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聖經馬太福音5章38-42節, 耶穌教導門徒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要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不可推辭。 有人由此斷章取義,以為這個是懦弱的表現,甚至有嚴重的阿Q精神,但事實上,耶穌是在向他的門徒作“愛”的教導。 世界上的法則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講的是公平之理。 而耶穌對他門徒的要求是,要無條件的愛人,無條件的饒恕人。 所以接下來耶穌就講道: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逼迫你們的禱告。 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而不是普通的世人) 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 就是稅吏(當時看來的罪人)不也是這樣行嗎? 你們若單請你們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 就是外邦人(不信上帝的人)不也是這樣行嗎? 所以你們要完全,象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從這個教導當中可以看到耶穌的法則跟世界的法則不同,他教導門徒更高的道德理念與人性要求。就是“博愛”與“饒恕”。 對作惡的人也要有憐憫的心,而不是一味的痛恨,或以惡報惡,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有愛,而且是發自內心的“愛”與“恩慈”,才是引人向善的方法。 這個在基督教,就叫做“把炭火堆在仇敵的頭上”不是為要燒死他,而是要融化他。 這種表面的“懦弱”,其實是源自於心的愛與憐憫,而不是忍氣吞聲。當然在人看來是可笑可悲,只是一般人不能做到而已,因為它顯明的是神性的榮光。參考資料:聖經,馬太福音第5章
這句話出自聖經馬太福音5章38-42節, 耶穌教導門徒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要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不可推辭。 有人由此斷章取義,以為這個是懦弱的表現,甚至有嚴重的阿Q精神,但事實上,耶穌是在向他的門徒作“愛”的教導。 世界上的法則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講的是公平之理。 而耶穌對他門徒的要求是,要無條件的愛人,無條件的饒恕人。 所以接下來耶穌就講道: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逼迫你們的禱告。 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而不是普通的世人) 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 就是稅吏(當時看來的罪人)不也是這樣行嗎? 你們若單請你們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 就是外邦人(不信上帝的人)不也是這樣行嗎? 所以你們要完全,象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從這個教導當中可以看到耶穌的法則跟世界的法則不同,他教導門徒更高的道德理念與人性要求。就是“博愛”與“饒恕”。 對作惡的人也要有憐憫的心,而不是一味的痛恨,或以惡報惡,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有愛,而且是發自內心的“愛”與“恩慈”,才是引人向善的方法。 這個在基督教,就叫做“把炭火堆在仇敵的頭上”不是為要燒死他,而是要融化他。 這種表面的“懦弱”,其實是源自於心的愛與憐憫,而不是忍氣吞聲。當然在人看來是可笑可悲,只是一般人不能做到而已,因為它顯明的是神性的榮光。參考資料:聖經,馬太福音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