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出青波待放光
-
2 # 孤崖獨守一方夢
《鹿鼎記》確實是一部非常好的書,批判現實,這是最偉大的讚譽。而且在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的同時,也推翻了、嘲諷著所有武俠裡的是與非。它之所以被稱為巔峰,是在於金庸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批判,這是任何一部武俠小說都沒有達到的高度。
-
3 # 我本狂人5
這個說法不科學,金庸的寫作與人生經歷和生存時代有重大聯絡,金庸早期的作品體現武俠行,因為是刊登在明報上,需要更多的是娛樂性,比如天龍八部,連載版稀奇古怪的情節和角色更大些,隨著金庸的名氣和閱歷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和研究作品,這樣才會有金庸先生多次修改,直到去年的最後版本,卻也是我不願接受的版本。所以鹿鼎記是不是頂峰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金庸很喜歡韋小寶。
-
4 # 大話愚樂工
鹿鼎記是金庸的封筆之作,每個作家對自己的封筆之作都會格外認真,一定會盡其渾身解數,單憑這一點都可以說起金庸的巔峰之作了
-
5 # 小山村的狼哥
可以說,對人物的描寫,韋小寶和阿Q是一個高度的,他們都代表著一類人,韋小寶的成長環境是妓院,這個環境既讓他自卑又鍛鍊了他的膽量,人家打他打的過他打,打不過就“辣塊媽媽”,妓院裡的爭風吃醋,讓嫖客青睞的種種手段又恰好和封建社會朝堂,草莽江湖的規則相吻合,所以韋小寶這些“本事”幫助他在康熙朝裡如魚得水,也能讓他在幫會里收放自如,他貪財好色,想升官發財做老大,但是目的是讓自己過的好,對家國天下並不關心,但他卻偏偏又被推到風口浪尖上,但韋小寶是一個有底線的人,就是他可以拍馬屁,阿諛奉承,貪汙受賄,做雙重間諜,卻從不出賣朋友!不拿朋友兄弟和自己的女人做利益交換,這就比很多假仁假義的高官,大俠,教主之類的強多了!
韋小寶最終選擇了退出,但有人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又怎麼退的出呢?金庸不忍心再往下寫,我們就姑且相信韋小寶去了南邊,和七個老婆過好日子吧
-
6 # 喜歡那些經典
借用梁羽生的一句話:梁羽生是傳統文人,金庸是新派才子,古龍是江湖豪客。所以先生之作品,皆是巔峰力作,故事不同,造成了個人喜好不同,很好解釋:有人覺得古天樂的神鵰俠侶經典無法之超越,有人又覺得劉德華更早拍的,也是經典無比,一百個人有一百種思維。每部作品都會有人喜歡,所以每部作品都是力作。金庸寫人間,古龍寫天涯。個人覺得金老的作品字字如刀沉穩剛勁。金庸問的是:“我是誰?”古龍問的是“天涯遠不遠?”三俠:金庸、梁羽生、古龍,都已駕鶴西去。金庸的小說中西結合,厚重大氣。古龍的江湖則如刀,薄而犀利,驚才絕豔,詭異奇絕。梁羽生,中規中矩,穩重深沉。
回覆列表
是的,因為這本書不僅是武俠。更探討了人性和歷史。在這本書中,超一流高手都死的慘,陳近南,洪教主,馮錫範。出來混,武功不是關鍵,照現在說法,情商更重要。韋小寶能無往而不利,除了機靈,不要臉,重要的是他始終跟隨潮流趨勢。看好康熙,就始終抱緊大腿,一旦失去康熙信任,立刻見好就收,帶著美女財寶歸隱。裡面還有對歷史的反思。很多人懷念明而痛恨清。但明的滅亡,難道不是自己作的嗎?連已經被打成落水狗了,還要勾心鬥角,互相拆臺。所以韋小寶最後在嘉興船上說的那些話,還不如說是金庸借韋小寶的口說的。韋小寶是金庸對這個世界的總結,並不美好,所以我理解鹿鼎記後為何金庸封筆。他寫不出新的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