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莫子析
-
2 # 江蘇考英語
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研究表明 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複。那麼重複多少,效果最好呢?是120%。也就說罰抄,孩子抄一個字5遍,就是極限了。多了,沒有任何效果。
那麼老師為什麼罰孩子呢?而且這麼多遍。老師就是在報復。不過不要緊張,可能老師本人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為這種報復行為,大量的存在於我們成年人之間。比如,打罵孩子,指責孩子,父母只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為孩子不聽你的話。
老師處罰孩子也是這樣,可能是因為老師講了好多遍,孩子還是錯。老師的措施就來了。一般沒什麼標準,就是根據當時老師自己的氣憤程度,來讓孩子抄多少遍。
老師的處罰,面上也可以講得過去——就是為了孩子好。讓他長長記性。可是會造成兩個問題。
1、對學科的厭惡
可能會記住很多東西,可是長期這樣學習,可能會對學科老師厭惡。在往遠點看,孩子就可能對學習都沒有興趣。
2、睡眠不足
當孩子,看著字都發飄的時候,趕緊讓他去睡覺吧。機械的學習,沒有任何效果。睡眠分泌的成長素,會對孩子的身體成長有利。睡眠分泌的正腎上腺素,對孩子的記憶有利。
那麼家長如何去做。
1、有專家說,替孩子抄寫的。
為什麼不呢!不要太驚訝!覺得這是欺騙,不誠實。請記住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從長遠來看,使孩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但前提是,你要給孩子說清楚原因,並且容忍孩子有玩樂的時間。
2、提高他學習的效率。
有一個好方法,列清單法,從題主的無奈地抱怨上能看出,題主孩子的做法還是對的,就是把抄寫部分和不用費腦子的問題,放在最後來完成。列清單的原則就是,按題目的重要程度來排序,並且這一步由孩子自己來做!先做重要的。這樣可以讓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3、有可能就幫孩子,改正自己特有的錯誤吧,而不是指責他。比如說,“滕”字有的孩子寫到最後,就是下面的“水”,寫成了“小”,當你問他“滕”時,孩子知道如何寫。可是當它在試卷上出現時,孩子就忘了。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能認出“滕”這個字。而不是說他這麼笨。都教過你多少遍了,之類的話。所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3 # 琪宇飛翔
其實懲罰真的沒有意義,我的孩子也是,我記得我那天心情不好,孩子做作業也是最基本的題都做錯了,而且是前一天剛做過了,我一下就火了,就讓他重新寫十遍,這個也簡單,他十遍寫了,第二天的時候我有故意去讓他在做一遍,可是他原照不會,我記得我自己把自己都氣的發抖了,你說懲罰十遍有意義嗎?沒任何意義!所以平時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解題技巧,方法,不能一味的懲罰十遍什麼。
-
4 # 淡孑然之
這樣做沒必要,沒多大實際意義,最多隻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種處罰措施,反而可能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可以將試卷上的錯題整體起來重新做一遍,這樣對學生也才會有更加實際效果。否則抄試卷的次數多了,反而讓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
讓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很容易,而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又很難的。所以個人建議不必這樣懲罰。
-
5 # 農村大花姐
我是花姐,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關於被罰抄這件事,我想我有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幫到大家!
雖然作為家長,不應對老師的教育方法指手畫腳,更不應該幫孩子抄作業。這樣讓孩子對老師的權威產生了懷疑。或者產生更加不利的後果。可是家長有家長的憂慮。孩子正在長身體,熬夜太晚不僅傷身體,還會影響到第二天的精神狀態。
更重要的是,孩子把學習時間都花在抄作業這種無效的作業上,就沒有時間去做其他科目或者其他更有效的作業上了。
從給學生減負的角度來講,罰抄試卷顯然是不合適的,與減負精神相違背。
所以,建議家長和老師多溝通。家長和教師的溝通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家長和教師之間建立起良好有效的溝通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很關鍵的。所以我建議,家長要善用“溝通”這把金鑰匙,在發現老師在教育上的一些問題,或言行上一些不妥之處時,應該放下思想包袱,採取恰當的、理性的方式,及時、主動地與老師進行溝通即可。
-
6 # 許多分
學生未達目標是否應該實施懲罰?
