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思維能量學

    祖先優良的東西需要被傳承,這個是毫無疑問的!

    只是哪些應該傳承,哪些是不適合客觀規律的發展?在傳承的時候,如果說要作為一個傳播者,那麼受眾接受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被理解?

    能夠理解到什麼程度?

    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受到西方國家的摧殘,在飛機大炮的恐嚇之下,華人慢慢失去了原先的自尊。

    這並不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和傳統弱於外國,而是特定體制之下,一直沒有發展科學技術,但現在,社會面臨一個問題,未來的社會,科技到底要把人帶到什麼方向?人一生來到這個世界,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哪些問題是科技所不能解決的?比如,意義的問題,心理問題,現在越來越多的疾病問題。

    這個談的有點過於虛大,實際上很多人已經發現,中國傳統的國學,應用在經濟方面,和當代的經濟金融結合,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而科學往更深層研究,也發現在中國的古老智慧和佛學當中,找到了科學所不能解決的根源問題!

    不僅傳統文化要傳承,傳統的語言,習俗也要選擇性的傳承!

    有時候我們想把意識往高處帶,想深深的覺知人生宇宙的問題。但有時候會發現,會遇到一些關卡卡住。

    事實上人應該是往兩個方向往下紮根,晚上開花結果發芽。

    比如方言,你有多久沒有講自己家鄉的方言了?

    你可以深刻的覺察當下的自己,然後說你自己的方言看看,深刻的體會到那種回到家鄉和兒時的感覺,你會有一種找到根的這種感動。

    如果自己有過內心寂靜的體驗,你會發現,傳統音樂,京劇,茶道,禪舞,太極拳這些實在是極大的享受。接近生命實象的享受!

  • 2 # 風吹草

    國學也是現在說的傳統文化,國學也是中華文明幾千年的結晶,幾千年沉澱下來的,文化的延續和歷史的傳承。既然能經歷幾千年,自然也經歷了淘汰和甄選,能保留下來,是經得起歷史的考驗的,就是精華。國學是中國文明的精選,值得提倡學習,國學講究精神和道德的提倡,當然,國學中有很多不符合當代思想的,要自取精華去其糟粕。現在的作家可能知道的多,但是他們的語言體現不出美,和古人的文采差太多,文學也是一種美。國學的學習,也讓孩子從小知道奮發圖強,仁義廉恥,禮儀謙讓,也能讓孩子在這浮躁的社會內心多一份兒清靜。

  • 3 # 我的底線是誠信

    什麼是 “國學”?

    別說儒教。

    因為中華文字不是孔子發明的,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中華文化一直被儒生們把持著,他們害怕、並壓制其他各家。他們利用歷代無能君王至上的權力、大搞愚民政策,拒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孔子被他的孝子賢孫們奉為圭臬,推崇儒術假以所謂的 “國學”。

    他們思想僵化,不失時機的搞復辟。

    他們公報私仇,不公正的對待秦始皇。

    秦始皇焚書坑儒只不過是坑了儒教一家,卻要被儒生們罵了幾千年。而漢武帝劉徹之流,罷黜百家是坑了百家,他們卻被他們吹噓成功臣。

    這不是對秦始皇有失公允嗎?

    他們仗著把持歷史的編撰權,隨意編寫歷史,愚弄華人。

    他們嚴重阻礙著中華民族的發展程序。

    只把儒術做所謂的 “國學”。

    把中華文字稱 “漢字”,把華人稱 “漢人”。

    欲抹滅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

    秦始皇統一中國,“書同文,車同軌”,為何不稱 “秦字”,“秦人” 呢?

    他們是貪天之功者。

    所以,儒教傳承的只是儒術。

    儒術不是 “國學”。

  • 4 # 半頁齋

    既然是經典當然應該繼承。

    那麼為什麼還存在爭論呢?對國學的認識存在差異,很多人把國學等同於黃老之學、孔孟之道等等,先秦思想家的各式思想言論,而且把近代落後捱打的歷史歸咎於這些前人的思想理論,所以強力反對繼承國學,迫切希望學習西方的思想。

    先不論前人的思想對治國有無幫助,只談前人的思想理論對教導我們如何做人還是大有補益的。

    再退一步,不考慮治國,修身,只從國學經典的文學價值看,國學經典完全值得繼承,完全可以選擇適合孩子的國學經典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學習。

    多讀一些國學經典,用美麗的語言陶冶孩子的情操,成為一個文質彬彬的人有什麼不好呢?

