《紅樓夢》更具有普遍的代表意義。

    三、封建社會發展普遍規律

    看他騎大馬、看他著紫袍、看他起高樓、看他宴賓客、看他房屋倒、看他一片淒涼。

    縱觀曹雪芹的一生,除了曹氏家族如過山車般的命運之外,納蘭性德家族也是同樣的命運,之前的鰲拜也是同樣的命運,索額圖家族也是如此。在曹家被罷免江寧織造之後,又一個貪官隋赫德接替了這個肥的流油的美差。真的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

    在這些我上你下、興衰交替的現象背後,都牽扯到封建社會利益集團的政治鬥爭。一個個家族都去爭先恐後爭奪種種利益,爭不到的自然憤恨難過,爭到手的也難逃最終的衰敗滅亡。

    在《紅樓夢》第一回中,甄士隱遇到了一個跛足道人,念一首《好了歌》,:甄士隱聽了心中徹悟,也作了一首《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這哪裡是甄士隱的註解,分明是作者曹雪芹自己思想世界的縮影!也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寫照。

    《紅樓夢》形象地刻畫了封建社會的世事百態,倫理道德敗壞,傳統人文倫理喪失,人類劣根性充分顯現,上層統治階級對權力的過分集中控制而形成壟斷,變得驕橫跋扈、享樂奢靡。種種不公平的社會現象,加速了社會矛盾的迅速擴大。

    文學鉅著《紅樓夢》,就是一部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利益鬥爭、世事變遷的濃縮版本

    四、曹雪芹的創作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曹雪芹對自身進行了深刻的回憶與反思,對家族的興衰作了全面的分析與思考,對現實社會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對人生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然後,曹雪芹把後半生的目標,全部專注於對社會現實深刻的記錄與描述上——創作《紅樓夢》!

    曹雪芹中晚年,家庭生活日益貧困,生計也是舉步維艱。但即使這樣,也擋不住曹雪芹創作的熱情與動力。也許,他只想把自己一生的經歷、對現實社會的思考結果,都融入到這一部偉大的作品當中。雖然,當時的曹雪芹,並不寄希望這部作品以後多麼多麼的偉大,或為自己帶來多大的利益。

    曹雪芹多才多藝,他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這些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曾經撰寫了《廢藝齋集稿》、《南鷂北鳶考工志》等多部關於金石工藝美術、烹調等方面的書籍。這些都對對他創作《紅樓夢》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既不借助於任何歷史故事,也不以任何民間創作為基礎,而是直接取材於現實社會生活,融入了他個人的血淚感情。作品真實描寫,保持了現實生活的多樣性、現象的豐富性。從形形色色的人物關係中,顯示出那種富貴權貴家族從興盛到衰敗的曲折過程。

    “生於繁華富貴,終於衰敗沒落“。曹雪芹的的經歷從錦衣玉食的富貴,一下跌落入沒落衰敗的境況,使他深切地體驗到人生悲哀和世道的無情,也跳出了自身的侷限,觀察到封建權貴家族興衰的規律與必然性。在看透之餘,也對人生產生了厭離和避世的思想。

    曹雪芹自身悲劇式的人生經歷,他豐富的文學功底,他對社會深入的觀察,他對生命高度的反思,都融入到這部《紅樓夢》當中。

    【總結】

    《紅夢樓》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稱謂。“紅樓”,象徵世間豪門權貴、名利場,“夢”是一切本來虛幻,夢醒時分,就會發現世間人所追求的一切都如過眼雲煙,不可長久。

    與其說《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百科小說,倒不如說是以曹雪芹把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濃縮成一個夢,這個夢就是整個封建社會真實的寫照。

    莎士比亞說過:悲劇是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曹雪芹沒有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他只是把自己親身的經歷和清王朝的社會現實,真實的呈現給讀者面前。

    結局早就註定,本來就是一個悲劇式結尾

    參考資料:

    《清史稿》

    網路資料

  • 17 # 看啦這人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

    二、寶黛的事成了,寶釵就成了大問題。以寶黛二人的性格和對愛情的堅貞,結婚後是斷然不會接受三人一起過的(對襲人這種通房丫頭可能無所謂,主要是名分問題)。寶釵雖然現在被你們稱為綠茶,但人家也是大家閨秀,才貌雙全,而且是為進京備選嬪妃才入住賈家的,所以她也不會接受這一點,只能讓她成為妃子或者由她神通廣大的哥哥介紹個官二代嫁了。以她的性格,是能接受另嫁的,也不會出家。她不像寶黛那樣總是愛得要死要活的。既然開了腦洞,就順便問下,大家為書和影視作品中的黛玉著迷,但在現實生活中,黛玉寶釵你們會選誰當老婆呢?

