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唐易成A玄學風水策劃

    樓主的問題是:如何評價《黃帝內經》?

    首先,我們簡單談談《黃帝內經》是一本什麼書籍。

    1、《黃帝內經》又稱為《內經》,成書時代為有三種說法,一個是先秦時期,二是戰國時期,三是西漢時期。但是我本人更傾向於比先秦更早的時期,甚至有些觀點認為《黃帝內經》是神授天書,畢竟在古代醫學不發達,古人是沒有辦法寫出這樣的書的。

    2、《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內容主要分為《素問》與《靈樞》,裡面囊括了人的生老病死,五行陰陽,四時季節,寒暖溼燥,溫熱傷寒,五臟六腑、病因病機、經脈穴位等等,人事上包括了起居作息,養生房事,疾病針灸等等。可以說是一部經典的偉大之醫學作品。

    3、古往今來,所以從醫者莫不拜讀《黃帝內經》,奉為聖書,對中醫者的望聞問診具有指導意義。在中醫界,對《黃帝內經》評價都很高。要學懂《黃帝內經》必須依靠陰陽五行的基礎知識來指導,才不會學偏,人云亦云。

    回到樓主的主題,如何評價《黃帝內經》》?

    4、《黃帝內經》是一本經典醫學之作,是中醫理論的根本大法,後世的中醫著作,都可以在《黃帝內經》找到依據。

    5、根據中國師承規矩,傳承必須是分開理法與心法,理法可以看書學習,心法必須口傳心授。所以《黃帝內經》流傳下來,只是理法流傳,並沒有心法流傳,直至醫生張仲景寫出《傷寒論》,算是一個能夠讀懂《黃帝內經》的醫者,然而張仲景也是沒有流傳心法,導致後世的人都沒有讀懂。從而形成後世的中醫理論百家爭鳴,沒有一個標準,更談不上系統化,標準化。

    6、可以說,能夠讀懂《黃帝內經的》人肯定是理法與心法都有傳承,沒有心法的人自然不得門而入。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現在的醫者都只能開太平方了。凡是大國手的,都是理法心法具備的有德之人,但是不能因為《黃帝內經》只是理法的傳承而否定,有志醫術更上一層樓的醫者,《黃帝內經》更是鐵定必讀的醫書之一。

  • 2 # 兒時的記憶26

    《內經》就是一部真假參半的所謂中醫學鉅著。之所以會這麼認為,這主要是由其中的“藏象"、“經絡"這兩部分錯誤內容所決定。

    學過《生理學》的人都應該清楚,機體中的心、肺、脾、肝、腎它們都是受大腦中樞神經組織來調控,且各自的傳導通道還都具有獨立性。

    正是基於這個事實基礎,所以中醫中的針灸、服藥的療疾方式它才能夠發揮出一定的功效。因為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神經系統所具有的刺激反射的這種機制之上,神經衝動即是用於修復組織結構的必要物質之一。

    由此可見,中西醫結合的道路是肯定能夠行得通的。只需要把中醫目前這套錯誤的理論拋棄掉即可(並非全部啊),真實的人體只有一個,哪來的那麼多說法(另:《中醫基礎理論》與《內經》都犯得是同一種毛病)。

  • 3 # 周子歡

    《黃帝內經》是值得反覆拜讀的,是一門包含萬千的書籍,十分有趣。

    不單純是一門醫學書籍,涉及的層面也是比較深厚的,更涵蓋了很多領域,對於《黃帝內經》,要以一種尊崇的狀態去研讀,對於人生十分受益。

    不單純是醫學書,更要當做是一部古人智慧的結晶,翻開書籍,映入眼簾的是多少年長者的總結。

  • 4 # 苦善禪根1

    《黃帝內經》中醫理論基礎,經幾千年的傳承而不衰,是華夏先賢對人體科學的最高探索,儘管是本古典,但其精髓至今仍超前高瞻,無以超越。

    其最超前的是對人體自然規律的掌握。如經絡氣脈,內臟五行學,至今讓人羨慕敬畏。窮其現代科技手段無法破譯其奧秘,卻實實在在的為人類服務。神之又神,玄之又玄。卻神而不虛,玄而不空,真實存在,真實的被人實用。所以說《內經》最古典奇書,人類醫學的最高最先進的科學之本。

    這裡探討一下,古人幾千年前那麼原始的社會環境,怎發現並編纂這些人體自然規律的內涵的?

    這陰陽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古人把了解描述的比如今三維立體影片還清楚,而且陰陽互動營衛滋生,真的如神,又更勝似神。正因此機理的透徹,所以古人記載許多今人無法想象的凝難症,古人都有治療治癒的記錄。

    而今人凝難再凝難,好生懷念先賢。

    《內經》在今天,字可認,文可讀,意可講,象可想。但內涵難以言喻,這就是凝惑,最大的中醫凝惑。

    從觀大師名人的講解,覺得都沒錯,但吃透理解的包括專家,也不是十分清楚。並多有自我理解,引經據典沒有錯,卻又不是完全正確,與實踐相符佐。不然就無凝難症可言。

    為什麼?"道”也!因達不到"道”的境界。就看不到《內經》的藏象,照文解釋,不盡其意。如一風景,你沒親臨其境,只是照文猜,差異之大,只有你到了現場才明白。

    再如五味,你知甘甜,形圓色紅,有把蒂。但你沒吃過,把棗梨蘋果柿子,李子桔子廣柑,一堆放在那兒,你猜說的那個?猜多少次才能猜的到?

    這就是奧秘,這就是內涵,就是所需的境界。否則談何發展,越發迷茫。

  • 5 # 三愚釋道

    《黃帝內經》是中華醫學的元典。說到中醫,我們常常有種十分真切的感受,便是中國醫學包括宇宙科學和人生哲學,在中醫裡體現得尤其明顯和全面,不論陰陽五行還是全息辯證。縱觀世界,只有中醫是把人體作為一個宇宙模型來研究的。所以真對中國哲學感興趣,中醫哲學一定不可錯過,在最高層面探討中醫哲學的《黃帝內經》更是尤其要重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感恩母親節活動為主題的作文50個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