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奇妙毛毛獸

    一、父母要有愛心

    作為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往往是孩子的榜樣,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只有富有愛心的父母才會培養出富有愛心的孩子。因此,父母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關心他人,尊重長輩,關愛孩子,樂於助人等,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一個富有愛心的人,孩子才會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二、體會孩子的感情

    父母不僅要照顧孩子平時的衣食住行,更要關心孩子心理的成長。當孩子興沖沖地分享事情的時候,絕對不能夠只是冷淡地迴應。不能總是在別人面前數落自己的孩子,總拿孩子的缺點與別的孩子比較?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他們的意願。家長要尊重孩子,與他們分享快樂與痛苦,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體會他們的感受,瞭解他們的想法。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輕易失信。

    三、不要拿愛作交易

    孩子犯錯時,有些家長喜歡用“改不好就不認你這個兒子了”這類話來嚇唬孩子。這樣會導致孩子有恐慌不安的心理。孩子會認為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是靠不住的。這樣又怎麼能培養孩子的愛心呢?因此,家長要表達對於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才會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感受到愛的溫暖,也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開創自己的前程,不會感到愛的危機。

    四、提供孩子奉獻愛心的機會

    有些父母只知道一味地疼愛孩子,卻忽略了給孩子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然而奉獻愛與接受愛是相互的,如果讓孩子只是接受愛,漸漸地,他們就喪失了奉獻愛的能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給予,並且覺得父母關心他是理所當然的。為培養孩子的愛心,父母應該給他們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父母在創造孩子表達愛的機會時,對孩子的助人行為和同情心等愛的表現,應該給予及時地鼓勵,使他們感到無限的快樂。

    五、抽出時間陪伴孩子

    親人間的情感交流是培養孩子愛心最好的方式。無論父母多忙,都應該抽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發展與孩子的感情,體會孩子的想法和心理感受,與孩子形成融洽的親子關係。所以,平時父母要注意對孩子愛心一點一滴的培養,才能引導孩子向善,教育培養出一個。

  • 2 # 趙輝松302

    言傳聲教並用,比如小時後奶奶經常說,要是看到老人拿不動的東西,無論是誰都要幫一下,遇到討飯的人,不能關門,給他吃一碗也就走了,不能笑話有缺陷的人,看到長輩不論直呼其名,拾到東西無論貴踐,有人來問就給別人,等等言教都是奶奶教的,我奶奶是民國年生的,二十六歲守寡,一人養大我父親,全靠給人紡紗養家,我們兄妹五個全是她一手帶大,從記事起就開始教我們做人的道理,現在當奶奶的,一百個頂不上我一個奶奶,生產隊那會兒有個老婆婆討米,整個院子開始都不給,我奶奶自己都捨不得吃的大米,給了老人一碗,同時也說了句,猴子不知解索,人不知到下落,萬一有個啥災情,也希望有人邦助,大家聽後都給了一碗,無論誰家小孩到門前,都要給點吃的,自己不吃都行,我奶奶活到二00年無病而終,一生沒一個人不尊重她的,死後更是人山人海,帶大的孫子個個都好,所以說善良孝順,尊老愛老,都是長輩們教的,如果都象我奶奶那樣教導,當老師的根本不會和學生結怨!

  • 3 # 使用者思緒87

    先天的遺傳基因;後天的接受教育程度,以及成人禮後確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社會實踐中對自己的修養!後天意識形態的影響也非常重要,不可小覷!

  • 4 # 笑誹

    謝邀。人們都將心地純潔,對人沒有惡意的孩子,叫善良的孩子。我們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孩子生下來,性格等,都是一樣的,沒有真善,醜惡之分。後來,因所處的環境不同,授人言傳身教的方式各異,致使孩子們之間,有了好壞之分。所以,對孩子的教育由為重要。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關鍵。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在此,家長千萬不能用,窮養或富養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要用愛養育的方式。力爭給孩子一個和諧家庭的環境,帶頭孝敬老人,尊老愛幼,以誠待人,用真善美來充實自己,以與人為善為本,以無私奉獻的精神,給孩子樹立榜樣,處處給孩子起率先垂範的作用。這樣,孩子在家長的薰陶下,就能成為一個善良的孩子,從而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才。愚見,望斧正。

  • 5 # 媽媽在進步

    昨天是平平媽媽的生日,對成年女性來說,生日意味著又老一歲,巴不得忘記,所以平平媽媽也沒有提起。

    平平寫完作業後,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半天也不出來。平平媽媽有點納悶,就過去敲敲門,喊平平快出來吃水果。

    “馬上就好,等我幾分鐘。”平平在房間裡慌里慌張地回答。

    過了一會兒,平平輕手輕腳地蹭出來,朝客廳露出個小腦袋,“媽媽,你過來一下。”

    “什麼事啊?”看平平神神秘秘的樣子,媽媽覺得好笑,但還是走了過去。

    平平探著頭看著媽媽走近,身體靠著牆,揹著手藏著什麼東西。一看媽媽走到身邊,平平雙手舉過來一張粉色的紙,“媽媽,這是我送你的生日賀卡!”

