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我們唯一擁有

    脾虛,這個中醫名詞你一定不會陌生,不過,什麼是脾虛?其實,脾虛,通常指的就是脾氣虛。那脾氣虛又是怎麼回事?脾氣虛就是脾的動能弱了,代謝能力降低了。糖尿病是脾病,糖尿病與胰島素分泌失常有關,糖尿病就是代謝病,是脾的運化水溼能力下降了,生產氣血的能力減弱了,是人體最終“氣血雙虧”的結果。   脾氣受傷都有哪種表現?也就是說,自己怎麼知道自己的脾氣虛沒虛呢?通常,以中醫臨床的大量病例為依據,發現,一個人脾氣虛會出現兩種典型的現象,或者說會有兩種表現:一種是越來越胖,一種是越來越瘦。這兩種體態上的病象有什麼區別嗎?哪種更為嚴重一些呢?都屬於氣血虛,那誰虛得更加厲害一些呢?   胖人多氣虛,瘦人多血虛,這話你聽過。如果以層次和級別來標錄人氣血下降的曲線,那麼,氣虛是初級的,血虛是比氣虛更進一步的,當人的氣血到達氣血雙虧之時,那就是有大問題了,慢性病、糖尿病、癌症都屬於氣血雙虧的層級,是人體氣血嚴重虧損的徵象。所以,胖子瘦下去相對容易,瘦子胖起來則難些。 脾氣受傷的途徑很多,如果是因為思勞所傷的脾,脾氣虛會表現為越來越瘦;如果心情沒問題,而是懶得動,經常久坐、不運動,那麼,要知道,久坐傷肉,而肉就對應脾。這會導致什麼結果?那就是導致經絡不通,體內垃圾和毒素逐漸堆積,人也就越來越胖。但這種胖是虛胖,並非是實胖,是因為身體虛弱才導致的。   人過度勞累會怎樣?你會說累瘦了。其實,現實生活中更常見的現象卻是:越累人越胖,越忙人越胖,越少吃人越胖。原因就是人一累就傷脾,人一忙就要麼心累要麼體累也是傷脾,而一個人吃得很少,因沒有足夠的食物尤其是五穀來生出水谷精微,也是傷脾,都是導致代謝力下降,毒素囤積排不出,於是就越來越胖。什麼是脾虛?脾虛的訊號是什麼?脾虛有哪些表現? 有句話叫“10個胖子9個虛”,說的就是脾虛。中醫古書中專門有《脾胃論》,可見脾胃對人的健康,具有多麼舉足輕重的地位。腎是藏精之庫,脾胃是生氣血之倉。腎精的先天之本是你所無法控制的,這取決於你的父母帶給你了多少,但是,脾胃所生氣血則是你自己可以努力增加的,這是你的後天之本,相當之重要。   生活中有不少人先天體質很好,但是胡作,沒有善用自己的身體,結果,年紀輕輕要麼是疾病纏身,要麼是壯年早亡。而有的人先天體質很一般甚至挺差的,但是因為注意保養,善用自己的身體,善待自己,反而頤養天年。人能不能夠長壽看什麼?最後拚的是一個人的脾胃。一個重病患者,只要還能吃飯,那就有救。   脾氣受傷後的脾虛狀況都有哪幾種?一般分為三類:一是能吃且胖型,即飲食過量,胃口特好、胖得比較結實,調養方法是控制食慾,加強運動。二是少食且肥型,典型的脾氣虛,肌肉無力,且肌肉少而脂肪多,需長期服用補中益氣丸或參苓白朮丸。三是能吃且瘦型,胃火盛,總是餓也容易渴,卻怎麼吃都不胖需補脾。   所以,減肥的人很少成功,其原因就是把脾氣給傷了。因為,減肥的人首先減掉的食物,就是主食,而恰恰能夠滋養脾氣的,就是作為主食的糧食,也就是五穀雜糧,日常人們所吃的那些品種豐富的糧食類主食。這也是為什麼凡是去掉主食的減肥法,最後都要麼無法堅持,要麼堅持了卻減不掉肥,要麼人變瘦氣色很差。   無論是減肥還是祛病,都有一個前提性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改變脾氣虛的狀況,恢復脾運健行,否則,一切全是白費,全是在做無用功。脾虛是根本,是肥胖的原因和患病的原因,你不從根上找原因,就永遠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為什麼人不能暴飲暴食?因為那是傷脾的最大惡行。為什麼不要吃得冷熱混雜?亦是同理。   小孩子出生後脾都很弱,所以,小肚子都很大且向前凸出,那是內臟膨出。脾氣所主的肌肉因脾氣不夠強壯而鬆弛,因而無力束縛內臟,導致腹部膨成個大肚子。