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王陽明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存善去惡是格物。”是王陽明在晚年的時候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文喜認為第一、四句是偽命題,在這裡拋磚引玉,歡迎大家來爭論。第一句是偽命題的立論根據有三:一、元氣誕生之前為無,元氣誕生之後為有,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的心之體與生俱來就是有生存智慧的,生存智慧就是宇宙精神本原陰陽的集合體,自然是有善惡的;二、《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心之體是“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產物,心之體是“中”,是“喜怒哀樂”“有”而未發,不是“無”而發不了;三、心之體有沒有“意”?如有,“意”是處於靜態,還是動態?“意”處在不斷的變易之中,第一句與第二句在邏輯上是矛盾的。“存善去惡是格物”是偽命題的立論主要是因為它違背了陰陽律。格物是要推究事物背後的機理,陰陽是宇宙秩序,是自然機理,萬物負陰而抱陽,一陰一陽之謂道,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善與惡是一對陰陽,格物格到了存善去惡,沒有善哪裡來的惡?顯然其立論不在道上,顯然沒有格出自然機理,顯然是一個偽命題!
10
回覆列表
  • 1 # 得到文化

    從問題的論述來看,提問者對心學,和中國傳統哲學有著特別深厚的研究,有些話的具體意思我不能全懂,但大概意思能理解。筆者是發自肺腑的佩服。

    提問者這麼說也沒錯,是有利根之人。陽明先生生前和他倆弟子有過對答。王機認為這四句話應該是:“心是無善無惡之心,意即是無善無惡之意,知即是無善無惡之知,物即是無善無惡之物。”意思就是,既然人的本心沒有善惡區別,那麼按邏輯推理來說,人的意念也就沒有善惡區別,人的良知也是無善無惡的,意念所及之物也同樣沒有善惡區別。

    王陽明並沒有否定弟子王畿提出的“四無說”,而是說:

    我這裡接人,原有二種,利根之人,直從本原上悟入。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滯的,原是個未發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人己內外,一齊俱透。……汝中之見,是我這裡接利根人的……

    王陽明所說的“利根之人”,就是聰明的、理解能力強的人。他認為“四無說”並沒有錯,但只能針對聰明且理解能力強的人,對於一般人來說,他們是理解不了的。對一般人只能用四句教來教誨。

    實際上,這四句教在邏輯上是沒有關係的,只是把不同層次的四句話放在了一起,如果想從邏輯遞進方面來理解這四句話,就會得出一個矛盾的結果。

    首先,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這是一個形而上的概念,意思是作為評判標準,心的本體是沒有善惡的。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眼睛能分別各種顏色,是因為它原本沒有顏色,如果你帶個墨鏡,看什麼東西都失去了它本來的顏色。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這句話是從經驗世界來說的。世上本沒有惡,那世上的惡從哪裡來的?從人肉體的私慾來的。這有點類似於基督教裡,夏娃吃善惡果,受了眼目情慾的引誘,吃果實的那一霎那,惡就產生了。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句好理解,就是良知知道一件事的善惡。第四句存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講的格物不是格出物體的機理。格是正,物是事。格物就是正事,把物看成事,就把自己放到了這個事當中,就是一個過程。如何正事,根據知行合一,只有自己的心正了,事才能正。存善去惡也就是格物,二者合而為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現在和你的初戀是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