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163046596

    源於《三國演義》的成語以及相應的人物及故事:1、桃園結義人物及故事:劉備、關羽和張飛,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2、草船借箭人物及故事:一天周瑜在商議軍事時提出讓諸葛亮趕製10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3、如魚得水人物及故事:劉備很欣賞諸葛亮的見解,而且和諸葛亮的感情逐漸加深,高興的劉備甚至對結拜兄弟關羽及張飛兩人說:“自己得到諸葛亮的輔助,就好像魚得了水一樣。”4、大器晚成人物及故事: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既無成就也無名望,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崔琰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大器。”後來,崔林果然當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5、虎踞龍盤人物及故事:劉備為了聯吳抗曹,派諸葛亮去吳都建業去遊說孫權。諸葛亮到了建業,看到秣陵的山勢地形,感慨地說:“紫金山山勢險峻,像一條龍環繞建業,石頭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著,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6、望梅止渴人物及故事: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曹操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曹操快速趕到隊伍前面,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了,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7、舌戰群儒人物及故事:諸葛亮為聯吳抗曹而出使江東,在謁見孫權之前,與江東文武二十餘人會於外堂,其中張昭等多數文臣主張降曹,知諸葛亮來意,故意撓起論爭,欲使諾葛亮知難而退。誰知諾葛亮從容不迫,對答如流。使得孫劉聯盟,公抗曹兵。8、刮骨療毒人物及故事:關羽攻打樊城時,被毒箭射中右臂。將士們派人四處打聽名醫。一天,有人從江上駕小舟來到寨前,自報姓華名佗,特來給關羽治傷。華佗切開肉皮,用刀刮骨。在場的人嚇得用手捂著眼。再看關羽,一邊喝酒,一邊下棋。過了一會,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關羽笑著站起來對眾將說:"我的胳膊伸彎自如,好像從前一樣。華佗先生,你真是神醫呀!"華佗說:"我行醫以來,從沒見像你這樣了不起的人,將軍乃神人也。"9、錦囊妙計人物及故事:劉備應孫權要求到江東結親,又怕孫權加害,帶了趙雲當護衛。諸葛亮臨行前給了趙雲三個錦囊,讓趙雲在特定的時候開啟,來一一解決困局。10、吳下阿蒙人物及故事: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事務,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學識淵博的人嗎?我只是讓你泛覽書籍,瞭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哪個像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認為很有好處。”呂蒙於是開始學習。當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呂蒙說:“讀書人(君子)分別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你認清這件事為什麼這麼晚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誠信對社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