那成人腹部的“救生圈”呢?不是同一個道理嗎?生活中你會見到許多大肚子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脾虛之人,卻完全不知危險,仍然每天還在大吃大喝。   有一個稱呼來形容一個年老色衰的女人,就是“黃臉婆”。為什麼不說是其他色的臉婆比如白臉婆或黑臉婆?因為,黃色屬土,對應脾胃,而一個女人衰老的典型表現就是從面色變得萎黃且沒有光澤開始,這與脾氣虛弱有關。最常見的病色就是黃色和黑色,但黃色還只是處於一個轉折當口,若是黑色往往已至不治。   如果把面色分成三個階層,那麼,白裡透紅是健康的面色;面色蠟黃、面如土色、面黃肌瘦是亞健康面色;面色發黑則純屬病態了。 當然黑人不在討論的範疇,那是先天膚色,總不能說人家非洲人全有病,更不能說人家美國總統奧巴馬有病。黃臉婆是一句健康提醒,它意味著你已經脾氣虛了,小心發展成一黑臉婆。   中醫是論病必論陰陽的,那麼,你知道有陰虛和陽虛一說吧?通常來講,陰虛的人怕熱,陽虛的人怕冷。但是,人的體質很少有這麼涇渭分明的,也不會是如此單一的,也就是說很多人是幾種體質和幾種情形兼有的,比如,有的人有氣無力,一受風就著涼的同時,手足心還發熱,這是陰虛還兼有氣虛,叫“氣陰雙虛”。什麼是脾虛?脾虛的訊號是什麼?脾虛有哪些表現? 如果調理,對純氣虛的人來說,用人參來調補沒問題,但對這類人來說,就不能用人參了,因為會造成更嚴重的陰虛症狀,只能用西洋參來氣陰雙補了。還有人是屬於肺氣虛,因肺主皮毛,所以,肺氣虛後,面板就會出現不耐寒熱的問題,也就是說人體自身調節溫度的功能下降了,護衛體表的功能下降了:虛不固表。   當說到一個人脾氣虛、肺氣虛、心氣虛等這氣虛那氣虛時,其實,說的都是一個人某個部分的功能不足了,能量儲備不夠了,如同蓄電池沒電了一樣,這樣的人就比那些健康的人更經不起消耗。有句話叫“久坐傷肉”,那傷的其實就是脾。黃帝內經言: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五勞傷。   可見,一個人久坐不動是脾氣虛的原因,但是,若一個人已經脾氣虛了,並且很肥胖了,那麼,反過來就是,該人更加的懶動,因而氣虛更加嚴重,這是一種惡行迴圈。需要調理脾虛問題,當身體能夠一點點將因脾虛而囤積在體內的被稱為“痰溼”的垃圾都排出去後,人會感覺輕鬆和輕快了許多,這時也會喜歡動了。   現在,瘦人符合審美時尚,人們一窩蜂地去照著時裝模特的身材減肥,就連壓根就不肥的人也加入了減肥的潮流,卻不知自己走上了一條十分危險的路。中醫博士說了,凡是胖子和瘦子,都不是長壽體形,真正能夠長壽的人,是那些不胖不瘦、身材勻稱的人。關於這一點,那些接受調查的長壽老人們已經做出了證明。 (如果有被溼氣困擾的朋友可以新增下方圖片微信諮詢)  瘦削的女人,在中醫看來,全部有脾虛之嫌,都是需要健脾的群體。氣虛,是陽虛的前奏,當氣虛的時候,女人只是容易變老,但當氣虛升級成陽虛的狀態時,那說明衰老基本上已成為了事實。人變老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怕冷,怕冷在中醫裡叫陽虛。氣虛人容易感覺疲勞,陽虛人則經常感覺身體寒冷:已傷體溫中樞。   脾氣虛,是根本上的虛,因為,其他所有的虛都與此有關。人體內的氣血生成靠的就是脾胃,這個後天之本虛了,也就是功能下降了,消極怠工了,不出活了。那麼,隨之心、肝、肺、腎的功能就都減弱了,那麼,身體的生火力就衰弱了,那體溫也就減低了,陽虛就不可避免了,而更可怕的是:陽虛是癌症型體質。   所以,保溫成為了華人的養生重點。如果你有過看中醫的經歷,什麼時候中醫不是叮囑你別受涼?不要吃生冷?可是,你聽了嗎?聽得進去嗎?生命和死亡的根本區別就是陽氣,而一切的寒涼之物都是克伐陽氣的劊子手。現代生活中的來自西方美味享受如冰飲、冰淇淋、涼果汁、生沙拉和刺身等,都在傷害你。 

