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市井講史

    首先來看建文帝在靖難之役過程中的表現,史書中對建文帝有這樣的讚譽,說他“天資仁厚”。建文帝早在削藩過程中,就曾受到朱棣的矇蔽,錯過了及時下手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的機會。 明朝史書《吾學編》記載,朱棣正式起兵造反後,建文帝曾對大軍的主將下令:“不得加矢刃於燕邸,使朕有殺叔父名”。據當年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兒》所說,正是建文帝這種奇怪的命令使朱棣在戰場上數次轉危為安,反敗為勝,先後打敗耿炳文和李景隆,最終兵臨南京城下。雖然有人對史書中這樣的記載有質疑,但這似乎也符合朱允炆的個性特徵,符合對他“天資仁厚”的評價。

    在面臨生死抉擇時,向對手下達這樣的命令,顯然無異於自殘,當然,朱允炆有下達這樣的命令是符合他的儒家道德觀念的,用冷箭或其它殘忍手段殺害叔父,會讓自己背上不孝、不義之名,這樣的務虛觀念遇到朱棣務實的打法,自然難以取勝。所以,要想贏得靖難之役的勝利,首先朱允炆要改變“仁厚”的心腸,下令大軍主帥遇到朱棣格殺勿論,甚至下令全天下誅殺朱棣者有重賞,以取其首級為最重要的戰鬥目標,不用考慮其它虛無縹緲的干擾。這樣,也許朱棣不等打到南京早就身首異處了。

    其次再看建文帝的用人,本來他任用爺爺朱元璋給他留下的僅存的碩果——耿炳文,是有機會戰勝朱棣的。可就在耿炳文初戰失利,但主力尚存,正準備重新規劃戰鬥的關鍵時刻。建文帝聽從書生太常卿黃子澄的建議,臨陣換將,換上了最大的草包將軍李景隆。李景隆上陣後,沒多久就被朱棣打得全軍覆沒,使朱允炆失去了最後翻盤的機會。可以說,這次臨陣換將是朱允炆失敗的最直接原因。

    從建文帝這樣用人的經歷看,顯然他缺乏識人之明,首先不識耿炳文老將的實力,其次不識李景隆的草包飯桶,最重要的是他不識黃子澄是隻能虛論軍政,卻不懂戰場指揮的人。所以,要想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就是四個字“用人不疑”。既然選定了耿炳文,就要給予必要的信任,在密切關注戰局的同時,儘量少干預其在前線的指揮,那樣耿炳文很有可能戰勝朱棣,畢竟十萬大軍的實力在那,後方南京朝廷的實力也在那。

  • 2 # 完人可笑

    首先,改變削蕃的順序,儘可能團結寧王,秦王,晉王等北部有實權的藩王,約定從後方平定燕逆,領地可由諸王共分

    其實,恢復錦衣衛的使用,並給予宦官一定權利,減少應天城的叛變情況。對待首鼠兩端的親貴以鎮壓

    最後以老將領作為指揮者,放開權利,全權負責,以只殺燕王一人,其餘不誅為口號,對內要做好宣傳工作,並且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天命,宗法,民心都在建文帝身上,不要自困於一城。

  • 3 # 孟曉初

    首先是不急於消藩,彼時朱棣守邊兵均是百戰之師,應防漢朝推恩令,令其二子自亂。如朱棣首先發兵責道義上以失人心。其次,在北平附近留一個常備軍牽制對方,重兵在淮河鞏固佈防重點消耗朱棣軍力,然後以長江天險,視情況反擊。若朱棣軍蛙跳直逼首都則收縮固守待機結合山東兵南北夾擊。

  • 4 # 起而論道

    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做到三點:

    一是狠一點,擒賊先擒王,不下達類似“勿傷皇叔”之類的“仁義”命令,除掉帶頭作亂的總指揮,其餘叛軍自然樹倒猢猻散。

    二是穩一點,充分相信老朱給自己留下來的軍事柱石,不盲目干涉前線戰鬥,不隨便臨陣換將;深刻清楚敵我雙方實際,我方耗的起,對方講速決,不因為幾場失利就坐臥不安、昏招迭出。

    三是硬一點,不管什麼境況,越到最後,越是意志的比拼,要有硬氣,應永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當時哪怕京城已經淪陷,但全國大部分地區還是以建文帝為尊,只要順利逃出生天,下令勤王,還是大概率能撲滅叛亂。

