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口訣:
01. 上右下右逆左順——交換上面相鄰兩頂點上的小方塊的位置 。
02. 上左順下逆下——交換上面對角兩頂點上的小方塊的位置 。
03. 上左下左上左左下左左——上面的三個頂點上的小方塊角度旋轉120度 。
04. 上左上左上右下右下右——順次交換三條稜中間的小方塊,而保證其他所有小方塊不動 。
三階魔方“層先法”還原,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頂層十字,還原頂層稜塊。
第二階段:還原頂層角塊。
第三階段:還原中層稜塊。
第四階段:對底層十字,還原底層稜塊。
第五階段:翻轉底層角塊,對齊底層顏色。(為便於理解,此處將魔方翻轉過來。)
第六階段:調整底層角塊位置,還原完成。
擴充套件資料:
四階復原:
降階法,比較適合初學者,大方向是把它變成一個大的三階魔方。
把每面四個色心還原,每面的顏色一定要和原來一致。每條稜中間兩塊組對,也就是並稜,這個公式換的是前面中間兩層的某兩個:MD R F" U R" F MD"。前2步好了後,它就是個大三階魔方了,用三階魔方處理幾乎所有步驟。
最後可能會遇到兩種特殊情況,特殊情況處理如下:
需要交換且僅交換一對對面稜塊組。把要交換的稜塊組放上面且前後走向放置 MR2 U2 MR2 TU2 MR2 MU2.
需要翻轉且僅翻轉一個稜塊組。把要翻轉的稜塊組放上面且最靠近你的位置。
下面這個公式叫翻稜公式:MR2 B2 U2 ML" U2 MR" U2 MR U2 F2 MR F2 ML B2 MR2.
而 M = 中間(Middle),比如MR=中間兩層靠右一層,其它照推。而TU表示上面的兩層。
現今說轉動方法:
比如R,就表示右邊一層順時針轉動90度,這是對從右向左看說的。
U表示上面一層順時針轉90度,這是對從上向下看的。
F表示前面一層順時針轉90度,這是從前向後看說的。
如果加撇(")號,就表示逆時針。如果後面加2,就表示轉180度。
判斷順時針逆時針,總是從上述的三種看法之一來判斷。
一種魔方轉動的記錄方法:
辛馬斯特標記,由“各層代號”、“旋轉方向”兩部分組成。
各層代號:魔方各層以英文首字母指代。R(Right)、L(Left)、U(Up)、D(Down)、F(Front)、B(Back)分別指代右、左、頂(上)、底(下)、正(前)
四句口訣:
01. 上右下右逆左順——交換上面相鄰兩頂點上的小方塊的位置 。
02. 上左順下逆下——交換上面對角兩頂點上的小方塊的位置 。
03. 上左下左上左左下左左——上面的三個頂點上的小方塊角度旋轉120度 。
04. 上左上左上右下右下右——順次交換三條稜中間的小方塊,而保證其他所有小方塊不動 。
三階魔方“層先法”還原,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頂層十字,還原頂層稜塊。
第二階段:還原頂層角塊。
第三階段:還原中層稜塊。
第四階段:對底層十字,還原底層稜塊。
第五階段:翻轉底層角塊,對齊底層顏色。(為便於理解,此處將魔方翻轉過來。)
第六階段:調整底層角塊位置,還原完成。
擴充套件資料:
四階復原:
降階法,比較適合初學者,大方向是把它變成一個大的三階魔方。
把每面四個色心還原,每面的顏色一定要和原來一致。每條稜中間兩塊組對,也就是並稜,這個公式換的是前面中間兩層的某兩個:MD R F" U R" F MD"。前2步好了後,它就是個大三階魔方了,用三階魔方處理幾乎所有步驟。
最後可能會遇到兩種特殊情況,特殊情況處理如下:
需要交換且僅交換一對對面稜塊組。把要交換的稜塊組放上面且前後走向放置 MR2 U2 MR2 TU2 MR2 MU2.
需要翻轉且僅翻轉一個稜塊組。把要翻轉的稜塊組放上面且最靠近你的位置。
下面這個公式叫翻稜公式:MR2 B2 U2 ML" U2 MR" U2 MR U2 F2 MR F2 ML B2 MR2.
而 M = 中間(Middle),比如MR=中間兩層靠右一層,其它照推。而TU表示上面的兩層。
現今說轉動方法:
比如R,就表示右邊一層順時針轉動90度,這是對從右向左看說的。
U表示上面一層順時針轉90度,這是對從上向下看的。
F表示前面一層順時針轉90度,這是從前向後看說的。
如果加撇(")號,就表示逆時針。如果後面加2,就表示轉180度。
判斷順時針逆時針,總是從上述的三種看法之一來判斷。
一種魔方轉動的記錄方法:
辛馬斯特標記,由“各層代號”、“旋轉方向”兩部分組成。
各層代號:魔方各層以英文首字母指代。R(Right)、L(Left)、U(Up)、D(Down)、F(Front)、B(Back)分別指代右、左、頂(上)、底(下)、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