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六甲番人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也稱‘’華夏”或“諸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

    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漢族人口約為1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佈於世界各地,其中,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占人口比例都超過90%。

    漢族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黃河流域的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在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建立了仰韶文化。

    約5000餘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所進行涿鹿之戰。炎黃聯盟最終取得勝利,勢力擴大至今日的山東境內,和原來在山東境內的東夷集團融合,上古大華夏部落聯盟最終形成,中國至此進入了華夏時代。

    約4600-4000年前,華夏族在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地區建立龍山文化。

    華夏遠古文明傳承脈絡大致是: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仰韶文明——龍山文明——二里頭文明。

    在4100~2900年前,黃河中下游華夏族裔先後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華夏族又從分裂走向統一。

    以後隨著中國疆域的擴大,漢族發生多次人口大遷徙,但基因並不像其它民族一樣成為混血民族。根據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破譯人類全部遺傳資訊後證明,漢族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純種民族之一。

    今天的漢族人,佔壓倒性主體(超過90%)的是O—M175。 漢族的y染色體標誌是OM175,說明漢族來自於同一個父系,是同根同源的一家。漢民族是由先羌(標誌性基因O3—M122)分化而來,這裡要做了說明,、O3—M122是O-M175發生了變異後形成的最大三個子支系(其他N多小型別都不算)之一,其他的二個子支系是:O1—M119、O2—M95。

    特別強調一下的就是具有O1—M119的民族就是以蒙古人,滿人為代表的阿爾泰語系民族,以及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東夷““百越”等民族的直系祖先。

  • 2 # 壹個人59021266

    可以看看“一席之嚴實主講的分子人類學”影片,主講人嚴實為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博士後。

    嚴實在影片裡首先講了關於曹操家族研究的一些事情,隨後又講述了分子人類學的一些研究成果,在這裡略過。

    在15分鐘以後,此影片提到了漢人的血統問題。直至今天,歷史學家們依然主張“民族融合論”,即認為漢人是由歷史上各個民族融合而成的,然而嚴實在這裡否定了這個說法,給出的分子人類學的證據有如下兩點:

    如果按照傳統觀點,北方漢人是混合北方遊牧/漁獵民族而形成的,南方漢人則是混合南方少數民族而形成的,那麼南北漢人必然有血統差異。然而根據分子人類學對南方、北方以及華東漢人的研究,發現不管是哪裡的漢人,在父系血統上非常一致。

    蒙古人一個常見的Y染色體型別C3*,在幾千個漢人樣本中,只有兩三個是這個型別的。如果蒙古人大量融入漢人,那麼漢人至少應該有2%或3%的人是C3*這個型別,所以蒙古人大量融入漢人的事實不成立。

    Y染色體C3c這個型別,在蒙古和東北的少數民族,包括在滿族中比較常見,但是在漢人中沒有發現這個型別,所以,滿蒙大量融入漢族的事實不成立。

    那日本人有無大量融入漢族呢?答案是沒有。D2這個型在日本人中約佔百分之40,在漢人中卻沒有被發現。

    另外,影片提到,在父系中,60%的華人是5個超級祖先的後代。

    類似以上兩點的研究成果,還有很多,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程度,並不如想象中的那麼大。

  • 3 # 太愚1

    構成一個民族的基本要素是什麼?首先,當然是血統。其次,是文化背景和生活習俗。據此,可以給民族這個概念定義如下:

    簡而言之,以血統作為聯絡的主要紐帶,具有相同的生活習俗和共同的文化背景的群體,稱為民族。

    可以透過金文“族”字的解析,來搞清楚古人是如何表達“族”這個概念的。

    族字金文寫為(如第1圖)。

    第1圖

    把上述這個文字分解為兩部分:

    第2圖

    第3圖

    古人是利用周易八卦具有相同性質的卦的概念來抽象出上述符號。

    乾為天,離卦之位位於周易模型的頂部,是天之位,坤卦與乾卦二人妻關係。古人就用這幾個卦的關係來抽象族的概念並演繹出它的書寫符號。

    周易模型的演繹象圖4得乾離相重疊居於斜位,故用本文第3圖來表象居於斜位的乾離相重疊。

    周易模型變為圖5再變為圖6,得離乾相重疊居於正位,故用本文第2圖來表象離乾相重疊。

    要注意的是,符號(下圖,第4圖)既是離卦的地支午的書寫符號(倒寫),也是坤卦的天干丁的(小篆體)書寫符號,故用符號(第5圖)來表示離卦與坤卦之間的關係。

    第4圖

    第5圖

    再把二者組合,得到第6圖。

    第6圖

    把第2圖和第6圖疊加,則得到族字的金文體(第1圖)。

    上述演繹,是根據乾、離二卦均表天的概念以表象同質,即同血源;用乾卦、坤卦的夫婦正配關係表象有共同的祖宗,也是同血統。

    利用符號(第7圖)用來框定數個卦位,表象居住和生活範圍。

    第7圖

    後來小篆的族字從矢,源於金文族字的午(丁)字象箭頭。

    “毛傳雲:五十矢為束。”即50支箭為一束,源於坤卦代替5數,乾卦代替10數。以上參看拙著《中國古代宇宙理論研究》之《大有卦.象辭》解析。

    古人為了表達族這個概念,真是費盡心機(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周易能“通神明之德”,能“類萬物之情”)。

    既然民族首先是以血源作為第一判斷標準,那麼,漢民族當然是指伏羲氏(及其族人)繁衍下來的民族。

    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俗是民族的第二個判斷標準,那麼,漢民族就是指以漢語言作為交流語言,以漢文字作為記錄、交流和傳播思想的族眾;以生活方式而言,是指以長期應用周易理念所形成的具有周易的世界觀、人生觀的族眾(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增加新的內容)。

    本來,信仰也應該是區分民族的要素之一,但漢民族這些年來是無信仰的民族,故信仰作為構成民族的要素之一,就不具有普遍意義。

    綜上所論,漢民族的發源,可追索到伏羲氏時代。

  • 4 # 探微閣主

    漢族的概念始於魏晉五胡亂華;

    漢族的前身是西周、春秋時的華夏、諸夏;

    漢族的文字漢文最早可追溯到殷王朝時期的甲骨文;

    漢族文化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傳說;

    漢族的種群最早起源於黃河流域。

    漢族文字雖然可以追溯到甲骨文,然而,真正有族群這個概念則始自周王朝。

    西周封建諸侯,中國始有華夷之辯。

    華夏與蠻夷,只是文化上的一種界線,是耕稼城郭諸邦與遊牧部落之間的不同。其血統可能同源。

    所以,《史記》中說“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在夏商部落時代,還沒有華夏與夷狄的區分。

    周王朝建立後,開始將境內民族分為耕稼城郭的華夏與遊牧的夷狄。

    從此同種同源的華夏與夷狄分道揚鑣。

  • 5 # 巫女阿滿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呂思勉先生早有高論:

    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昔時民族國家,混而為一,人因以一朝之號,為我全族之名。自茲以還,雖朝號屢更,而族名無改。”

    華夏族發展、轉化為漢民族的標誌是漢族名稱的確定。初步使華夏統一的秦朝,雖有“秦人”的族稱,但因享國短暫,沒有產生很大的歷史影響。而漢朝從西漢到東漢,延續四百餘年,國勢強盛,聲威遠播。在與周邊少數民族及中亞、西亞、東亞諸國的各種形式交往中,“漢” 在作為國名的同時,逐漸也被他族他國認作族名。而認作族稱的情況,歷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一直延續至今。

    根據學界看法漢族是原來居住在中原而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生活的一些民族、部落融合起來而成的人民共同體。夏、商、周時期,中原各部族經逐步發展,陸續邁入文明社會的門檻,當時它還沒有總的正式的名稱,一-般稱之為華夏或諸夏。西周、春秋時,除周王室作為名義上的中央政權之外,諸夏以諸侯封國的形式,形成許多獨立的民族國家。這些民族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領先於周邊的其他各族。在發展過程中,它們透過各種形式的交往,慢慢走向融合,同時也將周邊一些民族吸收到華夏民族隊伍中來。然後到了秦漢,經過西漢東漢長達四百年的穩定統治,就開始被統稱為漢人漢族了。