    三、我覺得湘雲與寶玉之間是沒有愛情的,而且湘雲二進賈府時王夫人就說她已經許了人家,所以讓她順順利利嫁了就行。之所以提到湘雲,是因為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她的,我覺得在一個喜劇裡以她的性格肯定是過得最好的那個。書中她在花船上悲咽呼喊“愛哥哥救我”的場景真讓人心碎。

    四、作為一箇中央空調式的暖男,寶玉和眾多丫鬟曖昧不清。其他人都好處理,唯有晴雯比較麻煩。她跟黛玉的路子差不多,晴為黛影嘛,只是出身沒那麼好,即“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她很難像襲人那樣心安理得成為通房丫頭,寶玉估計也捨不得把她介紹給別人,確實難處理,就那麼放著吧。

    五、元春是賈家最大的靠山,賈家要想好,她可不能倒。書中她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中,起初充任女史,不久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可以大膽設想她沒有失寵,沒有暴斃,最終做到了皇后。

    六、元春好,賈政的仕途肯定也會好。書中賈政的官職是工部員外郎,據考證這只是一個從五品的官,最多相當於今天京城的處級幹部,至於他在官場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得另說。我們假設他最後做到了侍郎(正二品),最後繼承爵位或者被封爵光榮退休。

    七、其他人物比如迎春姐妹等都能善終,就不一一開腦洞了。你要是願意,讓鳳姐生了雙胞胎兒子、讓薛蟠成為聖僧、讓劉姥姥成為富婆都行。

    現在你看,如果這樣寫的話,《紅樓夢》就成了才子佳人小說、勵志小說、明清官員人家紀實錄,或者說跟現在某些網路小說一個套路,其影響力和文學地位肯定比不上它前面的《西廂記》和它後面的《金粉世家》,甚至比不上《浮生六記》這樣的小品文,更不用說《金瓶梅》了。

    魯迅先生說悲劇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紅樓夢》是把所有能毀滅的東西都毀滅了,最後只有“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是為最徹底最決絕的悲劇。從不同角度我們可以把《紅樓夢》看作愛情悲劇、女子悲劇、人生悲劇、道德悲劇、文化悲劇、社會悲劇、時代悲劇等等,這也幾百年來研究《紅樓夢》的人眾多但是似乎總研究不完的原因。出於本能,我們會思考悲劇背後的各種原因,比如你很窮,你就會想我為什麼這麼窮。悲劇越深刻,我們的思考就會越接近事物的本質,悲劇的影響力就這樣形成了。舉例來說,如果寶黛最終在一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他們這個故事的影響力肯定比不上樑祝或者羅密歐與朱麗葉。文學一道,從荷馬開始至今,悲劇作品給人帶來的思考和影響要比喜劇多得多。我們的生活需要喜劇,但悲劇才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

  • 18 # 知北遊2020

    《紅樓夢》一定沒有一個好的結局。原因是: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出生於江南的江寧(現在南京),其為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早年在南京江寧過著一段錦衣玉食富貴的生活。曾祖父曹璽曾是當時江寧織造,而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的奶媽,並且他爺爺曹寅還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和御前侍衛,也就是他爺爺和康熙爺吃一個奶長大的發曉!後來擔任了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極受康熙寵信。然而,雍正六年,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也就是從此,曹家一蹶不振,日漸衰微。經歷了生活中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曹雪芹開始遠離政治官場,過著貧困潦倒的艱難日子。

    所以,曹雪芹寫的就是自己家族一部興亡史,自己家族的由興而衰。《紅樓夢》當中的抄家情節,如果沒有一定社會經歷的人,都不知道抄家是怎麼回事。皇帝才不會去平白無故的抄一個老百姓家呢!

    《紅樓夢》也是一本側面反應古代政治的紀錄片,賈家因為賈元春被選為妃子而達到鼎盛,就如同曹雪芹爺爺和康熙吃同一口奶而使得曹家達到鼎盛。但是,隨著賈元春失去勢力而開始衰亡,就如同曹雪芹爺爺沒有了與康熙的那層關係,到了雍正朝而使得曹家開始衰亡一樣。

    所以,最後,樹倒猢猻散,《紅樓夢》一定不會有一個好的結局。

  • 19 # 青山如浪

    《紅樓夢》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揭示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由盛及衰的必然命運,揭露封建社會的罪惡,在封建制度高度發達的清朝中期,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愛情且對純潔愛情的追求而命運多舛,遭至無情的扼殺,因而“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和“中鄉魁寶玉去塵緣”都是必然的結局。而《紅樓夢》因其對悲劇描寫的淋漓盡致、行去流水般而流傳於世,書中處處不在的悲天憫人之情無不預示著悲劇的必然性和濃重色彩。