    建文帝最終落敗,主要原因還是太年輕了,缺少歷練,過於容易受影響,被左右,沒有堅定的意志,比如幕僚、環境等。雖然可惜,但永樂大帝還是交出了一份無愧於父兄、子侄的答卷。

  • 5 # 淡然4609

    不用去給前線將軍設定不得殺朱棣的障礙,讓前線將軍士兵畏首畏尾,朱棣不知道死多少回了,試問朱棣一死叛軍群龍無首,面對朝廷必然一敗。前期就應該火速殲滅朱棣一夥,正是由於建文性格軟弱為了所謂的仁義搞這麼一出給了朱棣一夥時間機會。

  • 6 # 當代曹植

    建文不要下達“不得傷害皇叔”的命令,以免束縛住前線將士的手腳。

    建文帝不用耿炳文、李景隆,另選良將。

    如此,則朱棣必敗。

  • 7 # Lemon惠

    在朱元璋還活著的時候,朱允炆曾經問過他一個問題,如果朱允炆繼承皇位後,他的叔叔起兵造反怎麼辦?當時朱元璋大驚,反過來問朱允炆你會怎麼辦?朱允炆同他爺爺講,一道德感化,二用禮儀規範約束他們的行為,三削減他們的封地,四改換他們的封地,五如果不行就動武。可是事實上,朱允炆是怎麼做的?一登上皇位,馬上削蕃。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朱允炆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皇帝。如果他真的按之前的計劃來完成,靖難之役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 8 # 謎1571710

    以一國之君對一番之主,以全國之力對一城之力,從古至今,縱觀歷史,這都可以輸,完全是建文帝自己原因,只要不出錯,耗的耗得贏

  • 9 # 5大美女和不知名小夥

    不管建文帝怎麼做都不會贏,建文帝做事操之過急引起藩王的不滿,再加上建文帝本來就沒什麼能耐,在這些藩王叔叔面前他就是孩子,強大的藩王當然不會慣著這個侄子,再加上建文帝身邊的大臣是奸臣,正好給了朱棣一個清君側的口實,強大的藩王都是身經百戰,建文帝一直也就是在朱元璋身邊,反是早晚的事,那個年代誰不想當皇帝,再加上朱元璋沒有將皇位傳給兒子反而傳給孫子,兒子們肯定是心有餘悸,建文帝失敗是早晚的事。

  • 10 # 經濟歷史觀察

    由於朱元璋殺了太多功臣,沒有給建文帝留下多少可用將才,而朱棣長期和蒙古作戰,兵強馬壯,雙方實力北強南弱,朱棣取勝是大概率事件。建文帝唯一取勝的辦法就是隱忍或學漢武帝的推恩令,執掌朝政日久後再考慮。

    不謀而動,敗局已定,無法挽回。

  • 11 # AA致愛先生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李景隆開啟金陵金川門迎降燕王朱棣,把自己跪著的身姿變成朱棣踏上皇位的臺階。四年前他還是明朝中央軍的主帥在戰場上和朱棣刀兵相見。以這樣恥辱加不要臉的方式把自己留在了歷史的塵埃中。推薦他出任主帥的是黃子澄,一個學習很好,能力很差的書呆子。在靖難之役中連續犯下戰略錯誤的所謂智囊。而朱允炆偏偏對這樣的貨色言聽計從。

    一,削藩。1399年剛繼位的朱允炆決定削藩。建文兩大智囊(bang chui)齊泰和黃子澄分別主張從燕王開始和從其他王爺開始。結果黃子澄成功說動了朱允炆。從周王朱橚開始,接著是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齊王朱榑,岷王朱楩依次被褫奪王權廢為庶人。此時作為朱允炆最大目標的朱棣成功地被逼上了不反也得反的絕路,其他還沒倒黴的寧王等也兔死狐悲,從心理上是靠攏朱棣的。事實上朱棣並沒有做好造反的準備。如果朱允炆能夠採納齊泰的建議,矛頭只指燕王,諸王都不敢妄動,燕王勢孤,勝算更大。

