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個月的寶寶一天拉三次正常嗎?
5
回覆列表
  • 1 # 土媽東西

    一個月的寶寶每天拉幾次的都有,幾天拉一次的也有。不能從拉粑粑的次數來判斷寶寶是不是正常。新手父母要學會從寶寶拉粑粑時候的表情,從粑粑的顏色、性狀、氣味等特性來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

    1.綠黑色,粘性的嬰兒大便,又名胎糞:通常類似柏油狀。胎糞是嬰兒出生後最初的大便,是由羊水中帶來的殘渣形成的。它看上去黑中帶綠,是正常現象,因為其中含有膽紅素,這是紅細胞的降解產物。嬰兒在剛出生的3天內排出這樣的大便是正常現象,媽媽不用擔心

    2.黃色,鬆軟的大便,又名母乳餵養型嬰兒大便:通常是黃色的凝固狀。母乳中含有完美的營養,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一般不臭,大便時伴隨放響屁,聽上去拉得很多。一直母乳餵養,這種型別的嬰兒大便就會持續下去,直到新增配方奶或固體食物為止。

    3.黃褐色,厚實的大便,又名配方奶餵養型嬰兒大便:通常是糊狀。這樣的大便是配方奶的副產物,可以來自完全的配方奶餵養,也可以來自對母乳的補充餵養。在此階段,當大便過硬或水樣時媽媽應引起注意。

    4.綠褐色,糊狀的大便,又名固體食物摻入型嬰兒大便:這是日常食品的混合產物,是正常的。當嬰兒開始吃固體食物時,通常會排出綠褐色的大便,但你也可能在這之前就看到過這種顏色。這種顏色的嬰兒大便,一般是正常的,但如果嬰兒還有其他症狀使你擔憂,最好諮詢醫生的專業意見。

    5.水樣,褐色,鬆散的大便,又名腹瀉型嬰兒大便:通常呈水樣,夾雜塊狀物。嬰兒偶爾拉肚子不需要引起警覺,但如果持續兩天或更長時間,就可能是腹瀉。腹瀉會造成脫水,也可能是感染的徵兆。

    6.幹,褐色,硬的大便,又名便秘型嬰兒大便:通常外形和質地如泥土、粘土或卵石。偶爾的便秘是真長的,特別是配方奶餵養的嬰兒。這類大便表面偶爾可見血絲,這是因為乾硬的大便對肛門周圍的軟組織造成了輕度的撕裂傷。

    7.粉紅色,半消化的食物,又名人為變色型嬰兒大便:寶寶吃進什麼就排出與吃進的食物外形相似的大便。一旦寶寶開始吃固體食物,你會發現寶寶的大便會隨著每餐食物的不同而發生顏色和質地的變化。媽媽需要注意寶寶吃了些什麼,確定吃進去的食物與排出大便顏色之間的關係。如果寶寶的大便變成紅色而又找不到明確的原因(沒有吃過麥片粥或者紅色食物等),請及時諮詢醫生。

    8.深綠色、厚而黑的大便,又名為補鐵劑型大便:在某些寶寶體內,腸道細菌與補鐵劑或鐵強化配方奶中的硫酸鐵反應,使大便呈深綠色,甚至有時呈綠黑色。只要寶寶在吃這種鐵劑或配方奶,那麼這種顏色就會持續下去。研究表明鐵劑不會引起寶寶消化系統的疾病或不適,沒有必要為這種顏色變化而擔憂。

    9.亮綠色、綠色多泡的大便,又名前奶/後奶失衡型大便: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當攝入的前奶比後奶多時,有時候就會排出亮綠色的大便。通常前奶甜而稀薄,後奶濃而多脂。媽媽可每側乳房哺乳時間至少保持20分鐘,然後才換到另一側乳房。有的時候,病毒也會使寶寶的大便變成亮綠色,如果寶寶變得挑剔,顯得煩躁不適,應及時就醫。

