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日在古城聽雨聲

    孫策死時把年僅18歲的孫權當面託付給張昭,張昭相當於孫吳的“託孤大臣”;劉備死時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劉禪那一年也17歲了。論接班時的年齡,劉禪與孫權差不多,但結果就差得太遠了。

    孫權接班後迅速控制了局面,不僅外部把事業越搞越大,在內部也很快站住了腳,大權獨攬、說一不二,張昭“託孤大臣”的作用反而被淡化了,甚至有被孫權排擠出核心權力之外的趨向。

    劉禪接班後卻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傀儡皇帝”,成為諸葛亮的影子,諸葛亮掌握了蜀漢軍政大權,丞相府遠重於皇宮,“府中”的實際影響力遠高於“宮中”。

    有人說張昭比諸葛亮老實,人家讓他輔佐他就老老實實去輔佐,沒有別的想法;有人說諸葛亮的野心比張昭大,他利用劉禪的軟弱和無能不斷培植自己的勢力,逐漸把劉禪架空了。

    有這些看法很大程度上不了解當時的具體情況,在當時情況下,弱國蜀漢需要的是一位強勢領導人,只有在強人的帶領下才能自保和發展。

    這一點與孫策死時的情況也相同,不同的是劉禪不是強人也無法很快培養成強人而孫權可以,所以兩次託孤才有不同的結果。

    諸葛亮用權、集權是事實,但用權不等於篡權、奪權,集權也不等於霸權,權力本身無所謂正當與否,關鍵要看用權力來做什麼。

    如果諸葛亮的著眼點只是權力本身,他就不會拿權力來冒險,徵南中也就用不著親自去,更不必著急北伐,他甚至在接到曹魏的“勸降”後可以考慮跟他們談條件,像孫權受領曹魏吳王那樣去領一頂“蜀王”的王冠。

    既避免勞師遠絕的艱辛,又不必擔心失敗帶給個人的風險。諸葛亮沒有這麼做,因為他集權的目的是完成先帝的遺願。

    無論徵南中還是北伐,都需要傾盡蜀漢全部國力才行,必須上下一心,思想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必須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權力核心,在權力結構上不可能既強化丞相府又保持皇宮的傳統權力,那樣勢必導致兩個核心的出現。

    所以“宮中”“府中”必須成為一體,尤其在諸葛亮離開成都後,也必須保證這種格局的穩定,這是北伐成功的最大前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選擇有“瞎眼屏”美譽的OLED屏,連自家中低端都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