    二,對峙。燕王起事第一場大仗真定之戰大勝,迫使朱允炆把主帥由耿炳文換成李景隆,結果李景隆又送給朱允炆一個大大的驚嚇,五十萬大軍土崩瓦解。這一仗的後果是建文朝廷對燕王反軍由絕對優勢變成了勢均力敵。朱棣逐步建立起了心理優勢。而推薦李景隆出任主帥的黃子澄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的見識淺陋。事實上從建文二年開始朱允炆陸續啟用的徐輝祖,盛庸,鐵鉉都給朱棣造成了很大的麻煩,朱棣一度過不了山東。建文用對人的話,即使時機不好,勝算依然很大。

    三,靖難。建文四年,朱棣在姚廣孝的謀劃下,傾巢而出,繞過對峙了三年的德州,濟南,直撲金陵。在靈璧展開了最後的決戰。此一戰南軍精銳盡毀。朱允炆不得不求和。但是朱棣已勝券在握,怎麼可能會議和,加上陳瑄率長江水師投降,金陵已無險可守。朱允炆失敗已無可避免。

    我們站在上帝的視角來審視建文帝時,會覺得建文帝簡直是個扶不起的阿斗。但用人不當只是一個表面現象。歸根結底,建文帝的認知水平和朱棣天差地別。而決定其認知的是性格。性格才決定命運的底層邏輯,削藩時魯莽,戰爭中迂腐,失敗後懦弱。都顯示了建文帝註定不是一個好帝王。所以題主問的“建文帝怎麼做才能贏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很簡單,建文帝改變自己的性格就可以了。但是一個人改變性格又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在沒有外部環境影響的情況下,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12 # 花非花夜非葉

    怎麼樣都贏不了。朱元璋為了保證朱允炆能夠順利繼位,把開國的文臣武將殺了個精光,導致朱允炆無人可用。而且朱允炆削藩操之過急,目標不明確,把藩王都逼到了朱棣一邊。朱允炆曾經問過朱元璋,我這些叔叔造反我該怎麼辦,朱元璋也不知道。對於藩王造反的問題,連朱元璋都不知道怎麼辦,當然,朱元璋在藩王不敢造反,但朱允炆就不一樣了

    朱棣造反成功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偶然性是在與朱允炆打仗的四年裡,朱棣好幾次都差點失敗,朱允炆好幾次都差一點能把朱棣置於死地,但每次就是差一點,所以朱棣打到了南京做了皇帝。

    必然性朱允炆削藩操之過急,把幾乎所有的藩王都趕到了自己的對立面,再加上自己無人可用,所以失敗。還有一點,能對朱棣造成威脅的開國功臣都被朱元璋殺了,能牽制朱棣的藩王們都被朱允炆趕到朱棣一邊了,能壓制朱棣的朱標,朱樉,朱棡,朱元璋都被朱棣熬死了,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是能征善戰的朱棣,一方面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朱允炆,所以朱允炆怎樣都贏不了

  • 13 # 就這樣平淡生活的我

    朱棣贏得天下的過程中有很多偶然因素,但歷史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統一,朱棣最終登上皇帝寶座,成為笑到最後的人,而朱允炆從此下落不明,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如果建文帝想贏了自家叔叔,方法如下:

    第一,好好讀書。歷史往往是驚人的相似,比建文帝早出生1000多年的漢武帝也面臨著和他相同的處境。但漢武帝沒有采取盲目削藩的策略,他聰明地推出了“推恩令”。將強大的諸侯國越分越小,最後大國不過十多個城池,小國只有十餘里。等到時機到了,跟割韭菜一樣直接廢除了一百多個小諸侯國。

    前人已經整理出標準答案,建文帝直接照抄作業就好,但不知道是不是讀書少的原因,他直接忽略掉人家辛苦總結的經驗,非要按照自己的方法大刀闊斧地削藩,最後把自己削趴下了。

    第三,啟用真正的人才。建文應該咬咬牙,建立自己的班底,把爺爺留給自己的那幾個文人踢出去。朱元璋固然英明神武,但在選人用人上識人不清,他留給建文的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文人。建文應該自己到一線親自選拔傑出人才,這樣說不定明朝的歷史會改寫哦。

  • 14 # 來自推書

    從兩者實力對比來看。建文帝的優勢很大很大,就是一手好牌給打成稀爛了!

    兩者的實力對比。

    1.經濟實力

    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南方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是明早期的龍興之地。唯一一次南征成功的朝代就是明朝了。建文帝可以說啥都有,大概就是士兵水平差了些。朱棣啥都沒有,就只有一顆浪到飛起的心!