    10.黑色、厚或柏油樣大便,又名黑便:黑便是又厚又黑的大便,可能含有來自上消化道的血液,如果寶寶拉出黑便,而又不是胎糞(通常在出生後幾天內排出),應立即就醫。

    11.粉狀,灰白色、無色或白色大便,又名非正常嬰兒大便:可能是膽汁缺乏的表現,可能出現肝臟或膽囊疾病。膽汁是產生於肝臟、儲存在膽囊的消化液。由於消化過程中膽汁的分泌,嬰兒大便因此具有正常的顏色。如果寶寶的肝臟不產生膽汁,或者膽汁分泌受阻,他的大便就會變成白色。白色大便是很少見的,應立即就醫。

  • 2 # 享育

    寶寶的大便是寶寶健康的晴雨表,大便的次數、顏色根據餵養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不知道您家的寶寶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呢?

    母乳餵養的寶寶通常是金黃色的軟糊便,偶爾會呈淺綠色,均勻一致。母乳餵養的好處不僅是母乳中營養成分均衡、能增進母子間感情,母乳中還含有豐富的寡糖,到達寶寶腸道後能充分刺激腸胃蠕動,因此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通常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帶有酸味但不會有明顯的臭味。大便次數新生兒期比較多,隨著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4個月的寶寶大便每天1-2次。母乳餵養的寶寶,及時大便次數較多,只要寶寶精神狀態良好,體重增加正常,沒有其他不適情況家長不必過分擔憂。

    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次數較少,呈土黃或金黃色,略帶酸臭味,大便稍硬,每天約1-2次。

    判斷寶寶的健康情況除了要關注大便還有注意寶寶的精神狀態,當寶寶腹瀉、腹脹或排便不暢同時精神狀態不佳時,及時諮詢醫生。

  • 3 # 糖果媽媽

    根據寶寶體質的不同,大便的次數也不盡相同。

    符合規律就是正常。

    相比較來說,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次數要比食用配方粉的寶寶多,而且大便的質地也要更稀更軟一些。不管是一天排便2-3次,還是說一天排便7-10次,只要符合寶寶的日常規律,並且沒有伴隨其它症狀,如嘔吐、發熱等,那麼都是正常的。

    與餵養狀況關係密切。

    小嬰兒的腸道系統發育的還不完全,所以排洩物與餵養的狀況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通常來說,進食的量越大,可能排便的次數也會更多一些。只要寶寶的進食狀況良好,精神狀態也很好,同時發育的各項指標都符合標準,排便也沒有出現困難或者是乾結的情況,那麼媽媽也不必過分糾結於寶寶的排便性狀與次數。

    排便的發展規律。

    我們所說的排便,指的是大於一湯勺量的便便,才能說是一次排便,如果寶寶的紙尿褲上只有一點點的便便,那麼我們是不能將它算作一次排便的。

    一般來說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寶寶的排便次數會逐漸減少,直到寶寶的腸道功能發育完全後,排便次數會變成一天一次,或者是隔天一次,具體還要看寶寶的體質與發展規律,媽媽不必過分糾結與具體的數字。

  • 4 # 陽光育兒說

    孩子大便次數都不準,有的孩子是一天一次,有的孩子是一天兩次,有的孩子甚至一週才一次,無論幾次,只要孩子沒有什麼異常的情況就不要緊。

  • 5 # 滅鼠師太

    母乳餵養的寶寶一個月每天大便多一點正常!不知道你說的一天拉很多次是到底多少次?

    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由比奶粉餵養消化好,一個月大的寶寶一天大便3-5次都是正常的,當然少的一天1-2次也是正常,因為不同寶寶體質不同,奶水質量也不同。但是如果一天超過5次大便就要注意了,觀察一下寶寶大便的顏色、和狀態,如果大便是鼻涕狀態的,或者顏色很黑,或者很臭,那很可能是寶寶拉肚子了,這種情況下寶媽要注意自己飲食,少吃一些涼性的食物和大魚大肉,多吃些好消化的飲食,如果嚴重可以適當給寶寶吃點媽咪愛這類益生菌,再嚴重就要去醫院給寶寶化驗大便了,但是要注意,這麼小的寶寶不要直接抱去醫院折騰,只需要大人帶著寶寶新鮮大便(2小時以內的)去醫院化驗就好了,醫生會根據化驗結果給出一些治療建議。

