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沒有柳如是,他的一生會徹底失敗嗎?
7
回覆列表
  • 1 # 阿斗不傻

    孔子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曾子說:“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孟子說:“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以上中國傳統思想氣節不同解讀,氣節核心不過“從一而終”,最初選擇,忠於選擇,有錯,也不後悔,否則就“失節”。

    而在政治領域,則是對君主,朝代忠誠,無論明昏也好,仁暴也好,都要無保留效忠,因為“忠臣不仕二主”觀念,深入人心,造成錢謙益廣受詬病。

    錢謙益處於明清易代時期,深受儒家薰陶,以君臣大義,倫理綱常為本分,當時貞潔列夫,都以身殉國,如史可法等,其他的聽天由命,投降居多,於老百姓而言,無所謂,因為只有“忠臣”,沒有“忠民”,耕田種地,當差納糧,吃口飽飯,過安生日子,便是順民,活不下去,就揭竿而起,就是亂民。

    而大臣們,卻被“忠”字,這精神枷鎖,牢牢控制。於是幾千年來,臣屬都一“忠”為第一要務,做的好的得到官方和史學肯定,做的不好的就被否定,鞭撻。

    回到錢謙益又到底如何?不瞭解這個人是做不出全面評判的。

    錢謙益在哪個時代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他是萬曆38年進士,到崇禎17年明亡為止,做了35年官,35年間,三起三落,政績不咋滴,可是文名出眾,因參與反魏忠賢閹黨而被視為士林領袖東林黨代表人物。

    北京城破,錢謙益在南京參與南明建立,當時皇帝人選,有兩個。

    一:福王朱由崧,崇禎弟弟

    一:潞王朱常膟,崇禎叔叔

    福王按照輩分,應該做皇帝,可福王人品極差,以五毒俱全著稱。

    史可法等因此主張立潞王朱常膟,錢謙益也表示同意,可當奸臣馬士英,阮大鋮搶先一步將朱由崧推上臺。錢謙益居然上書,稱馬士英有功,為阮大鋮鳴冤,這二個人原來可是閹黨,就這樣,他背棄過去,向惡勢力投降,成大節有虧之人。隨後清軍兵臨南京城下,錢謙益首先投降,這汙點無法洗去。

    那麼他果真如此,是個毫無可取之處的人嗎?其實也不見得! 

    1645年,豫親王多鐸南進,而南明皇帝朱由崧還在忙著選美女,大臣馬士英在忙著排異己,殺忠臣。“江北四鎮”在內訌,左良玉以“清君側”名義,向南京進兵。史可法這國之柱石忙於平衡關係,防止內亂。

    如此危局,全不務正業,怎麼打仗?

    清軍進逼揚州,史可法困守孤城,以四千軍抗擊數萬清軍,處絕對劣勢。揚州之戰非常慘烈,清兵付出沉重代價,但揚州還是陷落,史可法殉國,揚州抵抗,換回血腥的報復,“揚州十日”就是為此。

    五月初,清兵準備渡江,群臣居然向朱由崧說“北馬畏熱,必不渡江!”初九晨,清兵過江,明軍潰逃,南京震動,朱由崧這個天子還在花天酒地,之後敵人兵來又馬上逃走。

    他逃走是小事情,南京城大小官員怎麼辦?  

    一:抵抗

    二:逃命

    三:投降

    人性的考驗再度降臨!

    抵抗固然可博“忠貞”名聲,可揚州十日剛過不久,南京百姓怎麼辦?

    逃命不一定成功,即使撿得條命,拋棄數十萬百姓身家他們怎麼辦?

    出降可恥,名節掃地,留下千古罵名,但南京百姓性命會更安全!

    於是大多數人選擇啦最後一條路投降,其中肯定有貪生怕死,甚至謀求功名之輩,還有的就是為了避免揚州悲劇重演的人!

    也許錢謙益就是如此,後來在給蘇州四郡長官信中他說,“大事已去,殺運方興,為全百姓”,不如舉郡以降。”有人說這是勸降書,斯文掃地,而錢謙益自認為此舉保全江南百姓,功過怎麼評價?