  • 2 # 檢驗科易醫生

    脾虛是中醫學上的稱謂,脾屬土,五臟陰陽中屬陰中至於陰,脾又有主運化、統血、升清等功用。而在西醫學上脾虛多跟消化系統疾病有關,如胃腸道功能紊亂、胃消化動力不足等。

    既然知道了脾虛的由來,那臨床上又有哪些表現呢?

    1.張嘴對著鏡子一看,便知道舌頭的變化:舌苔白厚、溼滑潤和。

    2.站著對鏡子一照,還可以知道身材的變化:身體虛胖,肌肉鬆弛。

    3.肚子脹隱隱作痛往廁所一蹲,可以看到大便的變化:大便溏稀,形如米糊。

    4.還有一點女性同胞每個月知道的變化:月經量多、色澤黑暗。

    5.每個有胃腸疾病的朋友都知道:食慾不佳,消化不良。

    看了上面這麼多症狀,是不是很多朋友都會覺得自己也有脾虛了?沒錯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飲食習慣不健康的話,是很容易引起我們胃腸功能的紊亂,也就是我們簡稱的脾虛。脾胃不好,影響整個身體的機能,所以愛護我們的脾胃,必須從我們生活當中的每一個小細節做起。

  • 3 # 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30875643

    治療脾虛腹瀉,慢性腸炎,結腸炎,粘液便用:補骨脂1兩,杜仲1兩,牛膝5錢,土鱉蟲1兩,小回香5錢,核桃仁1兩,研細末,每次3錢。

  • 4 # 村口那枝花

      氣虛體質常出現: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蒼白,氣短懶言,體倦乏力,常自汗出,動則尤甚,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苔白,脈虛弱。五臟氣虛在臨床上均可見,以心肺脾腎常見,除上述氣虛證常見臨床表現,同時並見心、肺、脾、腎氣虛的相應病變而見不同症狀。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平素抵抗力弱,病後康復緩慢。

      

      其次,如果氣虛的話,在生活中如何保健?

