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中,無疑是元始天尊地位最高。但是,在封神演義中,卻是昊天上帝地位更高。
一、元始天尊
在道教中,元始天尊是最高神三清之一,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所居仙府稱為“玄都玉京”。
“三清”的名稱最早始見於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靈位業圖》。按照該書排列的神仙序位,分為七個層次,每一層設一箇中位(主位)。其中,第一中位為元始天尊。第二中位為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為萬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極金閥帝君。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
也就是說,元始天尊在第一次出場時,已是道教第一神。
二、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又稱天帝、玉皇大帝等。主宰天地宇宙的神,儒教最高神,代表天或者等同於天。
在道教中則被弱化為六御之首,位居三清之下的第一神,在道教中相當於排名第四;二其他五御雖然排名在他之後,卻是三清用來制約他的。
不過,從宋朝起,宋真宗為昊天上帝加尊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為極尊貴特殊的大道聖尊,是眾神佛之領袖。至此,在歷代朝廷語境中,昊天上帝實際地位是要高於元始天尊的。
當然,道教是不承認的。
有人說封神演義是崇道小說,散仙不這麼看,封神演義對於道教而言堪稱高階黑。不僅專設了一個三清之外的通天教主與兩位師兄對抗,還把元始天尊的闡教損得一塌糊塗。
在這部小說中,元始天尊的地位也並不怎麼高。這部小說中地位最高的是鴻鈞道人,這是封神編出來的虛假神,道教中並沒有。
為什麼說在封神中,元始天尊地位不如昊天上帝,甚至不如瑤池金母。且聽散仙分析如下:
1、按照原著描述,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有的人對此誤解為是昊天上帝讓闡教12金仙稱臣,這明顯是曲解。
所謂仙首,指的是眾仙之首。十二金仙不說在書中沒見過昊天上帝,而且幾乎都是在山裡修煉,許多截教仙都遠勝十二仙。封神是為了維持天界運轉按布周天,需要的是大量人員,不是十二個就能完成的。由此,十二仙不是十二仙首。
所謂十二仙首其實就是各教大佬:即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接引道人、準提道人、火雲洞三聖、女媧等九名仙首,其餘三仙首或是瑤池金母、陸壓、燃燈,也可能是其他未出場的。
總之,仙首肯定是手下有大量部下、弟子的,只有少量弟子和門人的十二金仙當然不能稱仙首。
2、鴻鈞令三教共立封神榜。
按理說,如果二清+通天地位高於昊天上帝,完全可以不甩他,甚至對鴻鈞的命令陽奉陰違,也就不存在共立封神榜的說法。
至於封神榜上的名單多數是截教中人,少數是闡教非核心成員三四代炮灰弟子,這就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徇私做法了。
3、女媧積極參與導演。
表面上看,女媧是因為以紂王寫詩調戲自己,憤而導演了商周大戰。實際上,女媧明顯是封神榜的知情人,而且熱情程度比二清和通天更高。也就是說,雖然三教開會確定的封神榜,實際上會議主持人可能就是昊天上帝,女媧和火雲洞三聖、接引、準提則是列席會議。
這也可以看出,早在昊天上帝令眾仙稱臣之初,女媧就主動戰隊表態支援昊天上帝為眾仙之主。
4、鴻鈞為什麼會幫助昊天。
這段情節,其實跟聖經中提到的耶穌令眾天使稱臣一模一樣。
耶穌作為神子,要跟上帝同等待遇,當然要讓天使稱臣;而路西法當時是三位天使長之一,所管轄的三分之一的天使,他本來只臣服於上帝,無法接受耶穌的號令,所以叛變了。
聖經這一段記載,封神榜中的通天教主極其相似。
可見,昊天上帝實際是鴻鈞道人的徒弟或兒子,而且,鴻鈞對他非常喜愛,所以,才會令三教共立封神榜,為昊天指定一批下屬,方便管理三界。
5、看南極仙翁對瑤池金母的態度
原著中,殷郊背叛闡教,以至寶番天印打得闡教十二金仙狼狽逃竄,逼的西岐大軍不得寸近。為對付番天印,姜子牙等人前往周天大能手中借取其餘天地五方旗。其中,這素色雲界旗便是瑤池金母所有。
而去借這素色雲界旗是南極仙翁,元始天尊最疼愛的弟子之一。但其去見金母之前卻先換了套衣服,並行大禮,小心翼翼的說道:‘小臣南極仙翁,奏聞金母應運聖母……特懇聖母恩賜聚仙旗。下至西岐治殷郊,以應願言。誠惶誠恐,稽首頓首,具疏小臣南極仙翁具奏。’
南極仙翁是元始天尊身邊侍奉的弟子,地位要在十二金仙之上,但其見到瑤池金母不僅用詞小心,更是下跪行禮,跟凡間臣子平民見到皇后沒啥區別。如果說,元始天尊的地位要高於昊天上帝,那南極仙翁在見瑤池金母(昊天上帝的搭檔,非妻子)又怎會如此小心翼翼。怎麼說,宰相門前僕從也大過地方縣官。
1、鴻鈞道人
2、昊天上帝
3、瑤池金母
4、太上老君
5、元始天尊
6、接引道人
7、通天教主
8、伏羲
9、女媧
10、神農
11、黃帝
12、準提
在道教中,無疑是元始天尊地位最高。但是,在封神演義中,卻是昊天上帝地位更高。