    我們要在隨後所作所為找到真相。  

    錢謙益降清後,清廷授他禮部右侍郎,可他只幹半年,便還鄉隱居,直到十八年後病逝,這十八年,他同抗清勢力保持密切聯絡,出謀劃策,出錢出力。一個富裕的家庭家徒四壁,臨死甚至沒錢辦後事。在他詩裡,也經常抒發對故國思念和對清王朝的不滿。

    《貳臣傳》就是乾隆專門為錢謙益這樣人設計,目的不言自明。

    由所作所為,我們可看出,錢謙益投降為保“百姓”非狡辯,是真實。

    其實明朝到了崇禎時期,內外交困,滅亡不過是歷史規律,非人力能挽回,看南明小朝廷那些皇帝,大部分國難當頭時,還在花天酒地沉溺美色,朱由崧甚至寫出“萬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幾見月當頭”,這樣對聯。

    這朝廷為它殉葬,應該嗎?

    投降的錢謙益為保護百姓,忍辱負重,最後為抗清家徒四壁,還因為諷刺語言被寫入《貳臣傳》最後在無數野史裡,成笑料,也許野史有跡可循,但誇張更多,水太涼就是如此,其實柳如是和錢謙益都算壽終正寢,雖投降,其實一生也在為抗清而努力。

    對士人而言,死節比活下去容易,貳臣受萬世恥辱,他為什麼投清,就值得研究了。 原因無外乎絕望而已

    錢謙益在福王監國後趕赴南京,意圖投身報國,而弘光小朝廷沉迷於秦淮河子紙醉金迷,不思進取,幻想劃江而治。錢謙益請見不得,竟然只能忍辱,向佞臣馬士英行賄,才得到禮部位子,東林黨魁向權臣行賄,一時輿論譁然。

    真相真為求官?

    那時大明官位不值錢,那他要什麼?不過一個陳述政見,施展才能,救國機會而已。可惜,這國家沒法救,清軍勢如破竹,明朝滅亡指日可待,在看投降清朝的洪承疇,吳三桂都有用武之地,他矛盾啦,也許在清朝哪裡自己可一展所學,於是他投降,歸附清朝,但是他再次失望,清廷給的位置依然是禮部侍郎,有清望,沒實權,依然不能推行自己理念,不能造福蒼生,所以他辭官回鄉。

    這真是個矛盾的人,降清出於對明朝絕望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本無可厚非,後來又後悔了。

    他其實不過是士人思想矛盾的體現,天下為公?天下為私?社稷重?民重?君重?

    無數問號造成他的矛盾

    如果天下為公民為重,意味著拋棄為朝代滅亡死節

    如果社稷為重,民為輕,就是把天下萬民拋下為朝代守節,

    如果不認新朝,認為天下為舊朝所私有因此反對新朝,也是否認天下為公。

    這三個矛盾就是錢謙益的矛盾,以社稷為重,天下為己任,以人民為轉移,就要有選擇。

    良臣擇主而侍,就是擇一個對社稷更有好處的政權,擇一個使自己處於有為之地,給萬民更好生活的政權。 其實在西漢前,士人沒這麼矛盾。孔子做魯國司寇,罷官後周遊列國,宣傳政治理念,哪國君支援他,能行仁道,講禮,愛人,他就出仕。

    他心裡,受魯國君恩和改仕他國不矛盾,只要對天下人,甚至對一國之人有利,就可改仕。後來的孟子也好,商鞅也好,莫不如此,從沒有從一而終這一說。漢武帝時期,情況改變啦,先是士人地位下降,戰國時,名士多與國君保持朋友師長關係,但大一統下,士人只有唯一選擇,於是君王對士人無需尊敬,因為沒得選。

    士人開始淪落到迎合皇帝,甚至接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觀點,從而模糊公私天下界限。自董仲舒起,孔孟之道變味了,他們以逢迎帝王強調忠誠的曲解釋義下。

    明末士人矛盾就在此,他們從孔孟經典知道天下為公,民為重,又受西漢後曲解儒學影響,認為應當守節忠君。

    事實上,稍後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就很清楚問題在哪裡,於是提出“天下非一家之天下,非一族之天下。”並開始不反對自己弟子後人出仕清廷,就是證明。 但思想的火花很快被撲滅,清廷大力推行程朱理學,大興文字獄,於是民本思想再次被鞭撻,被拋棄,錢謙益所以為英明的清朝,實際比明朝更保守倒退。

    開始繼續鼓吹忠君,守節,目的無非是,為了皇權而已,他要的是以他意志為轉移的忠臣,而不是心懷天下以蒼生為己任的賢臣,良臣,他要的是聽話的奴才,不是站起來的人。錢謙益真實悲哀的一個人,為理想變節守節,為抗清家徒四壁,最後留下的除了野史就是笑料,從來沒有人看到他的矛盾和良知,他的理想和行動,看到的不過是愛情故事和水太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動汽車續航1000km+還會遙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