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爸爸教

    謝謝邀請。女兒是我的小公主,不過,我不會幫她整理書包和出門要帶的東西,丟三落四的後果自己負責。每個孩子的粗心,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爸爸媽媽包辦太多,小傢伙兒沒有責任心所致。期末班級家長會上,很多家長說自己孩子“其實平時都會”,“就是考試時粗心”云云。如果中考、高考因為粗心被扣掉關鍵幾分,可惜不?所以,小孩粗心不是小事,爸爸媽媽要耐心地幫助孩子糾正。比如平時做作業,一定要求孩子自己檢查,能夠自己檢查出錯漏,予以鼓勵。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爸爸媽媽要有毅力。靠吼叫只會適得其反。

  • 2 # 高先生的數學課堂

    粗心大意兩個方面,第一個是知識點沒有掌握牢固導致,第二個是行為習慣不好導致。只有克服這兩個問題,娃娃粗心大意就會解決。

  • 3 # 家庭教育諮詢叢冬旭

    平時多留意孩子做什麼時候,比較專心。

    看到了及時肯定。

    不出一個星期,孩子就會有變化。

  • 4 # 徽鄉小居

    孩子粗心對學習對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大多數孩子都有粗心的時候,但不能老是粗心,更不能養成粗心的習慣。我認為有以下三點可以調整孩子粗心的習慣。

    一、嚴格教育

    採取恰當的方式讓孩子深刻的意識到粗心帶來的麻煩與損失。只有提高意識才能從內心深處主動積極的改掉粗心的習慣。那恰當的方式是什麼方式呢?連哄帶騙,溫和說教,約法三章,投其所好等等必須提高意識。

    二、自己承擔

    自己粗心帶來的麻煩自己承擔,父母幫忙的也要記下以後必須彌補。承擔責任,提高孩子獨立能力,深刻認識粗心帶來的後果自然多加小心。有了責任感,行為做事也認真許多,也不敢大意。

    三、專業訓練

    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勇氣和毅力。嚴格要求孩子對重要事情的認真態度。訓練孩子作業書寫工整,準確高效。訓練嚴謹的生活作風,不要嬉皮笑臉的。

    我這裡開了三味藥,根據孩子情況適量服用,一個療程即可見效。切勿著急,孩子尚小。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 5 # 悅學小課堂

    在上學階段,孩子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每次考試總是考 99 分、98 分……離 100 分總差一兩分。一看卷面,發現不是孩子不會,而是粗心。

    考了 99 分,列算式時答案是 300,寫答案時寫成 30。

    考了 98 分,題目要求選出錯誤答案,看到第一個答案是對的,就填上了。

    考了 99.5 分,口算 6 乘以 8,答案寫成 40,任何時候你問他,他都會告訴你答案是 48。

    類似的問題林林總總,大同小異。是孩子不會嗎?不是。是孩子不懂嗎?也不是。是孩子沒有檢查嗎?也不一定。最後被統一歸結為“粗心”。

    將不能考取 100 分定義為孩子“粗心”,家長就無法協助孩子做到“細心”。

    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時孩子“粗心”是學習習慣的問題,有時則需要家長教會孩子如何做到“細心”。

    案例解析

    源源媽媽發現,孩子幾乎每次考試都是 95 分、97 分、98 分……就是不能考取 100 分,而孩子的自評無非就是“這題真不該錯”“這次真不應該”。自我認識的態度是好的,但問題還是不斷地出現。

    有一天,孩子做完試卷,源源媽媽批改完後發現錯了三個地方,都是非常簡單的問題。孩子很難受,跟媽媽發脾氣。他期望媽媽不要打叉,他改正,這樣就不用改錯了。

    媽媽 :“看起來你很難受,一定想著自己可以全對吧?”媽媽說完源源就開始哭,於是媽媽抱著他哭了一會兒。孩子在沙發上冷靜了一會兒,開始改錯題。

    媽媽 :“你從這次做卷子中學習到了什麼?”

    孩子 :“我想不出來。”源源明顯帶著一點情緒,很不樂意。

    媽媽 :“你要不要試試在沙發上跳上跳下,這樣會不會讓你感覺好一點?”孩子真的在沙發上跳上跳下……

    媽媽 :“相信你可以找到解決辦法,我在這裡等你,你跳過來時就告訴我一個你想到的辦法。”源源媽媽發現他一邊跳一邊認真地思考。

    孩子 :“我想到了。”

    第 1 次跳過來時孩子說 :“看題目要勾畫關鍵詞。”

    第 2 次跳過來時孩子說 :“做完要檢查是否有空題。”

    第 3 次跳過來時孩子說 :“兩位數乘法一定打豎式草稿。”

    第 4 次跳過來時孩子說 :“簡單的題也要堅持檢查。”

    第 5 次調過來時孩子說 :“複雜的題要打草稿。”

    媽媽 :“你自己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了。”

    從源源媽媽和孩子的互動中,我們可以知道,父母應該幫助孩子透過自己的努力來克服困難,成為更好的自己。

    對於“細心”也一樣,父母應引導孩子找到如何細心的路徑(這裡不是直接給方法),而不是簡單地說“都是粗心造成的”。

    父母攻略就是立足感受,聚焦問題解決,跟進執行。

    第1步:立足感受(Feeling),感受無所謂對錯,區別於指責、批評和講大道理。

    第 2 步:聚焦問題解決(Solving),事情已經發生,過多地關注過去,只會讓事情越來越壞,應該與孩子探討下一次怎麼做,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是很有力量的,他的方法有時會比父母想得更好。

    第 3 步:跟進執行(Following Through),父母別指望與孩子聊一次,孩子就全部按照約定去執行,後期的跟進執行很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剖腹產和順產產後第一週怎麼吃才健康?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