    寶黛兩人所共同具有的叛逆性格和生活理想,由於不容於當時的社會由於他們和封建勢力的尖銳衝突導致了這一悲劇,從而寫出了這一悲劇的時代深刻性和必然性。寶黛之間的愛情,從一開始就註定不能不是悲劇,因為在寶黛那個時代,假如兩人的生活前途是光明的話,就必須不僅找到一塊能夠容納自由戀愛和自由婚姻的國土,還要找到能夠容納賈寶玉、林黛玉的生活理想和生活道路的國土,找到一塊能夠容納他們叛逆的地方。可是,這在當時是不可能的,這就揭示了寶黛愛情悲劇發展的必然性,揭示出這不是一般的悲劇,而是一個時代的悲劇。那麼大的賈府,上到賈母,下到丫鬟,沒有人支援他們的愛情,沒有人站出來為他們說話。

    並不是由於簡單的門不當戶不對,並不是簡單地由於自由戀愛觸犯了封建婚姻制度,而是在於這一愛情本身所包蘊的反封建色彩為社會所不容造成了悲劇,這是曹雪芹高出於他的前輩的地方,也是寫得更深刻的地方。愛情這個題材,在《紅樓夢》裡,被空前地用社會性的、政治性的內容充實起來,提高起來,從而全面而深刻地對封建社會作出了有力的批判。這正是《紅樓夢》不同於此前全部的才子佳人小說之所在,也就是《紅樓夢》為何如此富於影響和震撼人心。

    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愛情是建立在蔑視功名富貴,不談“仕途經濟”一類的混帳話這樣的思想基礎上的。這樣的思想對封建社會來說是大逆不道的。因此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愛情是叛逆者之間的愛情。

    黛玉作為寶玉唯一的知已,兩人相知相戀理順成章。他們的愛情來自於本身的真情實意,具有人世間最讓人感動的純真,所缺乏的正是封建家庭最為看重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自然,賈府的統治者們作為封建社會的衛道士是不允許這樣的愛情存在發展的。他們可以採取一切殘酷的手段來摧毀寶黛之間的愛情。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寶黛的愛情只能以悲劇告終。

    “苦絳珠魂歸離恨天”是封建家族之間利益維繫,相互利用和赤裸裸的利益交換的結果,賈母的:“並不是我忍心不來送你,只為有個親疏,你是我的外孫女,是親的了。若與寶玉比起來,可是寶玉比你更親些!倘若寶玉有些不好,我怎麼見他父親呢!”露骨的利益論,與其說她是基於對寶玉的愛,不如說她是為了賈府乃至史、薛、王等封建家族的利益,正是這種利益至上的維繫,吞噬了林黛玉苦苦追求的愛情,也吞噬了這位“心較比干多竅”的多愁多淚的少女的生命。在封建社會,用婚姻達到利益的維繫比比皆是,吞噬美好愛情也多有記載。林黛玉身上所體現的是美麗失落,愛的失落、青春的失落,叛逆的追求,現實與理想,在這萬般矛盾和煎熬中,她只能讓人感嘆“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金玉良緣是她一生的痛,木石前盟卻使她流盡最後一滴淚,“冤冤相報自非輕,永珍離合皆前定”,她對愛情的執著,對現實的執著,對人生的執著與封建社會的所宣揚的禮教相違背的,也是與賈府利益相牴觸的,這種徒勞的叛逆只是也只可能在無情的歷史上卷多滴一滴血而已。

    從寶黛愛情婚姻悲劇可以看出,在封建社會,無論是像寶黛一樣叛逆,還是像寶釵一樣順從,結局都是一樣的悲慘。這就有力地說明,封建社會是罪惡的社會,封建婚姻制度是不合理的制度。透過這個愛情婚姻悲劇更可以看出,在封建社會,悲劇不僅存在於社會底層的平民、家僕之間,也存在於貴族中,悲劇是無所不在的,而悲劇的根源就是罪惡的封建制度。

    曹雪芹所寫的《紅樓夢》是一部反映封建社會生活的大悲劇,生活在賈府的人都逃脫不了悲劇的命運,只是悲劇的內涵各有不同。寶、黛、二人的愛情婚姻悲劇則是《紅樓夢》全書最大的悲劇,造成這一悲劇的根本原因是罪惡的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禮教婚姻制度。因此,說到底,寶、黛、二人的愛情是一個社會悲劇。

