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爸媽只能支援一點點,女朋友叫買房。
7
回覆列表
  • 1 # 坤鵬論

    22歲,很年輕,在買房和買車的問題上有些糾結,那麼,從經濟學,從理財的角度看,毫無疑問應該是先買房,你女朋友的決定是對的。

    為什麼要先買房,大體可以從3個方面來看:

    第一,房子對你們來說是剛需,此時不買更待何時。你們剛走入社會,收入還不錯,買房是必須要面對的事情,沒有誰可以代替你,正如你說的,父母只能支援一點點。那麼,就趁早買吧,不要等到房價上漲了,才空悲切!

    第二,買房可以讓你養成理財的好習慣。之前聽一個親戚說,他兒子每月工資都不夠花,偶爾還伸手向父母要點,這可把當媽的急壞了。後來,老爸老媽乾脆想了個辦法,在兒子所在城市給他買了套房,只付了首付,後面的月供讓孩子來付。這個家庭也沒有多少錢,這次買房,老兩口還找親戚借了一些,透過這次買房,老兩口也給孩子進行了一次長談,之後孩子似乎也開始長醒了,懂事了。按揭款是每月2600多,沒想到他兒子自從還按揭款後一直也沒找他們要過錢,一直就挺過來了。起初老兩口還想每月給點給孩子補貼按揭錢,沒想到孩子斷然拒絕了。看來不是孩子剩不下錢,只是管不好錢。

    實際上,透過買房,很多年輕人都慢慢學會了理財。之前沒有壓力,所以很多人都是掙多少花多少,做月光族。當買房月供的壓力在他們身上時,他們也會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費,一些超前的消費,一些不合理的消費,他們往往過一段時間就能控制下來。這樣,無形中就讓孩子學會了管理自己金錢的能力。

    題主的情況也差不多,父母能支援一點,那就一起想辦法付首付,之後就由自己勇敢地承擔房貸月供,當三年五年過去了,你會發現,你無形中已經省下來了一二十萬,所以,買房能助你養成理財的好習慣。

    第三,買房對你來說是投資,而買車對你來說完全是消費。很多人在巨大的買房壓力之下,屈服了,轉而選擇買車,畢竟買車壓力小得多,總價十來萬,只需要付幾萬的首付即可開回家。然而,很多人沒有想清楚的是,買車之後的費用很高。通常來說,燃油費、保險費、停車費、保養費等各種費用,平攤到每個月,需要支出1500-2000元。而這筆錢是純消費,花掉就花掉了。而同樣的買房還按揭,每個月可能2000多,卻是交到自己的貸款賬戶中了。

    此外,還有一點,早買房,還可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房價上漲,而早買車,帶給你的除了巨大的日常用費外,還有汽車的不斷貶值。因為買車,你幾乎不可能有什麼存款,這樣一來,你買房的計劃遲遲不能兌現。接下來,你結婚、要孩子等等事情都會被擱置。所以,有條件就儘早買房吧,而買車,留到以後,那個小目標,實現更輕鬆。

  • 2 # 愛唱歌的兔小貝

    重要的事說三遍,先買房,先買房,先買房。

    房子是保值增值的固定資產,車子是不保值且每年以一定比例下降的資產,就算你賣不掉不是還可以等著拆遷嘛!所以從長遠來看,你應該買房。有人會說,以後房子會跟大蔥一樣便宜,那是一個等價的觀念,例如你在現在已經買房了,到了馬雲需要房價如蔥的時代,你可以用手中這套房子去置換其他的房子,這才是房價如蔥的套路,試問,到時候你手中都沒有房子,你怎麼用如蔥的價格去置換你喜歡的房子呢。

    中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離發達城市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房地產依然是支柱產業,短時間內這種格局自然不會改變,政府也不會讓房價大跌,會引起社會動盪,政府工作報告中寫的都是房價穩步上漲,經過2017年房價的瘋漲,未來的房價應該是平穩上漲,是不會跌回十年前的。

    少年,趁你還有能力買得起的時候,就買吧,別像我,現在想買都買不起了,房價漲得都讓我懷疑人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該不該同意婆婆把姑姐家孩子帶來自己家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