    2.軍事實力

    兵力對比:一個是幾位塞王的兵力,幾個近乎全國的兵力。差距很懸殊,但是士兵水平可能還是幾位塞王的高,畢竟打的多!

    將領對比:雖然靖難之役的功臣很多的,但是肯定比不上洪武開國的功臣多,將領肯定是建文帝的要厲害!

    3.心態問題

    朱棣這邊就是造反,時間拖的越久變數越大。建文帝這邊是平亂,時間可長可短。

    至於怎麼做才能贏,這可操作的實在多。不要什麼花裡胡哨的做法,直接御駕親征平A過去就能贏的。

    不要說什麼大臣不同意皇帝出征,這樣太危險之類。確實明朝皇帝御駕親征結果被俘虜的事發生過,但是再此之前,明朝皇帝御駕親征根本就是常態,是傳統。

    洪武皇帝御駕親征草原,朱棣御駕親征草原,後面一代代皇帝都是如此。打個草原而已!但就是那個倒黴鬼皇帝這裡出了問題後,再沒有皇帝御駕親征了。

  • 15 # 羊排

    藩王之患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已經有所顯現,朱元璋也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劉伯溫也稱上表擔憂藩王的遺患。

    朱元璋之所以大殺功臣,留給朱允炆一個太平的國家,在這個問題上也曾經深思熟慮過,所以在太祖祖訓中寫道:非君之喚藩王不可離藩入京。

    所以在朱棣反抗的時候打了一個清君側的理由入京,所以靖難之役開始的時候,如果建文帝能夠改變策略,採取以下方式或許能夠贏。

    一、輿論之勢。

    朱允炆畢竟是名正言順的大明皇帝,可以釋出告知全國的州府,告知全國朱棣為叛軍,大明之民眾都可以舉杆反抗,有重大功勞的許諾官職和錢財作為獎賞,掀起舉報連帶制度,只要有關朱棣叛軍的行蹤準確的舉報有獎。

    有獎就有罰,利用連帶責任制,有官民參與叛軍朱棣的核實真偽之後重罰,重罰的標準為九族連帶責任制。

    這麼做的目的是朱棣從自己的藩王區域進京,沿路的軍餉奴役消耗甚大,他只有靠沿途的光明正大的旗號,來引軍民加入他的隊伍對他進行支援,如果輿論上這一點對他不利,就會引起民眾投鼠忌器,不敢輕易的加入朱棣的叛軍之內。

    這麼做減緩了他入京的時間,加劇了他的消耗,斷了他的後勤補給,時間久了,這場仗就不戰而勝。

    這個時候還要發聖旨給各地藩王,許以寬諾,承認藩王原有的利益,並且給予藩王上朱氏子孫許與空頭支票,比方說爵位,稱號等等。

    這樣做的目的,雖然不能夠讓所有的藩王都能答應,但是至少在衡量自身利益的時候,會有一部分藩王不會站到朱允炆的對立面和朱棣在一起,哪怕是中立,對於朱允炆來說都是有利的。

    第二、錦衣衛暗殺。

    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不僅僅是和平的江山,還有一個完善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利用錦衣衛的特殊屬性,對朱棣進行無窮無盡的追殺暗殺,讓朱棣在所有的行軍進軍過程之中,每天都處於恐慌和擔憂之中,時時要提防。

    這樣做的目的,如果暗殺成功靖難之役必解,如果沒能成功,也會給朱棣造成威脅,減緩他的進攻鋒芒。

    與此同時暗殺的物件不光是朱棣,還是朱棣手下的大將,能人異士,這些都在暗殺範圍之內。

    幾次暗殺成功之後,在自身生命無保障和沒有確定的前途面前,很多人就會知難而退,退出站在朱棣一方。這樣做朱棣的勢力勢必削減。

    第三、軍隊抵抗。

    朱元璋為了給朱允炆留下大好的江山,能征善戰的將領已經不多。這種情況下,朱允炆只要啟用原來朱元璋棄之不用的將領,須以高官厚祿官職,告知這些將領只許抵抗叛軍,用這種方式來消耗朱棣的後勤補給及進攻鋒芒。

    與此同時還要做一件事情,所有官軍和叛軍所正面交鋒之處,所有民眾都可以揭竿而起抵抗叛軍,利用全民的力量消滅朱棣的有生軍隊,不論何種方式以人頭來計算賞銀,更有甚者正面交鋒中能力出眾的有功者須予重賞。

