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趣味野談呀
-
2 # 曾會明
人生諸多第一次首先得回憶起來,不記得了又怎麼去了解分析當時的處境狀況進而自我分析,從中發現美好的或者不好的人和物。美好的成為心中永遠的懷念,不好的得以究其原因借鑑學習。
人生第一次越多,說明閱歷越豐富,但本人覺得更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透過諸多人生的第一次感悟到生活的真諦、醒世道理、為人的準則 ,那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從狀態來分有兩階段:從出生到懂事,這一階段的第一次大多是被動的,客觀自然的 談不上回憶和學習。第一次見到Sunny,第一聲啼哭和微笑,第一口奶水,第一次生病和治療等等……這屬於不可自主的被動階段,想回憶得靠家人的轉述,這些第一次往往是家人刻骨銘心的回憶。
來到懂事和明白事理的年紀,便開啟了大部分自主的第一次行為。第一次接受教育(初級,中級甚至高階),在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第一次,再是步入社會,交友、工作、初為真正的男人(女人)、婚姻、事業等等的第一次,這些美好的應是每個人深深的回憶。再就是坎坷的第一次:生病,爭吵,失戀,失敗,甚至經歷生死離別等等,都是透過回憶來總結經驗教訓進而學習積累社會百科知識,來增加自己的分析辨別能力,作為自己和他人的借鑑與警示。
人生第一次好的結果有益於一個人的美好人生,壞的結果也能毀掉人的一生。人生的光明與黑暗往往在於一念之間。人生的每個第一次值得回憶,更值得學習借鑑。大家應珍重愛惜刻骨銘心的人生每個第一次!共勉!
學習和回憶都要有,孔子有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一邊學習一邊回憶,可以在穩固舊的東西的同時,得到新的感悟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