道教中的元始天尊和昊天上帝一、元始天尊
在道教中,元始天尊是最高神三清之一,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所居仙府稱為“玄都玉京”。
“三清”的名稱最早始見於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靈位業圖》。按照該書排列的神仙序位,分為七個層次,每一層設一箇中位(主位)。其中,第一中位為元始天尊。第二中位為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為萬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極金閥帝君。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
也就是說,元始天尊在第一次出場時,已是道教第一神。
二、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又稱天帝、玉皇大帝等。主宰天地宇宙的神,儒教最高神,代表天或者等同於天。
在道教中則被弱化為六御之首,位居三清之下的第一神,在道教中相當於排名第四;二其他五御雖然排名在他之後,卻是三清用來制約他的。
不過,從宋朝起,宋真宗為昊天上帝加尊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為極尊貴特殊的大道聖尊,是眾神佛之領袖。至此,在歷代朝廷語境中,昊天上帝實際地位是要高於元始天尊的。
當然,道教是不承認的。
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與昊天上帝孰高孰低有人說封神演義是崇道小說,散仙不這麼看,封神演義對於道教而言堪稱高階黑。不僅專設了一個三清之外的通天教主與兩位師兄對抗,還把元始天尊的闡教損得一塌糊塗。
在這部小說中,元始天尊的地位也並不怎麼高。這部小說中地位最高的是鴻鈞道人,這是封神編出來的虛假神,道教中並沒有。
為什麼說在封神中,元始天尊地位不如昊天上帝,甚至不如瑤池金母。且聽散仙分析如下:
1、按照原著描述,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有的人對此誤解為是昊天上帝讓闡教12金仙稱臣,這明顯是曲解。
所謂仙首,指的是眾仙之首。十二金仙不說在書中沒見過昊天上帝,而且幾乎都是在山裡修煉,許多截教仙都遠勝十二仙。封神是為了維持天界運轉按布周天,需要的是大量人員,不是十二個就能完成的。由此,十二仙不是十二仙首。
所謂十二仙首其實就是各教大佬:即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接引道人、準提道人、火雲洞三聖、女媧等九名仙首,其餘三仙首或是瑤池金母、陸壓、燃燈,也可能是其他未出場的。
總之,仙首肯定是手下有大量部下、弟子的,只有少量弟子和門人的十二金仙當然不能稱仙首。
2、鴻鈞令三教共立封神榜。
按理說,如果二清+通天地位高於昊天上帝,完全可以不甩他,甚至對鴻鈞的命令陽奉陰違,也就不存在共立封神榜的說法。
至於封神榜上的名單多數是截教中人,少數是闡教非核心成員三四代炮灰弟子,這就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徇私做法了。
3、女媧積極參與導演。
表面上看,女媧是因為以紂王寫詩調戲自己,憤而導演了商周大戰。實際上,女媧明顯是封神榜的知情人,而且熱情程度比二清和通天更高。也就是說,雖然三教開會確定的封神榜,實際上會議主持人可能就是昊天上帝,女媧和火雲洞三聖、接引、準提則是列席會議。
這也可以看出,早在昊天上帝令眾仙稱臣之初,女媧就主動戰隊表態支援昊天上帝為眾仙之主。
4、鴻鈞為什麼會幫助昊天。
這段情節,其實跟聖經中提到的耶穌令眾天使稱臣一模一樣。
耶穌作為神子,要跟上帝同等待遇,當然要讓天使稱臣;而路西法當時是三位天使長之一,所管轄的三分之一的天使,他本來只臣服於上帝,無法接受耶穌的號令,所以叛變了。
聖經這一段記載,封神榜中的通天教主極其相似。
可見,昊天上帝實際是鴻鈞道人的徒弟或兒子,而且,鴻鈞對他非常喜愛,所以,才會令三教共立封神榜,為昊天指定一批下屬,方便管理三界。
5、看南極仙翁對瑤池金母的態度
原著中,殷郊背叛闡教,以至寶番天印打得闡教十二金仙狼狽逃竄,逼的西岐大軍不得寸近。為對付番天印,姜子牙等人前往周天大能手中借取其餘天地五方旗。其中,這素色雲界旗便是瑤池金母所有。
而去借這素色雲界旗是南極仙翁,元始天尊最疼愛的弟子之一。但其去見金母之前卻先換了套衣服,並行大禮,小心翼翼的說道:‘小臣南極仙翁,奏聞金母應運聖母……特懇聖母恩賜聚仙旗。下至西岐治殷郊,以應願言。誠惶誠恐,稽首頓首,具疏小臣南極仙翁具奏。’
南極仙翁是元始天尊身邊侍奉的弟子,地位要在十二金仙之上,但其見到瑤池金母不僅用詞小心,更是下跪行禮,跟凡間臣子平民見到皇后沒啥區別。如果說,元始天尊的地位要高於昊天上帝,那南極仙翁在見瑤池金母(昊天上帝的搭檔,非妻子)又怎會如此小心翼翼。怎麼說,宰相門前僕從也大過地方縣官。
封神演義中聖人地位排名1、鴻鈞道人
2、昊天上帝
3、瑤池金母
4、太上老君
5、元始天尊
6、接引道人
7、通天教主
8、伏羲
9、女媧
10、神農
11、黃帝
12、準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