    綜上三種方式,層層疊進抵抗朱棣的進攻,朱棣遠軍而來後勤的消耗和補給日漸消弱。朱允炆利用全國居民力量共同抵抗,這場靖難之役必定會勝利。

    但是以上說的都是假想而已,朱允炆如果有一樣能夠想到的話,就不會貿然的做起削藩的舉動,也就不會有了靖難之役,最後落得失了江山丟了性命。

  • 16 # 歷史研究院

    靖難之役是明朝永樂帝以清君側的名義討伐他的侄子建文帝。要說建文帝怎麼做才能贏得靖難之役這場戰役,我覺得只要他狠一點它就不會輸。朱棣雖然打仗厲害,但要不是建文帝的那一句“請勿傷害我叔叔”這句話朱棣早就死了。為什麼李景隆摔大軍把朱棣團團圍住了但是確不敢上前擒拿朱棣,就是因為那句請勿傷害我叔叔這句話,這句話放在今天其實就沒什麼,但是在那個年代皇帝發話了你要是不照辦那你就等著掉腦袋吧!所以李景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朱棣一次又一次的跳出包圍圈。

    當時的明朝武將雖然沒有了徐達常遇春這樣的猛將了,雖然派去的耿炳文李景隆打仗不咋滴,但是在山東將燕王擋住,燕王死活都攻不下來,後來燕王直接繞過山東直奔南京都城。這也是燕王賭命玩了一把,這種情況在半路稍微有點阻擋燕王估計就失敗了,但恰恰沒有沒到阻擋,再者如果建文帝把南京城守住十天半個月那他也就可以調動周邊的軍隊來解圍,這樣朱棣必敗無疑。可是燕王一路過來就是沒有一點阻擋。所以建文帝把很好的牌給打爛了,也不知道他整天在朝廷跟那些大臣在幹嘛呢。

  • 17 # 一輪歷史

    建文帝怎麼做才能贏得靖難之戰

    在分析他怎麼做才能贏之前,先分析他在這場戰役中的錯誤,錯誤中找方法。

    急於削藩

    建文帝才上班一個月,絲毫沒有剛上班的那種謙虛,反而是大刀闊斧的對他的那些叔叔動手。朱棣其實不想造反,他想當皇帝,但他又不想造反。造反的成本太高,而且很容易虧本;而這個成本一般都是死。可無奈於朱允炆削藩速度太快太殘忍,那個時候的情況是刀都已經架到了脖子上,所以朱棣才放手一搏,做起了造反這項投資。

    錯誤的決策

    在派大軍對付朱棣的時候,朱允炆太過於依賴於他的那三個書呆子“軍師”。他們派李景隆做主帥,對他的評價只能用軍事白痴比較合適,派去捉人還行,做統領實在不行。

    這個的確不是他的問題,而是他爺爺在位的時候為了確保沒有勇將能造反,所以把那些名將都給搞掂了。那我為什麼要說這個呢,主要是為了引出下一個話題。

    心不夠黑,沒有果斷性,優柔寡斷

  • 18 # 北京不向北2020

    建文帝要像取得靖難之役,個人認為其實分為兩個階段!1

    1如何防範諸王造反!明太祖所分封的諸王,手裡都有兵權!其實解除諸王造反的危機,其實就是解除諸王的兵權!樹立建文王朝的權威。

    建文帝在處理諸王削藩問題上,上過於操切,把一個本來是十幾年甚至是一生處理的任務壓縮在了幾年之內完成!實際上內無權威,並且引起了諸王的動盪!把諸王逼近了死角!那手裡有軍隊的諸王遲早會有人鋌而走險!

    朱棣是諸王裡最有軍功和才幹的,又在燕京經營多年!但是,在建文帝沒有完全建立的中央號召力之前,也是吃盡了苦頭。朱棣在起兵謀反之前,又是裝瘋,又是招募死士的,籌備良久所能長期掌控的也不過北平及周邊地區!說明,南京皇朝的正統號召力不是不大,而是建文帝的正統號召力沒有完全建立而已!如果中央號召力足夠,且籌劃得當,對某一藩王削藩,不過是一道旨意命令而已!

    2燕王造反以後,如何平叛的問題!其實,在燕王造反之後,建文帝仍然是一手王炸的好牌,只不過不會使用而已!

