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iangpeng

    郭嘉不死,曹操能打贏赤壁之戰嗎?

      赤壁之戰是中原由群雄爭霸進入三國時代的關鍵戰役。曹操會輸掉赤壁戰爭,不是實力不濟,而是決策失誤導致的。這讓人不禁設想,若曹操身邊有一個得力謀士,指出其錯誤,這場戰爭的結局是否會改寫。在很多人心中這個得力謀士就是郭嘉。

      曹操能統一北方地區,郭嘉居功至偉。

      官渡之戰時,郭嘉提出“十勝十敗”論,堅定了曹軍將士的鬥志,還替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下邳之戰時,曹操久攻不下,打算放棄,郭嘉提出“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的觀點,勸曹操急攻。曹操聽從郭嘉建議,一邊攻城,一邊決堤水掩下邳,果然同年攻克下邳,擒殺呂布。郭嘉病重之時,還留下遺計,幫助曹操平定了北方地區。

      郭嘉在時,曹操幾乎是戰無不勝,這也讓人不禁設想,若郭嘉在,曹操會輸掉赤壁之戰嗎?這麼想的不僅是吃瓜群眾,連曹孟德也有這種想法,赤壁慘敗後,他當著謀士武將的面,痛惜的說道:“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我們先來看看,是什麼因素導致曹操輸了這場戰爭。赤壁之戰前,曹操有十幾萬兵馬,外加荊州剛降的幾萬兵馬,大約23萬人,孫權有5萬,劉備不足2萬,孫劉合起來的實力都遠遜於曹操,謀臣武將方面,曹操也強於孫劉兩家。曹操輸掉這場戰爭,可見不是實力不濟,而三個意外因素導致的。

      一是錯殺蔡瑁、張允,這使曹操失去了熟悉水戰的將領。

      二是中了龐統計策,將戰船鐵鏈相連。

      三是中了苦肉計,對黃蓋投降一事沒有防備。

      郭嘉在,能避免這三個因素髮生嗎?一、殺蔡瑁、張允,起因是曹操愛周瑜之才,讓蔣幹去江東勸周瑜歸降,最終被周瑜利用,借刀殺人。殺蔡瑁、張允時,曹操根本沒與謀士商量,就殺了二人,可見郭嘉在,這點也難以避免。二、連環計,這是龐統給曹操獻的一條計策,曹操求賢若渴,對人才是來者不拒,正因為龐統大名遠揚,使曹操絲毫沒有懷疑他。曹操能採用龐統計策,也因自身面臨著沒有缺少熟悉水戰的將領、北方戰士暈船等情況,將戰船鐵鏈相連,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將戰船相連,有益也有弊,方便了士兵操練,但也帶來了巨大隱患,即敵人用火攻,戰船鐵鏈相連無法逃脫,會一起葬身火海,這點,曹操手下的謀士也看出來了,程昱對曹操說:“船皆連鎖,固是平穩;但彼若用火攻,難以迴避。不可不防曹操認為,現在是隆冬時節,赤壁之地的風向是西北風,若敵人用火攻,不但不會傷及曹操,反而會引火燒身。程昱說的不可謂不在理,但這個時候曹操盲目自大,根本聽不進去謀士之言,即使郭嘉在,或許能看出戰船相連的危害,但曹操未必能聽進去郭嘉的勸告。

      三、苦肉計。曹操對戰場上投降自己的敵將,往往給予絕對的信任,如官渡之戰前的張繡、官渡之戰時的許攸、張郃等人,他們都給曹操帶來了很大幫助,同樣也不會對黃蓋進行區別對待。官渡之戰時,郭嘉並沒有建議曹操防備張繡、張郃等人,相比黃蓋投降曹操,郭嘉也不會對勸說曹操防備黃蓋。

      可以看出,即使郭嘉在,導致曹操赤壁慘敗的三條因素,很大程度上都難以避免。因此,即使郭嘉在,他也可能改變不了赤壁之戰的敗局。

  • 2 # 一陳雪一

    郭嘉不死,可能沒有赤壁之戰。郭軍事戰術未必突出,但戰略思想挺成熟,能夠看清時局,而曹對郭挺信任,應該會接受郭的一些正確建議,比如只在江北揚軍威而不南下,名為敬重孫吳,重和談,給其時間反思,實則先拿西域,川蜀,

  • 3 # 夏有涼風61

    如果郭嘉不死,曹操能不能打贏赤壁之戰從而實現大一統?

