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21000183003

    我來到人世間,春夏秋冬已交替17個年頭,但那段金色的記憶依然尤存,那就是童年。

    也許是上帝給我的恩賜,也可以說是補償,剛滿月不久的我就被送到外婆家。可我喜歡這樣的安排,有失必有得嘛,雖不能生活在父母身邊,但我、大表姐、二表姐、表哥、表弟五個小不點在一起,讓我擁有了一個天真浪漫的童年。童年的生活自然非常熱鬧。五個小不點都是外婆一手拉扯大的,可想而知,外婆為我們付出了艱辛,但我們一點也不懂事,給外婆帶來不少麻煩。記憶中,我曾問過被爸爸、舅舅們封為“託兒所所長”的外婆:“小時候,我們五個小不點你是怎麼照顧得過來的?您曾煩過嗎?”外婆笑著說:“傻孩子,外婆高興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會厭煩?不過,姐弟當中你最調皮!記得有一次,你表弟哭了,我連忙抱起來哄他,沒等你表弟哭完,你也跟著哭,你們倆一個哭得比一個起勁,好像在比賽,這倒算不了什麼。不知是哄了不哭了,還是哭累了。哭聲停了,可你的嗓子啞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好帶你去找醫生,看完病麻煩又來了,無論我用什麼方法,你就是不願意吃藥。最後,終於在大表姐、二表姐連哄帶騙下吃了藥……” 童年是溫暖的,充滿了溫馨! 點評:在本小節中運用了許多細節描寫,其中動作描寫機語言描寫居多,形象具體有生動的描述出外祖母對我的愛 “小的時候,想像自己是一個蜂窩,各色各樣的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似的把生活的知識和思想送進蜂窩,他們儘自己所能做到的慷慨大量地豐富了我的心靈,這種蜂窩常常是骯髒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識,就是蜜。” 點評:這是書中的一句話,我們生活著的每一個人,不正像高爾基所說的那樣,受著周圍所有人的影響,無論好壞,反正照單全收。外公那乾瘦但卻勻稱的身軀偎依著我,他講起了自己童年時代的艱苦歲月,他用詞很粗魯,難懂,但他講的很流暢,有條有理。他那雙綠瑩瑩的眼睛充滿著熱情,閃閃發光,金色的茸毛歡樂地豎起來;他那尖尖的嗓音變得又粗又重,對著我的臉吹噓起來: “你到這裡來坐的是輪船,是蒸汽送你來的,可是我年輕的時候,得靠自己的力氣拉縴,在伏爾加河上逆水行船。船在水裡走,我赤著腳在岸上拉縴,踩著又尖又利的碎石子,就這樣從日出到黑夜,不停地拉呀,拉呀。太陽曬的後腦殼直冒油,腦袋裡像燒化的生鐵似的,可還得不停地拉,腰彎的頭點地,彎的渾身骨頭格格響,汗流滿面,汗浸的睜不開眼,看不見路,心裡直想哭,眼淚不住地流。阿廖沙,你要知道,什麼話也不能說!只能埋頭拉縴,不停地走。有時候滑脫了纖索跌到了,跌個嘴啃泥,這到該高興,力氣都用盡了,跌一交也能喘口氣,歇那麼一小會兒。你瞧,這都是上帝親眼看見的,人們過的是什麼日子,就在仁慈的我主耶穌眼前!……就這樣,我沿著伏爾加這條母親河的河岸走了三趟:從辛比爾斯克到雷賓斯克;從薩拉托夫到這裡;又從阿斯特拉罕到馬卡里耶夫的集市。這三趟足足有幾千俄裡!到了第四個年頭,我就當上了駁船上的工長,因為我向老闆顯示出聰明才幹!……” 聽著外公講述,我彷彿覺得他像一朵雲彩似的迅速地長大,由一個乾瘦的小老頭變成了童話中的大力士,他一個人用纖繩拉著一條巨大的灰色貨船沿著伏爾加河逆流而上…… 有時他從床上跳下來,神氣活現地揮動雙手,給我表演縴夫們拉著纖索走路的樣子,表演縴夫們如何從船艙裡排水,一面唱著縴夫的歌謠,後來他又像年輕人那樣縱身跳回到床上,一舉一動都變得優美異常,他的聲音更加深沉、粗重了。他繼續講下去: “你聽著,阿廖沙,當我們停下來,休息歇腳的時候,那情景就不同啦。夏天的傍晚,,在日古裡鎮附近,我們通常是在那座綠山腳下找一個地方,生起篝火,在篝火上煮稀飯,一個窮苦的縴夫唱起了心愛的歌謠,所有的人也都跟著他嚎叫起來,喊聲震耳,讓你聽了渾身直打顫。這時,伏爾加河的流水就彷彿流得更快了,河水像一匹脫韁的Mustang奔騰起來,直衝雲霄!這時,一切的痛苦都像塵土似的隨風而去。有時候,大夥兒只顧唱歌了,鍋裡的稀飯溢位來,那個專管煮飯的縴夫頭上就得挨勺把子。玩耍的時候可以盡情地玩,但不能忘了該做的事!” 有人朝屋裡探了幾次頭,叫外公出去,可是每次都被我攔住了,我請求道: “不要走!” 外公總是微笑著朝人們揮揮手,說: “再等一會……” 點評:該片段主要描述了兩個場景:一是縴夫拉縴時的場景,一是縴夫們休息時的場景。兩幅場景形象而逼真地展示了19世紀上半葉俄國縴夫生活的全貌。一方面縴夫的工作是沉重、痛苦、令人無法忍受的。赤腳逆水行船,上有能將腦殼曬的直冒油的太陽,下有又尖又利的碎石子。腰彎的頭點地,渾身的骨頭格格作響,汗浸得眼看不見路,連跌交也是值得高興的事,因為可以趁機喘口氣。這種場景讓人不由得想到俄國著名畫家列賓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縴夫》中所展示的縴夫形象。縴夫的日子是沉重而艱辛的,這裡作者堅持了他現實主義寫作原則,不誇張,不想象,全部用白描手法將烈日下縴夫拼命拉縴的步履維艱刻畫得入木三分,讀後讓人動容。但另一方面縴夫們對待沉重生活的態度又是開朗樂觀的。休息歇腳時,他們一邊煮飯,一邊唱起心愛的歌謠,喊聲震耳,連稀飯溢位來都不知道。面對生活的苦難,他們沒有嘆息,沒有沉默,而是工作時拼命努力,休息時盡情宣洩。為了顯示縴夫們歌聲的豪邁,作者用伏爾加河水來襯托。“這時,伏爾加河的流水就彷彿流的更快了,河水像一匹脫韁的Mustang奔騰起來,直衝雲霄。”白天勞作場景與傍晚休息場景對照來看,俄國縴夫生活的悲慘與對生活樂觀開朗的態度就很鮮明的體現出來了。這個片段是《童年》全書中對外公為數不多的正面描寫中著墨最多的一處。阿廖沙聽著外公的講述,覺的外公成了外婆童話中的人物,由一個乾瘦的小老頭變成童話中的大力士,一個人用纖繩拉著一條巨大的灰色貨船沿著伏爾加河逆流而上。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外公殘暴自私、冷酷、吝嗇之外還有一些好的品質,如果不是當時社會的逼迫,也許他不會變成後來那樣一個令阿廖沙討厭、憎惡的惡人,這是對黑暗社會的控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含雨雪,風,日,月,花,鳥,山,草,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