提到懲罰,大家都會比較敏感,支援和反對的人各佔一半比例。
反對的人認為只有無能的老師才會使用這種手段,懲罰只會讓孩子心靈受到創傷,身體受到傷害,以恐嚇孩子的方式來達到教學目的是不可取的。近幾年頻繁出現孩子因為逃避教師的懲罰表現出各種過激行為,足以說明懲罰是無效的,甚至是百害無一利的。
支持者則認為一定的懲罰手段是必要的,因為無規矩不成方圓,犯了錯就應該接受懲罰,這是孩子成長的代價。沒有懲罰,孩子容易麻痺大意以致重複犯錯,所以一定的懲罰具有其積極作用。
我認為學生需要一定的懲戒,而懲戒的目的是糾正學生的錯誤的行為。一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型別的學生,最棘手的就應該是問題學生了。問題學生會經常犯錯,問題可以層出不窮,也可以長時間犯同一個錯,老師跟他談了無數遍,但都沒有效果。老師對於這類學生的教育方式基本上都是從最初的口頭教育轉變成了體罰直至放棄,當然這都是無奈的選擇。
何種懲罰方式才是有效的?我認為合適學生的就是最好的,教無定法,沒有任何懲罰方式可以當成公式來套用,適合這個學生卻不一定適合那個學生。比如,甲學生沒有完成作業,老師罰他抄寫2遍,甲同學虛心接受了並認真完成,然後沒有再犯,從結果來看這種懲罰方式對甲同學是有用的。而乙同學也沒有完成作業,老師罰他抄2遍,可乙同學卻非常抗拒這種懲罰,甚至以極端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抗議,那麼這種懲罰方式就不適合乙同學。
教師對學生的懲罰還應該注意方式方法,也要注意把握尺度,對於一些牴觸情緒較大的孩子還應該慎重使用懲罰手段。
另外,教師也需要學會保護自己,懲罰學生的目的是糾正學生的錯誤,出發點雖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稍不注意就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因此還需慎重使用懲戒手段。
說實話,這篇文章一定會引起某些人的不適,但我還是要寫,畢竟作為一線教師才知道懲戒手段是多麼重要,只有負責任的老師才會冒險幫別人管教孩子,當懲罰不再出現,教育真的就相安無事了嗎?因此還是且行且珍惜吧!
-
7 # 微微一笑90496
家長忘記簽名,還有罰抄試卷。我當媽媽的說是我忘記簽名的,給他抄好了。老師沒發現,如果發現找我,我還要好好跟他談談呢!
-
8 # 雲落204849964
個人認為,本質來說,有沒有意義,要看懲戒的效果,只要有效,就是有意義。
我們很難讓過程和結果都有意義。而且對於意義的看法更是眾說紛紜。比如,應試教育有沒有意義,刷那麼多題有沒有意義,從結果來看,如果你透過無盡的枯燥的學習過程,考上了好的學校,使你謀生或者說謀得一份好工作的機會大大增加,甚至於使你擁有更可能脫離你目前所處階層的機會,那就是有意義的。但是就這個漫長的過程來說,你寫的每一套試卷,背的那麼多定義概念,它們似乎都沒有獨立的意義,它們的意義只是你是否能從應試教育中脫穎而出的小小基石,它們在你以後的生活中,大部分都會背忘光。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個漫長的枯燥的過程,似乎還培養了你學習的能力,甘於寂寞的能力,持之以恆的能力,磨練了你的意志。所以,它們作為基石,似乎意義也是很重大的。
回到抄試卷這個懲罰措施,也是如此。它的意義,首先在於它是否能達到懲罰的效果。比如如果因為粗心被罰,透過這一次被罰抄試卷,孩子能更認真更細心,比如,因為沒完成作業而罰,此後孩子能更按時完成作業,那它就是有意義的。反之,它就是無意義的。探討手段本身,需要和手段作用的物件相結合。有些手段具有普世意義,比如法律,能起到最大範圍的警戒作用,但具體生活中,沒有那麼大的威懾力的情況下,是需要結合手段的作用物件的。比如有的家長,透過暴力來教育孩子,那麼這個暴力如果有用,可以適當運用,可是就是有很皮的孩子,打是不管用的,那麼就應該完全拋棄這種手段。比如說我的孩子,對於他來說,懲罰他的最嚴酷的手段,不是捱打,而是不讓他看籃球比賽。你看,這種懲罰手段就是很有針對性的,如果你的孩子根本不愛看籃球比賽,這種懲罰就起不到任何作用。而我在懲罰時,難道要追究不看籃球比賽本身到底有什麼意義?它的意義,就是懲罰本身。
再具體說抄試卷這個行為。其實,即使是如此機械的行為,可能在有些家長看來,什麼都沒學到,完全是浪費時間。但是,不止一位學霸專門說過抄課本,甚至抄試卷的作用。這在大部分人看來,無疑是看起來很笨的一種毫無意義的學習方式,但對有些孩子而言,就是有效。當然,這同樣需要看物件,有些孩子“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但也有些孩子,口頭背誦和理解的效果就非常好,不需要如此機械重複。僅就這個行為而言,在不分析和了解的情況下,就憑著自己的刻板印象,進行質疑,太過於武斷。