    從雙方實力來說,建文帝是以全國敵一隅,從軍事力量來說,建文帝控制的中央軍力百萬,而朱棣手上能長期控制的不過是幾府地盤,十幾萬軍隊而已!所以要想擊敗燕王的軍隊,實際上更多的是多方圍攻選賢任能而已!

    從戰爭實際程序看,南方中央軍久不經戰陣,防守有餘進攻不足!但是,建文帝直到南京被攻破,也沒有采取其他補救的措施,比如趁機解除晉王,寧王的兵權,收攏參與平叛,比如分兵多路牽制燕王的軍力等等!三年大戰,除了李景隆,南軍甚至連一個統一的主將也沒有!甚至於為了不背罵名,連一個設計誅殺燕王的命令也沒有!

    所以說,建文帝如果真的為了打敗諸王削藩,實際上可以碾壓諸王,甚至有可能不出現靖難之役的可能性!只不過本身無才。用人無能而已!

  • 19 # 親一

    有的時候很佩服建文帝,朱棣決定造反的時候,連燕王府都沒有完全掌握,就這樣朱棣奪了燕王府,進而奪了北京城,再到天下,其實建文帝有無數次機會能贏得靖難之役,直到南京城破了,駙馬梅殷還帶著30萬大軍駐紮在淮安,建文帝敗的不冤。我們來看看他有多少次機會可以打贏

    1,決定削藩了,不要繞來繞去,直接從最危險的王爺開始,先動燕王,燕王敗

    2,就算不拿燕王先開刀,派個靠的住的長史,控制燕王府,燕王敗

    3,把燕王一系的將軍,逐漸的調走,換個靠的住的將軍們在燕王手下,就像周勃在韓信手下當差一樣。燕王奪了燕王府,得不到北京城,燕王敗

    4,將東北的寧王、遼王在動燕王之前就調往內陸,燕王得不到朵顏三衛,燕王敗

    5,耿炳文打的正好,不要換帥,燕王只能逐漸被蠶食,燕王敗

    6,李景隆第一次大敗,就應該當機立斷換上徐輝祖,燕王敗

    7,徐輝祖剛剛取得一定的勝利了,不要輕易換帥,燕王敗

    8,最後梅殷帶了30萬兵馬駐守淮河一線,換上徐輝祖或者其他任何一個能打的哪怕是盛庸也好,除了李景隆以外,燕王敗

    9,水軍都督換個靠的住的,或者籠絡好些,家眷控制住,燕王過不了江,燕王敗

    10,最最關鍵的忘記說了,當李景隆第一次大敗,而齊泰等人隱瞞的時候,就應該當機立斷的罷免這三人。

    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意思就是建文帝有無數次機會可以打敗燕王。

  • 20 #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個人認為,其實“靖難之役”朱棣是贏的僥倖,建文是輸得糊度。咱們撇開朱允炆削藩的目的和朱棣起兵的過程,就單獨就戰爭勝負而言,朱允炆他確實對不起他爺爺的一番栽培。朱允炆個人的城府和性格,以及他的能力都完全遜色於他的四叔。但即使這樣朱棣的“靖難之役”之所以能成功,也確實有很大的僥倖成分。就樓主提的問題,重擺兵馬,覆盤一局。朱允炆想要戰勝朱棣需要如下方法(完全是推測):

    不管對錯,既然已經開始了削藩,就不要盲目自信的認為戰鬥力最強的燕王會老老實實的聽話,在家等著被削藩,當時已經派了張昺,謝貴,張信,宋忠等將屯兵駐開平,並調走了北平原屬燕王管轄的軍隊。那麼就應該馬上進駐燕王府控制燕王,不給他以戰爭準備的時間,朱棣不是裝瘋賣傻嗎,可以以此為藉口讓其返(押送)京(南京)調(殺)養(掉),或者在南京久駐。

    其次是既然朱棣已經起兵,並進展迅速,那麼應該在軍事上大膽啟用中青年將領,組成多股小型突擊集團,不斷的侵擾,分割,蠶食燕軍,切斷燕軍與大都之間的聯絡通道和糧道。使地狹兵少將寡又缺糧的燕軍無法集中兵力南下。而不是指望李景隆,耿炳文這些前朝的紈絝勳貴來組織人馬眾多的大規模圍殲戰役,朱允炆和他們熟,朱棣比朱允炆更熟悉他們的能力,這樣做的失誤是燕軍可以集中兵力,發揮速度優勢攻其一點,以突襲,夜戰等方式讓臃腫的政府軍全線崩潰,而導致號稱“百萬之眾”的政府軍在滹沱河之戰中大敗。

