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子福歸江東 唐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註釋:
1.沈子福,不詳。全唐詩作沈子。歸又作之。
2.罟師:漁人。此指船伕。臨圻:近岸之地,此指江東岸。 句 解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罟師”,漁人,這裡借指船伕。“臨圻”,地名。長滿楊柳的渡頭,行人稀少,船伕划著槳向臨圻駛去。 詩的開篇直接入題,描寫送別情形。江邊渡頭,楊柳依依。這雖是隨手寫眼中現成之景,景中卻蘊含深情:“柳”與“留”同音,古人有折柳送行的習俗,表示不忍離別,希望遠行的人留下來。但分別終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時友人乘坐的船隻已經起航。 剛才還很熱鬧的渡頭,一下變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詩人自己,仍然立在那裡,目送著友人漸漸遠去。他的腦海裡,或許在重溫剛才與友人依依話別的情景,或許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點點滴滴。但這一切,都只能是追憶了。眼前只見友人所乘的船順水而下,離自己越來越遠。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黃鶴樓上,遠眺孤舟,寫的是遠景。而王維捕捉的是船伕蕩槳的細節,寫的是近景。同樣寫送行,李白之瀟灑與王維之細膩,可見一斑。 船兒漸行漸遠,友人的身影也越來越模糊。只要再過一會兒,他們就將消失在詩人的視線之外。而這一別,又不知何時才能重新相逢。想到這些,詩人的心中難免有些悵惘。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望著大江南北兩岸桃紅柳綠,芳草萋萋,春色漫漫,詩人忽發奇想:“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這無處不在的春色,一直跟隨著“你”歸去。內心的無限別情,眼前的無邊春色,兩樣似乎不可能有絲毫聯絡的事物,就這樣被詩人完全交融到了一起。 解釋: 渡口楊柳依依,行客稀少, 艄公搖起槳駛向臨圻。 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樣, 從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送沈子福歸江東 唐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註釋:
1.沈子福,不詳。全唐詩作沈子。歸又作之。
2.罟師:漁人。此指船伕。臨圻:近岸之地,此指江東岸。 句 解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罟師”,漁人,這裡借指船伕。“臨圻”,地名。長滿楊柳的渡頭,行人稀少,船伕划著槳向臨圻駛去。 詩的開篇直接入題,描寫送別情形。江邊渡頭,楊柳依依。這雖是隨手寫眼中現成之景,景中卻蘊含深情:“柳”與“留”同音,古人有折柳送行的習俗,表示不忍離別,希望遠行的人留下來。但分別終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時友人乘坐的船隻已經起航。 剛才還很熱鬧的渡頭,一下變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詩人自己,仍然立在那裡,目送著友人漸漸遠去。他的腦海裡,或許在重溫剛才與友人依依話別的情景,或許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點點滴滴。但這一切,都只能是追憶了。眼前只見友人所乘的船順水而下,離自己越來越遠。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黃鶴樓上,遠眺孤舟,寫的是遠景。而王維捕捉的是船伕蕩槳的細節,寫的是近景。同樣寫送行,李白之瀟灑與王維之細膩,可見一斑。 船兒漸行漸遠,友人的身影也越來越模糊。只要再過一會兒,他們就將消失在詩人的視線之外。而這一別,又不知何時才能重新相逢。想到這些,詩人的心中難免有些悵惘。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望著大江南北兩岸桃紅柳綠,芳草萋萋,春色漫漫,詩人忽發奇想:“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這無處不在的春色,一直跟隨著“你”歸去。內心的無限別情,眼前的無邊春色,兩樣似乎不可能有絲毫聯絡的事物,就這樣被詩人完全交融到了一起。 解釋: 渡口楊柳依依,行客稀少, 艄公搖起槳駛向臨圻。 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樣, 從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