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寒石冷月
-
2 # 最美幼兒緣7
孩子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性格突變,到了一年級上課的時候非常愛動,並且喜歡說話,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辦?孩子的性格突然之間發生了變化,肯定是受到外部的影響。
因為基本上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他的性格不會發生特別大的變化,如果這種情況下性格突然轉變,說明孩子受到了一些外部的刺激,比如說家庭的變故或者是其他同學老師的影響。
並且孩子出現不聽話,愛撒謊的情況,說明孩子開始產生叛逆的心理了。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家長好好引導了,不能因為孩子出現了叛逆的心理,家長就火冒三丈,不問青紅皂白就去教育孩子,這樣的情況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並且解決不了孩子的任何問題,相反還會把孩子的這種問題更大的放大化。
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後,他的心理已經成熟了,這個時候基本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出現和家長犟嘴的情況,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所以這種情況下,家長一定要好好引導孩子。並且一定要找到孩子性格突變的原因,然後家長才能對症下藥。
首先孩子性格出現突變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受到老師或者是同學的影響,比如說孩子在幼兒園裡面被老師批評很多次之後,就會產生大的性格變化,就會出現特別嚴重的叛逆心理,等下次老師批評他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和老師犟嘴的情況,不服氣的情況。或者是孩子在幼兒園裡面被其他小朋友欺負,嚴重的情況下他也會爆發,所以這些都是孩子性格突然發生變化的可能原因。
其次,最有可能造成孩子性格變化的就是家庭的原因。我們班就有這麼一個孩子,在孩子剛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老師突然發現孩子情緒變化特別大,本身孩子是一個性格活潑,愛說愛笑的孩子,那麼突然有一段時間他誰也不說話,並且脾氣特別不好。
就像那種刺蝟一樣,誰碰他他就會炸,就會去攻擊誰,後來和他的家長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孩子的父母離婚了,孩子本身已經上大班了,他也非常的懂事了,所以父母的離婚對他的影響非常嚴重,造成他的性格發生了特別大的變化。
然後我們把孩子近期的表現,給家長反映了一下之後,告訴家長他們的家庭變故對孩子造成的影響非常大,孩子的性格現在變得特別的古怪,就希望家長平時多陪陪孩子,多開導開導孩子。
後來的時候就看到孩子,又變回了原來的性格,然後每天都是爸爸媽媽一同來接孩子,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父母看到孩子因為他們的離婚,而產生那麼大的情緒反抗,為了孩子能茁壯的成長,那麼孩子的父母又在一起了。孩子心裡是十分高興的,所以他的性格隨之而來的就開始活潑了。
所以說孩子突然之間性格發生大變的大部分原因應該是受到家庭的影響。並且這個影響已經影響到了孩子上一年級的情況,所以家長一定要了解造成孩子性格突變的主要原因,然後多陪孩子,多引導孩子,等孩子度過他的叛逆期就好了。
這種情況下切忌家長用特別嚴厲的態度教育孩子,甚至棍棒相揍,家長要做的是讓孩子把自己當做他的朋友,有什麼事情可以和家長說,而不是說孩子把家長當成敵人。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孩子的問題,還會影響親子之前的關係。
回覆列表
孩子在幼兒期性格確實會有變化,如原來話少,總是膽小不敢單獨活動,慢慢就會變的膽子大了,活潑好動了,話更多了。這恰好印證了成長的過程,說明孩子自信心增強了,能力也提高了,但是性格突變不至於,這是一個緩慢發生變化的過程。
家長說孩子上一年級時,課上好動,愛說話,其實這是在幼兒大班(學前班),或上一年級前的暑假裡,家長沒有重視幼小銜接工作的結果。前天,我接觸到一個秋季入學的小朋友,爸爸媽媽總是不斷地批評和制止孩子,企圖希望孩子能安靜下來,但是絲毫不起作用,下面,我就給合這個案例給家長一些建議吧。
第一步:家長要改變單純制止和說教的方式。就如朋友家的孩子,特別活潑好動,媽媽在那喊孩子老實點不要鬧騰,結果孩子根本不理媽媽。於是我就招手讓孩子來到我身邊,我問他:你再過一個月是不是就上一年級了?小傢伙點頭,我說:請張嘴說出來,你說話的聲音可好聽了。小傢伙說:是的。我豎大姆指誇讚他表現很棒。我又問:那你喜歡上學嗎?小傢伙說:喜歡。我再問:你喜歡被老師批評還是被老師表揚呢?小傢伙想了想說:表揚。我再問:那你怎樣才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呢?小傢伙想了半天,搖頭。我再問:沒答案不要緊,叔叔看到你已經在動腦筋了,說明你是很聰明的好孩子,那你想知道答案嗎?小傢伙說:想,叔叔,快告訴我吧。我說:別急,叔叔只教一遍喲。我讓小傢伙搬來一個小椅子坐在茶几邊上。
第二步:教孩子怎樣得到老師的表揚與誇讚。孩子搬來小椅子後倒是坐在上面了,可是隨後又趴在茶几上了,我就瞅著他一句話也不說,過了一會兒,小傢伙問我:叔叔,你咋不說話,看著我做啥啊?我笑著說:假如我是老師,我看著你連坐都不會,我咋表揚你啊?小傢伙問:那咋做你才表揚我?我說:看我給你做一個示範,但是你必須要認真看喲。我邊說動作邊做,讓他跟著重複一遍然後照做。小傢伙學的非常認真,有模有樣地跟著學。每做好一個動作我都及時誇讚他,這讓他學的更認真。分解講完坐姿動作後,開始讓他把幾個動作連貫都說出來,孩子竟然很流利地做到了,可見孩子在非常認真地學。就在我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他家裡的父母在旁邊一直看,有時試圖想插話被我制止了,這樣做是為了避免他們干擾孩子的專注力。當孩子完全做到後,我請大家為孩子鼓掌,並讓爸爸和媽媽給拍下場景照片,以後就成了坐姿的標準。
第三步:教孩子學會掌握時機與場合說話。就拿孩子上課愛說話的現象,這是很多一年級小朋友常見行為現象,不能怪孩子,但是要學會引導孩子掌握時機和場合說話,而這塊則最需要家長有耐心。就在我教小傢伙坐姿的時候,他也會時不時插上一句話,我會停下來不說話盯著他,我這樣一盯,他反而就不知道該說啥了,因為他看到我嚴肅盯著他的目光,自然知道錯了。我盯一會兒後說:老師最喜歡上課安靜坐好,不插話,不多嘴的好孩子,你願意做這樣的好孩子嗎?小傢伙說:我願意。我說:我相信你能做到,因為你非常聰明,對吧?小傢伙點頭。透過這種專注的交流,孩子很快就習慣於專注聽和互動了。為了讓孩子掌握上課能說話的時機,我就專門和他練怎樣回答老師的提問,從老師提出問題,到他快速動腦筋,有了答案之後再快速舉手,被喊到名字站起來回答,最後到老師允許才坐下。這一系列動作仍然要有板有眼去教。
以上三步,結合一個引導事例,相信家長能從中對比,你之前錯在哪了?韓老師給了你演示過程之後,你該怎樣去做?相信你能做到,因為你是聰明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