    政治上全力安撫其他諸王,馬上停止削藩。並派朝廷特使到各個藩國加恩封賞,並強調中央政權的重要性和大明禮法上的權威性(當時基本上各地都是明朝第一代藩王,朱元璋和朱標的恩威尚在),令各王遵守皇明祖訓,起兵勤王,爭取一個是一個。結果朱允炆卻防著諸王趁火打劫,各地藩王全都做壁上觀,朱元璋除了朱標和朱棣外還有二十四個藩王兒子(朱權被朱棣忽悠起兵了)結果只有一個谷王朱橞前來南京勤王。

    在輿論上佔據道統的制高點,在戰事中後期學漢景帝殺晁蓋一樣,誅殺黃子澄,齊泰等力主削藩的大臣,並降低身份“主動”勸朱棣“迷途知返,有罪全免”。這樣做一則讓朱棣失去“清君側”的師出之名,二則穩定其他諸王之心,這時在明確朱棣的燕軍性質為叛軍,號召天下士農工商百姓心向朝廷,徹底孤立燕軍。而不是聽從齊,黃等人的慫恿,上來就祭告太廟,削朱棣宗室屬籍,廢為庶人。這麼做讓那幫叔叔們和天下士紳百姓怎麼看?到底是誰折騰誰?是誰棄太祖之訓而不顧?是不是“清君側”清對了?正好給了朱棣一個《皇明祖訓》中的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的良好起兵名義。

    最後,朱棣依然明確與朝廷為敵,那就不要顧及什麼太祖四子,當朝皇叔的身份了。朱棣既然是燕軍(叛軍)統帥,那麼作戰目的就要明確,那就是擒賊擒王,斬殺敵首,不需要前狼後虎的顧慮,我是皇帝,他是叛王,下令對朱棣是生擒最好,死的也行。結果是朱允炆優柔寡斷,畏首畏尾,既想剿滅叛軍,又怕傷害他的四叔落下罵名,後來在東昌之戰,夾河之戰中朱棣率數騎遊走於戰場之上,面對這麼一個大造反頭子,沒有朱允炆的明確旨意,沒人敢殺,沒人敢抓,讓朱棣巡視一圈之後絕塵而去,這樣的話等於自縛雙手,賴不著別人。

    至於戰事上的戰略包抄,主攻佯動就不具體細聊了。其實削藩這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後代生亂,在本質上是沒有錯的,但朱允炆剛剛繼位,資歷尚淺,各方勢力還未徹底臣服,他當時的自身條件比漢景帝削藩之時的條件差的遠了,連當年漢景帝漢武帝這樣的政治高手,還要弄推恩令慢慢分化和瓦解各個諸侯國,而朱允炆面對手握兵馬的叔叔們,聽從近臣之言,上來就幹,實在是操之過急了,得罪了天下朱氏皇族,所以朱棣起兵這一步棋也是看準了才走的。

    靖難之役相對歷史上大多數血流成河的殘酷皇家內戰來說,感覺朱棣就都跟打著玩似的,一共打了三年,朱棣一路向南,耿炳文戰敗逃遁,李景龍躊躇不決,在兵馬錢糧上遠勝於燕軍的政府軍無法阻止其進攻,除了山東巡撫鐵鉉在濟南阻擋了一陣外,後期沿途州府不是望風而降,就是任由燕軍通過,靈璧之戰中政府軍被燕軍斷了糧道,襲擊了押糧部隊,弄得政府軍居然因無糧而軍心渙散。揚州,鎮江兩個南京門戶重地不戰而降,最後守衛京師金川門的朱橞和李景隆看見朱棣麾蓋,開門迎降。

    以一藩之力敢搏取天下而功成,朱允炆不成熟的政治失誤和優柔寡斷佔九成,朱棣雄心壯志和破釜沉舟和燕王身份佔一成。江山總有人才出,個人認為靖難之役的成功和太祖朱元璋屠盡前朝功臣武將確實有很大關係,但不是決定因素,還是朱允炆的統治能力和政治智慧決定的。這完全是個人理解,一家之言權當娛樂吧,畢竟是知道歷史寫歷史,屬於馬後炮,也許當時的情況是並非寫的這麼簡單。見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計算機語言的本質對應的是電子電路,語言的本質對應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