    如果是奶粉餵養,一般大便會少一些,多的一天1-2次,少的1-2天一次都屬正常。奶粉餵養的寶寶要注意適當喝水,否則寶寶容易上火,另外奶粉沒有母乳好消化吸收,如果發現大便狀態不好就應該適當給寶寶吃點媽咪愛。

    3個月以內的寶寶大部分都有腸絞痛。腸絞痛一般是寶寶腹部著涼所致,所以,不管寶寶大便是否正常,預防腸絞痛都是日常看護寶寶很重要的工作。具體來講,如果夏天家裡開空調,一定要記得給寶寶蓋被子,晚上睡覺也要時刻注意寶寶腹部是否蓋好被子,甚至可以在寶寶上衣裡面專門在腹部墊一層手絹來加強保暖。如果寶寶愛哭睡不踏實就很可能是腸絞痛了,這時候除了適當服用益生菌,更重要的是我們家長要經常把手搓熱後給寶寶輕揉肚子,寶寶睡覺時候也最好把手輕放寶寶肚子上,但注意自己不要睡著,不然手部重量會壓到寶寶身上!

  • 6 # 一心弈弈

    我家寶寶快兩個月了現在每天基本拉屎差不多6到7次,偶爾還要更多一些。男寶是要比女寶排洩要多些的。

    剛第一個月的時候,我到月中才正經餵奶,因為我是剖腹產,頭兩天沒奶水,寶寶就靠喝點溫水或者奶粉,喂的量不大,因為擔心寶寶之後不認母乳了(實際上是瞎操心),所以寶寶一天拉得很少,量也少,基本都是胎糞。才第四天,寶寶因為黃疸指數太高,直接送去找照藍光了,一去就是五天。因為寶寶不在,下奶的厲害,又沒法餵奶,不小心得了乳腺炎,所以一直待在醫院住著。住了一星期,害得寶寶剛出來又還多陪我住了兩天院,月中終於回家了,開始有點調理的餵養寶寶,寶寶的胎糞大概4-5天左右變成正常黃色,之後基本每天拉4次左右。

    其實沒有規定說寶寶必須拉幾次才是正常的,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能吃奶會增重,拉多些也是沒有關係的。

    新生媽媽因為沒經驗,擔心的事情有時候過於多了,應該放鬆心態,好好觀察寶寶的變化,總能找到適合自己寶寶的養育門道。新寶媽們,共勉之。

  • 7 # 好膩害的麻麻

    一個月的寶寶每天應該拉多少次?

    因為哺乳方式不同,寶寶粑粑的特性也會有所不同,新生兒階段,因為寶寶的腸胃功能還沒有成熟,有時候可能一吃就拉,有的時候是邊吃邊拉,每天拉粑粑的次數和時間也是不固定的。

    通常在新生兒時期寶寶拉粑粑次數會比較多,一般一天拉2-5次,也有的寶寶會一天拉7-8次,隨著寶寶的月齡增長,拉粑粑次數就會慢慢減少。

    新生的寶寶粑粑都是比較稀的,尤其母乳餵養的寶寶拉粑粑次數會比較多,因為母乳有輕瀉的作用,或者母乳寶寶的粑粑要比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稀薄,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拉粑粑次數要比母乳寶寶少,而且形狀也比較稠厚。

    一般寶寶攢肚子後,拉便便次數就會減少很多,可能會2-3天,4-5天,有時候一個星期才拉一次粑粑,有的寶寶還沒出月子就攢肚子了,所以拉粑粑次數就會變少。

    吃母乳的寶寶如果出現大便比較稀、次數比較多等情況,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吃奶情況好,身高體重增長也是正常的,媽媽們就不用擔心。

  • 8 # 希媽育兒

    觀察新生兒的大便是每位新手父母每天必做的功課,因為透過寶寶大便情況,能夠看出寶寶身體是否有異常,以便早做應對。

    一個月的寶寶每天應該拉多少次?

