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瑪塔爾的幻想雜談

    首先您要搞請這幾個名詞彼此間的關係。其實這幾個名詞都是按紙幣印刷工藝區分的,而與紙張特點毫無關係。若從概念上說:凹版=凹印=凹版印刷,平版=膠印=平(膠)版印刷。而不存在什麼“凸印”和“凸版”。真正的“凸版印刷”工藝目前一般不能印刷複雜圖形(製版成本太高!),在紙幣上只能用於列印流水號碼,不能印刷文字和圖案。很多人說紙幣有“凸版”,其實是與“凹版”混淆了。

    這些人所說的紙幣的“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其實是同一種印刷方式,其規範的名稱就是“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的模具是用鋼板雕刻而成的,模具上的線條是凹下的。印刷時線條中的油墨轉印到紙上,形成凸出於紙面的花紋和圖案,立體感很強。由於鋼版的雕刻難度非常高,不易仿造,所以凹版印刷經常被用於鈔票、證件等防偽要求高的印刷品。

    有些品種紙幣的冠字和號碼,是用凸起的鋼字模打上的,在紙面上形成凹下的數字。這種列印方式才是真正的“凸印”,但僅限於列印號碼,不能用於主圖印刷。

    而“平版印刷”和“膠版印刷”是一個意思。這種印刷方法是透過滾筒式膠質印模把沾在膠面上的油墨轉印到紙面上。由於膠面是平的,沒有凹下的花紋,所以印出的紙面上的圖案和花紋也是平的,沒有立體感,防偽性較差。膠版印刷所需的油墨較少,模具的製造成本也比凹版低。

    在第三套人民幣中,1960年版“紅一角”和一元以上的所有鈔票,正背面都採用凹版印刷。而其餘的1、2、5角鈔票起初都採用正面凹版,背面膠版印刷。後來隨著經濟發展,1、2、5角鈔票的購買力越來越低,無人去偽造它。所以為了降低印刷成本,印鈔廠把它們的正面也改成了成本較低的膠版。早期的凹版角券存世量較少,現在的價格當然也就比膠版角券貴些。

    區分“凹版”和“膠版”,看其花紋的顏色和立體感就能判斷。如果拿這兩種鈔票來對比,區別十分明顯,很容易判斷。另外對於初學者,還可以採用下面2種方法:第一種是“摸”。凹版人民幣正面的“華人民銀行”六個字,凸出的感覺十分明顯,只要用手指從左至右輕輕摸一下,就能清楚的感覺到每個字都是凸起的。第二種是“看邊緣”。凹版印刷的文字和圖案,線條邊緣會有油墨擴散造成的細小“毛刺”,用放大鏡可以看的很清楚。而膠版印刷的線條邊緣是光滑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tracert工作原理&路由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