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燕石齋
-
2 # 墨瑜書齋
一是不管是中國近代、現代的書畫名家,如:齊白石、黃賓虹、黃永玉、何家英、史國良的書法,還是古代書法家,如顏真卿,米芾、鄧石如,都沒有每平尺多少錢的統一價格,市場定的每平尺多少錢都是不靠譜的,因為每個書法家書畫家的作品本身就沒有統一尺寸、統一內容和統一水平的作品。
二是不管誰的字畫,如果你真想知道真正的價格或值多少錢?只有把作品拿去賣才知道值多少錢,市場上能賣得多少錢就值多少錢。
例一:
據雅昌藝術監測中心不完全統計,1993年至今,啟功個人書法作品上拍3483件次、成交2579件次、成交總額4.3億元。2005年秋啟功書法作品掀起第一波小高峰,2005年11月7日北京保利上拍的“啟功1982年作書法手卷”以110萬元成交,是啟功首件成交過百萬的作品。
啟功的《江山萬里圖》2012年12月18日在澳門中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5561.4萬元的高價,創下了啟功書畫作品的最高紀錄。此幅作品尺寸為960×30cm,約26個平方尺,每平尺單價高達213.9萬元的高價。
啟功書法賣得好,有如下幾點原因:一是較高知名度和綜合影響力提升了啟功書法的價格走勢。二是市場中必須有一定數量的作品流通,才能實現價格逐步上漲。三是啟功書法延續董其昌一脈,並上追唐人楷法,其造型與結構具有靜態的建築之美。
例二:
2月22日,由陶行知教育基金會發起倡議。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主辦的“大愛無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藝術品慈善專場義拍圓滿結束,共籌得善款168000元。其中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的作品《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以101000元的價格成交,率先捐贈了作品積極支援本次善舉。
以上說明,作品的價格不是由你我定的。
三是市場上能賣得才是它真正的價格。不管是誰的字畫,有人喜歡、有人需要就值錢。沒有人喜歡、沒有人需要就不值錢。不是你我在這裡說值多少錢就真的值多少錢。 任何東西的價格都是因為有人對它的喜歡和需要而產生的價值。
小結:歷代的書畫名家字畫現在為什麼那麼值錢?就是因為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學術價值、收藏價值,所以他們的字畫喜歡的人多、需要的人多,所以很值錢。
-
3 # 周山秦人
水太深、坑太大,沒發燒,別碰它!
玉無價,字亦無價!你欣賞它就值,你不欣賞,它就一文不值。買了,就是自己的,管它值多少錢?真要詢價,多數會讓你失望的!
關於文物、字畫,本人親歷的故事,分享一下,溴事,笑笑就是了。
故事一:
2000年左右,河南出差,老同學千叮嚀萬囑咐地,抱來一個用心包裹起來的老物件:宣德爐,明朝的,碗一般大小,自稱爺爺輩傳下來的,想通過我,請西北大學考古系的教授看看。
我小心翼翼、費勁吧啦地找到了西大的教授,教授沒說真假,回了句:“明天,去西安古玩市場轉轉再說”。第二天,小雁塔附近古玩市場一看,大、中、小號的,如俄羅斯套娃一樣的宣德爐,成色比朋友的好多了,成排的擺放著,起步三十,簡直白菜價啊,朋友二話不說,回了
故事二:
2005年前後,河南新鄉有個朋友,收藏了十幾副牡丹畫,說是表哥幹裝修,房主人八十好幾,是張大千的高徒,表哥沒要工錢求來的畫,值十好幾萬吧。一行七八人駕車求鑑定,西北大學某專家一句:“這畫家,我沒聽說過,畫的好不好不是值不值錢的依據,如果真是張大千的,就是屁股蘸點墨水,坐畫,也幾十萬,我建議你們還是回河南鑑定吧”!二話沒說,一行人,吃了點團圓飯,走了
兩件事都與河南有關,純屬巧合,絕對沒有黑河南老鄉的意思。多少年後我一直在想,前後兩次,會不會是有人給朋友下套呢?還是河南老鄉組團給我下套呢?細思極恐
-
4 # 觀察十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作者,卓劍文先生,1964年生於海南萬寧,1990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書法系,中共黨員,現就職於海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並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協、中國楹聯學會和全國公安文聯會員,海南省相關組織和機構的成員等職務。卓先生在少年時期就曾在名師的指導下學習書法,他的作品1986年在海南公安系統書法和徵文比賽中兩項均獲得一等獎;從那時開始,卓先進的事業可謂是如日沖天,藝事日進。他的作品和傳略被收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國際文學大觀》,《當代書法篆刻藝術大觀》,《中國當代詩書人才大博覽》和《當代青年書法一千家》等多種典冊。卓先生還被二十多個國內外文藝機構授予“中國優秀青年硬筆書法家”等等榮譽稱號。你以12000元購得卓先生的一幅字(詳見圖),說明你不僅很有藝術眼光,而且你還很欣賞卓先生的作品,我認為藝術作品這東西,特別是名人的作品很難用價格對其價值作出準確評估,就象古玩收藏家看上自已心愛的物件敢於傾家蕩產去獲得一樣,這屬於個人的愛好和追求範疇。我雖然不懂書畫作品,但我敢斷言,卓先生的作品多年後仍然有升值的空間,你覺得呢?