    平平媽媽很意外,也很開心,接過賀卡一看,粉色的紙上畫著充滿童趣的畫,還五花大綁地貼著一個小玩具。

    “媽媽,這是我在圍棋班用積分換的,是我自己掙的哦!”

    平平媽媽感動地眼淚都要流出來了,拿著賀卡跑到客廳給外公外婆看,“爸、媽,平平送我的生日禮物!”

    平平在客廳裡開心地唱起了生日歌。

    晚上睡覺前,平平媽媽對平平說:“媽媽今天很開心,比你拿到100分都開心100倍,你送我自己做的生日禮物,媽媽想想都要高興地哭出來了!”

    平平聽了,在被窩裡小聲地唱起來:“祝你生日快樂——祝媽媽生日快樂——”

    唱了沒兩句,歌聲停了,“媽媽,我怎麼感覺眼睛酸酸的,有點想流淚的感覺。”

    02

    兒童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後天得不到很好的培養,那麼他的愛心就會逐漸消失。孩子的愛心不會自發形成,需要父母和社會的精心培植和維護。

    很多家長認識到,對一個人的個性發展而言,沒有什麼比愛和善良更重要的,這是孩子將來立身社會的基礎。孩子的愛心是透過自然而然的模仿、潛移默化的滲透而逐漸形成的,是一個從外在到內在,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愛心培育基地,家長是最直接的愛心播種者。父母不想讓孩子長大後成為自私冷漠的人,就要從小讓孩子具有善良的情感,可以從幫助別人、尊重生命開始。

    父母如何從小培養孩子善良的品性呢?這裡有幾個方法:

    方法一:教孩子愛護動植物。

    從小要教育孩子不要攀折花草、欺負小動物,並且要告訴孩子動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人類要和它們和諧相處。

    方法二:讓孩子學會同情別人。

    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關心自己,只顧自己的快樂,而無視別人的痛苦,這種孩子長大後如何對社會有貢獻呢?

    方法三:表揚孩子善良的舉動。

    如果孩子做的事情得到了肯定和讚揚,他還會繼續這麼做。當孩子幫了別人的一些小忙,或者替別人著想時,父母要及時表揚他的舉動,鼓勵他以後多做好事。

    方法四:鼓勵孩子多感恩。

    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有幸福生活,因為他會覺得周圍的人都很喜歡他,都給了他恩惠。如果這個人總覺得大家都欠的,把別人為他做的事情認為是理所應當的,別人也會會遠離他,他就會很孤單。

  • 6 # 香山先生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的孩子主要來至家庭環境及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待人接物的影響,塑造了善良的孩子。孩子的善良不是一蹴而就,要經過一個很長的成長過程,才能夠愛憎分明,好善樂施,知善惡,明是非。我們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在無時不刻地影響孩子的成長。善良的父母大部分都有善良的孩子。也就是開什麼花,結什麼果。培養孩子也一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怎樣教育出善良的孩子,我認為言傳不如身教。這樣孩子透過眼睛,看到父母的為人處世,這樣潛移默化,自然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所以善惡到頭終有報,福禍皆是因果定。

  • 7 # 語文大觀園

    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

    記得孩子還在上小學四年級時,由於工作也比較忙,不能接送孩子上下學,好在有校車接送。但需要步行走一段1公里左右的路,才能到達接站點。

    對小學生來說,也需要7點左右到達學校。這樣,早晨的必做之事有:

    1.6:00起床

    2.6:00~6:10洗漱

    3.6:10~6:25早餐,同時英語聽力

    3.6:25~6:50步行準時到達校車點

    4.7:00上校車

    要做好這些,必須和孩子商量好,並列出一個可行的明細時間表,張貼在床頭,並要求孩子遵照執行。否則,就會趕不上校車,趕不上校車,就只能待在家裡了。因為我也要上班 ,也不可能送她去學校。

    因為一開始就知道不遵守時間的嚴重結果,所以孩子在小學期間,從未有一次因為懶床,或其他原因,耽誤上課,耽誤學習。

    再說一個細節吧

    由於平時孩子她媽媽在生活細節上要求比較嚴,孩子的書桌東西擺放必須整整齊齊,不得亂丟亂放。否則,就會立即挨批,馬上整改。

    還有,比如,孩子在家寫作業時,坐姿,書寫都有嚴格的要求,並且時時提醒。

    欣慰的是:

    孩子已健康快樂的長大成人。

    並快樂的生活、工作著!

