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車頭loco

    《論語》,先秦儒家典籍,由孔子弟子所編纂。內容主要是記錄孔子的言行,有孔子應答弟子和當時人的話,也有弟子間相互討論他們所聽到的孔子言論。從全書來看,非出自於一時一人之手,其中有孔門弟子所記,也有一部分是孔門後學所記。

    《論語》的文體是純粹的語錄體,章節簡短,一言一事各自起訖,前後不相連屬,也無長篇議論。但文字頗為生動,往往三言兩語就表現一個完滿的意思,且每有格言警句式的語言,言簡意深,耐人回味。有時還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不同人物的性格宛然如見。

    《論語》在漢代有三種不同的本子,即《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齊論語》《古論語》早已亡佚,《魯論語》二十篇,就是現在通行的《論語》。南宋朱熹將《論語》和《孟子》以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號為《四書》,併為之作《集註》。

    《論語》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的重要資料。其中,“仁”的學說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的影響十分深遠。

  • 2 # 文友如林

    《論語》是孔子弟子們、再傳弟子們記錄他和弟子們的對話和他在一些別的場合講的話,是一部以記錄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是儒家學派經典著作之一。因此,它確實可以說是一部散文集。

    這部散文集,包羅永珍,博大精深,其思想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倫理道德範疇——仁,社會政治範疇——禮,認識方法論範疇——中庸。

    《論語》的語言樸素簡練,富有生活情趣。比如他批評宰予,“宰我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汙也。’”書中也記載了孔丘被別人諷刺的小故事,如荷蓧丈人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也還記載弟子對他的不滿,如“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子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論語》對後代散文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

  • 3 # 伯垚論譚

    這裡的散文是和駢文對應著說的。駢文也就是文章中兩兩相對的句子佔據絕大部分篇幅。從《詩經》,《楚辭》到漢賦,一直到唐宋詩歌,明清八股文,都屬於駢文的範疇。與此相對應的就是散文。所謂的散文也就是在文章中,句子並非兩兩相對,不講究韻腳,而是語句更加自然少拘束。《論語》作為語錄體文字,自然不會句句講究駢儷,因此被稱為散文。

    要注意的還有,後面的唐宋八大家所寫的文章大都是散文。而韓愈的所謂文起八代之衰,也就是說他寫的散文上接孔子孟子司馬遷,注意司馬遷的《史記》也是散文,司馬遷之後寫散文的就沒落了,一直經過了東漢,魏,晉,宋,齊,樑,陳,隋,到唐代他從重新振興了散文的寫作。

    因此,這個問題中的散文概念和現在作為文學體裁之一種的散文是有區別的。

  • 4 # 使用者67578397785

    為什麼有人說《論語》是散文集呢?

    《論語》本來就是散文集結而成。

    《論語》共十七篇。是儒家基本經典,是孔子弟子及其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語錄體散文集。

    《論語》傳至西漢時候,有《古論語》《齊論語》《魯論語》三種版本。

    《論語》講仁,中庸之道,

    《論語》第一篇學而。二篇為政。三篇八佾。四是里仁。五是公冶長。六是雍也。七是述而。八是泰伯。九是顏淵。十是子路。十一憲問。十二衛靈公。十三季氏。十四陽貨。十五微子。十六子張。十七堯日。

    因此,由於是許多人的語錄合成,只能稱為散文集。

  • 5 # 假語勿言

    ——儒家文化,成就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學派,有著它自己特殊的因素外,漢朝的理論家(董仲舒)所起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也可以這樣說,沒有(董仲舒),儒家的文化思想,影響也難以有如此之大的。

    ——儒家的學術思想,能夠傳承到今天,與後人在儒學上的不斷充實、完善也是密不可分的。

    ——“儒”字:讀書人的意思,儒生嘛!孔子是儒生,更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在文化方面是一位巨人,後世的人們把他稱之為“聖人”。對孔子的記載最集中,也是最具權威性的材料,當屬《論語》。孔子本人既是一個“述而不作”的人,所以說:《論語》中的文章,只不過是弟子們對老師的回憶記錄。文中存在不確徹,不真實,互相矛盾之處,也就在所難免了。

    至於《論語》是何種體載的文章,各人都可以有各人的評說,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啦。

  • 6 # 悶騷大俠

    這樣說的人是基於《論語》的寫作背景而得出的結論,論語並不是孔子所寫,是他的弟子平時聽孔子說教講話,等孔子死後為了把他的一些言論思想流傳後世而總結出來的一本書,就好像有個人平時跟在你身邊做記錄,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記載下來,最後挑選你的經典語錄集合成書,當然東一榔頭西一棒的了,特點就是不成系統,所以帶點散文的性質。

  • 7 # 意泊之

    感謝提問,有問有答。

    先看散文的定義說明:

