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547892153091
-
2 # 小風7890123
冬天接送孩子大多數時間都開車,因為曾經遇到過在風雪中一個多小時打不到車的情況。就因為我和孩子是兩個人,影響計程車拼客多掙錢。更過分的是打車也就二十幾塊錢,可停車幾個小時要花三四十。即使這樣我依然選擇開車,再堵也比在外面凍著強。公交車就不用指望了,經常是上不去下不來。
-
3 # 熾艾
首先,堵只是每天那一小部分人群,很多開車的人一般都會選擇避開擁堵時間,或者擁堵路段,正常沒有交通事故的路段只是行駛緩慢,談不上堵。其次,相比之下,公交和地鐵才是固定時間段,固定的地方擁擠,在物慾縱橫的年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的人早晨不想起,晚上不想睡。時間就相對來說不是那麼夠用,自由安排時間才是大多數人追求的。電動車風吹日曬,公交車乘坐環境較差路線固定,地鐵價格和油價相差無幾,路線固定,停靠站較為苛刻,那有車為什麼不開呢
-
4 # 冬_冬153827110
如果可以都寧願公交地鐵出行,可是上班公交地鐵互轉都要4/5趟這樣還不如直接開車,況且上班在郊區,沒辦法,週末基本就不開了。
-
5 # 小妖剛成精
這個問題,有趣的很。
恰如人人都知道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可是人人都爭著要結婚一樣。
一是本能,一是習慣,一是從眾心理。
結婚當然是本能,可是你不能因為有可能離婚就不結婚。
堵車也有可能,可是你不能因為可能堵車,就步行,況且,心裡總會覺得開車會快一點。
結婚是習慣,你沒看錯,是傳承幾千年的歷史總結的習慣。
開車也是習慣,可能早上起來,梳洗完畢,拿站個麵包就往車庫去,走到路上才發現,哎呀,怎麼那麼堵。
結婚是從眾心理,是本能驅動下的從眾心理,總不要做個異類。
開車也是一樣,從眾心裡,況且風吹日曬的,縱使堵車,也比步行來的舒服一點。
人的形為方式是一個社會學的思考範疇,卻也或許能由已及人的推匯出來。
就那麼回事兒。
因噎廢食,太極端了,堵車,車總是會流動的,況且現在出行,方式有很多,公交,地鐵,單車……,可那裡有開車方便呢,畢竟人都是懶的,都想有一個自己的小空間,這個小空間和一個叫尊嚴和自省的東西,也有關係。
你願意地鐵里人擠人,還是車裡堵一會?
-
6 # longm828
因為現在買車的人多了,有些家庭甚至每人一輛,出門就開車,肯定堵車,有些時候開車還不如騎車快,我覺得應該限購,限行
-
7 # 克里斯汀cc
拿個人的情況來說一下吧,座標烏魯木齊。
家住質監局這邊,上班在海鴻附近,本來單位有班車可坐,可還是每天上班單程17公里也是要開車四五十分鐘堵在路上樂此不疲。
原因何在?
班車相對來說時間出發的要早些,早上開車能富餘出近半小時時間,可以用於睡覺或者處理其他事情。
開車對我我來說相對自由靈活一些,中間有事情了,開車就走去辦了,不必苦等時間熬班車。
下雨下雪天優勢相對來說更明顯了。
再者,大家都堵車,堵在自己車裡相對有私密空間,還能打打電話也不會吵鬧或者影響他人。
至於壞處,就是支出多出來不少,需要壓縮其他的開支,這也是最為痛苦的地方
總之,我是沒見過什麼事情能夠真正的十全十美。
-
8 # 阿偉理想國
以我現在的二線城市無錫為例,早高峰確實是堵,前天早上從新區開車到火車站那邊,開了1個多小時,機場高架上快速內環都是隻能二三十碼龜速。但是中午回來就好了,高架全程七八十碼,十幾分鍾就到家了,所以有時候開車出去你不能只看早高峰,早高峰一過就好了,還是可以接受的,再說很多地方沒通地鐵,不開車怎麼辦,公交車更慢,晃晃悠悠頭都暈了。所以除非是能坐地鐵,否則還是開車效率高一點。
-
9 # 大拿哥VLOG
一、自己有車覺得有面子,身價也帶動起來了,尤其是買豪車的人,更是實力象徵。
二、出行旅遊,尤其自駕遊,能讓自己隨心所欲,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受交通工具的限制。方便很多。
三、沒有結婚的年輕人,陪女朋友出去吃飯、逛街購物、看電影等,做到隨叫隨到,給對方帶來很多安全感。
四、自己平時需要辦點什麼事情,比如:銀行金融理財、購置房地產、保險業務,有車就是方便很多。
五、家裡的長輩需要出行辦事,走親訪友或者參加別人的婚禮,改善晚點出行的方式,更加安全可靠。
-
10 # 歪果仁愛動手
這應該是是一個無奈和一個習慣問題,無奈呢,車買了不開那買來幹嘛呢還有如果做公交也不方便出入,打車了還不如自己開車。習慣呢,就是堵車就是當前社會的交通情況,整個中國都是這樣的。所以堵車成了一個習慣,習慣就覺得是正常現象了。故這樣的現象不會影響人們開車出行。
回覆列表
因為公共服務欠缺,本質上是國家財政不好,如果大街小巷24小時有公交車,三分鐘一輛,從城市到鄉村各村,傻瓜才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