    眾所周知,曹雪芹出生於清朝的富貴人家,曹家幾代與皇室宗親都有密切的來往。據紅學家考證,少年時期的曹雪拜曾親見過“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家族盛況,但是後來其父輩由於朝廷政治鬥爭而被牽連問罪。曹雪芹由貴家公子落為貧寒子弟,在京郊過上了賒酒食粥的困窘生活。家族的興衰鉅變讓他感受到人生的世態炎涼和命運的變幻莫測,更讓他對家族的百年滄桑有了清醒的回顧和總結。個人生活際遇為他的創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回首往昔,不過“曾歷過一番夢幻”,這是曹雪對生活體驗的精妙概括。塵世間縱有千般樂事,卻不能永遠儲存,“‘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個字緊相連屬”,反映出他對人生、社會和宇宙的清醒認識與深刻思考。

    曹雪芹特殊的生活經歷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創作意識,而這種創作意識決定了小說的情感基調。於是《紅樓夢》開篇第一回,作家就帶我們走到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見證了一個有趣而荒誕的神話:一塊被女禍煉就卻捨棄未用的石頭,自經鍛鍊,靈性已通,感嘆自己無材不堪補天之時巧遇一僧一道,凡心大動,心慕嚮往,遂被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化成扇墜大小的美玉攜入紅塵,歷經一番悲歡離合後,編述陳跡故事於石上,後由空空道人偶遇,抄錄流傳,才有了這部悲金悼玉的《紅樓夢》。作家借用神話故事幵題,使小說被後世學者套上了浪漫主義色彩的“頭銜”。看似夢幻不真的故事中,作家卻多用“大荒”、“無稽”、“渺渺”、“茫茫”、“空空”等寓意荒唐無稽、虛無縹繳的詞語,來暗示生命的虛幻。故此,悲傷的情感意識和對小說的悲劇性構架就在這種虛無和荒謬的生命之感中開始了。再者,作家反覆強調篇中“凡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醒閱者眼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悲傷基調的確定又使整部作品或隱或顯地籠罩在悽清哀婉的夢幻氛圍中。故而,小說的創作立意遠遠超越了浪漫主義的神話故事本身。“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曹雪芹對小說情感基調的一次明示。但是,作者為何要反覆強調悲劇的情感立意呢?

    原因在於他要時刻提醒讀者:賈府大院的鐘鳴鼎食不過是過眼雲煙,虛幻無常的命運隨時會降臨,繁華終以落敗收場。“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這是《紅樓夢》為寶、黛、二人的愛情所寫的最後結局。然而造成這一悲劇的還是封建社會性。在那種社會下他們都無法自主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無力替自己作主。寶黛的毀滅是叛逆者的悲劇,同時他們又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犧牲品。

    書中對富貴繁華的描寫背後,常常伏隱著一層淡淡的失落與悲涼,找不到其源頭,卻時時浮現於文字之間,這恰恰是作家無法泯滅的悲劇意識:“它既是對舊有價值認識的一種否定,更是對新的更高的人生價值的一種追問而又找不到答案的生命痛楚。”賈寶玉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其角色滿載作家濃郁的悲劇情懷。石頭由空寂之境墜入紅塵,歷經悲歡離合、世態炎涼之後重回青梗峰,暗示了寶玉生命的輪迴。鍾靈疏秀卻不堪補天,註定了他可悲的一生。於昌明隆盛之邦,卻不願坐享貴族公子的榮華富貴,“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於花柳繁華、溫柔富貴之中“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常常無端地產生莫名的憂愁。敏感之心經不起外來的一點點刺激,別人無心之言、無思之態都會讓他浮想聯翩,就連四季變換、草長鶯飛都會引起他情緒上的變化。對易逝的生命,他更有著一種本能的無奈和傷感一一由聚想到散,從花開想到花落,在得中想到失,看生悟到死。這種與生俱來的悲傷情懷,使他比賈府的女兒們更加多愁善感。但自然界的枯榮給寶玉帶來的哀愁畢竟還處於淺層次的感傷,當他真真切切地經歷了個人愛情的幻滅、大觀園眾姐妹的夭折以及賈府的衰敗之後,悲傷情緒便內化為一種特有的悲劇氣質,對生命價值的思考也更加深刻。因此,“在被生命的痛楚所包圍的同時,他不得不在如何面對人生,入世還是出世的問題上做最後的掙扎”。曹雪芹將虛幻的情感悲劇和無常的生命悲劇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用寶玉的眼睛,引領我們看盡人世間的種種不幸與無常,在痛楚與憤怒中找尋不到出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電單管單線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