    散文,文學的一大類別,歷史時期不同而存在差別。

    在中國古代,散文與韻文相對,將不需要押韻、不講對仗的散體文章統稱之為散文,如史傳、論說、頌讚、書記等。

    隨著文學的演變發展,又被用來泛指包括小說、遊記、傳記文學等所有不用韻的文學體裁。

    現代散文則是同詩歌、小說、戲劇文學並稱的一種文學樣式,通常短小精悍、取材廣泛,自由便捷、千姿百態,可以像詩歌那樣直接抒發作者的強烈感情,又不必講求韻律;能像小說那樣敘述事件,塑造形象,多方面刻畫人物性格,又無需結構完整的故事情節;可以像戲劇那樣表現矛盾衝突,又不要求時間空間的高度集中;還可以像論說文一樣說理議論,但不一定運用抽象概念進行推理和論證。寫人,記事,繪景,不拘一格;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兼採並用。具有靈活多樣的藝術表現力。按其表現手法,可以分為抒情、敘事、議論三種類別。

    諸如報告文學、特寫、雜文、小品文、遊記、速寫、傳記、回憶錄等都屬於散文類別。

    以上可以看作是對散文體裁的解釋說明。下面再看看《論語》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大教育家孔子一生從事教育40多年,門生眾多,史料記載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

    孔子去世後,其主要弟子和再傳弟子們將孔子的言論和與他人的對話一起整理成書,這本語錄體的書就叫《論語》。

    《論語》共20篇,篇名均取每一章第一句的開頭兩個字或者三個字以示區別,如《學而》、《為政》、《里仁》、《子張》、《憲問》、《公冶長》、《堯曰》等。

    所以,根據《論語》的內容,對照前面所說的散文的定義,可以看出《論語》是應該屬於散文體裁的。

    《論語》全書言簡意賅,古樸生動,富有哲理和啟發性,口語化的語言也不乏幽默詼諧,有很多的經典名句、成語就來自於該書,有時間可以找一本多看看。

    現在人生活節奏比較快,而這本書段與段之間也沒有什麼關聯,可以隨時拿起來就看,基本沒有閱讀連續性一說。相信看到經典處,你會深深享受之。

    感謝閱讀!

  • 8 # 吳阿敏

    說《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集。是因為孔子的 弟子和再傳弟子所輯錄的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錄。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彙編,又被簡稱為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一共20卷。

    論語以記言為主,因其對話眾多,而著重挑選具有教育意義的對話言論及思想。

    ”論”是選擇、探討、交流的意思。”語”是話語的意思。在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建議漢武帝採納儒家思想,於是便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口號。論”讀音為“lùn”,從字面上理解,《論語》即為言論的部分彙編。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文選·辨命論注》引《傅子》也說: “昔仲尼既沒,仲弓之徒追論夫子之言,謂之《論語》。

    ”四書五經”的四書是:

    《論語》和《孟子》,《大學》,《中庸》四書。

    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

    在戰國時原有“六經”的說法,為《詩》《書》《禮》《樂》《易》《春秋》,排列順序為《莊子》的《天下》《天運》兩篇的文內順序,被出土郭店楚簡所記“六經”名與順序印證。

    秦始皇焚書,除《周易》作為術數之書得以倖免,其餘四種皆毀。

    漢初,漢儒憑記憶與民間倖存之書恢復內容,漢武帝接續文景時已定官學的三種,將其全部定為官學,設立“五經博士”,五經之名正式確定。

    “四書五經”是中華儒家文化的精華和精典。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文化是不倒的根源。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經典數百年。宋朝的政治家宰相趙普半部倫語治天下,另半部論語打天下,一部論語得江山。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通讀二十四史,易經論語、三國紅樓、孫子兵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深受經典國學文化的影響。而且學以致用,反對教條和本本,經典理論和實際實踐相結合,馬恩列思想和中國革命的實驗相結合,實事求是,追求真理,開創了新中國。

  • 9 # sddz以書潤心

    作為儒家經典的《論語》,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永珍,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有人說《論語》是散文集,確實它屬於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

    《論語》是孔子的言論彙編,共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在一起,作《四書集註》,後成為封建社會科舉考試的必讀書。

    孔子,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於教育,整理編訂了《詩》,《書》等古籍,為儲存和發展中國古代文化做出了卓越貢獻,相傳他的弟子有3000人,著名的有70餘人。

    政治上,以禮、仁思想為核心,強調“仁者愛人”,還提出“正名”,主張君、臣、父、子名實相符。他首創了私人講學,提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老實態度,在學習方法上提倡“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等觀點,後來歷代學者加以改造和繼承,逐步構建完整的封建統治思想體系,自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成為封建社會正統的官方學說。

    孔子被奉為“聖人”,是對中國2000餘年的封建文化影響極大的人。

    《論語》一書中,是他同弟子的談話問答記錄,是我們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資料。《論語》中,“仁”字出現了109次,“禮”字出現75次,充分體現了“仁者愛人”的思想。

  • 10 # 億千爽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同相關人士思想、言論和活動的記載,大部分內容都是直接引用了當事人的對話和言論。主流觀點認為,孔子去世以後,其弟子與再傳弟子代代傳授其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內容記錄下來,在戰國初年彙輯成書,是一部語錄體的思想散文集。

    《論語》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被尊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南宋時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間,科舉開始以“四書”開科取士。此後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務運動,廢除科舉之前,《論語》一直是學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論語》進入經書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禮有《周禮》《儀禮》《禮記》,春秋有《左傳》《公羊》《穀梁》,加上《論語》《爾雅》《孝經》,這樣是十三經。”

    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人過度干涉自由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