-
5 # 怡然自在9
正所謂藝術無價。用價格,價值來評你會很受傷。有的人手裡的名人字畫一大堆一分沒花過。有的人花了很大的價錢買了副假作品。看見你把它懸掛起來。證明是喜歡這幅作品。就不要考慮價格和價值了。因為有錢難買你喜歡呀!
-
6 # v英王v
書與人一樣,形形色色,各有所愛,自己看著舒心就好!畢竟用錢換心情也值得!但如果以專業及我個人的看法,我覺得此書氣質過於張揚,內涵內斂不足,藝品境界一般!
-
7 # zhangguoan張國安
購買書法作品,首先自己應具備相應的鑑賞水平,如果僅僅看頭銜與什麼協會的,盲目跟風,很難做到“物有所值”——你若不信:可將該作品重新拍賣,便知:“幾斤幾兩”。——竊以為:只有在傳統書法上下足了功夫,學有所成的書法家,才具備其相應的價值——因為自古以來的著名書畫家莫不如此……
-
8 # Peter清風明月
此地無銀三百兩,春風又綠江南岸;黃金有價玉無價,心有所好莫管它。中華瑰寶千千萬,若藏其一為榮光;碧眼若視三界外,敢叫蒼茫換青天! [奮鬥][奮鬥] 值!!!
-
9 # 西楚丹青會
關於名家書法價值和價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首先書法家的作品本身具有藝術鑑賞價值,要看收藏人自己是否喜歡,是否具備這個經濟能力,千萬不要被虛假的宣傳所迷惑,收藏和購買現代人的書法作品,有很大的風險和冒險,大多數所謂書法家是靠包裝,沽名釣譽等手段走上那個臺階,所以要練就一雙甄別藝術品高低的慧眼,才能不上當。
-
10 # 美哉書法
寓意很好。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學道酬苦。。。
如果你真正理解了這四個字的意義,又能夠真正做到並有所收穫,12000值了!
如果你指的是書法作品本身,這幅作品稱不上書法作品。
回覆列表
我極不贊成將書法作品或繪畫作品拿到市場上任性拍賣或炒作。本人也酷愛祖國的書畫藝術,偶爾也寫上幾筆,對顏筋柳骨以及蘇黃米蔡及董其昌、王鐸等人的墨跡風格尤為喜歡。至於自己作品水平如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全由觀者去評價,絕少王婆賣瓜自我陶醉。喜歡者奉送,權當是盡弘揚傳統藝術之責;不喜歡留作自己欣賞,大多時候寫字是寫給自己看,作為鞭策自己修身正心之用。有朋友感興趣儘管拿去,當作法佈施,貨贈識家,也算是一件無量功德。如果自己寫了作品,拿去炒作賺錢,迎合了拜金之風,那麼你的那顆心也就被銅臭染汙了。再說,我們這代人的書作或畫作是來有所蹤,是在傳承古人基礎上漸漸脫穎而出,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而我們的古代宗師可曾論價傳授於後人呢?沒有哪個人會聽說書聖王右軍的蘭亭序多少錢一平尺呀!到了明代的唐寅寫詩作畫雖然有時要換些散碎銀兩,也只是謀生而已,並非高價出售。今天的人生活在拜金、功利的世界裡,動輒把聖潔的藝術品當作易貨交易的商品,讓祖國的傳統文化藝術瑰寶無端被潑汙,這不是公然地褻瀆嗎?若談到作品水平好與不好,既然我們要傳承和弘揚,就應對作品負責任。本應認真地臨習好,創作好,不該有絲毫地敷衍,最好是形神兼備,維妙維肖,爭取更上一層樓。但是切忌炒作與浮誇,更不應該借作品來滿足自己的貪慾。再窮再艱困,文人要有文人的節操與風骨,不要為五斗米折腰,一頭扎進錢眼丟失了人格。如果受贈者表達謝意,適當付些資費添補紙墨之用未嘗不可,但要適可而止,不要獅子大張口。最好把寫字作畫的過程當作是一場修行學道的過程,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千萬不可因為跟錢走得太近,讓自己墮落到不歸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