當然,誰都想過程和結果都很“有意義”,但這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再加上作用物件的不同性,就更不太可能實現。所以,應該先看此行為的目的性以及對實現目的是否有用,然後再說其他。
-
9 # 李宏彪親子講師
孩子如果寫作業到12點多,說明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速度是比較慢的。有個重要的原因孩子有些不情願的。說明對於學習來說,孩子目前有些抵抗情緒。這個只是一個表面的現象,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第一,面對孩子被處罰的這個事情我們需要全面的來看。但有個原則需要把握,不能讓孩子跟老師對立起來。如果孩子因為這個事情因為跟老師對抗起來,一是影響孩子學習的心情和狀態。二是孩子很容易跟老師對抗,那麼自然最受影響的是孩子自己本身。做家長的不需要給孩子“火上澆油”認為老師做的不好,本來孩子因為這個事情非常有情緒了。如果家長還認同了,那麼我們讓孩子很容易看到做父母是支援孩子對著幹的。所以我們言行舉止需要很謹慎。不可跟著發牢騷,更不可去批評孩子了。這樣孩子就會更受傷害,同時更憎恨老師。覺得都是老師的,都是學習害。那麼我們再來處理就會很麻煩了,反而給孩子帶來學習是件痛苦的事情了。
第二,我們需要處理一下孩子的情緒,我們需要去聆聽孩子內在的聲音,面對這個罰抄試卷,很難過同時覺得好委屈的。去感同身受孩子的感受。孩子內心被同理了,自然情緒會少很多。寫的速度會更快一些。接著孩子寫的這麼晚,還在堅持說明孩子內心至少還是願意學習的。那麼我們一方面需要鼓勵孩子,去認可孩子。同時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關心孩子,比如搞點吃的。
-
10 # 地理梁老師
女兒半夜十二點多在被老師罰抄試卷,家長質疑罰抄的效果,從“父母之愛子”的角度這也是人之常情。首先,老梁認為這樣的罰抄基本沒有什麼意義,其次,老梁覺得家長看到這個事情以後,加以引導教育,反而可以將這個事情變得有意義。
罰抄試卷一般是孩子沒考好老師常用的手段,但99%的罰抄是無效的。在考試前夕,老師經常會放“狠話”:“考試成績低於xx分,罰抄卷子10遍。”考試下來,還真有孩子只考了20分、30分甚至5分、8分這樣的成績。這個時候,老師就不得不得為自己說過的話買單了,要不然抹不開面子呀。
有老師總是以為,只要讓這些考低分的孩子,認了罰,抄了卷子,他們就會“知恥而後勇”,好好學自己所教學科,下次肯定能考高分。殊不知,這種不究原因,不問效果的懲罰,只會讓孩子更加恐懼和厭惡這個學科,而不是提分。
很簡單的道理,考不好的人絕不會是因為態度不端正而考不好,而是因為長期聽課跟不上,在該學科上喪失了信心和興趣而沒考好,試問罰抄試卷是能給孩子帶來學習興趣呢,還是能給孩子帶來學習信心呢?顯然都不能。
所以說,罰抄是老師一種“洩憤”的方式而已,而不是透過懲罰,達到教育的目的。不管老師的心裡有沒有想要“洩憤”,其行為的本質就是這樣。
罰抄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老師的焦慮,以及焦慮背後的急躁。當教師比起勞體,更多的是勞神。一個慢悠悠性格的人,讓他去當一年的老師,他會變得比誰都急躁。這是教師的生活現狀,學校裡雞飛狗跳,回到家母慈子孝。
愛罰抄的教師,一般是那些帶課負擔過重,又有大批學業跟不上的學生相伴的教師。他們在使盡渾身解數,都沒能解救“學渣”時,失去了耐性;在週週要成績,月月要考核的績效倒逼之下變得焦慮。最終,對待“學渣”就只剩下一招,無盡的批評與懲罰。
當教師遇到考試,那正是負能量爆棚的時候,稍不注意就撒氣讓孩子做一些低效、無用,甚至是受傷的事情。怪誰?怪誰都沒用,制度鬧的。
當孩子夜裡12點還在被罰抄卷子時,家長該怎麼辦?凡事均有兩面性,當家長覺得這事兒老師做的不對時,這其實也是一個契機。家長可以在孩子極盡委屈的情況下和孩子促膝長談。瞭解下她的真實學情,談一談老師的焦慮和擔憂,套一套孩子的需求,並陪她完成這次懲罰,鼓勵她下次一定能考好,不讓自己和老師失望。
家長此時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老師,畢竟學校不可能一下子就換掉這個老師,如果讓孩子感覺到家長都不滿意自己的老師,孩子絕對不會再親其師,信其道,更別談學好了。所以,不管老師怎麼過分,孩子面前家長都應該適當維護下。
家長可以事後跟老師做一些溝通交流,談談孩子的真實想法和需求,相信老師在事情過後肯定也會做反思,這樣絕對有助於老師對孩子的針對性教育。
總之,對與不對,相互理解。老師能改,則可繼續跟進溝通,不能改,家長也可選擇投訴。但不管怎樣,絕對不能讓孩子失去了對老師的尊敬,不然你的孩子將無人敢教。
回覆列表
過分罰抄肯定是沒有意義的。
你應該先了解下罰抄了多少。
很多時候罰抄就是因為沒記住,好記性不去爛筆頭還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