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創業小白1988

    《狂人日記》是一九一八年五月發表在新青年上的魯迅的第一篇小說,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白話文小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小說批判了封建社會吃人的封建禮教,引起了極大的凡響。小說的構思也匠心獨運,把一個具有革命思想、反對封建禮教的青年稱為“狂人”,將其正確的思想和言論稱為“瘋話”,極具諷刺效果,但這一“狂人”的原型究竟是確有其人,還是作者的藝術杜撰,現試略作分析   這一問題前人已有所評價,現歸納如下:  第一:根據周作人的敘述:這人乃是魯迅的表兄弟,姑且稱之為“劉四”。說是在西北遊幕,忽說有同事要謀害他,逃到北京來避難,可是仍然沒有用。他告訴魯迅他們在追蹤他。住在西河路客棧裡,聽見樓上的房客深夜踱踱而行,知道是他們的埋伏,趕緊要求換房間,一進去就聽見隔壁有哺哺的聲音,原來是他們的人在暗示給他知道,已經到處都佈置好了,他再也插翅難飛了。魯迅留他住在會館,他清早就來敲門窗。問他為什麼起來的這麼早,他說今天要殺他了,怎麼能不早起來。午後帶他去看醫生,在車上看見背槍站崗的巡警,突然失驚,面無人色。據說他那眼神非常可怕,陰森森的顯出“狂人”的特色,魯迅給他找好人送回鄉,這病也就好了。  第二:曹泉仁先生這樣說:果戈理有短篇小說《狂人日記》魯迅非常喜歡,顯然是受他影響。果戈理自己患精神病,有點經驗。那篇小說的主人公是發花呆的。原是一個替科長修鵝毛,管筆尖的小書記,單相思的愛上了上司的小姐,寫的很有意思。魯迅當初大概有意要學他。如“趙貴翁的狗看了他兩眼”就與果戈理小說裡的小姐的哈巴狗有點類似,後來有拉出一些古文來,也想弄的有趣點,可是寫下去時要點集中於禮教,寫的單純起來。二者的觀點都有合理之處,魯迅的表弟劉四是典型的“迫害狂”患者與小說所云“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吻合。但劉四是真病,而“狂人”則否。“狂人日記”思路清晰,有條有理,不是精神病患者所能寫的出來的。至於果戈理的小說中的主人公也是真的發了花呆與“狂人”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只能認為“劉四”和“花呆患者”給了魯迅用“狂人”形象的外殼,而筆者要問的是,魯迅是如何把精神病患者與倡導革命,反對封建禮教的青年聯絡在一起的,即賦予《狂人日記》中“狂人”真正精神核心的原型又是何人呢?筆者冒昧揣測一二,還望老師指教。  筆者認為,與“狂人”有關聯的形象可追溯到魏晉時期,以阮籍為代表的反對封建禮教計程車大夫集團。魏晉時期是文人自覺的時期,士大夫眼見政治的黑暗和社會的動盪(與五四前後相同),認識到儒家的禮教只是虛偽的擺設,禁錮思想的牢籠。於是他們反抗名教,提倡自然率性,不拘禮法,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對封建禮教的巨大沖擊,與“狂人”有一脈相承的關係。且以阮籍為例簡要說明:  《晉書.阮籍傳》敘他:“籍嫂嘗歸寧,籍相見與別,或譏之。籍曰:禮豈為我設耶?”其蔑視封建禮教之情昭然若揭。更有甚者,阮籍母親去世時,仍與別人下棋不止,快要下葬時,又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按禮法而言,真可謂是大逆不道。在禮教面前,阮籍無異於“狂人”爾。但他卻嘲笑禮法之士,即當時的正人君子。把正人君子稱為蝨子,真是狂人瘋語,反封建禮教之強烈獨步千古。與“狂人”所言史書上都寫滿了“吃人”二字相吻合。千百年來,只有他敢如此蔑視禮法。阮籍不僅如此,還把所謂的賢人周文王,周武王,聖人孔老夫子都罵的狗血淋頭,這又與魯迅的批判封建禮教打倒孔家店的思想不謀而合。所以魯迅特別推崇阮譏、嵇康等人。對此,曹聚仁先生曾說“魯迅可以說是千百年來阮籍、嵇康的第一個知己。”在其第一部小說《狂人日記》中也處處可見“狂人”形象與魏晉“狂七”們一脈相承,多處相似。  以上是“狂人”原型的遠根,下面看看“狂人”形象的近源。他就是中國近代的章太炎先生。  章太炎先生因為鼓吹並實際參加反對清政府的革命活動,曾被反動派毀謗為瘋癲,辛亥革命後,他也常有反對袁世凱等軍閥統治的言論,因此又被反動派毀謗為“章瘋子”。魯迅曾有過這樣的敘述:“民國元年章太炎先生在北京好發議論,而且毫不顧忌地褒貶,常常被貶的一群人於是給他起了一個綽號。曰“章瘋子”。其人既是瘋子,議論當然是瘋話,沒有任何價值的了,但每有善論,也仍在他們的報刊上刊登出來,不過題目特別,道《章瘋子大發其瘋》。[1]  魯迅作為章太炎的弟子,深受他的影響。他自認為:“受了章太炎先生的影響,古了起來。”[2]魯迅以章太炎先生終身不屈撓的革命精神作為自己工作、戰鬥的楷模。敘述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要說明魯迅深受章太炎先生的影響,那麼在他的作品中,留下“章瘋子”的影響是可以理解的了。可見魯迅是把章太炎看作“狂人”的原型之一的。他的那種大發其瘋,大說瘋話實際就是魯迅推崇的不屈撓的革命精神。章太炎說:“若有人說,假如人人都有精神病,辦事必是紊亂怎的有個條理,但兄弟所說的精神病,並不是粗豪鹵莽,亂打亂跳,要把那些細微密縷的思想裝載在精神病裡。譬如思想是貨物,神經病是個氣船,沒有思想,空洞洞的神經病必無實際,沒有神經病,這思想可能自動的麼?”[3]誠然“狂人”並非真有神經病,只是把發瘋當“汽船”,而把打倒封建吃人的禮教做為“貨物”罷了。“狂人”與章太炎真是如出一轍,異曲同工。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狂人日記》中“狂人”的形象原型並不是單一的,是作者不啊各種不同的形象綜合凝練在一起,並進行了藝術的改造,加以潤色,使之渾然一體,惟妙惟肖。本文意圖是提出兩種可能的“狂人”原型來源,即魏晉時期,以阮籍為代表的反對封建禮教計程車大夫集團和有革命“神經病”的章太炎先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脫碳.增碳.過熱.過燒 .加熱裂紋。銅脆。如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