    其實說白了,漢族這個名字就是得名於漢朝這個大一統王朝,至於為什麼沒能被叫為秦族,那隻能怪大秦二世而亡死得太快了。可以這麼說,假如大秦也能演戲四百年的穩定統治,我們現在很有可能就被稱為秦族了。

  • 6 # 世界史圖鑑

    在語言學中,我們經常把同一起源的語言稱為語系。認為大致在1萬年前,這些語系當中的各種語言都來源於同一種。隨著人們在各地的活動出現了分化。當然,普通人看來,這些語言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語言學家透過詞源,詞綴用法,習慣等等,確定了各種語言之間的關係。我們所說的漢語屬於漢藏語系,大致在8000年前,漢人與藏族人民用同一種語言。也就是說,漢人與藏族,擁有十分親近的血緣關係。而這一隻語系的發展也極為迅猛。但大部分都分佈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人類的語言是何時形成的?其實正確的解答應該是人們從非洲前往各個大陸之後形成的。也就是說在人們的始祖走出非洲之前,人類是沒有語言的。人當時被稱為智人,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與很多動物一樣,過著捕獵生活。而這也是幾百萬年前的事兒。進化到進幾萬年以後。人類的始祖早已經在各地自行進化,繁衍生息,隨著自身體力和智力的不斷運用。出現了交流的需求,語言也在各地誕生。當然,原始的語言是十分簡陋的。而且原始人的數量也並不多,當一種語系形成之後,隨著遷移很快就會擴散到其他周邊地區。

    人類最早的始祖出現在東非,距今幾百萬年,但是到了大約10萬年在兩河流域留下來的人才開始真正的想朝著改變自然,提升自身生存能力的方向轉變。形成了當今世界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隨著文明的發展和完善,出現了圖畫文字,楔形文字,最終形成蘇美爾語。而楔形文字也是人類最古老的文字。那麼問題也就是在蘇美爾語形成的這一過程當中,在整個中東地區,蘇美爾語都沒有親屬語言。這與一種語系的傳播規律明顯違背。在中東,最常見的是印歐語系和閃米特語系。並進化出很多種語言,但唯獨蘇美爾語是一個完全孤立的語言,並沒有形成一種語言體系。

    但是蘇美爾與漢語之間的相似性卻十分明顯。首先,蘇美爾語是單音節語言,很多的詞彙都是單音節的。也就是一個字,只需要一個音就可以表達完整。另外,同聲詞也是蘇美爾語和漢語的共有詞彙。同一個發音,又可以對應好多個字。在語法方面,雙方也有極其類似的特徵。隨著研究的深入,從語言方面,漢人與蘇美爾人同處一源的痕跡越來越明確。但還是得不到更權威的認可。更為大家所認可的是兩者有聯絡,但沒有相同的淵源。在蘇美爾語還沒有完全形成之時大致出現了兩個不同的演進方向。

    這兩批原始人,雖然在分開時沒有形成獨立而特定的語言。但是他們已經發明出了基本的發音方式。並在各自的遷徙,繁衍和定居過程當中真正創立了各自的語言文字系統。這也解釋了為何兩種語言在語法和構造方面極其相似,但卻有明顯不同的原因。當然,我並不是說漢語是一種外來語言。更確切的說應當是分開後的這一族群掌握了簡單的語言規律,當遷移到適合生存的大陸後按照當地的情況和社會的發展,獨立創造了自己的語言。

  • 7 # 至樂無如讀書

    漢族的起源在哪裡?按照歷史考古界的研究,漢人起源於中國西部。漢族自稱炎黃子孫,而炎黃二帝部落就發源於秦隴涇渭流域。付斯年,徐旭生,范文瀾,白壽彝,何光嶽等學界泰斗都持這一觀點,教科書也持這一觀點。

    我們再看最新研究成果,根據復旦金力教授研究團隊的研究結果,漢藏語系,在5900年前分離,漢語語族至此形成,對應的是仰韶文化與馬家窯文化,而這兩種文化形成於中國西北部(仰韶文化的發源地在陝西)。持漢語語族的族群,在炎黃時代稱為華夏部族,周人是華夏部族後裔,所以周人自稱華夏。秦漢以後華夏族又稱漢族,這是漢族形成的大致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tm32的使用者檔案USER起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