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81064139862

    帶”魚”字旁的字有鱗、鱷、鯨、鯽

    下面分別是它們的讀音:

    "鱗"的讀音是[lín]

    "鱷"的讀音是[è]

    "鯨"的讀音是 [jīng]

    "鯽"的讀音是 [jì]

    它們的釋義分別如下:

    "鱗"的釋義是

    魚類、爬行動物和少數哺乳動物身體表面長的角質或骨質小薄片:

    鱗狀的:

    泛指有鱗甲的動物:

    "鱷"的釋義是

    唯一存活至今的初龍。冷血之卵生動物,長久以來的改變甚少。鱷魚不是魚,是爬行動物,鱷魚之名,或是由於其像魚一樣在水中嬉戲,故而得名“鱷魚”。鱷魚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動物之一。出現於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兩億年前)性情兇猛的脊椎類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屬肉食性動物,公認鱷的品種共23種。鱷是生態價值、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極高的野生動物。

    "鯨"的釋義是

    生長在海洋中的哺乳動物,形狀像魚,胎生,鼻孔在頭的上部,用肺呼吸。體長可達三十米,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肉可食,脂肪可以做油(俗稱“鯨魚”):~吞。~鯢(即“鯨”,喻兇惡的人)。

    "鯽"的釋義是

    魚類的一種。鯽魚(Carassiusauratusauratus),屬鯉形目,鯉科,鯉亞科,鯽屬。俗稱喜頭、鯽柺子(湖北),鯽瓜子(東北),河鯽魚(上海),月鯽仔(廣東);古稱鰿、鮒、寒鮒。鯽魚為廣佈、廣適性魚類,對各種生態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解決公貓亂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