      1、氣虛體質的人平素宜採用飲食調理,多吃補氣益氣、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

      2、適量運動。氣虛體質易出現肌肉鬆軟,倦怠乏力,不喜運動,抵抗力弱,因此生活調攝方面要做到,起居有規律,謹避風寒之邪,“勞則氣耗”,不適合激烈、長時間的運動,以免耗傷正氣。

    3、除了要改變日常生活習慣之外,要保持定量的運動。改善氣虛體乏首選人參,人參中的人參皂苷Rh2抗疲勞功效顯著,作為人參中活性最強成分人參皂苷Rh2,有著人參天然調節體內迴圈功效,補氣固本,改善體虛和體乏造成的不適症狀。

      第三,十大食物最補氣 山藥補腎氣

      山藥:

      

      人稱“神仙之食”。《本草綱目》裡說:“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山藥能補肺、脾、腎,適合各種體質的人。它不熱不燥,性味平和,食用後,不用擔心腹脹、便秘等困擾。

      土豆:

      

      因為對人體有諸多益處,土豆又被稱為“地下水果”。土豆補益胃氣的功能突出,此外還具有益氣解毒、潤腸通便、減肥降脂、活血消腫、益氣強身、美容和抗衰老等功效。土豆含有豐富的鉀、鈣、鐵、鎂等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土豆食品風靡世界,這和它自身豐富的營養價值不無關係。

      香菇:

      

      香菇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葷”的美稱。對於氣血虧虛、經常乏力的人有調理作用。《本草綱目》認為:“蘑菇可以益胃腸,化痰理氣。”

      鯽魚:

      

      鱔魚:

      

      鱔魚性溫,有補氣養血、溫陽健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能。研究表明,鱔魚中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有健腦明目、調節血糖、降脂的作用,對身體虛弱、病後及產後之人更為明顯,對中風、面癱也有很好的療效。

      兔肉:

      兔肉能夠補中益氣,對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的人很適用。此外,兔肉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能保護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適合高血壓、冠心病及脾胃虛弱型的糖尿病患者食用。

      小米:

     

      小米入脾、胃、腎經,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常作為婦女產後的滋補食品。研究表明,小米中的維生素B1、無機鹽含量明顯高於大米。小米粥熬好以後放置一會兒,粥的最上層會凝聚一層膜狀物,這就是“粥油”,它有保護胃黏膜、防治胃十二指腸潰瘍的作用。

      韭菜:

      

      生韭菜味辛,能行血;熟韭菜味甘,能補中氣、益肝散淤。常吃熟韭菜可以補肝腎、強腰膝、助陽氣,可見韭菜有壯陽補氣的作用,因此,韭菜又有一個別名,叫“起陽草”。用於補氣壯陽時,韭菜應連根一併煎湯服用。

      板栗:

      

      板栗性味甘溫,有健脾益氣、補腎強筋、抗衰老等功效。板栗所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降低高血壓、腦中風、冠心病的患病風險。板栗中鈣含量很高,是優良的補鈣食品,對防治骨質疏鬆有良效。另外,板栗對於腰肌勞損、腰椎病造成的腰膝痠軟疼痛,也有很好的作用。

      鴿肉:

      

      鴿肉有益氣補血、補肝壯腎、解毒生津等功效,對病後體弱、月經不調、頭暈疲倦、記憶衰退有很好的補益治療作用。鴿肉補氣血的功效主要體現在潤膚澤毛的功效上。鴿骨內含有豐富的軟骨素等成分,能改善面板細胞活力,改善血液迴圈,增強面板彈性,讓面色變得紅潤。鴿肉中還含有豐富的泛酸,對脫髮、少白頭和毛髮乾枯等有很好的功效。另外,相比於其他禽肉,鴿肉更易於吸收,適合脾胃虛弱的人。

  • 5 # 醫聯媒體

    脾虛疾病在大家生活中其實並不罕見,很多人好奇的是,究竟應當要如何做,才能判斷機體是否存在有脾虛這一情況呢?

