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檸擰擰

    整個“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所說的都是惻隱之心。 不得不說,孟子真的不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啊!如果他肯耐心點把剩下三個心都說明白,該多好呢?省了後人的猜測。後來人再舉例子去闡述,也未必能達到孟子那樣自然的高度。 不過我們總還是可以從生活中找到一些例子,用“理性的直觀”來和先賢的思考對照。 以下是我個人的理解,竊以為與孟子之意應該相距不遠。 一,惻隱之心。直接用孟子的例子。這裡要強調一個字,就是“乍”,就是一瞬間的本能感受,而來不及去用理性思考。因為來不及思考,所以這個時候的反應是人最天熱的本性。一旦思考了,想得越多,就越有可能離開天性,而想到功利,也就是想到了“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之類的問題。 順便一提,孔子說,不必三思而後行,“再,斯可矣”,或許也是有這一層含義。當然,只是或許。 不獨獨是看到小孩子快掉進井裡,我們開車在路上,忽然看到一隻小貓小狗,在馬路車流中間,彷徨無措,隨時可能被車撞到,但又還沒有受傷的樣子,大概絕大多數人都會內心緊張。這也一樣是我們都有惻隱之心的表現。 二,羞惡之心。譬如人對尊嚴和隱私的保護。小孩子犯了錯,往往寧願被罰抄寫,也不願意當眾罰站,因為罰站“傷面子”。這就是羞惡之心。 又如一個關於王陽明審犯人的公案:陽明抓到一個犯人,對他講述“良知”的道理。犯人不屑一顧地說,我這樣的人哪還有什麼良知?陽明聽後 沒有直接反駁,只是說:天熱,請你脫下外衣。犯人大咧咧脫下外衣。陽明又說:還是熱,請你脫下內衣。犯人毫不在意,繼續脫掉內衣。陽明繼續說:還是熱,請你脫下褲子。犯人侷促不安地說:這不行!陽明把手一指犯人,喝道:這就是你的良知! 這裡所說的,大概就是“羞惡之心”,是關於隱私,關於尊嚴的。狗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抱住母狗發情,人不行,這就是羞惡之心。 順便一提,孟子所說的人性,是強調人所高於其他動物的。至於好色,貪食之類的,生物都具備的天性,並不是孟子所強調的。因為立論總要有個目的,孟子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活得像個人,活得有尊嚴有高度,而不是退回到動物的境界。 如果不去管這一條,那麼我們說人性,大可以說,人性就是會長大,會老,會死。可是這樣的立論固然不會出錯,但又有什麼用呢? 三,恭敬之心(辭讓之心)。這裡,孟子有過兩次不同的表述,我更喜歡的是恭敬之心,因為“辭讓”更傾向於面對特定物件的狀態,這個物件也基本上只能是“人”,而“恭敬”的範圍更廣,也不必面對特定物件。當然,這只是我的解讀而已。 人是社會動物,總是處在各種關係當中。不同的關係,天然地讓我們有不同的內心感受,比如看到年長者與年幼者的感受不同,看到敬慕者與鄙夷者的感受不同。這種天然的,面對不同身份關係的不同感受,就是恭敬之心。 再提一個公案。陸九淵曾向學生詹阜民講述什麼是“本心”,講述到一半,陸九淵忽然站起來,詹阜民不假思索,立即跟隨站了起來。陸九淵便問:還不明白嗎?(“還用安排否?”) 這裡詹阜民的反應,就是恭敬之心的反應。特別是“不假思索”,和“乍見”的作用是一樣的。 有人說,對師長的恭敬,是後天學習得到的,不是先天的人性。這種懷疑,確實很難去證實或證偽。那不妨想一下小孩子,一兩歲的小孩子,對大人和對同樣的小孩子,他們的反應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恭敬之心的發端。只不過一兩歲的時候,還不懂什麼是“恭敬”或“辭讓”罷了。 四,是非之心。如果說前三個心,惻隱之心代表推己及人的共情和同理心,羞惡之心代表隱私和自尊心,辭讓之心代表社會關係之下的本能反應,這三心的發揮作用都和“人”有關,那麼“是非之心”就是指向物,也就是,面對客觀世界時候的狀態。 比如有名的“指鹿為馬”。假想,我們的上級指著鹿說,這是馬!我們或許會因為面子、不願得罪他,而不反駁,但是我們畢竟是不愉快的。而假如上級不光要自己說,還要你也一起說,那麼你的不愉快就加重,變成反感。哪怕你最後還是說了,甚至還是滿臉笑容地說的,但畢竟是不愉快的。因為你清楚地知道,這是鹿,不是馬。 這就是是非之心:面對客觀世界的是非對錯的判斷能力。 總而言之,四心是人的天性當中都有的,也是人所區別於大多數動物,乃至絕大多數動物的不同之處。如果可以充分發揮這四心,人就不會輕易墮落。而如果用功利的緣故去遏制這四心的作用,那也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或許還可以賺錢當官——只不過,我不認為那樣的人生會開心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6+27,先算個位上6加7等於( ),滿( )要向前一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