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涯教育

    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愛上學習

    在教育當中什麼最重要,事實上不是怎麼上這門課最重要,也不是考試最重要。

    1.激情

    就是你學這個東西有沒有勁兒,你是不是特別想鑽研,想了解它。

    你比如說我小時曾經對什麼有過激情?集郵。我小時候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集郵,這肯定是課外的事了。沒人要求我要學集郵的東西,但是因為你特別喜歡集郵,所以你就研究了大量的郵票,然後到處凡是跟集郵有關的資訊,你都會蒐集,那時候我真的算小半個集郵的專家。

    我兒子特別喜歡天文,你想我們家沒人喜歡天文,但是他現在整天跟我們講,這個什麼星座, 那個是什麼星座,這個地球是怎麼來的,他全會,而且不是他瞎編的,不是他想象出來的,他真的是學了很多天文學的東西。所以當一個人有激情的時候,這是很重要的東西。

    2.決心

    就是你相信自己,能夠把它學會的這個決心。這是作為父母要傳遞給孩子的資訊因為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印件,如果原件出了問題,影印件肯定不會好到那裡去。

    3.自信

    舉個例子,我們有一位家長說的話,說她的女兒在老師佈置作業的時候,女兒走神了。小女孩有點走神就沒聽清,就問老師說,老師我沒聽清。

    老師很生氣,就把這女兒當著所有同學的面,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這個女孩回家就哭啊,哭得好難過。因為她是個好學生,她很少受到這樣的待遇,被老師這樣說。我看到這個得時候,心真的挺痛的。

    我覺得這老師真的有點過分,你作為一個老師,你連孩子們走個神你都不能允許。你連孩子沒有記筆記,你都沒有耐心去教給她,你怎麼能夠教會一個品格完善的孩子呢?

    我們的教育是在不斷地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很多孩子在很多地方表現的很棒的時候,老師還過來跟你講,不要翹尾巴,你那個東西還很差呢!

    我們在不斷地打擊人們的自信,我為什麼離開大學,就是因為大學裡邊好多老師都在跟孩子們傳遞說,你們將來畢業了,你能找到一個8000塊的工作,就算你厲害了,他們不相信這些孩子身上所擁有的潛能。

    所以自信是很重要的,然後思考能力 ,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後交流的能力與他人互動的能力,這些東西是一個個體學習東西最重要的部分。

    4.責任感

    就是你有沒有一個要把這個東西學會的責任。你有沒有覺得這個事,是自己應該學會的,而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

    我是半間教室,每天分享有趣的學科知識考點和育兒知識,學習也可以很快樂!

  • 2 # 擁抱幸福的豬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呢?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用心陪伴,理解寬容。當孩子學習的時候需要我們的家長放下手機,用心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平心靜氣,不急不燥。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我們的不一樣,我們的學習生活經歷讓我們慣性的去思考問題了,但孩子在很多方面是零經驗的,所以她們對問題的認知能力和我們會有很大的區別,常常在網上看到父母輔導孩子作業時被氣得七巧生煙的。其實沒有必要,我們用心聆聽孩子的想法,你會發現雖然不正確但她講的有她的道理。

    2.少批評,多鼓勵。我們華人往往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當孩子做得不到位或錯誤時,我們習慣批評指正。但其實這個時候我們採用鼓勵教育的方式引導可能會更好。

    美國的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的以學習的強化原則為基礎的關於理解和修正人的行為的一種學說。斯金納認為:人或動物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會採取一定的行為作用於環境,當這種行為的後果對他有利時,這種行為就會在以後重複出現;不利時,這種行為就減弱或消失。人們可以用這種正強化或負強化的辦法來影響行為的後果,從而修正其行為。所謂強化,從其最基本的形式來講,指的是對一種行為的肯定或否定的後果(報酬或懲罰),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這種行為在今後是否會重複發生。根據強化的性質和目的,可把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在管理上,正強化就是獎勵那些組織上需要的行為,從而加強這種行為;負強化就是懲罰那些與組織不相容的行為,從而削弱這種行為。正強化的方法包括獎金、對成績的認可、表揚、改善工作條件和人際關係、提升、安排擔任挑戰性的工作、給予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等。

    3.給自己一顆童心,和孩子一起愛上學習。讓自己迴歸童年,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定目標,一起成長。

    最後願能給你幫助,願你的孩子能愛上學習,並在學習的道路上奮勇向前,勇不停歇吧。

  • 3 # 我的數學小課堂

    我有一點小建議。

    獎勵。在培養興趣或者習慣的初期,如果孩子能按照您的要求做到一次,除了語言鼓勵,要切實獎勵孩子想要的。咱們說得囉嗦點,如果您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那麼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給孩子定規則,比如每次看二十分鐘或者一本書,獎勵一個貼紙或者小玩具或者可以看十分鐘動畫片。獎勵週期也可以加長,比如堅持看五天才有獎勵,一個玩具或者週末去哪兒玩之類的。

    如果您問題中的“學習”指的是課上聽講,課後做作業,那麼獎勵依然有效。如果您陪同做作業的話,看到做對的地方要口頭肯定,“不錯”“很棒”“沒問題”,尤其是看到以前不會而現在做對的地方,一定要口頭表揚。每天做完作業看情況,可以獎勵五分鐘或者十分鐘動畫片類似這種。做作業的過程中發現做錯的不要急著吼。我真的覺得一吼毀所有。是的,我自己也是這樣,明知不可取,但有時候還是忍不了就發脾氣。這種情況怎麼辦?發現自己不對要及時收聲,不可再吼下去。自己先平復心情,想辦法平復,因為這是自己的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不能讓這種情緒影響到孩子。大多數時候,鼓勵可以成為動力,懲罰卻只是讓孩子在做這件事時不知所措。過多的懲罰會讓孩子對這件事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惡。一旦厭惡,如何談愛。

    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是需要鼓勵的,只是能接受的鼓勵方式不同。您要按自己孩子的情況制定有效的獎勵機制。

    家長的獎勵是刺激孩子堅持下去的一種動力,讓孩子覺得做這件事可以換來其他想要的東西。但是這種獎勵不能是也不可能是無限的。只是在初期孩子需要一種外界刺激幫他堅持下去。當孩子在堅持的過程中發現這件事本身的魅力,那就恭喜您了,這就是興趣,孩子可以從做這件事本身得到滿足,而不單單是依賴外界的刺激。

    家長只是在引路,獎勵只是誘餌。堅持閱讀,孩子慢慢發現書裡有很多有意思的想象空間,能體會很多不一樣的情緒,甚至有些寶貝會發現自己能認識很多字了,這也會成為一種享受。做作業的過程中,孩子發現原來不會做的現在會做了,上課新學的內容,回家後能觸類旁通了,這些都能激發孩子繼續學習的興趣。所以在這些點上,家長一定要鼓勵。

    寫得還是散,如果您有不明白的咱們繼續探討。

  • 4 # 心田花開網校

    1.首先,應該瞭解孩子的興趣,他真正喜歡什麼,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學習也可以是很有趣的事情,只要用對方法。

    2.在學習中,家長應該陪伴關心孩子,自己有時間的話可以陪孩子一起學習,父母的身體力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3.當孩子獲得了一些成就之後要給予獎勵和鼓勵,如果在初期,你的孩子學習不太好,一定要耐心和細心,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

    4.有時枯燥無味的學習,可以加點“料”,讓他變得生動而有趣,比如看文字太無聊,可以配合圖片啟發,詩詞可以玩趣味“飛花令”。

    總之,要讓孩子愛上學習,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知道《木偶奇遇記》這本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