    如果是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應該是金黃色、軟膏狀,偶爾會偏綠偏稀,帶有酸味沒有泡沫、顆粒,每天大便次數在2-5次;

    如果是奶粉餵養,寶寶的大便應該是淡黃色或者土黃色,膏樣,每天1-2次。

    怎樣判斷寶寶大便異常?

    從顏色上看,如果寶寶大便呈黑色、灰白色、亮綠色等,為不正常的大便;

    從形狀上看,如果寶寶大便呈稀水樣、豆渣樣、泡沫樣等,為不正常的大便。

    有的時候,即使寶寶大便次數較多,但只要寶寶精神狀態正常、吃奶、睡覺正常,寶爸寶媽也不用過分擔心。

  • 9 # J媽學堂

    一個月的寶寶每天應該拉多少次?

    嬰兒的糞便是他健康的標誌,因為許多疾病和失調可以透過簡單地檢查他的糞便的顏色在孩子身上識別出來。

    讓我們來看看新生兒的糞便頻率,一個月的寶寶每天應該拉多少次?

    下表顯示了在出生後的前六個月裡,兒童每24小時排便一次的最低次數。

    第1天, 一次,黑色

    第2天, 0到1次,黑色

    第3天 ,1次 綠色

    第四天, 4次 黃色或綠色

    第5天 , 3到4次,變鬆,變黃

    第6天 ,3到5次 變鬆,變黃

    6周+ , 從每7到10天從1次增加到每天3到5次甚至更多,黃色

    在最初的24小時內,寶寶的糞便處於胎糞階段。糞便又黑又粘,通常很難擦乾淨。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便會排出糞便。糞便主要由他在子宮內攝取的物質組成,主要由液體和細胞組成。糞便沒有氣味。這是因為益生菌還沒有在他的腸道中形成殖民地。腸蠕動是由於母親的初乳,初乳具有通便作用,幫助排出嬰兒體內的物質。

    在那之後,糞便最終變得更稀更松。這種情況會持續12周左右,隨著嬰兒的成長,排便變得不那麼溼潤,更容易預測。

    當嬰兒開始過渡到固體食物,你可以預期的大便更像成年人。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 10 # 郭郭親子

    我想除了媽媽,這世上再沒有第二種人能對寶寶的大便如此感興趣的了。寶寶一拉大便就要對著研究半天,有時候甚至要靠近鼻子聞一聞。那一個月的寶寶每天應該拉多少次呢?寶寶拉幾次跟好幾種因素有關一:跟寶寶每天的奶量多少有關

    正常情況下,多吃多拉。從2次到4次,有的甚至七八次。只要寶寶精神好,吃奶香,大便顏色金黃都沒事。

    二:跟寶寶吃什麼奶有關1:全母乳,

    吃母乳的寶寶的大便是金黃色的,味道有點酸,大便裡還有奶瓣。拉的次數每個寶寶都不太一樣。我閨女一天能拉七八次。每次都是屁裡帶點屎。正正經經的拉,也能拉上三四次。

    2:喝配方奶的寶寶,

    大便的顏色有點綠,帶點臭味,比吃母乳寶寶的大便要乾點。一天能拉1-2次。

    3:混合餵養的寶寶,

    大便顏色有時候金黃色,有時候有點綠色。味道有點重,每次拉2-3次

    三:剛滿月的寶寶腸胃功能弱,並且很多孩子因為乳糖不耐受,

    都會有點母乳性腹瀉。有時候一天能拉八九次。這時候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如果好就沒事,孩子大了就好了,也可以給寶寶吃點乳糖酶。

    四:有的寶寶會攢肚,

    七八天都不拉,等5拉出來了,大便是軟的,金黃色的,也是正常的。

    你們的寶寶一天能拉幾次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在尋找那一顆星,那顆心,他是多麼明亮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