    在早上起來的時候,如果發現眼睛出現腫脹的情況,與此同時其身體也莫名發生腫脹,此時大家就應當要懷疑脾虛情況存在的可能。其實水腫和浮腫等的出現,都是由於脾虛的存在,導致患者體內的水不能被成功轉化為體液,最終無法及時排除體外所致。

    除了水腫情況,患者們此時常常還會發現機體的耐受力有所降低,在冬天的時候不抗冷,而夏天則不耐熱,機體經常處於一個低血壓的狀態,並且常常容易出現有便秘或大便不成形的情況,在生活中,一旦遇到點風吹草動的事情,就容易出現生病的情況,甚至常常感覺到昏昏欲睡,其實都是脾虛疾病存在的預兆。

    在生活中,較為常見的腰痛、頸部痛以及暈眩等感覺,事實上也大都是脾虛溼重的症狀。由於脾虛弱患者,其機體內水液的代謝往往較為緩慢,因而在睡眠時,會受到重力的作用,使得其機體內水液在身體某些區域性聚集,最終造成壓迫疼痛情況的發生。

    指導專家:陳寶財,醫學碩士,主治醫師,滄州市人民醫院國醫館。

    擅長:在腫瘤中醫治療、臨床常見內科、婦科等疾病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診療特色。

  • 6 # 瑞隆安營養健康管理

    脾虛患者容易出現以下訊號:

    1、便塘

    大部分脾虛往往伴隨著的就是便塘,便塘即大便軟爛,不成形,伴有一定的粘稠感。由脾虛引起的便塘,就需要重視下身體狀態了,長達數週或數月的便塘狀況建議看醫生適當進行調理。

    2、注意力不足

    脾虛患者會出現注意力不足,每天的精力相比之前有明顯的減少,工作和學習效率會變低,嚴重者會明顯影響生活質量。

    3、面板鬆弛、缺乏緊繃感

    中醫講:“脾氣虛則運化無力,氣血虧虛”。說的就是脾氣虛則氣血不足,容易影響面板的活力,尤其是女性,脾氣虛面板會鬆弛無力,我們平時常講的氣血虧虛往往意味著脾虛。

    除上述症狀之外,脾虛還易導致黑眼圈、唇色無光澤、四肢無力、食慾下降等表現。

    如果覺得回答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關注【瑞隆安健康管理】,解決更多健康問題!

  • 7 # 藥事健康

    中醫認為,脾虛是由於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症。脾虛又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症型。脾虛的話,人體會有這幾方面的訊號:

    1.消化道。脾虛在消化道的表現就是便秘或者大便稀溏,伴有食慾不振,偏食挑食,口中無味。脾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會伴有脾虛,一般來說,便溏出現的要頻繁一些,但脾氣不足,消化動力不足,也會出現便秘的情況。

    2.肌肉。人過胖或者過瘦,也能反應脾虛的問題。因為脾主肌肉,所以脾虛的人會覺得全身乏力,出汗多,氣短。另外,人的眼皮也有“肉輪”的稱呼,如果脾虛,就會覺得眼皮沉重,似乎抬不起來,而且下肢容易水腫。身體太瘦弱,是因為脾虛不能運化,營養物質難以吸收;而肥胖,則是脾虛生溼,溼氣難以運化,淤積在體內,脾溼動物肥胖,往往是腹部凸出。

    3.睡眠。脾虛的人,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的症狀,另外會覺得老是不清醒,睡眠質量不好。很多人睡覺會流口水,這跟脾虛也有很大的關係,中醫認為,涎(口水),為脾之液,正常情況下不會外溢。當脾虛不固的時候,才會出現睡覺流口水的情況。

    4.舌頭。這個特徵最明顯了,如果您想看看自己有沒有脾溼,可以對著鏡子觀察一下自己的舌頭,如果舌邊齒痕比較明顯,就說明有脾溼。

  • 8 # 月亮灣拉布拉多犬舍

    大部分人們都比較關心腎虛,但其實脾虛也很重要,而且腎虛一般都伴隨著脾虛,它們兩個多數都是一塊虛的,所以說五臟六腑都是好兄弟,要不行一塊都不行~

    什麼是脾虛

    中醫認為,久病引起的體虛,飲食失調或者是飲食有問題,經常勞累得不到休息,會引起脾虛。有的時候心情不好,思憂過重也會引起脾虛。

    脾虛的表現形式

    ①消化不好

    脾的主要功能就是助消化的,人每天吃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胃來消化,但需要的動力是靠脾來提供的。當脾出現問題的時候,人們首先的感覺就是沒有食慾,不想吃東西,進而會引起茶飯不思,或吃點東西就漲肚。