    看到這個問題,可以肯定的說,如果郭嘉不死,曹操照樣打不贏赤壁之戰。

    為什麼這麼說了,都說郭嘉厲害,劉備照樣從曹操陣營率兵溜出,建立了自己的蜀漢政權。都說李儒厲害,關鍵時候就病秧了,董卓終受戮於呂布。諸葛亮厲害,北伐卻未能成功。

    曹操赤壁鏖兵,手低下不是沒有能人,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其主要原因還是水戰不是曹軍的強項,且加上曹軍將士水土不服得了瘟疫,即使郭嘉活著也不會贏。

    所以說一切發生了的歷史都是無法改變的,即使郭嘉復活也改變不了。

  • 4 # 歷史江湖

    郭嘉即使在曹操身邊,面對突如其來的疫病,他也只能束手無策,徒嘆奈何,畢竟在當時的年代背景下,人們對大規模傳染病缺乏基本的防治常識和應對手段。郭嘉也只能對此毫無辦法。

    綜上所述,曹操赤壁之戰的失敗,並非僅僅由於謀略不精,而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郭嘉即使參加此戰也改變不了這個結果。

  • 5 # 銘記恩澤方

    非常可能,郭嘉不死,孔明不出,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孫劉聯盟,有郭嘉在,曹操不會犯高階錯誤,奪取東吳就不是太難的。

  • 6 # 劉豫州

    曹操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打仗。能決定他命運的只有兩大戰。第一個就是官渡之戰,曹操大敗袁紹。這一戰使曹操有了統一全國的野心。第二個就是赤壁之戰,周瑜大敗曹操,這一戰使曹操失去了統一全國的野心。赤壁之戰如果郭嘉不死,曹操也不會打贏這一戰。

    三國演義中記載,曹操率領80萬大軍攻打東吳,東吳只有五萬人馬。在曹操看來掃平東吳不費吹灰之力。

  • 7 # 老夥計162720415

    郭嘉死的早,使曹操難以忘懷,是為了激勵其他謀士要奮發圖強,為曹操的政治目的服務。其實郭嘉沒那麼神,荀彧荀攸程昱賈詡都不在他之下。赤壁之戰是病疫之作用。

  • 8 # 誰還記得那些人

    1,郭嘉能夠勸諫曹操不要攻打江東,當時曹操的另一個謀士賈詡也提出了這樣的提議,先治理好荊州,等到水戰實力成熟後,再圖江東.可惜當時的曹操沒聽,當時情形來看,曹操似乎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而且賈詡也不敢過於直言堅持.同時曹操對賈詡的信任又遠不如對郭嘉的信任.所以賈詡提議曹操不聽,郭嘉提議曹操未必不聽.

    2,即便是曹操一意孤行也不聽郭嘉的提議但以郭嘉的軍事才能,不一定敗給周瑜。從兩個人所參加的戰役所用的軍事策略來看,周瑜確實是一個難得的帥才,但郭嘉卻是一個軍事天才,所以周瑜和郭嘉做對手,十有八九會輸。而根據三國志的記載,諸葛亮是在郭嘉死後才出山,若郭嘉不死,孔明恐怕是三顧茅廬也不會出山的。

    所以如果郭嘉不死,孔明便極大可能不會出山,以郭嘉的才幹,曹操能更快的統一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6歲瘦臉男適合什麼樣的髮型?