  • 5 # 感照

    日本的侵略應該忘記嗎?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6 # 錢文祥593

    好的東西一定要傳承,國學也一樣,我們現在把傳承給搞錯,不是每個人都要懂國學,我們普通人只要認識文字懂得文字意思就行,現在學生基本全民學英語一樣是個錯誤,加大學生負擔,中國有三分之二的人學英語等於在浪費時間,而專業學的必須是專才,一切說明書資料必須翻譯成中文供使用者觀看,當然可以以興趣班出現,各行各業守住自己的底線,講得出歷史,才會有創新,全民傳承負擔太大,有的事五十年也沒學懂,七十多歲人就沒了,毫無意義,一切以人為本,隨時可以向內行人打聽就行,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幹,

  • 7 # 辣眼刺鼻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弄清楚欲達到的目的,然後再來探討問題,不然,我們幹嘛要多此一舉?迴歸正題,我們繼承所謂國學要幹什麼?僅僅是要保護屬於我們漢文學嗎?那麼學漢語又為了什麼?僅僅是方便交流嗎?人來到這個世界,肯定不是為了走一圈的,至少要幹些什麼,藉以證明自己是來征服世界的,而不像動物一樣,活一生吃一世,儼如過客。由此問題就出來了,我們的所謂國學已有數千年曆史了,究竟改變了什麼?創造了什麼?或者說,我們比別人先進在哪些地方?真的,不是說我們一無是處,卻很少有值得我們驕傲的地方,好比商人說自己多麼優秀,居然並不賺錢一樣,我們的經典又何在呢?一種故步自封的自以為是,讓一個無論是人口還是歷史都很有點說頭的泱泱大國,在近代受盡了居然是一些彈丸小國的欺辱,即便是痛定思痛,也該意識到開放的必要性,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瞭解世界就沒有比較,就不知自己的不足。所以,不要試圖來尋找我們的經典,老王賣瓜不會說老王賣的瓜不好。真正是經典,自己不說有人會告訴你。害怕的就是一邊享受著不是我們發明的現代化,卻又不想乃至於不讓向別人學習,一說別人先進,馬上就給一頂崇洋媚外的帽子。如此淺浮的水平,別說是沒有經典,就是有,認得嗎?真理說,沒有境界,談高度只有鼠目寸光,說廣大隻是井底之蛙,很難相信能有灼見。直白一點說,倘有一日,我們不再喜歡炫耀了,經常性的反省自己,才說明我們真的成熟了,也真的擁有了自信。

  • 8 # 邦訓

    應該傳承,不學自家的經典,難道學西方的經典嗎?

    真是咄咄怪事,隔三差五總有人問:那樣這樣可傳承嗎?是不懂還是別有用意,西方假的都要傳承,而我們真的有價值的東西要拋棄嗎!

  • 9 # 花兒朵朵150183730

    經典當然應該傳承!什麼才是經典值得商榷。比如什麼二十四孝,對女子的束縛等等,就是糟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對國學經典的繼承和發揚,只有不斷揚棄,國家才能強盛!

  • 10 # 關有85296

    凡是帶真理性古文化遺產,能為時代服務的好的東西,都在我們生活實踐用應用著,自然性地繼承了,如人本思想是我們治國理政離不開的東西,所以凡是能古為今用的,都一定傳承,糟粕也然被淘汰!

  • 11 # 河圖3456

    國學經典當然應該被傳承,特別是儒家治國理政的思想值得傳承。有些人把近代中國落後捱打的責任全部歸罪於儒家思想的保守落後,這是不對的,要怪也要怪近代的統治者,特別是清朝統治者的腐敗無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一歲三個月了偏瘦,才16斤,營養不足,腸胃不好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