    ②疲憊不堪

    脾虛的人會經常感覺到疲憊,怎麼睡都睡不醒不說,還會常常感覺到頭暈腦脹,胸悶氣短。脾主運,身體的能量和水汽都靠脾來運輸,脾一不行,運輸也就沒有能量了,渾身的血氣上不來,疲憊在所難免。

    舌頭是表現內臟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視窗,尤其是脾虛的時候,舌頭表現的更明顯。當舌苔出現齒痕的時候,就證明脾虛了,當舌頭有齒痕加上發白的話,就證明脾虛的很嚴重了。

    ④大便異常

    脾虛的人,大便肯定異常,過稀過粘都是脾虛的症狀。很多脾虛嚴重的人會出現脾虛洩瀉的症狀,這是一箇中醫詞,出現這個症狀的人,吃什麼拉什麼,長時間身體會確少很多營養的。

    脾虛的人怎麼辦?

    養脾個人感覺比補腎還難,因為一旦出現脾虛了以後,就是一個長時間治療的過程。尤其是脾虛還經常和腎虛捆綁,治癒起來更是難上加難。

    脾虛的人平時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不吃油膩的食物,其實這一項就很少有人能得到,因為現在脾虛已經年輕化了,哪個年輕人不愛吃肯德基,哪個年輕人不擼串。只能說,一定要剋制,不然疾病會越來越嚴重的。

    脾虛的人應該經常吃一些山藥,芋頭,紅薯,玉米等食物,中藥的話,可以吃一些例如白朮,黨參,西洋參,人參等,都是補腎補脾的,只是不要吃太多,太補的食物容易上火。

    脾虛怎麼透過按摩穴位治療

    按摩足三里是對健脾有好處的,每天用力按摩5分鐘,抽空就按摩一下,很有效果。

    也可以按摩中脘穴,用力要柔和,順著一個方向多揉一會,最少也要幾分鐘。

    當然,沒事揉揉肚子對脾虛也有好處,將肚子鼓起來,一手揉肚子,一手按壓後背,快速的揉就好。

    治療脾虛一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見效不是那麼特別清晰,需要我們堅持!

  • 9 # 東北養鹿之家

    脾虛以脾氣虛、脾陽虛更為常見,多有腹脹、痞滿、消瘦、肢乏、洩瀉或大便先硬後溏,亦有表現為脾虛便秘者、食減、水腫等症。脾虛又叫脾氣不足或者脾胃不和,它的主要表現就是我們吃東西沒有味道、不愛吃、食慾差,同時消化能力減弱,吃東西不愛消化,或者說有的時候會覺得反而容易餓,吃的也容易餓,這是消化能力差,然後就造成了排便的異常。

    脾虛是屬於飲食不節,或是久思傷脾引起的,會有脘腹脹滿,飲食不思,腹痛洩瀉,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等病症。這樣的病症得需要選用健脾胃的藥物進行治療。

    一般情況下脾虛患者會出現經常性的感冒和渾身乏力,食慾不振,情緒不穩定等。建議患者平時應多喝開水,多吃水果蔬菜,適量運動,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日常生活中儘量不要吃生冷辛辣食物,不要熬夜。

    調理脾虛的食材有哪些?

    有人參,黨參,白朮,乾薑,附子,肉桂,桂枝,高良薑,吳茱萸,胡椒,花椒,甘草等。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洩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甘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者,宜多食蘿蔔、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料。

    多吃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秈米、鍋巴(焦鍋)、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牛肉、雞肉、兔肉、牛肚、豬肚、桂魚、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送父母什麼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