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看天下——以色列篇
以色列有很多軍人退役後,成為大權在握的國家行政首腦——總理,比如大名鼎鼎的拉賓、沙龍、內塔尼亞胡等等等,其他國家很少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是為什麼?
回覆列表
-
1 # 木春山談天下
-
2 # 懷疑探索者
以色列地處中東,四圍都是阿拉伯人,環境可謂非常的惡劣。為了其自身安全的考慮,以色列這個國家一直施行“全民皆兵”的政策。可以說,幾乎每一個成年的以色列人都要參軍保衛國家,不論男女。拉賓總理原本出身就是一個以色列軍人,而且是出色的軍事指揮家,指揮軍隊打贏過“六日戰爭”。在以色列,如果你沒有參加過軍隊,你不可能獲得任何一個比較好的工作。比如,公務員,教師,銀行職員這些好的崗位都得是退役軍人來擔任。
以色列人重視教育,他們的任何一個普通本科生,都可以流利的說三四門外語,相比之下,我們的大學生簡直就是“水貨”,跌跌撞撞的考完了英語六級,最後還是不能開口交流。由於以色列的教育好,所以以色列軍隊的人員素質很高。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如何,不僅僅是看武器裝備,關鍵還是看人的素質。
在以色列,崇尚軍人的英雄主義,鄙夷的是懦夫。任何一個以色列人,如果他參加公開的政治活動,居然身上穿著防彈衣,有十幾個保鏢護身,都是不可想象的。他將不能獲得任何一個公職。拉賓遇刺,就是因為沒有穿防彈衣。當時美華人問,為什麼拉賓沒有穿防彈衣,拉賓的夫人說,“你們瘋了嗎,這種問題也問?我們不是在非洲。”拉賓也好,普通以色列人也好,在他們看來,穿防彈衣都是對人格的一種侮辱。
哈哈,如果木叔用一句話來回答的話,你可能覺得豁然開朗——在以色列任何職業,大部分人都是當兵的經歷,不光是總理,甚至廚師也是一樣。
因為以色列實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強制兵役制,甚至還是全球唯一女性強制兵役制的國家。那麼成為以色列總理當然就有很大可能是當過兵的猶太人,畢竟幾乎每個猶太人都當兵,那麼他們不光可以做總理,做什麼都會在這個職業裡佔大比例的。
(兩位以色列總理年輕照:左側是內塔尼亞胡、右側是巴拉克)
木叔就說一說以色列獨一無二的兵役制。以色列因為國家只有北京市面積差不多,實在太小了,人口又少,周邊又都是虎視眈眈的敵人。所以在建國之初就實行全民皆兵。這也沒辦法,不然哪有那麼多軍人用。建國第二天就和5個阿拉伯國家打仗,事實上也是全民上戰場了。
以色列男子的兵役制使得男性服役比例高達90%,女性高達60%。兵役法規定,凡年滿18-30週歲的男性公民、18-24週歲的女性公民,身體健康的話,都要應徵服現役。其中男子的服役期為3年,女子的服役期為2年。服役期滿後,除少數特殊需要繼續服現役外,其他人員一律轉為預備役。很多男性每年還要拿出大約1個月的時間,繼續回到軍隊服役,一直到40歲。因為以色列有20%的阿拉伯人,還有少數其他族裔,他們對以色列的態度不一定像猶太人這麼認同。比如如果阿拉伯人參軍,對方敵人又是阿拉伯人,這裡面會存在一個認同與倫理的問題,會影響到戰爭程序。
面對這個問題,以色列兵役法還規定,以色列的阿拉伯公民(包括貝都因人)和信仰伊斯蘭教、基督教的公民經申請並審查批准可免服兵役。因此以色列阿拉伯人幾乎不服兵役。但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德魯茲人是必須要服兵役的,他們是一種與阿拉伯人若即若離的穆斯林信徒,被很多主流穆斯林認為是“不純”的,主要在敘利亞和以色列分佈。
以色列對他們比較信任,北部防守戈蘭高地的重要軍事力量戈蘭旅旅長,就是德魯茲穆斯林擔任。
另外以色列還有一個群體不服兵役,是超正統派猶太人。他們不僅不服兵役,還不納稅,不工作,每天只讀聖經。他們認為這是上帝給他們的工作,就是要用這種方式保持猶太人的文化。建國之初以色列高層允許他們這樣做,但他們實在太能生育,很多家庭8-10個孩子,這樣幾代下來超正統派猶太人佔10%的人口。這麼多人不服兵役,很多其他猶太人也不滿,極端思想認為他們是蛀蟲,只會消費世俗社會,卻不做貢獻。(超正統派猶太人的典型裝扮)
因此以色列各個政黨和議會常為他們是否服兵役而爆發口水戰。前幾年有個法律說讓他們服役,但不是前方,而是後方的後勤工作。每年會有幾千人吧,但是遭到教會的抨擊,好像法律還在修改當中。
其實他們也慢慢開始工作。超正統派猶太人工作的比率這幾年是慢慢提高的,所以未來說不定服役的比例也會繼續提升。
也正是因為他們在以色列不服兵役,口碑兩極分化,因此這些人沒有能成為總理的人。
除了這點之外,很多以色列總理都是戰爭中打出名堂的。比如內塔尼亞胡當年得知爆發中東戰爭,尚在美國留學的他立刻坐飛機回國參戰,被派到了著名的特種偵察營做了特種兵。沙龍、拉賓、、巴拉克、佩雷斯也是參加了數次中東戰爭歷練出來的以色列耳熟能詳的軍事家。他們退役後自然會選擇從政的道路。其中佩雷斯不只是在軍事上有建樹,甚至還主導了以色列的核計劃。最後當到以色列總統,前幾年93歲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