    我要總結的是: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第一任老師!

    師者,傳道也。

    師者,表率也。

    大凡教育成功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 8 # 橙子教育

    善良,是一個人所具備的良好品質,相信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可以培養、教育出善良的孩子。當然,好品質並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而是多年來透過潛移默化的薰陶式教育形成的。

    一、言傳身教,是最好的薰陶式教育。孩子從出生到有思維能力的這個過程中,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所以說,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年輕的父母要多學習,多借鑑他人的教育經驗,在日常生活中多以善良之心待人接物,這樣,您的孩子才會以您作為學習的好榜樣,將來也會以善良之心回報社會。

    二、善良的人一般都會情緒管理。一個總愛發脾氣的人,怎麼能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他人呢?所以,我們做父母的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性情,多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人和事,長此以往,良性迴圈,良好的性情通常造就善良之心。

    三、相信書籍的感染魅力。一般情況下,善良的孩子三觀都比較端正,三觀端正的孩子一般都喜歡讀書。讀書,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習慣,讀一本好書,就猶同和作者進行了一場心靈的對話。一個人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大部分取決於他所讀的書,所以,我們可以多給孩子們買一些適合他們年齡段的好書,鼓勵他們多讀、多學,多吸收書中的靈魂思想,樹立正確的三觀。

    四、不要忽略體驗式教育。善良的人,往往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豐富的內心世界通常源於豐富的閱歷生活,所以對一個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閱歷式教育、體驗式教育,說得通俗點,就是讓孩子們多接觸自然、多參加社會實踐、多體驗生活,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在實踐中去感受真實的內心世界。

    最後,橙子還要提醒各位家長們:疼愛孩子要有度。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也不要過度嬌慣我們的孩子,因為過於安逸的環境很可能會使孩子們慢慢養成好逸惡勞、貪圖享受的習慣和心理,這樣的習慣和心理一旦形成,可能就會衍生出其它的不良嗜好和習慣,所以我們一定不要過度溺愛孩子。

  • 9 # 筱筱的樹洞

    綜合來說,我還算是一個比較善良的人,那我就結合自己來說說父母是怎麼教育我的。

    1、言傳身教

    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從來沒有刻意跟我說過善良這個詞語。

    那時候,生活在農村,鄰居老爺爺的子女不怎麼管他。媽媽就會經常做了飯去送,每次我看到都願意跟著一起過去。因為我雖然不理解那件事的意義,不明白什麼是善良,卻從老爺爺每次接過飯時,臉上的笑容,感覺到了一種很溫暖的感覺。

    慢慢長大一點,媽媽做好飯,我就會主動要求去送。每次送完,我都會很開心地回家。

    後來,我發現老爺爺到了吃飯地時間經常不回家,就問媽媽原因。

    她告訴我,因為老爺爺地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所以做飯成了很大的負擔,就會寧願餓肚子,少做一頓是一頓。

    然後,每次看到老爺爺不回家,媽媽都會回家讓我端一些飯送去。

    久而久之,我也養成了習慣。

    有一天中午,媽媽不在家,我看到老爺爺依然不回家吃飯。就跑回家笨手笨腳地炒菜做飯,給老爺爺送了滿滿一盆過去。

    兩天後,老爺爺去世了,直到最後也沒能吃完我送去地飯。

    長大後,我才明白,原來媽媽無形中教會了我善良,並讓我用善良溫暖了一個老人最後的時光。

    2、愛,是善良最好的教育

    在日常中,爸媽對我的愛,也是最好的教育。

    因為他們的愛,讓我成為了一個心中有愛的人。所以,我的心中少了陰暗,多了Sunny,才能在與別人接觸時,給予更多的善良。

    3、尊重和認可

    在成年以後,我受父母影響,也會經常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或者看得到別人的需要。

    有的時候,捐衣服會把自己還要穿的衣服捐出去。看到不認識的人需要幫助,也會盡可能幫助,不管是金錢還是其他方面。

    對於這些,爸媽從沒評判過對錯,都讓我自己選擇,足夠尊重。

    他們認為我可以選擇自己的行為,併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然,很多時候,他們也可能一起來幫我做我想做的這些事。

    所以,在他們的教育下,我成了一個心中有愛,並願意傳播善良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南星這一味生制中藥材的圖片是啥樣?自己去草藥攤買怕錯了,藥店無售,要生制涼曬乾的,不是炮製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